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舒兰市一中高二九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舒兰市一中高二九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舒兰市一中高二九月月考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选项涂黑,不要写在第I卷上。第II卷试题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2.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B.区域是人们根据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在其开放性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C.区域是由人们进行划分的,主观性很强,无论按什么指标划分,其结果大致相同 D.人们划分区域是为了了解各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4.关于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5.读下列甲、乙两图,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地降水量多,洪涝灾害频发 B.乙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乙地农业生产易引发土地盐碱化 日本株式会社久保田是日本最大的农机制造商,在我国成立了多家农机生产、销售和服务企业。下表是“久保田农机信息吧”统计的某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读后完成6~7题。‎ 地区 收割开始时间 山东 ‎5月26日 湖北 ‎5月18日 北京 ‎6月12日 吉林 ‎7月13日 ‎6.四地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 B.纬度 ‎ C.地形 D.劳动力数量 ‎7.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 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 C.RS D.数字地球 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中国风云四号卫星运用遥感技术可以拍摄最新的气象云图。据此,回答8-9题。‎ ‎8.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9.中国风云四号观测的优点有 ‎ ‎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7年7月8日,马云的首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了,消费者用手机淘宝或支付宝扫码就可以进店,结账的时候没有收银员,系统会自动在大门处识别你的商品,支付宝自动扣款。据此完成10-11题。‎ ‎10.马云首家无人超市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科技的发展 B.市场的扩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优惠政策的扶 ‎11.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就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总数: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公里范围内约6.3万,100公里范围内约30万。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完成12-13题。‎ ‎12.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 A.GPS 、GIS B.GIS 、RS C.GPS 、RS D.GPRS 、RS ‎13.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 B.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 C.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 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完成14~15题。‎ ‎14.“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包括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现代通信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①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政策  ③百姓生活  ④科学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回答16-17题。‎ ‎16.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 ‎①过度樵采 ②植被稀少 ③过度放牧 ④气候干旱 ⑤过度开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7.以下不属于荒漠化防治措施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   ‎ B.增加草场载畜量 C.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D.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18--20题。 ‎ ‎18.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高寒地区 ‎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耕地分布区 ‎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19.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A.夏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秋季、夏季 D.冬季、秋季 ‎20.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 C.地下水贫乏 D.植被茂盛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夏季水量最大。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回答21-23题。 ‎ ‎2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A.雨水 ‎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 D.高山冰雪融水 ‎22.黑河下游地区水草丰美变成荒漠戈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陡坡开荒种地 ‎ B.工业规模扩大 ‎ C.水库拦截蓄水 ‎ D.全球气候变暖 ‎ ‎23.恢复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①下游扩大灌溉农业规模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上游修建水库储水           ④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4-25题。‎ ‎24.“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 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 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 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 ‎25.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26-28题。‎ ‎26.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D.亚马孙地区是雨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 ‎27.右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2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29-30题。‎ ‎29.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坏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地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工业化快速发展 ‎32.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下图回答33-34题。‎ ‎33.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是 A.产生药材,调蓄洪水         ‎ B.产生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 D.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水源 ‎ ‎34.保护若尔盖湿地的措施是 A.挖沟排水,疏开沼泽          ‎ B.停止一切经济活动,实行封闭管理 C.修建水库,发展水电          ‎ D.设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 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读图,回答35-37题。 ‎ ‎35.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A.节约水资源 B.减轻环境污染 ‎ C.减少经济收入 D.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36.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A.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 B.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 C.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 D.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 ‎37.提高晋煤能源输出能力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内河航道的建设       ‎ ‎②建设以铁路为主的路网体系 ‎ ‎③推动由输煤向输电的转变        ‎ ‎④主要依赖高速公路提高运速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8.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 B.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C.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39-40题。‎ ‎39.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发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40.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应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41.(15分)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5分)‎ ‎(2)比较M、N两地年降水总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4分)‎ ‎42.(13分)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5分)‎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4分)‎ ‎4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3分)‎ ‎(2)叙述大面积热带雨林消失殆尽的原因(5分)‎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4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C  5.B  6.B 7.C 8.B 9.C 10.A 11.C 12.A 13.C  14.A 15.D 16.C 17.B 18.D 19.A 20.B 21.D 22.C 23.C 24.C 25.B  26.B 27.B 28.A 29.A 30.D 31.A 32.D 33.D 34.D  35.D  36.B  37.B  38.B 39.B  40.D ‎ 二、综合题 ‎41.(15分)【答案】‎ ‎(1)(5分)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蒸发量大(1分)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活动(2分)等。‎ ‎(2)(6分)M地降水量小,N地降水量大(2分)。原因:M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2分)。‎ ‎(3)(4分)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2分)。‎ 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1分);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分)。‎ ‎42.(13分)【答案】‎ ‎(1)(5分)剥离表土及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水土流失(2分);地下采空导致地面塌陷(1分);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1分);污染环境(1分)。 ‎ ‎(2)(4分)造成当地大气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4分)‎ ‎(3)(4分)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每个要点2分,任意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43.(12分)【答案】‎ ‎(1)(3分)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1分);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1分);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1分)。‎ ‎(2)(5分)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1分);过度的焚耕开垦或迁移农业(1分);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1分);商业性伐木(1分);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1分)等。‎ ‎(3)(4分)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和管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