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5讲(第1课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湘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5讲(第1课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湘教版)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深度思考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约是23.5°。示意图如下:‎ 高效速记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面和赤道面;“三角度”指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地轴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5°;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②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深度思考2】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 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分日 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深度思考3】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有何特点?‎ 提示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 赤道 ‎【深度思考4】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 提示 能够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读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天文四季 ‎(3)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第1课时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考点一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示)‎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 ‎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西北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正西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西南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 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2018·武汉外国语月考)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1)~(2)题。‎ ‎(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解析 第(1)题,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至b点时昼夜平分。第(2)题,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约相差2小时20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答案 (1)C (2)D ‎►类题通法 ‎1.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 ‎(1)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判断 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该地昼长夜短。‎ 若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该地昼短夜长。‎ ‎(2)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 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则全球昼夜等长。‎ ‎(3)根据晨昏线走向判断(如下图阴影表示夜)‎ ‎2.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某一天昼夜长短的不同反映出各地的纬度高低。‎ ‎(1)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 ‎(2)如果一地大于12小时,一地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间越大,纬度越高。如果某地昼长与12小时的时间差为12小时(-12小时 ‎),则该地位于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夜)。极昼(夜)区内的地点不能采用此方法比较。‎ 考法一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判断与应用 ‎1.(2017·课标全国Ⅱ,5)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寒潮等相关知识。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冬至日前若干天该测试场出现极夜现象,其他时段内该测试场太阳基本上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时,春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故选B。‎ 答案 B ‎2.(2016·上海地理,5)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解析 ‎ 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 答案 D ‎3.(2015·四川文综,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完成下题。‎ 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涉及日出方位、日出时间、昼长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帆船返回青岛港的时间是4月5日,此日已经过了春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故A项错误;此时昼长长于12小时,日出时间在地方时6时之前,故B项正确;此日太阳直射点已经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各地随纬度的增高昼长增长,青岛港的纬度高于广州,昼长应比广州长,故C项错误;此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青岛港比春分日的时间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比春分日时大,正午物影较春分日时短,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二 利用日出、日落规律判断地理现象 ‎4.(2014·大纲卷,7~8)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解析 第(1)题,当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1°N及其以北的某一纬线上,该日越往北,昼长越长,由甲、乙两地的日出时间可计算出甲地昼长时间较乙地昼长时间长,就南北方向而言,甲地位于乙地以北。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两地均位于晨线上。根据该日晨线的倾斜状况,结合两地南北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推断出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第(2)题,据材料判断该段时间为北半球夏季。欧洲北部的暴风雪多出现于冬季,A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项错误;此时段为南半球冬季,地处地中海气候区的好望角温和多雨,C项错误;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夏秋季节活动频繁,D项正确。‎ 答案 (1)B (2)D 解题秘诀 解答无图考图题的步骤 ‎(1)分析题目考查的基本知识,并在大脑中回忆、联想;‎ ‎(2)绘出相关示意图;‎ ‎(3)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具体问题之中,结合题意和示意图,探索问题的答案。‎ ‎5.(2012·全国文综,6~7)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昼长的时空分布规律。由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知,该地此日昼长约为14小时。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河口附近。北冰洋沿岸位于高纬度地区,昼长远大于14小时,而位于中纬度的地中海沿岸最接近14小时。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日出和日落方向。日出和日落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 射点位于北半球,则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北。‎ 答案 (1)B (2)C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计算 ‎1.下图所示的是我国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时的太阳光线,该日该楼盘南面阳台能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长为9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1)~(2)题。