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复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广西钦州四中2020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5月复学摸底测试地理 一、单选题 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查地图可得,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四大省区,依次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故选C项。 2.读图,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下列对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B. 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C 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 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经纬度可知乙位于内蒙古高原,水灾较少,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较轻,A错;甲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B对;丙为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较少,C错;丁为云贵高原,气候湿润,戈壁、荒漠很少,水源充足,D错。 3.读下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山脉及其地理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大兴安岭—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 B. ②—秦岭—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 ③—天山—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 D. ④—巫山—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A错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一线,B错误。天山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昆仑山,C错误。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D。 4.2019年10月25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启动了旱灾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2019年7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今年7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 A. 夏季风偏强 B. 冬季风偏弱 C. 太平洋副高偏强 D. 亚洲高压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2019年7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正常情况下,7月~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的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9月副热带高气压的高压脊应南撤,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经历一次降雨过程,而今年7月中旬以来至10月,太平洋“副高”偏强,其高压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偏久,使得9 月左右的降雨天气没有出现,导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C符合题意;自2019年7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持续高温干旱,说明干旱是7月份开始持续至10月份,夏季风偏强会导致南方雨季短,6月份就会出现干旱,与题意不符,排除A;如果冬季风偏弱,冬季风出现的时间会较晚,则夏季风影响的时间偏长,带来的降水应增多,与题意不符,排除B;如果亚洲高压偏弱,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影响的时间偏长,带来的降水应增多,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 5.下列城市中,资源型缺水最严重的是 A. 杭州 B. 广州 C. 南昌 D. 石家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水资源短缺。 【详解】水资源短缺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所以北方城市多属于资源型缺水,故石家庄属于资源型缺水,D正确。杭州、广州、南昌位于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但由于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从而导致水资源短缺,多属于水质型缺水,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式大致分四种: 一是工程型缺水,从地区的总量来看水资源并不短缺,但由于工程建设没有跟上,造成供水不足,这种情况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等地区。 二是资源型缺水,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四是设施型缺水,已建水源工程,由于不配套,设施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所造成缺水。 6.我国的草原多分布在 A.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B. 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C. 东北、西南的边缘山区 D. 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耕地为主,主要发展种植业,A错误;处于非季风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适宜草类植被的生长,草原广布,B错误、D正确;东北、西南的边缘山区为湿润、半湿润区,适宜森林植被的生长,为森林主要分布区,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处于非季风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及东南山地。 7.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范畴的是( ) A. 林地 B. 耕地 C. 水域 D. 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广义的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包括道路,道路属于交通建设用地,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下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A. 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B. 在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业 C. 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D. 在山西省大力开办小煤窑,提高村民收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形式单一,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A错误。在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不适合林果业的发展,B错误。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可以缓解荒漠化,C正确。在山西省大力开办小煤窑,是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但是浪费、污染会极其严重,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式。通过综合利用不仅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扩大原材料来源,还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如“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有利于促进工业部门内部和部门间生产联系的发展,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9.我国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 开垦草场、林地,多种粮食 B. 充分利用荒地资源 C. 尽量利用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0.下列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 ) A. 水稻和甜菜 B. 水稻和甘蔗 C. 花生和小麦 D. 大豆和油菜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故B正确。甜菜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小麦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豆在我国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种植面积最大;山东、河南两省为我国主要的花生产区,故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我国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特点.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大豆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11.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据下表回答下题。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A. 