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37/02ccdace42dd0b461904493babcf6dc8/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37/02ccdace42dd0b461904493babcf6dc8/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37/02ccdace42dd0b461904493babcf6dc8/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缺答案
南郑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班级填全。 3、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计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5题×2分=50分)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右图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 A.地壳断裂下陷 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 D.冰川作用 2.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 震中 3.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2016年11月14日新西兰南岛中部地区发生7.5级地震。读右图,完成第4~5题。 4.由材料可知,新西兰 ( )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地热资源丰富 C.位于板块内部 D.南岛地形平坦 5.震中所在的南岛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业农业 C.乳畜业 D.地中海农业 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 ℃,年降水量以1 200~2 000 mm为宜。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布图,完成6~8题。 6.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壳运动 D.植被状况 7.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 ) A.夏季热量丰富 B.生长季雨量丰沛 C.成熟期光照充足 D.肥沃的土壤 8.该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与地中海沿岸相比,最主要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不足 B.热量不足 C.市场需求量小 D.光照不足 右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读图,完成9~11题。 9.该岛屿平原地带植被类型属于( ) A.低矮灌木 B.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0.下列关于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 B.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C.岛屿附近水汽充足 D.寒暖流交汇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大型港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为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的低山、丘陵地带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读下回答下列12-14题。 1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河落差超过1400米 B. ②河获得的雨水补给量最多 C. ③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 D. ④河有凌汛现象 1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安置太阳能板,其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 太阳辐射强 B. 日照时数多 C.面板清扫频次少 D.用地成本低 读右图南非灯光强度指数(指数越高,灯光强度越强)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图示区域与灯光强度指数空间分布相似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 A.气温 B.降水 C.人口密度 D.矿产资源 16.南非西部地区( ) A.人类活动较少 B.交通线路密集 C.河流、湖泊密布 D.草原牧场广布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位置 18.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 A.16 B.20 C.23 D.27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读右图,完成20-21题。 2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 A.飓风频繁登陆 B.极地东风强盛 C.季风环流旺盛 D.盛行西风强盛 2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 ) A.风力资源匮乏 B.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较低 右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完成第22-23题。 22. 此时,昆明 ( ) A. 降水量较大 B. 气压较贵阳高 C. 以晴天为主 D. 气温日较差小 23. 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 ) A. 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 全年太阳辐射充足 C. 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 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下面24-25题。 24.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 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5.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A. 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 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 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 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第Ⅱ卷(综合题,共计50分) 26.读下列材料及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所谓“煤变油” 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加工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的煤液化技术。技术上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无论哪一种液化技术,我国都有成熟的范例。煤液化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的液体燃料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石油需求平均增长率为6%,而原油产量平均增幅约1.5%。中国的石油资源匮乏(占能源总量的3.2%),预计2010年石油的缺口将达1.6亿吨以上,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材料三 2004年5月17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铺设阿塔苏——阿拉山口的输油管道原则协定。阿塔苏——阿拉山口输油管道工程计划今年完工。这段输油管道长1000多千米,投资额达10亿美元,是中哈石油管道的第二段。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港口城市阿特劳,途经中方在哈购买的阿克纠宾油区,横穿哈全境,经中哈边境的阿拉山口,最后到中国新疆独山子,总长3088千米,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818千米,中国境内270千米。管道总造价为30亿美元,初步设计年输油量2000万吨。如果需要,中哈管道年输油量可提高到5000万吨,超过“安大线”计划的2000万—3000万吨的年输送能力。 (1)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的原因是 。(任答3点,6分) 实施“煤变油”最理想的省是 。(2分) (2)读材料三及中亚地区图,试分析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任答2点,4分) (3)A湖盐度南北有差异,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A.温度 B.洋流 C.降水 D.径流 (4)试分析B地区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6分) 。(6分) 27.观察图9所示地区,回答以下问题: (20分) (1)甲水域的盐度要比乙水域__________(高、低)(2分),其原因是什么? 。(4分) (2)B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 (2分)。 影响该城市工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分) (3)C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受此气候影响,该国农业主要部门是什么? 。(4分) (4)乙水域及其周围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水稻喜高温多湿,对土壤要求不严。稻谷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宜温度28℃~32℃。如果三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2℃会出现烂秧、死苗。印度稻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1/3以上,印度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近10年稻谷产量增长速度引人瞩目。 (1)简述印度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2)试为甲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