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解析版)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马尔代夫共和国是位于赤道附近的岛国,由一千多个珊瑚岛屿组成,首都马累。该国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上海的王先生利用“春节”假期前往马尔代夫(73°E,4°N)旅游,下图为其选择的航班时刻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本次航班到达马累时间是“17:55”,这个时间指的是 A. 北京时间 B. 马累的地方时 C. 73°E地方时 D. 马尔代夫所在时区的区时 2. 与上海相比,马尔代夫 A. 自转角速度快 B. 自转线速度快 C. 公转速度慢 D. 地方时早 【答案】1. D 2. B 【解析】 本次航班从上海出发时,北京时间是12:25,行程8小时30分,到达马累是时,北京时间是20:55,此时东5区的区时是17时55分。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题详解】 本次航班从上海出发时,北京时间是12:25,行程8小时30分,到达马累是时,北京时间是20:55,此时东5区的区时是17时55分。题目中到达马累时间是“17:55”,这个时间指的是马尔代夫所在时区的区时,D对。A、B、C错。 【2题详解】 与上海相比,马尔代夫的纬度低,自转角速度相同,A错。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马尔代夫的自转线速度快,B对。公转速度相同,C错。马尔代夫的经度偏西,地方时晚,D错。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 冬至 B. 小寒 C. 大寒 D. 春分 4. 惊蛰节气古解为“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到夏至宿州市 A. 昼渐长,正午杆影渐长 B. 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日地距离渐远 C. 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 D. 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大约在1月初,冬至是12月22日,15天一个节气,最接近的节气是小寒,B对。A、C、D错。 【4题详解】 读图,惊蛰节气在春分前,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靠近赤道。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宿州市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A错,C对。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日地距离渐远,B错。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增强,D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若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对四处描述正确的是 A. 乙处气温最低 B. 甲处气压最高 C. 丁处气压最低 D. 丙乙间气压垂直变化幅度大于甲丁 6. 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地纬度高于乙地,则甲乙间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7. 若图为东亚季风环流示意图,甲地表示海洋,乙地表示陆地,则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A. 东北地区户外冰天雪地,屋内如春 B. 重庆某居民三伏吃火锅中暑 C. 新疆突遭洪水袭击,损失惨重 D. 宿州农民欢天喜地庆祝麦收 【答案】5. D 6. B 7. A 【解析】 【5题详解】 若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根据图示位置和箭头方向,乙处位于近地面,气温大于高空,气温不是最低,A错误。甲处气流上升,气压较低,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B错误。丁处气压大于丙处,C错误。丙乙间气压差大,垂直变化幅度大于甲丁,D正确。 【6题详解】 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是上升气流,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则甲乙间是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B对。A、C、D错。 【7题详解】 若图为东亚季风环流示意图,甲地表示海洋,乙地表示陆地,甲地气流上升,说明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东北地区户外冰天雪地,屋内如春,A对。重庆某居民三伏吃火锅是在夏季,B错。新疆洪水袭击灾害少,主要出现在夏季,是冰雪融水,C错。宿州农民欢天喜地庆祝麦收在夏季,D错。 【点睛】近地面,气温大于高空。甲处气流上升,气压较低,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是上升气流,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新疆洪水袭击灾害少,主要出现在夏季,是冰雪融水。 2018年11月下旬,大雾天气影响中国华北、江淮地区多省市,持续时间长,影响极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雾气持续时间受空气流动情况影响,下列天气系统不利于大雾天气消散的是 A. 气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寒潮 9. 大雾天气时,下列天气现象最可能会发生的是 A. 昼夜温差变大 B. 易形成阴雨天气 C. 太阳辐射量增强 D. 空气质量下降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雾气持续时间受空气流动情况影响,选项中天气系统不利于大雾天气消散的是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C对。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利于大雾消散,A错。冷锋、寒潮影响,常伴有大风天气,利于雾消散,B、D错。 【9题详解】 大雾天气时,最可能会发生的天气现象是空气流动性减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空气质量下降,D对。大雾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昼夜温差变小,A错。空气对流微弱,不易形成阴雨天气,B错。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C错。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甲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0°~10°盛行西北风 B. 10°~20°盛行东南风 C. 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D. 30°~40°盛行西南风 11. 下图中气候类型与上图的P点相匹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0. D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一般。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判断甲图为北半球,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图示位置明显北移,因此0°~10°为赤道低气压带;10°~20°盛行东北风;20°~3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30°~40°盛行西南风。故D正确,A、B、C错误。 【11题详解】 P点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图中A图终年高温多雨,表示热带雨林气候;B图终年高温,降水量较多且分干、湿两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C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④处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2. C 13. B 【解析】 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12题详解】 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③,C对。①、②、④三地的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A、B、D错。 【13题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④处的风向为东北风,B对。A、C、D错。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协定要求各方将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两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2020年后,各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发轩然大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4. 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关联性较大的是 A. 近2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幅达26% B. 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 C. 武汉市惊现多个“马尔代夫”美景 D. 黄河水由“黄”变“清” 15.