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新二中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文综试题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 H公司是中国出货量较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之一,总部位于深圳。近几年一直将其旗舰级智能手机的首发选择在海外市场。目前该公司消费者业务在中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2019年4月9日,H公司宣布撤出在美国的所有工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H公司在多国设立研发中心,其中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研发成本,获取最大效益 B. 在当地塑造品牌形象,提高竞争力 C. 使产品本土化,开拓当地市场 D. 利用当地现有技术,提高企业研发实力 ‎2. 近年来,H公司多个型号的手机选择在欧洲首发,然后在国内发行,原因最可能是 A. 全球化战略,有助于品牌建设 B. 距国内市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 C. 研发中心欧洲,有技术支撑 D. 国外市场竞争弱,国内市场竞争强 ‎3. ‎2019年4月9日,H公司撤出美国市场的根本原因是 A. 美国市场趋于饱和 B. 国内研发水平快速提高 C. 当地生产成本上升 D. 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A、英国是发达国家,研发成本及其他的成本较高,A选项错误;‎ B、智能手机品牌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核心是技术,品牌形象不是主要原因,B选项错误;‎ C、结合英国的特色和技术,使产品本土化,能提高产品在当地的欢迎程度,有助于开拓当地市场,C选项正确;‎ D、H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核心技术在中国,利用当地技术不是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A、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产品比较具有吸引力,在欧洲首发有助于在世界上品牌建设, A选项正确;‎ B、欧洲市场距离中国远,B选项错误;‎ C、总部在中国,核心技术在中国,C选项错误;‎ D、国外有发达国家的竞争,竞争强,D选项错误。‎ 故选:A。‎ ‎【3题详解】‎ 结合时政热点,该时段中国和美国正在打贸易战,是国家政策的影响,D选项正确。‎ 故选:D。‎ 图1为澳大利亚局部某时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造成甲、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位置 D. 洋流 ‎5. 图1所示季节 A. 四地日出方向均为东南 B. 甲地昼长小于丁地 C. 丁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 丁地日落早于乙地 ‎6. 下列四个城市中,此时最有可能经历暴雨的城市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4. B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A、据图可知,两地都靠近同一条纬线,纬度位置相同,A选项错误;‎ B、由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影响,导致两地气候差异,B选项正确;‎ C、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位置相同,C选项错误;‎ D、洋流对气候有影响,但对与两地不是最主要原因,形成气候差异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D选项错误。‎ 故选:B。‎ ‎【5题详解】‎ A、该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局部图,位于南半球,四地均处于中纬度,日出不会为东南,A选项错误;‎ B、陆地是高压中心,澳大利亚为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甲的纬度小于丁,甲的昼长大于丁,B选项错误;‎ C、四地中丁地的纬度最大,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丁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C选项错误;‎ D、丁地纬度比乙地大,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丁地昼长短,日落时间早,D选项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该题考查锋面气旋,能形成锋面气旋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只有丁地和丙地,据冷、暖锋的分布,丙地出现暖锋,丁地出现冷锋出现暴雨,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组考查等压线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气压与气温为反比关系,锋面气旋会出现冷锋和暖锋。‎ 肯尼亚位于非洲高原东部。下左图为肯尼亚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右图为肯尼亚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关于肯尼亚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带海拔分布南坡高于北坡 B. 雪线海拔南坡低于北坡 C. 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南坡大于北坡 D. 平均坡度南坡小于北坡 ‎8. 关于肯尼亚山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坡主要是东南信风带来降水 B. 北坡主要是东北信风带来降水 C. 山地雨林是降水量最多的区域 D. 北坡七月降水量大 ‎【答案】7. B 8. A ‎【解析】‎ ‎【分析】‎ 雪线高低的号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即明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解答本题要根据肯尼亚的地理位置,主要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因素方面分析。确定不同海拔高度下降水量多少的方法如下:过地剖面线某点,并做过此点的垂线与降水量线相交,读相交点对应的降水里即可,确定降水量多少对应海拔高度也用此方法。‎ ‎7题详解】‎ 雪线高低的号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二是降水量,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读肯尼亚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可知,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雪线海拔南坡低于北坡;自然带谱复杂程度一样;自然带海拔分布和平均坡度南坡与北坡差异不大,故ACD错误。‎ 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肯尼亚地理位置,肯尼亚山南坡是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A对;‎ 北坡降水主要是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在山地迎风坡产生降水,B错;‎ 读图知,山地森林是降水量最多的区域,C错;‎ 北坡七月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量小,D错。‎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对贔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了解不同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案例,能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9. 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 A. 2~5月 B. 4~7月 C. 6~9月 D. 10~12月 ‎10. 三峡水库对鄱阳湖补水的时段在 A. 12月~次年4月 B. 4~7月 C. 7~10月 D. 10~12月 ‎11. 每年都要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大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B. 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C. 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D. 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 ‎【答案】9. C 10. A 11. A ‎【解析】‎ 本题考查库区水文特征、水库作用。‎ ‎【9题详解】‎ 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应为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基本一致,读图可知,6-9月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基本一致,C正确。‎ ‎【10题详解】‎ 鄱阳湖在三峡下游,三峡水库对鄱阳湖补水时,即三峡水库出库水量大于等于入库水量,从图中可读出为12月~次年4月,A正确。‎ ‎【11题详解】‎ 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库蓄洪能力,为雨季蓄洪留出空间,A正确;库容腾空,库区水面减小;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不是主要目的。所以选A。‎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分析该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 ‎(3)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沙堤的成因。‎ ‎(4)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 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东岸湖滩的沙丘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测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 (2)冬季西北风强劲,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风力增强使沙丘坡向改变 (3)西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沙堤终出露水面  (4)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植被破坏,工程建设、修路。