甲——东北地区 B. 乙——西双版纳 C. 丙——珠江三角洲 D. 丁——台湾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分析,甲地种植冬小麦,东北地区种植的春小麦,A错。乙地种植春小麦,应是东北地区,西双版纳位于热带,不种植亚麻、甜菜,B错。丙地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不是棉花产区,C错。丁地种植水稻、甘蔗、茶叶,可能是台湾岛,D对。故选:D。 【点睛】农作物的地区分布要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热量带是以负值不同的农作物,如我国东北地区多属于中温带,适宜种植春小麦,亚麻、甜菜;华北平原为暖温带,适宜种植冬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长江流域是油菜种植最大的区域;甘蔗适于在热带或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种植;茶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丘陵的红壤地区。 1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降水丰沛 B. 土壤肥沃 C. 光照充足 D. 热量丰富 【答案】C 【解析】 【详解】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地区,降水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沉积土壤,土壤肥沃,而塔里木盆地因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多数地区土壤发育较差,荒漠广布,所以其水分和土壤条件不如长江流域,AB错;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降水少,晴天多,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C对;纬度较高,热量不如长江流域丰富,D错,所以该题选C。 13.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 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 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 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A项山东半岛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水稻错误;B项甜菜为北方作物,分布在四川盆地错误;C项松嫩平原位于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春小麦,经济作物大豆、甜菜正确;D项洞庭湖平原位于长江流域,该地区的小麦类型为冬小麦;春小麦错误。 14.关于松嫩平原地区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矿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B. 石油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C. 有色金属矿丰富,冶金工业发达 D. 盛产棉花,棉纺织工业发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松嫩平原地区有大庆、吉林等油田,石油资源丰富,以资源为依托的重化工业发达,故B项正确。我国的铁矿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如河北的迁安,松嫩平原地区铁矿资源匮乏,故A项错误。我国的钨、铜、铅、锌、锡等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松嫩平原地区有色金属矿较少,故C项错误。我国棉花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松嫩平原地区不盛产棉花,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5.关于我国工农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京津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B.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灌溉农业区 C. 我国南方林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D. 我国畜产品主要来源于西部四大牧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京津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A叙述正确。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灌溉农业区,B叙述正确。我国南方林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C叙述正确。我国畜产品主要来源于农耕区畜牧业,D叙述不正确。故选D。 16.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B. 辽中南地区以轻纺工业和电子工业为主 C.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 京津唐地区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 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冬小麦为主,东北地区以种植春小麦为主,A错;辽中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B错;东北地区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等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正确;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D错;综上可知,选C。 17.我国交通线路密度的特点是( ) A.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B. 西部和东部都稀疏 C. 西部稠密、东部稀疏 D. 西部和东部都稠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地势相对低缓,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城镇密集,而西部地区地势高,多山地高原,许多地区气候干旱,经济欠发达,人口城镇稀疏,因此,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18. 目前,我国的铁路干线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向西可达荷兰鹿特丹港,被世人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我国境内的这条干线是 A. 京包-包兰线 B. 沪杭-浙赣线 C. 京哈-京沪线 D. 陇海-兰新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铁路干线。 【详解】 我国的铁路干线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向西可达荷兰鹿特丹港,被世人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我国境内的这条干线是陇海-兰新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9.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 D. 风力沉积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地夏季多暴雨,降水变率大,地形起伏较大,水流速度较快,黄土土质疏松,故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形态;在干旱半干旱风力较大地区主要为风力侵蚀作用,B对,AC不对。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风力的沉积作用,但外貌特征主要是流水侵蚀,D不对。故答案为B。 【点睛】注意解答此题时审好题目中是“黄土高原地区地貌”形成的作用,不是“黄土高原”形成的作用。 20.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 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我国下列文化区中有丰富“黄河故事”可讲的( ) ①黄土高原文化区 ②华北平原文化区 ③青藏高原文化区 ④云贵高原文化区 ⑤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黄河故事”与黄河流域有关,黄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具体而言,黄河流经了青藏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因此这些区域都可以进行黄河故事的发掘,据此判断D正确,黄河未流经云贵高原,因此云贵高原没有黄河故事可讲。ABC错误,故选D。 21.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形成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A 冰川沉积 风力侵蚀 B. 风力搬运 流水侵蚀 C. 风化作用 冰川侵蚀 D. 风力沉积 流水侵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于风力作用堆积而形成;其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表土流失而形成,故答案为D。 22.下列山脉中属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的是: A. 昆仑山 B. 太行山 C. 秦岭 D. 长白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 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选B。 23.有那么一个地方,有着崎岖的地形、复杂的环境,既有生物多样性,也有文化多样性,该地的地域文化区是( ) A. 江南水乡文化 B. 内蒙古草原文化 C. 云贵高原文化 D. 东北黑土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中“有着崎岖的地形、复杂的环境”分析,江南水乡、东北黑土多位于平原地区,AD错误。内蒙古草原地面坦荡,B错误。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区,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垂直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少数民族种类多,文化多样性丰富,C正确。