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 ①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②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 ③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 ④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4. A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关联性较大的是近2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幅达26% ,是因为高山冰川融化增加,A对。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与全球变暖无关,B错。武汉市惊现多个“马尔代夫”美景是城市雨涝形成,黄河水由“黄”变“清”是水土流失减少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C、D错。 【15题详解】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等,①对。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②对。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③对。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④对。D对,A、B、C错。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陆东岸为寒流 B. 大洋西岸为寒流 C.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7.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D.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大陆东岸为暖流,A错误。大洋西岸即大陆东岸,为暖流,B错误。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正确,D错误。 【17题详解】 读图,洋流①是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A错误。洋流②是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岸气候降温减湿明显,B错误。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可能随着洋流,扩散、影响欧洲西岸海域,C错误。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是纽芬兰渔场,D正确。 【点睛】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岸气候降温减湿明显。 下图左是“我国长江某段河流示意图”,右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图中ab段河流 A. 总体由西北流向东南 B. 总体.由东南流向西北 C. 水位a处低于b处 D. b处河水流速快于a处 19. 该河ab段欲建一水库,若a为入库流量,b为出库流量变化,由右图推测其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5月 B. 6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流量变化,a处流量季节变化大,说明没有湖泊调节作用影响,位于湖泊上游。b处流量季节变化小,说明受湖泊调节作用影响,位于下游。结合指向标,图中ab段河流由a流向b,总体由西北流向东南,A对,B错。水位a处高于b处,C错。不能判断b处河水流速快于a处,D错。 【19题详解】 该河ab段欲建一水库,若a为入库流量,b为出库流量变化,入库流量大于出库流量时段,水库水位上升。右图中5-10月入库流量大于出库流量,水位持续上升,其水位最高的月份是10月,D对。其它月份水位较低,A、B、C错。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力作用不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B. 内力作用不可能被人们察觉 C. 变质作用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D. 岩浆活动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力作用可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如地震、火山喷发。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也能塑造地表形态,使地表高低不平。 【详解】内力作用可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如地震、火山喷发,A错误。内力作用也可能被人们察觉,如地震等,B错误。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也能塑造地表形态,使地表高低不平,C错误。岩浆活动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如火山喷发等,D正确。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若③作用过程中形成了煤炭,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中c为 A. 岩浆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22. 图中①表示的地质作用为 A. 高温熔化 B. 冷却凝固 C. 变质作用 D. 外力作用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结合箭头方向,若③作用过程中形成了煤炭,煤炭存在于沉积岩层中,a代表沉积岩。b与a岩石可以相互转化,b代表变质岩。三类岩层都能高温熔化形成岩浆,图中c为岩浆,A对。D由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d是岩浆岩。B、C、D错。 【22题详解】 结合上题,c是岩浆,d是岩浆岩,图中①表示的地质作用为冷却凝固,B对。④表示高温熔化,A错。②表示变质作用,形成b变质岩,C错。③表示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D错。 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阿尔泰山脉绵延2000多千米,山体浑圆,山坡广布冰碛石,“U”形谷套“U”形谷,当地还有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历来以富金藏宝而闻名,盛产黄金、有色金属、宝石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当地盛产的宝石、有色金属等属于 A. 侵入型岩浆岩 B. 喷出型岩浆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24. “U”形谷成因主要为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25. 花岗岩地貌形成过程 A. 物质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B. 岩浆上升-侵入冷凝-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C. 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却凝结-风化剥蚀 D. 地壳下陷-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答案】23. C 24. C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当地还有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说明有岩浆侵入活动,历来以富金藏宝而闻名。当地盛产的宝石、有色金属等属于变质岩,C对。侵入型岩浆岩是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是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不是宝石,A、B错。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不是宝石,D错。 【24题详解】 “U”形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成因主要为冰川侵蚀,C对。流水侵蚀形成沟壑或V形谷,A错。流水堆积形成冲积平原,B错。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D错。 【25题详解】 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凝形成的,位于地表下,需要抬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花岗岩地貌。形成过程是岩浆上升-侵入冷凝-地壳抬升-风化剥蚀,B对。物质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的是沉积岩,A错。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形成的是喷出岩,C错。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错。 【点睛】宝石、有色金属等属于变质岩。“U”形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成因主要为冰川侵蚀。流水侵蚀形成沟壑或V形谷。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凝形成的,位于地表下,需要抬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花岗岩地貌。 内蒙古高原形成历史久远,早在距今1.3亿年前就奠定了高原地貌的基本轮廓。