-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双十中学2017级高二文科(下)文科期中考 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大气)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2018年12月1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第四次外长会在老挝举行。湄公河沿岸国家与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在资源、产业、科技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互补性,合作基础深厚。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澜沧江河源地区水源主要补给类型为 A. 大气降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2. 湄公河下游最低水位出现的月份通常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 根据工业的指向型分析,湄公河流域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为 A. 水电廉价充足 B.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C. 经济发达,技术雄厚 D. 水资源丰富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澜沧江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高大山脉,水源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C对。高原上降水较少,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B错。湖泊水的补给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D错。故选C。 【2题详解】 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是5-10月。下游最低水位出现的月份通常是雨季来临前,通常是4月份,B对。11-4月是旱季,1月 后水位继续下降,A错。7月、10月水位上升,10月份达到最高水位,C、D错。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工业的指向型分析,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产业,湄公河流域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为水电廉价充足,A对。流域内有色金属资源、水资源丰富,但不是主导因素,B、D错。流域内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低,C错。故选A。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印度的吉尔卡湖是与孟加拉湾相通的潟湖,湖面面积季节变化较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沙坝分割使吉尔卡湖 A. 湖底浅 B. 水温低 C. 风浪大 D. 盐度高 5. 12月份至次年6月海水易入湖,主要是此时段 A. 海平面上升 B. 湖面蒸发强 C. 区域降水少 D. 冬季风强劲 【答案】4. A 5. C 【解析】 考查南亚气候特征和湖泊水文特征分析。 【4题详解】 读图,该湖东北部有河流注入,河流会携带泥沙进入吉尔卡湖,由于沙坝的分割,沉积在该湖湖底的泥沙较少受外部海水搬运作用影响,随着湖泊泥沙沉积量的增加,湖底将不断变浅,A对;水温主要与纬度、太阳直射点等因素相关,与湖泊是否被分割无关,B错;有沙坝的隔离,湖水受外部风浪作用影响减小,C错;海水盐度较高,由于有沙坝的阻挡,该湖湖水补给主要是来自陆地河流,受海洋咸水的影响减少,盐度较低,D错。 【5题详解】 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主要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上升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A错;该地位于北半球,12月至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气温较低,蒸发应较弱,B错;印度孟加拉沿岸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季节,12-6月降水量较少,河流注入湖泊的水量少,使湖泊水位低于东部海域,海水容易入湖,C对;该地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影响盛行东北风,但纬度低东北风势力小,且图中东北风并不利于将海水吹进湖泊,D错。 800多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坏、掩埋了山体植被,受高空西北风影响,各坡向火山灰沉积厚度不同。此后山体各坡向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明显,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处在该山( ) A. 北坡 B. 南坡 C. 东坡 D. 西坡 7. 北坡岳桦林带以下植被依次是( ) A. 高寒荒漠、针叶林 B.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8. 研究发现,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北坡( ) A. 植被演替停止 B. 苔原带下侵 C. 岳桦林带下侵 D. 岳桦林带上侵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东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利于火山灰的堆积,故C正确。 【7题详解】 长白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山地的基带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应该位于岳桦林带之上,故B正确。长白山北坡垂直自然带谱主要表现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山地岳桦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长白山的定位。 【8题详解】 题干中“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海拔低处先出现岳桦林,海拔高处后出现岳桦林,这说明岳桦林带不断向高处迁移,故D正确。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 甲、乙、丙分别是 A. 贵阳、西安、长春 B. 昆明、海口、哈尔滨 C. 兰州、上海、沈阳 D. 南宁、武汉、石家庄 10. 影响四城市气候舒适度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城夏季气候舒适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B. 