‎ ‎(1)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 A.上海 B.北京 C.成都 D.乌鲁木齐 ‎(2)该地该日昼长约为(  )‎ A.9小时40分钟 B.10小时40分钟 C.12小时40分钟 D.13小时40分钟 解析 第(1)题,该楼盘位于北半球,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当北京时间为15时时,该地太阳光线从南偏西40°直射阳台,说明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2小时40分=14时40分,与北京时间相差20分钟,从而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15°E,所以B正确。第(2)题,首先以二分日为例计算南北阳台光照时间。二分日昼长12小时,日出正东,当太阳光线东偏南40°时,南阳台才能被太阳光照到,结合地球自转速度可知,需要时间2小时40分钟,据此可以计算出南阳台二分日时被阳光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20分钟。该日南面阳台太阳能够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40分钟,比二分日长20分钟,说明下午太阳照射时间比二分日长20分钟,则昼长比二分日长40分钟,为12小时40分钟。‎ 答案 (1)B (2)C ‎2.(2018·天津河东区模拟)下表为天津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此时(  )‎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5:40‎ ‎18:48‎ ‎5:39‎ ‎18:49‎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解析 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天津当日昼长13小时8分钟,次日昼长13小时10分钟,昼长夜短,可判断为北半球夏半年。昼渐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A错;地球公转速度变慢,B错;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C正确;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主要出现在8、9月份,D错。‎ 答案 C ‎►类题通法 ‎1.常规计算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这里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不必要求是地方时,但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所用的时间要统一,如都是北京时间或都是伦敦时间)‎ 昼长时数=(12:00-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00)×2‎ 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0)×2=(24:00-日落地方时)×2‎ ‎(3)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 ‎①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 ‎②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小时。‎ ‎2.规律推断 ‎(1)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各地的夜长。‎ ‎(3)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 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 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考法一 利用昼夜平分规律计算白昼范围 ‎1.(2014·广东文综,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 B.1/3 ‎ C.1/6 D.1/9‎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即此时120°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应为120°E向东至160°E,经度范围为40°,约占全球面积的1/9。故选D项。‎ 答案 D 考法二 利用对称规律计算昼长 ‎2.(经典高考题)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科考队出发日和返回日刚好以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对称,出发日的昼长比春分日的昼长短1小时,则返回日的昼长比春分日的昼长长1小时,即13小时。‎ 答案 C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共25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课标全国Ⅲ,10~11)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2题。‎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解析 第1题,根据丁的描述可知,向北望去有极光,说明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并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排除答案A、D;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乙地将由秋入冬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到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且纬度较乙纬度低,所以甲位置更靠南,由此可确定答案为B。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应为北半球冬半年,结合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D。‎ 答案 1.B 2.D ‎(2017·天津文综,6~7)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4.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解析 第3题,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地方时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14:08-12:00)×15°/h=88°E,由题干可知,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A市位于天津市以西。冬至日A市昼长=(14:08-10:00)×2=8小时16分,教材上冬至日40°N昼长为9小时9分钟。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越晚。因此,A市的纬度较天津(39°N)靠北。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故本题选C。第4题,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日落时杆影指向排球场,说明太阳从西南面照射过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时杆影指向篮球场,说明太阳从西北面照射过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时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东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时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东南。因此从惊蛰到立夏这段时间,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东北方向的排球场逐渐移向东南方向的篮球场,故本题选A。‎ 答案 3.C 4.A ‎(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5~6题。‎ ‎5.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 第5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第6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 答案 5.D 6.D 读图,完成7~9题。‎ ‎7.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8.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9.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解析 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第8题,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且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而使均温升高。第9题,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夏半年且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应为冬半年且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时间可能为12月22日的18时。‎ 答案 7.C 8.A 9.D ‎(2018·湖北八校联考)下表所列的是2015年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0~11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昼长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0.