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年5月5日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可知,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 内蒙古大草原 【答案】A 【解析】 墨镜、遮阳帽、防晒霜意味着太阳辐射强烈,8月至10月带羽绒服说明昼夜温差大,防水服意味着降水较多,综合判断为青藏高原地区。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 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 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3. 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 C 3. B 【解析】 试题分析: 【2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社会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位为广东省,区位指数大于40,是因为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等,所以B正确。 考点:中国人文地理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4.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5.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4. A 5.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于遥感计算、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的区分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4题详解】 商业网点需要布局在交通便利及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符合交通最优以及市场最优的原则,所以将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A对。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应对建筑物的受力及安全性等进行分析,与交通无关,B错。城市水域面积及工农业生产与交通和人口分布无关,CD错。故选A。 【5题详解】 获取卫星云图需要借助遥感技术,模拟和进行分析需要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所以每天的天气预报需要用到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与定位技术无关,故选A。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遥感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地理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制图、查询等,数字地球主要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把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并由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技术系统。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图中甲表示( )。 A. 土地盐渍化 B. 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 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7. 导致该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6. C 7. B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7题详解】 注意抓住题目中问的是“人类活动”,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体积分数的日变化。下图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体积分数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日出后,CO2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为( )。 A. 继续上升 B. 开始下降 C. 继续下降 D. 开始上升 9. 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 A. 北美、常绿阔叶林 B. 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 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 西伯利亚、针叶林 【答案】8. B 9. D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运用能力(光合作用)。 【8题详解】 日出时,绿色植物从夜间的消耗O2,到开始光合作用,利用CO2制造O2,则CO2浓度开始下降。 【9题详解】 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60°N,80°E)判断为俄罗斯北部,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故植被类型属于亚寒带针叶林。 10.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影响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气候条件 B. 土壤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生态系统中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的因素。 【详解】气温的高低对植物的生长及各种活动都非常重要。气温越高,植物的生长就越旺盛,微生物活动也越强烈,生物量就越大。故气候条件是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故选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 化学工业 B. 机械制造工业 C. 冶炼工业 D. 采掘工业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得益于( ) ①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②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③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④我国能源消费都是煤炭资源,市场广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④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1. D 12. A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组主要考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综合整治。我国陕西省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原煤输出地,因此,山西省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采掘业,故答案选D项。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陕西煤炭开采的有利条件,山西省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资源丰富;而且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两省都有分布;种类丰富;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因此①②③正确; 本区煤的开采条件优越,适合露天开采和机械化操作,这保证了煤的产量,④错误;故答案选A。 【13题详解】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资源浪费,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废”的治理等技术,因此①②③正确;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并不是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④错误。故答案选A。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发生物燃料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读“汽车争抢玉米”(利用玉米制造乙醇)的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14. 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燃料优势的是( ) A. 原料丰富 B. 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开发技术难度低 D.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汽油小 15. 我国没有仿效发达国家大量利用玉米制造乙醇,其原因有( ) ①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 ③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成本高 ④常规能源人均占有量大,不需要利用玉米生产能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4. C 15. B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生物燃料优势的是原料丰富、属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汽油小,A、B、D是优势。开发技术难度较高,不是优势,选C。 【15题详解】 我国没有仿效发达国家大量利用玉米制造乙醇,主要是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①对。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②对。我国乙醇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成本高,③对。我国常规能源人均占有量小,能源供应紧张,④错。B对。 【考点定位】生物燃料的主要优势,我国发展乙醇制造的条件。 【名师点睛】生物燃料,由于其可再生、污染小的特点,在能源供应紧张的环境下,受到人们的推崇。但由于开发的技术难度大,在部分发达国家做为能源重点开发,导致工业用粮的增加。我国受自身国情的影响,也出于保护粮食稳定的原因,没有大规模仿效发达国家利用玉米制造乙醇。 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开始放水的时间在 A. 8月 B. 11月 C. 1月 D. 4月 17.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 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18. 兴修水坝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兴起“废坝”运动,“废坝”的可能原因是( ) ①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 ②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③航运条件变差 ④近海鱼类减少 ⑤灌溉水源减少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答案】16. A 17. D 18.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16题详解】 读图,图中河流位于山脉西侧,是夏季风 的背风坡,冬季风的迎风坡。所以冬雨较多,汛期集中在秋冬季节。所以腾出库容的时间是在8月,A对。11月、1月雨季已经到,时间较晚,4月雨季已过,C、D错。故选A。 【17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在上游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作用小,下游航运价值大,A错。流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B错。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C错。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D对。故选D 。 【18题详解】 由于大坝的修建,导致河流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同时海水倒灌,海岸侵蚀严重,由于泥沙淤积减少,营养物质减少,近海鱼类减少,故选C。 2014年5月20日中国电力报报道:乌江公司把水电开发与振兴贵州经济和造福沿江两岸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树立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思想,在乌江流域开发过程中从开发任务、开发规模、开发时序、生态调度、资金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工程建设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读乌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③发展电力一炼铝一铝加工产业链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 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B. 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 C. 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法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D. 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答案】19. B 20.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实际联系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9题详解】 通过图例分析,该地区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沿线多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实现了对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所以可以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该地地形以丘陵地形为主,平地少,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容易导致景观生态的破坏。故选B。 【20题详解】 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应当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不能全部生态移民,故选A。