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缺答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40*1.5=60分。)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读图回答1~2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自然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然条件好 ②生产规模小 ③产业化基础好 ④劳动力数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 “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完成3~4题。 3.“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4.下列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 A.跨流域调水 B.围湖造田C.毁林开荒 D.在耕地中大量使用化肥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右图回答5~6题。 5、关于两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C.乙国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D.甲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6、关于两国经济发展相似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都以第三产业为主 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8.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 ②气候变暖 ③水环境恶化 ④酸雨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①种草护坡 B.②打坝建库 C.③平整土地 D.④修筑梯田 12.“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 D.蒸发 图示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阴影地带属于( ) ①风蚀地貌和水蚀地貌的交错地带 ②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③我国高原和山地的过渡地带 ④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作用的交错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该阴影地带是我国( ) ①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 15~16题。 15.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山东 B.甘肃 C.广西 D.内蒙古 16.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 600元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18.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20.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21.结合下表可知,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德国钢产量 世界钢产量 全球需求量 1940年 3180万t 1.4亿t 约2亿t 1970年 5 940 万t 6亿t 约5亿t 每炼一吨钢铁需要的煤炭变化(单位t) 年份 1800 1900 1985 煤炭 4 2 0.75 A.产业结构单一 B.环境污染严重 C.煤炭资源枯竭 D.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回答22~23题。 22.图示治理措施属于( ) A.生物措施 B.农业技术措施 C.工程措施 D.政策措施 23.最符合图中①框含义的是( ) A.充分利用光热 B.减少风沙危害 C.蓄水保土 D.净化空气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河可能位于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5.图中资料显示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流量减小,水资源不足 B.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 C.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过度使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26~28题。 26.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7.造成该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28.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读图8完成29--30题 29.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 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 2009年黄河调水,自6月19日开始,至7月3日结束,历时14天,黄河花园口断面最大流量为6月29日8时4 010 m3/s,为历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流量最大的一次。据此回答31~32题。 31.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原因是(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 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32.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图2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3~35题。 33.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a地——种草护坡 B.b地——平整土地 C.c地——打坝建库 D.d地——修筑梯田 34.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下列各地适合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5.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A.打坝建库 B.轮作套种 C.深耕改土 D.种植乔木、灌木 鱼鳞坑工程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读图甲、图乙,回答36—37题。 36.如图甲所示,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37.根据图乙可知,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的坡度约为 A.15°~25° B.35°~45° C.55°~65° D.75°~85° 读下图,回答38~40题。 38.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高 D.光照条件不同 39.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 40.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二、综合题(四个答题,共4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4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题目。(10分)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 , B 。(2分)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2分) (3)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6分) A C 主要地貌类型 气 候 植 被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海南是全国重要的冬季蔬菜北运基地。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海南运进北京的蔬 菜达72万吨。从资源调配的角度,说明“南蔬北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海南省除了海南岛和其他众多岛屿以外,还有广阔的海域,海洋生物、渔业、油气等资源丰富。 (2)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提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建议。(4分) 43.我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4分) (2)说出II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原因。(2分) 4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甲图为美国的____________工业区,乙图为德国的________工业区,两工业区目前都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3分) (2)简述甲图中A城市初期阶段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3)试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乙图所示工业区的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4分) (4)为了使区域经济得到复苏,图示两工业区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