乙城冬季气候较舒适主要受纬度影响 C. 丙城夏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受梅雨影响 D. 北京冬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受海拔影响 【答案】9. B 10. B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题详解】 读图,甲城市3-10月气候舒适、其他月份较舒服,全年气候舒适度高;贵阳冬季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北部,冬半年受冷空气控制,气候冷湿,气候舒适度低,A错;昆明纬度低、海拔高,夏季不炎热、冬季不寒冷,四季如春,全年舒适,B对;兰州纬度较高,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气温低,冬季气候舒适度低,C错;广西南宁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气候较舒适,但丘陵地区海拔较低,夏季高温,夏季气候不舒适,D错;乙城市夏季气候舒适度低,其他季节较舒适,海口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而夏季炎热,乙与海口相符,丙城市冬半年气候舒适度差,且比北京时间长,说明冬季气候比北京更寒冷,可能为哈尔滨,故选B。 【10题详解】 昆明夏季气候舒适的原因是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夏季不炎热,A错;海口冬季舒适的原因是地处低纬热带地区,冬季气温较高,B对;丙城位于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不会受梅雨影响,我国梅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C错;北京冬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因为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候寒冷,D错。 【点睛】注意冬半年贵阳和昆明天气的差异及形成原因:主要是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冬半年来自北部的冷空气和南部的西南气流(暖空气)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作用,在云贵交界处形成“拉锯战”,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由于贵阳位于北部,处于冷空气一侧,使贵阳形成了连绵阴雨天气,造成贵州高原 “天无三日晴”,而昆明处于暖空气一侧,冬半年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mm,蒸发量1315mm。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信息反应出 A. 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 B. 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000~距今5700年 C. 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D. 距今7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km 12. 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沿湖灌溉导致降水量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11. C 12. B 【解析】 考查地图的判读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11题详解】 读图,湖泊北部湖面变化曲线分布密度大,而南部较稀疏,说明湖泊北部湖岸坡度大、南部坡度小,即地势北陡南缓,A错;湖泊变迁的快慢可从湖泊变化曲线间的间距来判断,图中两条曲线间距离最大的时期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湖泊西北部,因此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B错;随着湖泊面积的减少,湖泊淡水量减少,则盐度增大,湖泊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作用也减弱,C对;通过对比可知,距今7000年前湖泊南北纬度差约为40′,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距离相差110Km,因此湖泊南北距离小于110Km,D错。 【12题详解】 该地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而水土流失多发生在降水量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①错;干旱地区,多风沙,植被稀疏,由于过度开垦极易造成土地荒漠化,②对;引水灌溉会抬高地下水水位,加上该地蒸发旺盛,地下水蒸发后使地下水中的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加剧土地盐碱化,③对;沿湖地区大量引用河水会使湖泊萎缩,但引水灌溉对区域降水的影响较小,而该湖水盐度大,不适合引水灌溉,④错,故选B。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快,越南红木需求量大; ②提高原材的附加值,扩大就业; ③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④伴随产业转移,技术已经成熟,增加越南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4. 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达,红木家具市场广阔 B. 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C. 交通发达,便于产品运输 D. 人口众多,利于产品生产和创新 【答案】13. D 14. B 【解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13题详解】 越南限制原木出口而要求“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并不是因为国内红木市场需求扩大,其产品仍大量用于出口,①错;要求对原木加工再出口,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原木产品的附加值,红木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②对;限制出口原木,有利于保护国内红木资源,减慢对红木的砍伐速度,③对;材料中,越南本国对红木的加工以“初加工”为主,进一步加工在我国西南部,说明其红木加工技术仍不够成熟,④错,故选D。 【14题详解】 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我国西南边境处,距离越南较近,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大量相关企业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降低运费,从而节省成本,增加利润,B对;凭祥加工的红木主要销往南宁等大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本地红木销售量小,A错;读图,南宁地区比凭祥交通更发达,该地的优势是距越南近,运费低,C错;人口数量与技术创新关系小,技术创新依靠的是人才(科技),D错。 