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是每隔 5 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 15 岁、15 岁到 65 岁、65 岁以上三个区间。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表示的是( ) A. 未满 15 岁的人口比重 B. 15 岁到 65 岁的人口比重 C. 未满 65 岁的人口比重 D.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2.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 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 60 岁及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 10%,或 65 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 7%,即该 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在 t1~t3 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主要是因为( ) A. 城市生育水平低 B. 城市人口寿命长 C. 农村死亡水平高 D. 农村劳动力迁出 4.若某国正处在 t3~t4 阶段,则该国( ) A. 劳动力严重缺乏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劳动力就业不足 D. 人均预期寿命较短 5.不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措施是( ) A. 延长退休年龄 B. 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C. 接受外来移民 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广佛都市区”指由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读 1957~2008 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下列各题。 6.由图可知该区( ) A. 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B. 东北方向上路网密度最大 C. 1982~1995 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D. 1995~2008 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 7.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A. 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B. 广州城市空间扩展 C. 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 D. 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径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 站点的用地面积 B. 周边的人流量 C.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 周边的环境质量 9.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10.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成条带转延展 下图表示某市 2003~2013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1.据图推测,2003~2013 年该市( ) A. 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 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 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 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 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下列各题。 13.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A. 地下水位的上升 B. 径流总量减少 C. 蒸发量减少 D. 降水量减少 14.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扩大城市的规模 C. 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 推广使用渗水砖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制约①地谷类农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热 B. 水分 C. 土壤 D. 地形 16.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农畜产品商品率最低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 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图中 a 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18.图中 c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政策 B. 交通 C. 市场 D. 劳动力 19.图中 a、b、c 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中国 C. 澳大利亚 D. 日本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 此回答下列各题。 20.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 A. 汽车制造厂 B.钢铁厂 C.可口可乐生产厂 D.电子装配厂 21.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 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便利的交通 B. 较高的科技 C. 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D. 优美的环境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 2000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 D. 2011 年 23.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中西部地区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5.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迁移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 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 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7.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28.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 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 和 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B. SCC 表示企业晚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C. 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 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 M1′至 M2′ D. P 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 30.该图反映的现象是 ( ) A. 产业升级 B. 产业结构调整 C. 企业的全球化 D. 产业转移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丽江雪桃产自我国云南丽江海拔 2 400~2 800 m 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是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 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出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新型水果。 材料二 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均 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 丽江雪桃凭借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果树不 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丽江雪桃不是按斤论价,而是按个论价,精品 150 元一个,珍品 100 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1)据报道,丽江雪桃在全国进行推广栽培但相继失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 (2)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 它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试分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 1999 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 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 1000 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 1000 人,预计 2020 年种植面积达 3000 公顷,年产剑麻纤维 1 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2)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 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 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 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34.“西电东送”是新时期国家为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而兴建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共分为“北路” “中路”“南路”三条通道。读我国“西电东送”通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b 为北路通道,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火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对山西而言, 从晋煤外运到西电东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与转换,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简述“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请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解决能源短缺提出合理化措施。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试题分析: 1.