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9届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9届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秋季学期 12 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 题,共 50 分) 下面两幅图左图为四个海峡示意图,右图为某种气候全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 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 ) A. ①海峡 B. ②海峡 C. ③ 海峡 D. ④海峡 2. 上述海峡中 属于印度洋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右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出现的海峡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①是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A 是。 ②是土耳其 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B 是。③是曼德海峡,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C 是。④是霍尔 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不是大洲分界,D 不是,选 D。 2. 上述海峡中属于印度洋的是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③④对,C 对。①④不属于印度洋, 按自然水域相通,属于大西洋,A、B、D 错。 3. 右图所示气候资料中,气温高的月份为夏季,结合降水量分析,该地夏季炎热少雨,冬 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大于 0℃,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可能出现的海峡是①②,位于 地中海沿岸,A 对。③④都是热带沙漠气候,B、C、D 错。 点睛: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海峡名称,所在大洲位置。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 和印度洋之间,不是大洲分界。结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该地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 雨,最冷月气温大于 0℃,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下面的经纬网简图中,X 地位于大陆的东海岸,Y 地在大洲的西海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X—Y 位于(  ) 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 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 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5. 下列地 理事物,属于 Y 地所在国的是(  ) A. 富士山 B. 鲁尔区 C. 大分水岭 D. “硅谷” 6. 当 Y 地一年中夜最长的时期(  ) A. X 地正值多雨季节 B. Y 地正值多雨季节 C. X 地为水稻播种季节 D. Y 地为小麦收获季节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 根据题目中提供的“其中 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位于大陆西海岸”现结合图中的信息 可以判定图中的纬度 33°一定是北纬 33°,再根据图中 X、Y 的经纬度位置可以肯定 X、位 于亚欧大陆的东岸,Y 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岸。它们分别位于北半球太平洋西东两岸,故选 C。 5. 读图分析可知,Y(33°N,120°W)是在美国西海岸,选项 A B C 分别是在日本、德国 和澳大利亚。只有硅谷是在美国的西部海岸,故选 D 6. 当 Y 地在一年中夜最长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X 地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正处于低温 少雨季节,当地的小麦是冬小麦,收获期是在夏季;Y 地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正处于温 和多雨的季节。故选 B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8. 图示地区塑造地表的外力作用有(  ) ①流水侵蚀 ②冰川侵蚀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沉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图中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变化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 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湖泊淤积,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加快 ③植被涵养水 源功能减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陆地蒸发蒸腾作用减弱,水循环减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7. C 8. D 9. D 【解析】 7. 根据图示信息,该地位于大陆西岸,山麓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结合陆地自然 带的纬度分异规律分析,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 对。温带季风气候 、亚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A、B 错。地中海气候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错。 8. 图示地区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大循环,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有河流注入海洋。在山区 塑造地表的外力作用有流水侵蚀,①对。材料不能显示冰川侵蚀、风力侵蚀,②、③错。在 河流下游或山麓地带,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④对。D 对,A、B、C 错。 9. 图中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变化说明对坡地进行开垦,对该区域自然 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①对。湖泊淤积,河口三角洲增长 速度加快,②对。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减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③对。陆地植被减少, 蒸发蒸腾作用减弱,水循环减弱,④对。D 对,A、B、C 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关于两条河流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半年都有凌汛现象 B. 夏半年水量均丰富 C. 均为春季积雪融水补给 D. 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 11. 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B. 甲区域年太阳辐射大于乙区域 C. 两区域植被类型均 以荒漠、草原为主 D. 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答案】10. B 11. A 【解析】试题分析: 10. 甲河位于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D 错; 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流以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丰富。尼罗河位于中低纬度,河 流无结冰期,没有凌汛现象,A 错;河流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大西洋,大部分经过热带草原 气候,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 错;汛期在夏季,结合选项 B 正确。 11. 因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故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大于乙区域,A 正确;甲区域纬度 高,年太阳辐射量小,B 错;甲区域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域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C 错;甲区域地形为平原,乙区域地形为高原为主,D 错。 考点:河流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 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 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上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 A. 附近 B. 附近 C. 附近 D. 附近 13.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 间不同主要受 ( ) A. 海浪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风的影响 D. 寒流的影响 【答案】12. C 13. B 【解析】试题分析: 12. 据图可知,①、②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故 A、B 项错误;③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受 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因此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故 C 项正 确;④虽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由于地处欧洲西部,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因此出现冰山的可能性较小,故 D 项错误。 13. 从甲到乙航行是顺着洋流方向航行,从乙到甲是逆着洋流航行,顺着洋流航行,可以提 高速度,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故 B 项正 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关于图示区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候炎热干燥 B. 沿岸渔业资源丰富 C. 科罗拉多河航运发达 D. 降水北多南少 15. 近年来,墨西卡利芯片制造业获得较快发展,关系不大的原因是(  ) A. 靠近美国 B. 科技发达 C. 地价便宜 D. 交通便利 16. 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者在图中南部国家观光时,都会品尝该国极具地方特色的菜肴,其 中部分菜肴的选料可能来自(  ) A. 马铃薯 B. 番茄 C. 仙人掌 D. 小磷虾 【答案】14. C 15. B 16. C 【解析】 14. 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A 正确。沿岸有寒流经过, 渔业资源丰富,B 正确。科罗拉多河落差大,水量较少,航运不发达,C 不正确,选 C。北 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较长,降水北多南少,D 正确。 15. 近年来,墨西卡利芯片制造业获得较快发展, 主要因为靠近美国,地价便宜、交通便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入市 场,A、C、D 有关。该地属于墨西哥,科技水平低,与科技发达关系不大,选 B。 16. 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者在图中南部国家观光时,都会品尝该国极具地方特色的菜肴,其 中部分菜肴的选料可能来自仙人掌,这里是仙人掌的重要产地,C 对。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马铃薯、番茄属于温带作物,小磷虾生活在南极周围寒冷水域,不是该地特色产品,A、B、D 错。 2015 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 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 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读 “1990~2010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1990~2010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 A. 