新西兰南岛小镇特卡波,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濒临冰川湖泊,特卡波人从1981年就开始减少使用灯光,夜晚能看到布满星星的美丽星空。2012年6月,该镇通过认证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 下图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图中甲处是新西兰著名的峡湾国家公园,该地的峡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 B. 海浪侵蚀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16. 特卡波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原因不包括( ) A. 位于中纬度西风带的背风坡,晴天多,能见度好 B.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大气污染少 C. 科学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 D. 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答案】15. A 16. 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貌形成原因和新西兰的自然、经济特征。 【15题详解】 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在纬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大陆冰川和岛状冰盖能伸入海洋,冰川进入海面以下,继续深掘,拓宽冰床,冰期后海面上升,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两侧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宽、深度大的海湾,即峡湾。形成峡湾的作用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A对;海浪侵蚀多形成海蚀崖、海蚀桥等地貌,B错;流水侵蚀多形成峡谷、瀑布等地貌,C错;风力侵蚀多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D错。 【16题详解】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全年温和湿润。特卡波“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晴天多,云层少,利于观测,A对;特卡波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少,B对;“特卡波人从1981年就开始减少使用灯光”,灯光使用少,对天文观测的干扰小,C对;该村位于山地“东麓”,且可发展小麦种植业,说明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D错,因此不包括的原因选D。 【点睛】在解题时应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如判断该地地势的高低,一些同学看到材料中有“濒临冰川湖泊”就误认为特卡波村海拔高,从而误选D答案。首先有冰川湖泊,并不意味该地海拔一定高,冰川湖泊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它们可能位于地势低的山脚处;其次材料还有该地“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的信息,“麓”即山脚下,也说明该地地势较低;此外图中还有该地的农业活动分布情况,该地可种植小麦,通常地势高的地区,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不利于种植小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下列关于两条河流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半年都用凌汛现象 B. 均夏半年流量较大 C. 春季均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 均自南向北流 18. 下列关于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B. 甲区域太阳辐射量大于乙区域 C. 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 D. 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答案】17. D 18. A 【解析】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区域的气候、植被特征。 【17题详解】 读图,甲为鄂毕河,流经中高纬地区,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乙为尼罗河,纬度较低,以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为主;乙河流经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没有结冰期,因而也没有凌汛,A错;鄂毕河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形成春汛,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且降水量较多,形成夏汛,夏半年河流流量较大,而尼罗河上游地区夏半年降水量较大、流量较大,但因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河水补给少,蒸发、下渗量大,河流流量较小,B错;尼罗河纬度低,冬季无积雪,因而春季没有积雪融水,C错;鄂毕河由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尼罗河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D对。 【18题详解】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A对;甲纬度高于乙地,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越弱,B错;甲区域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乙区域植被为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甲区地形以西伯利亚平原为主,乙区地形以高原为主,D错。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纳马夸兰地区的夏雾与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下图是纳马夸兰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纳马夸兰夏季多雾的原因是 A.