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这是满语的译音,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虎林市总面积约9 330平方千米,人口约31万。读下列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 C. 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 D.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2.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生产出来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 气温的日较差小 B. 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 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虎林市所在的东北林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22题详解】 虎林市特有的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更利于优质产品的生产。 23.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可知,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 位于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不能大规模扩大灌溉面积,①错。B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严重,大量开垦荒地,会加剧石漠化,②错。C位于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严重,应注重中低产田改造,③对。D地区位于我国三井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应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④对。故选D。 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该地区可能位于( )。 A. 江汉平原 B. 松嫩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成都平原 25. 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A.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 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 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24. B 25. D 【解析】 试题分析: 【24题详解】 在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中,有大豆和玉米分布,有野猪、狍子等动物活动。我国的松嫩平原是主要的玉米和大豆产区,边缘的东北林区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所以B对。 【25题详解】 该乡农业产业结构中有沼气工程的存在,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使得该农业结构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所以D对。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生产结构,生态农业的知识。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下列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力推进工业化 B. 改革开放的政策 C. 大量的外来民工 D. 香港的产业转移 27. 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 )。 A. 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 B. 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C. 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 D. 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26. B 27. D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是我国最先开放的经济特区,政策优惠,吸引大量外资企鹅也的进入,所以深圳的发展和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27题详解】 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都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且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科技水平先进,所以最适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较图 28.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9. 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 A. 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B. 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C. 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D. 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答案】28. C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成正相关关系,不能说是正比例关系, 故①错误;城市发展初期随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且收入高于农村,吸引大量劳动力,大量农村人口成为城镇人口,对城市化起促进作用,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故②正确;城市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持高水平,出现逆城市化,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减弱,故③对④错。结合选项,C项正确。 【29题详解】 据图形信息可知,1995年中国城市化率速度没有降低,故A项错误;图中可见中国城市化率明显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说明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故B项正确;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要求达60%,2009年我国没有达到,故C项错误;依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依次由东、中、西部的递减顺序,故D项错误。 30.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可知,下面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A. 环境污 染加重 B. 人口出现负增长 C.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 产业布局不合理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 【详解】珠三角地区工业密集,环境污染加重,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人口增长迅速,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农业用地减少,很多地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产业布局不合理,故选B。 二、综合题。 31.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4%,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区域调配。 (3)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你认为山西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1)北多南少;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建坑口电站,西电东送。 (3)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及区域调配、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进行总结以及归纳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1)煤炭资源分布特征主要从地区分布状况及主要集中分布地区角度叙述。读图可知,北多南少;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煤炭区域调配的措施应有多种渠道,北煤南运;西煤东调;建坑口电站,西电东送。 (3)山西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提高产品附加值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分析。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2.下图是西南水电站群落示意图。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角色扮演,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课堂辩论,对长江上游综合开发的背景、方向、环境问题对策进行探讨。结合图示,完成相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1)国土规划专家(甲同学扮演):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大型水电站地处攀枝花—六盘水一线的核心地带,该地区有利于流域综合开发的资源构成特征是什么? (2)电力开发商(乙同学扮演):金沙江河段连续修建四座大型水电站,这种开发方式被称为河流的梯级开发。梯级开发有哪些好处?(从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率方面分析) (3)水利专家(丙同学扮演):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大江截流选择在11月份,为什么? 【答案】(1)丰富的水能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矿产资源。 (2)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一个河段上的水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梯级开发形成的水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3)进入11月份,金沙江流域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季节,选择此时进行大江截流,具有截流量小、水位低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信息获取及整合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详解】(1 )该地区流域综合开发的资源构成特征要结合图例进行描述,读图可知,图中区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及矿产资源。 (2)梯级开发的好处主要从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率角度进行分析。图示区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一个河段上的水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梯级开发形成的水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3)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大江截流选择在11月份的原因主要从该季节的河流水位特征进行分析,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长江流域,雨季集中在夏秋季节,而11月份为枯水季节,水量小,水位低,有利于大江截流。 【点睛】资源开发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一个地区资源开发条件,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资源状况、开发开采条件 ①资源状况(资源多少、质量好坏、区域资源集群状况等) ②开发开采条件:受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地质灾害/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 和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比如风沙活动、冰冻、雪灾等会影响到西北地区风力发电的开发) 2.交通运输条件 3.市场条件 当地市场需求状况、距离市场远近状况 33.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地形类型是什么? (2)如今以口感绝佳、味道香甜著称的东北大米地位日益攀升,在国内粮食市场上价格一路上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大米质量好的原因。 (3)目前北大荒已全面停止开荒,耕地不再增加,该地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高原、平原、山地。 (2)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冬季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施用农药量小,污染小。 (3)依靠提高单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特征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1)地形特点及地形类型主要从地形分布及主要地形区角度叙述。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鸭绿江、松花江、嫩江等众多河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点,而地形包括山地、东北平原及内蒙古高原。 (2)东北大米质量好的气候原因主要从昼夜温差、病虫害等角度考虑。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冬季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施用农药量小,污染小,所以大米质量好。 (3)北大荒农业出路要从资源综合开发角度分析。依靠提高单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