生育率提高 B. 就业率提高 C. 净迁出率下降 D. 人口容量下降 18. 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 B. 环境 C. 政策 D. 军事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 根据总人口与就业人口曲线,1990~2010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就业率提高,B 对。总人 口减少,可能生育率下降,A 错。就业人口、总人口都下降,净迁出率增加,C 错。生产力 发展,人口容量不会下降,D 错。 18. 根据材料,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说明目前,影 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政策,C 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环境、军事因素 的影响,A、B、D 错。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 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 月份透明度不足 1 米。马拉 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 850 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 有沿 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 A. 地壳断裂下陷 B. 河流改道 C. 褶皱凹陷 D. 冰川作用 20. 马拉维湖 12 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 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 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太阳高度角小 21. 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 A. 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 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 湖岸沿线水质好 D. 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答案】19. A 20. A 21. B 【解析】试题分析: 19. 根据材料,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形成原因是地壳断裂下陷,湖泊形成与河流改道、 褶皱凹陷、冰川作用无关。 21. 沿湖岸线的水域,湖水浅,阳光和氧气充足,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也有利于浮游生 物的生长,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从而导致慈鲷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 考点:地质构造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 沿经线方向发育 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 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3.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答案】22. C 23. B 【解析】试题分析: 22. 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 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选 C。 23. 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 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 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 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 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选 B。 【考点定位】地壳运动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 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 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 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 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 关。 巴西东南部 S 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 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 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是(  ) A. 接近原料地 B. 接近消费市场 C. 利用廉价劳动力 D. 方便产品运输 25. 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①碳排放量增加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24. A 25. B 【解析】试题分析: 24. S 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是接近原料地。 选 A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建设。 二、综合题(50 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 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 1999 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 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 1000 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 和临时工超过 1000 人,预计 2 020 年种植面积达 3000 公顷,年产剑麻纤维 1 万吨。该公 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 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 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 于剑麻纤维运输);靠近河流,水源丰富 (3)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 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整体分析:剑麻是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质量较差,市场 需求量大。区域农业发展除了有适宜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交通、政策、市场等因素。产业 发展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1)剑麻是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 国热带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气候的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是制作船用缆绳、 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 产量不足。 (2)与其它地区相比,基洛萨除了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外,还有离沿海港口较近,临近铁路, 便于剑麻纤维运输的优势。离首都近,有政策优惠条件。靠近河流,水源丰富。 (3)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就业。经济发展,能够 增加洼地的税收。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洼地经济发展。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伊朗高原是一个相对闭塞的高原,周围山地海拔多在 3 000 m 以上,中部高原与盆 地海拔多在 900~1 500 m。其气候特点是温差大、降水量小,年降水量的 75%集中于 1~4 月, 为冬雨 型气候。除高原边缘的迎风多雨的山地有森林外,其余区域主要为荒漠或草原植 被。 材料二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叙 利亚和伊拉克,两河的合流为阿拉伯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补给来源是 __________。 (2)分析伊朗高原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化建议。 【答案】(1) 高山积雪融水和雨水 (2)温 差大:纬度位置较低,位于大陆内部,气温年 较差大;(2 分)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晴天多,气温日较差也大。降水量小:地形封闭, 周围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水汽少。冬雨型:大部分位于 30°N~40°N 的大陆中西部,冬季受到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3)有利条件:光热充足,昼夜温差 大。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建议:运用喷灌、滴灌等技术节约用水 【解析】(1)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积雪融水 和雨水。 (2)伊朗高原的纬度位置较低,位于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晴天多,气温日较差也大。从降水量看,伊朗高原的地形封闭,周围 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水汽少,降水量少。该地大部分位于 30°N~ 40°N 的大陆中西部,冬季受到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属于冬雨型。 (3)从自然条件分析,沙特阿拉伯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不 利条件是水资源短缺,灌溉水源不足。应发展农业科技,运用喷灌、滴灌等技术节约用水。 28.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其国徽上就有三座火山。右图为哥斯达黎加国徽 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为 5.11 万平方千米,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0.01%,但却拥有 全球近 4%的物种,森林覆盖率达 52%。 (1)说明哥斯达黎加多火山的原因,并简述火山喷发会给该国带来哪些主要影响。 (2)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形特征。 (3)分析哥斯达黎加物种丰富的原因。 【答案】(1)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影响:火 山爆发威胁生产和生活;火山灰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火山是重要旅游资源) (2)地势中部 高(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两侧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平原(东北 部海岸线平直,西南部海岸线曲折) (3)纬度低,热量丰富;降水充足;地形复杂多样;相 对高差大,垂直差异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 【解析】试题分析: (1)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爆发威胁生产和生活;火山 灰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火山是重要旅游资源。 (2)读图该国多数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走向为西北—东南 走向。地势中部高,东北、西南两侧低,沿海平原面积狭小。 (3)从纬度位置和垂直差异显著两方面进行说明。纬度低,热量丰富;降水充足;地形复 杂多样;相对高差大,垂直差异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 考点:板块理论、地形分布、生物多样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