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明显 B. 沿海海水温度较高 C. 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暖湿空气 D. 海陆间气温差异大 20.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 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C. 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D. 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21. 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A. 互联网进步 B. 劳动力廉价 C. 交通进步 D. 政策支持 【答案】19. A 20. C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该地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可以得出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夏季温暖的空气与寒冷水面接触,水汽遇冷凝结成海雾,因此纳马夸兰夏季多雾,故选A。 【20题详解】 据图文资料可知,纳马夸兰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多肉植物叶小可以减少水分流失,肉厚可以储存更多水分,故选C。 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不是当地植被特色的原因,该地区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深,不利于植被生长,综上分析,本题选C。 【21题详解】 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交通进步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C正确。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 喜光喜热 B. 适应性强 C. 耐贫瘠 D. 根系发达 23. 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A. 保持水土 B. 提高土地生产力 C. 减小昼夜温差 D. 改善局部小气候 24. 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系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 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A. 水资源短缺 B. 土地退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22. A 23. B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鲁冰花生长在墨西哥高原上,台湾的高山上,生长习性应是不喜光喜热,A不属于。生长在路边、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说明适应性强、耐贫瘠、根系发达,B、C、D属于。 【23题详解】 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提高土地生产力,B对。保持水土、减小昼夜温差、改善局部小气候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24题详解】 鲁冰花被称为路边花,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侵夺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对。在茶树附近也可赞成票,不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水体富营养化,A、B、D错。 韩国高科技农业公司将首尔南部的一条老旧隧道改造为室内(垂直)农场,其温度天然保持在10–22℃,占地面积2300㎡,公司应用自己开发的水培技术、LED人工光照明技术等,种植了60种蔬菜和水果,已于2018年8月向一家食品零售商和一家连锁面包店供应了蔬菜。公司的目标是实现大规模生产,抢占市场实现盈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垂直农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 26. 为保证蔬菜生长,隧道垂直农场首先要改造的气候因子是 A. 光照 B. 热量 C. 降水 D. 气象灾害 27. 隧道垂直农场的发展,给韩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 技术先进,无污染,缓解环境恶化状况 B. 应对人口激增,缓解粮食短缺和就业压力 C. 节约耕地,降低能耗,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 规避灾害,稳定蔬菜水果的供应 【答案】25. C 26. A 27. D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将首尔南部的一条老旧隧道改造为室内垂直农场,其温度天然保持在10-22℃,公司应用自己开发的水培技术、LED人工光照明技术等发展生产。垂直农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B对。粮食需求、劳动力数量不是建设垂直农场的关键条件,A、D错。气候没有变化,C错。 【26题详解】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才能生长,为保证蔬菜生长,隧道垂直农场采用LED人工光照明技术等发展生产,首先要改造的气候因子是光照, A对。热量、水分也是重要因素,但不是首要因素,B、C错。垂直农场属于温室生产,不考虑气象灾害影响,D错。 【27题详解】 隧道垂直农场的发展,生产环境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给韩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有规避灾害,稳定蔬菜水果的供应,D对。农场的生产技术先进,不能使韩国无污染,缓解环境恶化状况,A 错。农场产品以蔬菜、水果为主,不能缓解粮食短缺问题,B错。垂直农场的生产,投入的生产资料、科技因素多,可能增加能耗,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C错。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29.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A. 气旋缓慢过境 B. 冷锋缓慢过境 C. 暖锋缓慢过境 D. 反气旋缓慢过境 【答案】28. D 29. D 【解析】 【分析】 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 【28题详解】 该地位于48°N附近,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冬季降水以降雪为主。5月初由于气温回升,导致该地出现了比往年严重的洪灾,而该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5月初洪灾较严重的原因与降水变化关系较小,与积雪融化相关,洪灾严重说明积雪融水量大。