措施:工程固沙或建设立式沙障;生物措施(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还草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分布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沙丘分布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而由于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河口三角洲沉积物,会随着西北风的作用,不断向东推移,并沉积,同时,由于东岸分布有日月山,因此当从西侧吹来的风沙,受到山脉的阻挡作用,从而导致沙粒停落,进而造成湖岸东测广泛的风沙堆积。而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因此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 ‎(2)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同时,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因此,冬季西北风强劲时,新月形沙丘向东南移动;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增强,从而使新月形沙丘项西北推动,从而导致沙丘的坡向随着季节发生改变。‎ ‎(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现象的成因。主要从沙源、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海晏湾位于青海湖的西侧,在西风的作用下,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之后,泥沙在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下,不断向东推移到湖岸,从而导致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露出水面。‎ ‎(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荒漠化的成因以及措施。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由于过渡放牧、过度开垦、再加上工程建设、修路,从而导致地表植被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不断加剧。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措施可以采用固沙或建设立式沙障等措施;生物措施可以采用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还草等措施。‎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大兴安岭地区人工种植的蓝莓多为进口品种,主要分布在山谷、洼地地区。该地区的蓝莓品种均喜湿、怕旱、耐寒,但在超低温天气下,仍需要人工堆雪来减轻冻害。果农发现,冬季时半山坡的野生蓝莓和山谷中种植的蓝莓受到冻害程度不同。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目前已有3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下图为大兴安岭某地区冬夏季节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1)与夏季相比,说出山顶冬季气温的特点。‎ ‎(2)判断更易受到冻害的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还是山谷种植的蓝莓,并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阐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来减轻蓝莓冻害的简单原理。‎ ‎(4)分析大兴安岭地区大力发展蓝莓加工企业的原因。‎ ‎【答案】(1)冬季山顶气温低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高于山谷气温 ‎(2)山谷种植的蓝莓。原因:冬季夜晚时,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山谷的气温更低;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野生蓝莓相比,进口蓝莓对当地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 ‎(3)冬季时堆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4)蓝莓产量较大,原料丰富;蓝莓果实容易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延长产业链,提高蓝莓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 ‎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 ‎(3) 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胶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 ‎(4) 大兴安岭地区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蓝莓产量较大,原料丰富;蓝莓果实采后旺盛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侵染会使其快速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环节增多,延长产业链,提高蓝莓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企业增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燥石村(下图)地处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海拔600多米的山上,距县城40多千米,“十三五”期间该村“脱贫摘帽”的压力非常大。村内最高峰石砻山海拔1 ‎082米,平均海拔‎580米,属于低矮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4. 6%,负氧离子高,非常适宜避暑。燥石村到处都是“宝”:石头是宝,千年风雨将岩石雕琢得千姿百态,惹人遐想;花海是宝,山石之间,高山杜鹃烂漫,红豆杉、黄檀等古树名木众多;人文是宝,村庄有400多年历史,文人辈出,良诗佳段流传,石头民居建筑风格独特。近年来,燥石村多方筹集资金,促进旅游开发。‎ 分析燥石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指出其旅游开发的方向。‎ ‎【答案】开发条件:原生态环境,风景优美,质量优;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民居风格独特,吸引力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差。(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开发方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任答其中2点,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江西贫困村燥石村旅游业发展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发展方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燥石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原生态环境,风景优美,质量优;燥石村到处都是“宝”:石头是宝,千年风雨将岩石雕琢得千姿百态,惹人遐想;花海是宝,山石之间,高山杜鹃烂漫,红豆杉、黄檀等古树名木众多;人文是宝,村庄有400多年历史,文人辈出,良诗佳段流传,石头民居建筑风格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民居风格独特,吸引力强;地处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海拔600多米的山上,距县城40多千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差是其不利的条件。开发方向:生态环境好可发展生态旅游;村庄有400多年历史,可发展文化旅游;地处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优美,可发展乡村旅游。‎ ‎15.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天然来沙均值减少83.6%,黄河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46%,含沙量下降71%。2016年4月下旬至‎5A上旬,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水色明显变清,呈现出有别往常的“清流飞瀑”景观。‎ 分析“黄河清”现象可能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输往下游泥沙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减弱、洪涝灾害减轻;下游水库、发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任答3点)不利影响:改变黄河含沙量大的生态现状,对现有的黄河鲤鱼等水生生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入海泥沙里减少,三角洲面积扩展速度减缓,海岸线后退,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地区渔业资源减少(任答2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黄河清”现象的理解,以及该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理解“黄河清”产生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详解】‎ ‎“黄河清”现象主要与水土保持工作、大量水库投入使用,含沙量减少等多个因素有关。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有利:“黄河清”现象主要与河流泥沙沉淀有关,导致下游泥沙减少,会使下游洪涝灾害减轻,水库、发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不利:“黄河清”现象改变黄河的生态现状,破坏生物多样性;输往下游的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地区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后退,土壤肥力下降,鱼类生存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影响渔业资源。‎ ‎【点睛】“黄河清”现象主要成因是自然原因,有一段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导致黄河水流量大幅度减小,带动泥沙的力度降低,导致泥沙沉淀,河水变清。在这种背景下,再遇到强降水时,黄河河水还会变浑,这种现象持续的时间也短一般持续20多天或者一个月左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