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 第10题,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时。第11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即为12小时)。丙、丁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长短变化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纬度更低。甲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纬度最高。‎ 答案 10.D 11.B ‎12.(经典高考题)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下题。‎ 若图中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解析 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6月22日,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即日出时间为0时,所以可排除最下面一条曲线;6月22日,北纬40°的昼长约为14小时50分,所以该纬度的日出时间为12-(14小时50分/2)=4时35分,再对照图中日出时间,就可以确定正确的曲线为最上面一条曲线;而北(南)半球的昼长与南(北)半球的夜长是对应的,图中北纬50°的日出时间约为3时50分,所以它的昼长约为16小时20分,即南纬40°~50°的夜长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 答案 A ‎(2018·文登一模)“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纽约(约40°N,74°W)曼哈顿出现的妙境,由于街道大多呈现棋盘式布局,并且高楼林立,日落时就有阳光洒满某条大街的“悬日”现象,下图为2014年当地时间7月11日的现象。完成13~14题。‎ ‎13.判断图示景观所在街道的走向大致是(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东南—西北向 D.东北—西南向 ‎14.下列时间到达曼哈顿的游客,有可能在日出时看到“曼哈顿悬日”的是(  )‎ A.1月10日 B.4月17日 C.7月12日 D.10月10日 解析 第13题,7月1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图示为日落悬日景观,故街道和日落光线平行,为东南—西北向。第14题,6月22日的日落与12月22日的日出正相对,7月11日的日落则与1月10日的日出相对。‎ 答案 13.C 14.A ‎(2018·宜昌期中考试)下面左图、右图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15~16题。‎ ‎15.当地球运行到左图中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16.当地球位于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解析 第15题,分析右图可知,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则B点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点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远日点附近时,时间为7月初,此时地球公转到的位置接近A点。第16题,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京纬度比广州纬度高,所以A位置(夏至日)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 答案 15.A 16.A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B.L所代表的夹角为30°‎ C.地球经过Q点,公转速度最慢 D.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南移 ‎18.当地球位于P点时(  )‎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B.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 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D.北半球太阳从东北升起 解析 第17题,读图可知,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L所代表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当地球经过Q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的H点,为北半球冬至日,不是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不一定南移。第18题,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P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的M点,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无极昼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起。‎ 答案 17.A 18.B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完成19~20题。‎ ‎19.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为(  )‎ A.6:20 B.5:20‎ C.17:40 D.16:40‎ ‎20.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 A.东南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解析 第19题,题干中问到的是日落地方时,而A、B选项的时刻早于12:00,不可能为日落时间,故排除A、B;根据该区域经纬度及轮廓可知,图中甲所在地是印度半岛的南部,乙是斯里兰卡。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说明是冬季风作用的结果,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由此判断图中虚线是晨线。从图中可看出晨线经过(10°N,80°E)和(0°,75°E),两地同时日出,但地方时相差20分钟,从而推出甲港日落时间比赤道早20分钟。所以甲港日落地方时为17:40。第20题,由上题可知,此时是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答案 19.C 20.D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45°,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据此完成21~22题。‎ ‎21.此时刻B点(  )‎ A.位于晨线上,B点所在纬线上昼长为18小时 B.位于昏线上,B点所在纬线上夜长为6小时 C.位于晨线上,B点所在纬线上昼长为6小时 D.位于昏线上,B点所在纬线上夜长为18小时 ‎22.若太阳直射点正在南移,在此后几天内(  )‎ A.武汉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和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都变小 C.地球公转速度先逐渐加快,再逐渐变慢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北半球相反 解析 ‎ 第21题,A点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直射点所在经线与A点所在经线相差90°,依据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可以判断,太阳直射在150°E经线上。故AB线为晨线,60°E的地方时是6时,则B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9时,B点所在纬线上昼长为6小时。第22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武汉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和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都变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答案 21.C 22.B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间曲线图,回答23~25题。‎ ‎23.该地的经度是(  )‎ A.25°E B.90°E C.120°W D.25°W ‎24.T日期过后(  )‎ A.北京日落时间推迟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C.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25.S日,有关该地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长为12小时20分钟 5:50日出 B.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 6:10日出 C.昼长为12小时20分钟 17:50日落 D.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 18:10日落 解析 第23题,根据该地日出最早和最晚时间判断,该地春秋分日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12:20,而地方时为6:00,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经度相隔95°,所以该地经度为25°E。第24题,根据该地最长白昼时间和最短白昼时间相差40分钟可判断,该地位于热带,T日期过后,太阳直射点由回归线向赤道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第25题,由上题可知,S日,该地日出最晚,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为6:10和17:50。‎ 答案 23.A 24.C 25.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