积雪融水量大则反映了该地5月份之前的积雪量大,可以推测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降水量偏多,导致积雪量偏大,且气温偏低,使此前积雪融化量小,故选D,A、B、C错。 【29题详解】 5月初该区域的天气特征是“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受气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A错;受冷锋影响,多阴雨、大风、降温天气,B错;受暖锋影响,多连续性降水,C错;受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D对。 【点睛】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暖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学生应掌握四种主要天气系统特征和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左图为美国五大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 右图中因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答案】30. D 31. A 【解析】 【30题详解】 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越大。①③④时期都是气温低、水温高。③时期水温、气温都在0 ℃以上,不易降雪;①④比较起来,①的水温多在0 ℃,湖面封冻,水蒸气不易蒸发,④的水温在0 ℃以上,蒸发更加旺盛,更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31题详解】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被抬升,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所以这种过程与冷暖气团的相遇相似。暖锋是暖气团遇到强势冷空气,暖气团向上爬升形成的降水,两者原理类似。故A项正确。 下图示意索马里及其周边地区。索马里的技术比较落后使丰富的资源从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开发和利用,如海洋渔业年捕捞量可达18万吨,但实际年捕捞量仅有2万吨左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与索马里渔业资源丰富关系密切的盛行风为 A. 东南信风 B. 西南季风 C. 东北信风 D. 东北季风 33. 提高索马里渔业捕捞量的可行措施主要有 A. 改进捕捞设施 B. 调整饮食结构 C. 扩大渔业市场 D. 禁止非法捕捞 【答案】32. B 33. A 【解析】 考查渔场的形成原因和渔业的发展措施。 【32题详解】 索马里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使表层海水减少,导致海底深处的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将沉积在海底携带营养物质带到海面,使该海域饵料丰富,从而形成渔场,故选B;读图,索马里主要位于北半球,不受东南信风影响,A错;东北信风和东北季风为向岸风,不利于形成上升流,C、D错。 【33题详解】 材料“索马里的技术比较落后使丰富的资源从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要提高捕捞量,应提高捕捞技术、改进捕捞设备,A对;索马里捕捞量少不是因为居民对鱼类的消费需求少,也没有信息反映索马里渔产品销售的市场狭小,B、C错;禁止非法捕捞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但对增加渔业捕捞量没有帮助,D错。 下左图为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右为石家庄市2015年12月25日气象要素逐时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该日石家庄市 A. 0~4时,相对湿度降低 B. 5~8时,气温降低 C. 4~5时,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 D. 15—16时,由东南风转向西北风 35. 导致石家庄市该日5~8时气温变化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反气旋过境 D. 焚风过境 36. 该日5~8时,该地PM2.5浓度暂时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该时段 A. 降雨过程明显,净化作用显著 B. 盛行下沉气流,颗粒物尘降地面 C. 正值上班高峰,汽车尾气排放多 D. 工厂还未开工,工业废气排放少 【答案】34. C 35. D 36. B 【解析】 【34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4~5时,风向发生改变,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C正确;0~4时,相对湿度升高,A错;5~8时,气温升高,B错;15—16时,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D错。 【35题详解】 由左图可知,石家庄西侧地势高,该日5~8时,石家庄的风向为西南风,位于山地背风坡,焚风过境,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D正确。 【36题详解】 该日5~8时,石家庄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颗粒物尘降地面,使该地PM2.5浓度暂时降低,B正确;焚风过境,降水少,A错;汽车尾气排放多会使PM2.5增多,C错;读图可知0:00工厂还没开工,但PM2.5浓度比5~8时要高,可推测工厂还没开工不是主要原因,D错。 【点睛】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 二、综合题(3题,共4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厚田沙漠(下图)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8.68°N,115.85°E)南郊,距南昌城区28千米,拥有沙山、沙洲面积达30平方千米,有“江南第一沙漠”之称。 (1)赣江流域位于________气候区,干流水位季节变化较_____(填“大”或“小”)。当枯水期时,河床底部沙洲与 ______(填河流地貌名称)出露水面,为厚田沙漠的形成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风沙不断________(填外力作用的方式),形成高大的沙山景观。 (2)起动风速是指能使地面沙粒开始移动的风速。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起动风速平均约为4.5米/秒。据研究,厚田沙漠的起动风速达8米/秒。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沙源含水量较______(填“大”或“小”),不易起沙,此外还可能与其沙粒较_____(填“粗”或“细”)有关。 (3)每年_______(填“夏季”或“冬季”)厚田沙漠通过偏南风对南昌城区气候产生较大影响,将使城区空气湿度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大气悬浮颗粒物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若不考虑北方冷空气影响,仅就局地热力环流而言,城区由于________的排放,形成_______效应,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厚田沙漠,因而在两地之间的近地面形成偏______风。 【答案】 (1). 季风 (2). 大 (3). 河漫滩 (4). 沙源 (5). 堆积 (6). 大 (7). 粗 (8). 夏季 (9). 降低 (10). 增多 (11). 人为废热 (12). 热岛 (13). 南(西南) 【解析】 【分析】 考查赣江流域的气候、地貌特征和沙漠、城市对气候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南方区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赣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而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河岸两侧的河漫滩出露(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沙洲、河漫滩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泥沙、碎石等物质基础(沙源丰富);风沙搬运沙石等不断堆积使沙丘慢慢堆高,形成高大的沙山。 (2)该地区起动风速大,说明沙粒难以被吹起来,沙源含水量越大,沙粒之间的粘度越高,越难以被吹起来;沙粒越粗,重量越大,沙粒越难以被吹到空中。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偏南风应出现在夏季;南风水汽充足,但吹过沙漠后,由于沙漠气候干旱,空气变得干燥,将使城区空气湿度下降;沙漠地区多沙粒、浮沉,城区大气悬浮颗粒物会增多;城区由于人口密集、工厂多,生产和生活排放了大量的人为废热,使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称为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于沙漠,则近地面沙漠形成高压,城市形成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西南风。 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加上气候异常、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 ,并说明理由。 (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 【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 (2)夏季。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 (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 【解析】 (1)根据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主要是进入湖泊的水减少而蒸发量增大所致。可以根据气候条件蒸发量大,根据人为原因分析人类用水量增加进入湖泊水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 (2)主要从水的补给量进行分析,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其汛期出现在夏季。 (3)结合湖泊的作用分析,从湖水自净能力、对气候调节作用、生态环境、盐渍化和沙化方面进行分析。 3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尤尼益沼(含有大童盐分的沼泽地带,下图),平均海拔3656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当地降水稀少,仅在雨季(12月至次年1月)积水,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景色,湖天一色,水天相接,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这里除了拥有美到极致的自然风光,还有粉色火烈鸟、千年仙人掌、蜂鸟等珍稀动植物,以及完全由盐砖建造的宾馆。 (1)分析雨后晴天是欣赏“天空之镜”最佳时机的原因。 (2)为应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说明旅游者应准备的生活物品。 (3)除了观赏“天空之镜”外,请列举当地还可开展的旅游项目(至少4项)。 【答案】(1)雨后盐沼积水如镜,天色湛蓝; 天气晴朗,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高。 (2)海拔高,光照强,需准备防晒物品; 湖面反射强,需准备太阳镜; 空气稀薄,易缺氧,需准备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 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较低,需准备保暖衣物。 (3)热气球观光;游览火山地貌;观看珍稀动植物;滑雪;采盐体验;夜晚观星; 住盐屋;篝火晚会;盐疗。 【解析】 (1)分析雨后晴天是欣赏“天空之镜”最佳时机的原因,主要从空气洁净度角度考虑。雨后水面积水,天色湛蓝,大气中的尘埃发生沉降,含量减小,大气洁净度高。并且,雨后晴天,空气更加洁净,有利于观赏。 (2)旅游者应准备的生活物品主要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考虑。由于地处安第斯山脉,海拔高,光照强烈,需要准备防晒物品。海拔高,空气稀薄,需要准备氧气。由于昼夜温差大,需要准备防寒衣物等。 (3)当地还可开展的旅游项目主要从当地的环境特征考虑。读图可知,图中盐沼附近有图努帕火山,可以开发火山旅游。由于海拔高,环境独特,可以开展珍稀动物方面的旅游。利用完全由盐砖建造的宾馆,可以体验采盐。海拔高,冰雪资源丰富,可以开展滑雪项目等。 【点睛】旅游景观的欣赏1.选择观赏位置 (1)酷似造型地貌——特定观赏点观赏。 (2)峡谷、洞、一线天类景观——置身其中近观。 (3)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观。 (4)江河湖海——高处俯览。 (5)小景点——近观。 (6)山水组合景观——水路观赏。 2.把握观赏时机 (1)原因:因许多自然景观因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2)观赏时机举例:①我国北方山水风景宜夏季观赏;②朝观日出,夕看余晖;③高山风景宜雨过天晴时观赏等等。 3.抓住景观特点 (1)原因: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相同。 (2)园林常用构景手法:①主配;②层次;③框景;④借景。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我国风景美学理论→体现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 (2)自然和人文和谐思想的体现:①自然风景区建设;②人文景观建设;③风俗民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