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 15—65 岁的人口比重最大。 2.人口负担系数应为劳动力人口承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即可通过 15—65 岁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年 龄段人口比重越大,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小,则人口负担较小,而 15—65 岁人口比重越小,则少年儿 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即人口负担越大,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判断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年龄比重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判断人口负担系 数的变化。 3.D 4.A 5.B 【解析】试题分析: 3.读图,在 t1~t3 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差异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迁出,导致老龄人口 比重高,D 对。城市生育水平低老龄人口比重高,A 错。材料不能表示城市人口寿命长,B 错。农村死亡水平高, 不是老龄人口比重高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比重高的结果,C 错。 4.若某国正处在 t3~t4 阶段,则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缺乏 ,A 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 错。劳 动力缺乏,就业充足,C 错。人均预期寿命较长,D 错。 5.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可以采取延长退休年龄,接受外来移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A、C、D 能 缓解。人总会老,控制老年人口数量不能缓解老龄化压力,B 对。 考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6.C 7.A 【解析】 6.根据图中想可知,1982-1995 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密度增加快,道路发展最快。选择 C 项。 7.根据题意可知,对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城市绿化带的建设。选择 A 项。 8.B 9.A 10.C 【解析】 8.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 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 B 项。 9.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 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 选 A。 10.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 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 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点睛】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 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 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 务活动。 11.D 12.C 【解析】试题分析: 11.该题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总体增加,A 正确;水域面积也是 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 B 错误;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 C 错误;图中 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 D 正确。 12.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带 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 A 错误;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功能区分散, 居民住的较远,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 B 正确;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表,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C 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 D 错误。 【考点定位】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名师点睛】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以某市多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为材料, 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重点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和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土地利用类 型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 1 问,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能够准确的表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 注意“持续”、“不断”字眼的理解;第 2 问,要求学生结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回答,该市建设用地不断增 加,说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这样答案就变得简单了。 13.C 14.D 【解析】 13.表中显示,该城市市中心地下径流少于郊区,说明城市建设导致地下水位下降,A 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 城市径流总量大于郊区,蒸发量小于郊区,降水量多于郊区,B 错误、C 正确、D 错误。 14.推广使用渗水砖可增加降雨的下渗,从而使地表径流减少。植物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因此减少绿地面积将 导致下渗减少,增加地表径流。 15.A 16.B 【解析】 15.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地位于西欧,受西风带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热不足 是制约谷类农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 16.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①②③④四地分别位于西欧、南亚、东亚、北美,其中②地南亚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季风水田农业,其商品率最低。 【点睛】农业生产对象是植物,而植物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与积累有机物质的过程。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 用的进行,从而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白天温度高,加速植物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有机 物质分解少,因此,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合成和积累。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西欧终年温和湿 润,光照不足、温差小,因此不利于谷类作物的成熟。 17.A 18.C 19.A 【解析】 1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 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是高温,多雨的特征。选择水稻种植业。 18.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的规模和类型。所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是市场因素导致的。选择 C 项。 19.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都有的国家是美国。选择 A 项。 20.C 21.D 【解析】 20.图中信息显示该企业规模与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呈正相关,说明该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四个备选项中, 最可能是可口可乐生产厂。 21.乙区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低,则属于开发较晚的区域,可能由于环境优美而发展新兴的旅游等第三产业。 22.C 23.B 【解析】 22. “绿色出行”是指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出行,以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骑自 行车出行方式 1986—2011 年逐步下降、2011 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也是在 2011 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 例则在 2011 年后快速下降,因此,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2011 年。 23.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小汽车出行比重下降,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 状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 影响。 考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 【点睛】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 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出行等, 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24.A 25.B 【解析】 24.读图可知,城镇 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最高,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 老年人口占比高。 25.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则可知人口迁移是影响贵州、 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 考点:人口问题和人口流动。 【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 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 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 龄化社会)。 26.C 27.D 28.D 【解析】 26.