故选C。 【点睛】云贵高原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 24.杜甫的著名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五岳中的: A. 泰山 B. 恒山 C. 华山 D. 太行山 【答案】A 【解析】 【详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望岳》,杜甫登东岳泰山而有此作。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我国“五岳”是指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 25.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A. 太行山 B. 长白山 C. 巫山 D. 大兴安岭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所以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大兴安岭,D正确,A、B、C错误。 第II卷 二、综合题 26.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___补给,B是______补给;C是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________,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 雨水 (2). 季节性积雪融水 (3). 地下水 (4). ① (5). 曲线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6). 东北 (7). 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8). A (9).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及河流的特点。 【详解】(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图示A水源补给主要集中于夏季,且补给量大,判断为降水补给;B水源补给主要集中于春季,判断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图示C水源补给量常年比较稳定、均一,判断为地下水补给。 (2)本题考查水库大坝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水库能调节河流流量,故修筑大坝之前河流流量变化较大,而修筑大坝之后,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①是在修坝前测到的。 (3)本题考查我国河流位置的判读及其依据。图示河流有春汛和夏汛,判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东北地区位于季风性气候区,夏季受锋面雨的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夏汛。 (4)本题考查河流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特点。读图可知,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地下水是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方式。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耕地面积 64% 36% 矿产资源 59% 41% 水资源 19% 81% 材料二 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不如南方。 (2)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为何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 (3)图中A地区(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 (4)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农业(种植业)生产潜力差异却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水热资源。 (2)夏季风的强弱不同,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3)A地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 (4)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知识点:我国南北方农业单产差异原因。从热量和水分条件考虑。 (2)本题考查我国南方缺水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利用率低等。 (3)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地位下降的原因。从城市化,以及城郊农业的发展角度分析。 (4)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大的原因。主要从两地区的水热条件分析原因。 【详解】(1)水热状况是影响农业单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我国北方虽然耕地面积大于南方,但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降水较少,单产不如南方地区。 (2)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虽然年降水总量多,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少雨季节水分不足,雨季大量的水又白白流失,所以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灾害。 (3)A地区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水热资源非常丰富,农业生产潜力高,但因人口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随着地价的上升,市场的扩大,人们农业生产转向集约化、单位经济效益更好的城郊农业的发展,比如蔬菜、花卉、乳畜产品的生产上。 (4)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28.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他是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下图为坎儿井结构示意图。 (1)在我国,坎儿井分布最典型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该地的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主要属于___________循环。 (2)坎儿井最大水量出现在_________季节,当地水资源比较紧张,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由哪些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新疆 (2). 陆地内 (3). 夏 (4). 节约用水;修建水库;农业上采用节水技术,如喷灌等,工业上循环利用水资源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坎儿井为背景,考查了坎儿井的位置、水量的大小;水循环的类型;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的能力。 【详解】(1)在我国,坎儿井分布最典型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该地的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 (2)坎儿井的水主要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量的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气温最高的季节水量最大,因此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当地水资源比较紧张,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有节约用水;修建水库;农业上采用节水技术,如喷灌等,工业上循环利用水资源。 【点睛】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字母A、B、C代表的著名山脉分别是_____、______、___。E、F、G、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_岛、______海、________海。 (2)我国的地形特点是:①地势呈_____状分布,___高____低;②地形类型多样,________面积广大。 (3)图中的喜马拉雅山是_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答案】 (1). 兴安岭 (2). 天山 (3). 太行山 (4). 塔里木盆地 (5). 云贵高原 (6). 四川盆地 (7). 朝鲜 (8). 黄海 (9). 南 (10). 阶梯状 (11). 西 (12). 东 (13). 山区 (14). 亚欧 (15). 印度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地形简图为背景,考查了山脉的名称;高原、盆地、平原的分布;岛屿和海洋的分布;我国地形的特点;板块的分布。主要考查学生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撞我情况。 【详解】(1)据图可知,字母A是位于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B是位于新疆中部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C是位于华北的太行山脉。E是位于我国新疆的第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F是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G位于秦岭以南、云贵高原以北的四川盆地。数字①代表的是朝鲜半岛,②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以北的海域,为黄海,③是位于我国的最南的南海。 (2)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众多丘陵,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点睛】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山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地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