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8届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 178米 C. 220米 D. 255米 ‎【答案】‎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可能位于山谷和山脊,根据题目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 ‎2.图中等高线没有标数值,但是乙知条件等高距为30米,东、西两侧相隔7条等高线。可以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为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180米<H<240米,所以C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 b处 C.c处 D.d处 ‎【答案】‎ ‎3.C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甲至乙先是下降,到闭合的300等高线为山丘,地势上升,翻过山脊再降低,到200米等高线后又升高,甲处海拔高于400米,中间翻越的山丘脊线海拔大于300米,小于400米,终点乙海拔大于300米,小于400米。‎ ‎4.水源最丰富的地方——低处,河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山谷为集水线,是径流汇聚的地形部位,水源最丰富,a处符合,b为山坡,c为鞍部,d为山脊。‎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5、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6.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 ①地 B.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7.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 ①地 B.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 5. C ‎ ‎6.A ‎7.B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图中经纬网和轮廓,图示区域位于台湾岛,其东部等温线向南凸,温度比两侧的气温地,判断其分布明显受地形影响(此处为台湾山脉)。‎ ‎6.图中②③④地靠近或位于台湾山脉,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而①地远距台湾山脉,靠近台湾海峡,地处沿海平原,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量在四地中最低。‎ ‎7.图中①地位于沿海平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应以农田为主;②地属亚热带地区,位于台湾山脉的山麓地带,可能出现樟树集中分布;③地位台湾山脉顶部;④地属于热带地区。‎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图4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 ‎ B.古河道残遗而成 ‎ C.人工挖掘而成 ‎ D.风力侵蚀而成 ‎9.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答案】‎ ‎8.B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读图,月牙泉位于甘肃省,属于西北干旱区,降水极少,图中可以看到周围沙漠分布广,河道有的河段是季节河流,说明水量小,不会有大湖形成,图中可以看到,月牙泉是古河道的一部分,后来河道迁移,这段古河道由于地势低洼,又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积水成月牙泉,千年不干,周围是沙漠,是风力沉积地貌,不会是侵蚀形成。‎ ‎9.泉水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农业区位于绿洲上,有河流经过,灌溉用水主要是引河水,这里是非季风区,降水量少,月牙泉补给水源不是大气降水,降水量减少关系不大,近年来日趋干涸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减少,风力沉积作用强可能使水变浅,而不是干涸。‎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 国 ‎1.00‎ ‎52.57‎ ‎1.00‎ ‎1.00‎ 青 海 ‎0.86‎ ‎47.44‎ ‎0.14‎ ‎0.95‎ 河 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 江 ‎1.65‎ ‎63.20‎ ‎0.83‎ ‎2.56‎ ‎10.四省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11.四省相比,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答案】‎ ‎10.C ‎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10.黑龙江的人均GDP水平比河南高,但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比河南小,表中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 ‎1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且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青海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很大,不适合发展耗水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 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3)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13.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答案】‎ 12. A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12.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有土壤、光照、水分、热量等,能种植早熟棉花,说明该地温度较高。‎ ‎13.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棉花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源,因该地本身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会加剧水的紧缺,不合理灌溉会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对生态环境不利,该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一定的,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 A.丙丁甲乙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15.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漫长 B.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16.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 ‎【答案】‎ ‎14.B ‎15.C ‎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4.从图中可知,甲为我国最东端三江平原地区,乙为我国山东半岛地区,丙为我国浙江附近,丁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地从东向西分别是甲乙丙丁。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地区,太阳东升西落,日出由东向西先后日出。‎ ‎15.甲地为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纬度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冬季漫长严寒,乙地山东半岛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变率大,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不是冬春寒冷干旱,丁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夏季风开始和结束地,雨季长降水多。‎ ‎16.甲地沼泽地我国已要求保护,生态效益大于开发成耕地的效益,不会为扩大农耕用地开发,乙地华北地区主要是中低产田的治理,人口密集没有多少荒地,立体农业主要在江南丘陵与山地,丙地有不少平原地区,丁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我国劳动人民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下列各题。‎ ‎17.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18. 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答案】‎ ‎17.C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17.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A城市为包头,结合图示靠近煤炭、铁矿基地,且交通便利,故适宜发展钢铁工业,而B城市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故适宜发展毛纺织工业。‎ ‎18.图示C山脉为阴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降水量的差异是影响该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渭河谷地 D、④为喜马拉雅山 ‎20.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 ‎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答案】‎ ‎19.B ‎20.A ‎ ‎【解析】‎ 试题分析:‎ 19. 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①为云贵高原,②为四川盆地,所以B正确。‎ ‎20.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是云贵高原地区,其地形特征就是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正确的是A项。‎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2.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23.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答案】‎ ‎21.A ‎22.D ‎23.B ‎【解析】‎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答案】‎ ‎24.B ‎25.D ‎ ‎【解析】‎ 试题分析:‎ ‎24.根据图示的等温线分布特征,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因素影响;另一种是呈闭合状,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25.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7月,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由南向北,河流汛期逐渐变短,降水量逐渐减少,但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白昼越来越长。‎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27.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则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都是我国的内流盆地 B.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 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答案】‎ 26. C ‎27.B ‎【解析】‎ 试题分析:‎ ‎26.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重庆的西北方向,所以C正确。‎ ‎27.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季风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的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A.a、b、c B.b、a、c C.c、a、b D.c、b、a ‎29.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海南、浙江、黑龙江 C.浙江、四川、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30.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 ‎【答案】‎ 28. A ‎29.D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28.畜牧业属第一产业,畜产品加工属第二产业,畜产品的销售属第三产业。由北京三大产业构成情况分析,北京市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从而确定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 ‎29.①、②、③三省中,经济最发达的是②省,黑、浙、琼中最符合的应是浙江;①省第二产业比重偏大,应为黑龙江;海南省第一、三产业发达,故③省为海南省。‎ ‎30.根据北京的产业构成图可判断a、b、c分别是第一、二、三产业;四川省不位于东部沿海;浙江省的GDP最高,农业的单产较高;海南省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热量条件充足,一年三熟,农产品的品种丰富,黑龙江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二、综合题 ‎31.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400‎ 甲 图6‎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0‎ ‎200‎ ‎400m 表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4分)‎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4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6分)‎ ‎【答案】(1)丘陵地。鞍部(4分)‎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4分)‎ ‎(2)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6分)‎ ‎(3)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6分)‎ 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6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等高距为10米,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最低海拔也在300米以上,所以地形是丘陵。甲地处在两个山顶之间,因此是鞍部。‎ ‎(2)该地气温夏高冬低,年较差较大,最冷月均温高于0 ℃。‎ ‎(3)该地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冬春季少雨、低温,夏季多雨,可能易发旱灾、洪涝、冻害等自然灾害。‎ ‎(4)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东北部沿河地区海拔390米以下有耕地、居民点、公路,修建水库势必将其淹没,但是修建水库也会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等问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32.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 城及其西部口岸)。‎  ‎(1)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6分)‎ ‎(3)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答案】(1)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6分) ‎ ‎(2)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6分) ‎ ‎(3)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8分) ‎ ‎【解析】‎ 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