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该线是我国 800mm 年降水量线、 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等,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河段与之对应,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 又因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该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故选 C。 27.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 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 用。故选 D。 28.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 泛。故选 D。 考点:区域的划分及界线,区域特征。 【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 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结合 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 29.C 30.D 【解析】 29.读图可知,企业的空间成本是不断变化的,A 错。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 SCC 曲线变成 SCC′ 曲线,B 错。当企业的空间成本小于空间收入时企业是盈利的,因此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 SCC′时,盈利空 间界限为 M1′至 M2′,C 正确。企业最大赢利点是空间收入和空间成本最大的地方,据此可知,不同阶段企业 最大赢利点分别位于 P 点和 P′点,D 错误。 30.读图可知,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由 SCC 变化为 SCC′时,在原生产地出现了亏损,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空 间迁移,即产业转移,D 对。产业升级则收入曲线会升高,A 错。是某个企业空间的变化,不是整个产业结构的 调整,B 错。图示表示的是企业空间的移动,不是全球化,C 错。 31.(1)海拔 2 400~2 800 m 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气温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消耗少;空 气清新、丰富而无污染的灌溉水源;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科学育种 (2)高原地区大气 稀薄,太阳辐射强,雪桃的生长期长,牛皮纸袋可以预防果皮被紫外线灼伤,以免失去色彩的鲜艳度;由于挂在 枝头的雪桃上部接受的光照强,下部接受的光照少,这样会导致色彩分布不均,地上铺白色塑料地膜,可以增加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雪桃下部接受的光照增加,从而使色彩均匀分布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丽江雪桃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这一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准确获取材料中有 效信息并灵活运用农业部分相关知识是回答该题的关键。总体来看,该组试题难度较大。 (1)根据材料可知,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主要体现在高海拔以及以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作为砧木, 因此可结合所学知识重点分析高海拔对气温、光照、昼夜温差等的影响,以及科学育种。 (2)结合该地海拔高的特征可知,该地光照强,牛皮纸袋主要作用是预防果皮被紫外线灼伤;根据材料信息可 知,雪桃色彩鲜艳、均匀漂亮,说明雪桃接受到的光照较为均匀,据此推测,地上铺白色塑料地膜,是为了增加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雪桃下部接受的光照增加,从而使色彩均匀分布。 32.(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 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的矛盾,要结合题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 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 另外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剑麻的质量较差;而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剑麻纤维 的利用领域较广,需求量大,因此供需矛盾突出。 (2)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读 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 水源充足。 (3)本题主要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 料可知, 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 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 (4)本题主要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 和临时工超过 1000 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 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 的发展。 【点睛】分析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大的原因,一般从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从产量不足,需求量大分 别组织答案。国内产量不足,从国内种植面积,产量及其质量方面分析,需求量大,就从国内船舶及汽车制造的 发展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33.(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 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 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 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 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资源、交 通、资金等方面进行分析。据材料知,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说明磷酸盐矿品位高, 储量大,易开采,资源丰富;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人口主要集中在在沿海地区, 多港口城市,产品运输方便;发展该产业的资金雄厚;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生产较低,市场 的竞争力较大。 (2)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该题。当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地表水资源不足,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 从位置上分析,地处该国的北部地区,远离人口密集区,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不足;该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 与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条件较差。 (3)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能够自圆其说即可。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进行分析。若赞同该观点, 主要从环境保护、污染物的治理等方面分析。甲地位于该国的北部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能够 容纳更多的污染物质;乙地位于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港口区域, 更容易污染海洋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若反对该观点,主要从生态环境、污染物的处理等方面分析。 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 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主要因素:原料、 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2、工业区位选择:我们可以从区位选择的主体、需要考虑的因素、要达到的目的、需要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认识 这一问题。 项目 内容 区位的含义 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区位选择的主体 企业和政府 考虑的因素 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遵循的原则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经济效益看,选择优势条件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经济 效益最高的区位;根据主导因素确定工厂区位 34.(1)延长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调整了能源生产结构;促进了能源输出结构 水平的提高;缓解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答 4 点即可) (2)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 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两点即可) (3)建设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积极开发新能源;多 远化进口石油;调整产业结构,转移高耗能产业;提高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为背景,考查山西变输煤为输电的优势、西电东送的影响、能 源短缺的措施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题目大多是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因此,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做出回答,总 体来看,试题难度不大。 (1)该小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变输煤为输电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可从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 调整了能源生产结构、促进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的提高、缓解运输压力等方面回答。 (2)东部地区是西电东送工程的目的地,电力资源的输入有助于缓解该地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缓解(运煤)交通运输的压力等。 (3)能源短缺的应对措施可从能源跨区域调配、开发新能源、多元化进口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能意识、 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