此后,地壳相对稳定,经过长期地质作用使原来起伏不平的地表趋于平坦均一,戈壁、沙漠、沙地、草地等均有分布,是多风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下列地貌景观图片可能出现在蒙古高原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 上题内蒙古高原景观图片显示的地貌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是 A.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 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 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28. 一般情况下,在内蒙古高原由东向西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戈壁、沙漠、沙地、草地 B. 沙漠、戈壁、草地、沙地 C. 草地、沙地、沙漠、戈壁 D. 沙地、戈壁、沙漠、草地 【答案】26. B 27. C 28. C 【解析】 【26题详解】 内蒙古高原经过长期地质作用使原来起伏不平的地表趋于平坦均一,戈壁、沙漠、沙地、草地等均有分布。图示地貌景观图片可能出现在蒙古高原的是②,是平坦的草原景观,B对。①、③、④地表起伏大,是山地特征,不可能,A、C、D错。 【27题详解】 上题内蒙古高原景观图片显示的地貌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是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戈壁、沙漠、沙地、草地等均有分布,C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A错。地形平坦,水流缓慢,落差小,B错。冬冷夏热,年降水少,季节变化小,D错。 【28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在内蒙古高原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气候变干,可能见到的景观是草地、沙地、沙漠、戈壁,C对。草地比戈壁、沙漠区降水量大,位于东部,A、B、C错。 下图为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甲处植被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30. 影响该山地东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条件 B. 水分状况 C. 水热差异 D. 土壤差异 【答案】29. B 30. C 【解析】 山麓自然带类型与所在纬度一致。该山地东坡植被类型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不同山坡的水热差异。 【29题详解】 该地位于四川,山麓自然带类型与所在纬度一致。结合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甲处比落叶林的海拔低,植被对应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对。甲地位于亚热带,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存在,A、C、D错。 【30题详解】 该山地东坡植被类型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不同山坡的水热差异,C对。热量条件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基础,A错。水分状况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错。土壤差异取决于气候类型,D错。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甲、乙两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为______锋示意图,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_____气团。 (2)该锋面过境时,降水区域在__________ (填位置),锋面过境后C地的气压________(填变化)。 (3)乙图是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4)从垂直方向上看,乙图所示天气系统中心气流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在其控制下为__________天气。 【答案】 (1). 冷 (2). 冷 (3). 锋后 (4). 升高 (5). 高 (6). 北 (7). 下沉 (8). 晴朗 【解析】 【详解】(1)甲图中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为冷锋示意图,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冷气团。 (2)该锋面是冷锋,过境时,降水区域在锋后,锋面过境后C地的气压升高。 (3)根据气流运动方向,乙图是高气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4)从垂直方向上看,乙图所示天气系统中心气流运动方向为下沉,在其控制下水汽不易凝结,为晴朗天气。 3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可能找到石油的是___________。 (2)乙处地貌的名称 ,形成该地貌的成因是 。 (3)图中水循环①②③④为 水循环类型。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④环节 (填季节)水量最大。若②表示黄河,则其_________岸受侵蚀较严重。 (4)下列地形与①处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富士山 B.喜马拉雅山 C.庐山 D.云贵高原 (5)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答案】(1)背斜 断层 甲 (2)向斜山 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海陆间循环 夏季 南 (4)C (5)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加上海(水)潮的顶托作用发生堆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解析】 【分析】 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详解】(1)根据岩层形态,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丙地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是断层。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可能找到石油的是甲,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乙处地貌的名称山岭,形成该地貌的成因是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图中水循环①②③④为海陆间水循环类型。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④环节表示水汽输送,夏季水量最大。若②表示黄河,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则其南岸受侵蚀较严重。 (4)①处岩块两侧有断层,是断块山。与①处岩块成因相同的地形是庐山,是断层构造形成的,C对。富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A错。喜马拉雅山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B错。云贵高原地壳运动隆起形成,D错。 (5)河流从陆地上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慢,加上海潮的顶托作用,发生堆积作用,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33.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A→B→C的分布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为 。 (2)D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类型) , 降水多的主要原因受 (气压带)控制,盛行 气流 (3)图中C处山脉东侧形成了荒漠景观,其形成原因 。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结合上图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答案】(1)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2)热带雨林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3)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的进入, 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整体性 (4)该山脉可能升高。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解析】 【详解】(1)自然带A→B→C的分布是随着纬度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为热量 。 (2)D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降水多的主要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图中C处山脉东侧形成了荒漠景观,成因是安第斯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进入, 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升高。原因是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成为高大的山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