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9淮北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70分)‎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C. 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 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200 米 ‎2. 当地为发展旅游业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m 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A. 从甲处到山顶 B. 从乙处到山顶 C. 从丙处到山顶 D. 从丁处到山顶 ‎【答案】1. D 2. A ‎【解析】‎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经纬网,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流。陡崖高差公式(n-1)•d≦H﹤(n+1)•d。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从甲处到山顶,可以欣赏山谷、河流、山峰、森林等景观。‎ ‎【1题详解】‎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经纬网,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流,A错。夏季冬季日出东南方向,受山地阻挡,甲丙两地看不到海上日出,B错。我国东南部属于季风气候,①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比②地少,C错。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50米,根据公式(n-1)•d≦H﹤(n+1)•d,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200 米,D对。‎ ‎【2题详解】‎ 当地为发展旅游业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m 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从甲处到山顶,可以欣赏山谷、河流、山峰、森林等景观,A 对。乙处位于小山顶,到达的难度较大,B错。从丙处到山顶受陡崖影响,且景观类型少,C错。从丁处到山顶景观单一,建设难度大,D错。‎ 左图表示日本略图,右图为日本某城市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最大的岛屿 B. 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 渔业发达,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D. 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4. 图示气候资料对应的城市是( )‎ A. F B. M C. Q D. X ‎5. 1 月 0℃等温线在日本的纬度比中国东部的纬度高,该事实说明 A. 日本 1 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 1 月南北温差大 B. 日本水田种植的分布纬度比中国东部低 C.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 日本雨季持续时间比中国长 ‎【答案】3. D 4. C 5. C ‎【解析】‎ ‎【3题详解】‎ 本州岛是最大的岛屿;日本河流多短小急促,河运不发达,多不能河海联运;日本养殖业发达;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选D对。‎ ‎【4题详解】‎ 图示气候图中显示该地冬季降水较多,日本冬季多盛行西北季风,在西北季风的迎风地带才可能降水多。结合日本图可知,只有Q 地位于经日本海加湿后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地带,冬季降水较多,符合图示特征,据此选C。‎ ‎5题详解】‎ ‎1月0℃等温线在日本的纬度比中国东部的纬度高,该事实说明同纬度地区,日本比中国温暖。影响冬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及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小,同纬度热量差异小,但日本位置靠东,且是岛国,受海洋影响大,受从大陆吹来的寒冷冬季风影响小,故冬温较高,据此分析选C。‎ ‎【点睛】日本国土狭小,缺乏矿产资源,经济以外向型为主,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多为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是岛国,受海洋影响大,冬季受从大陆吹来的寒冷冬季风影响小,故冬温较高。‎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湿地大幅萎缩。‎ 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 甲地农业发展的特点是 A. 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B. 引水灌溉,种植水果和蔬菜 C. 利用光热,发展水稻种植业 D. 机械化耕作,发展商品谷物业 ‎7.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修建水库 B. 填海造陆 C. 气候干旱 D. 泥沙淤积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区,主要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解决灌溉问题,种植水果和蔬菜;这里并不主要发展乳畜业;由于雨热不同期,多山地,平原面积小且不集中连片,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或发展机械化耕作业,据此分析选B。‎ ‎【7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见,科罗拉多河上游修建了多个大坝,拦截水体也导致入海泥沙减少,从而导致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湿地萎缩。泥沙淤积、填海造陆会使三角洲增长,气候干旱会导致土地沙化,河流中的泥沙携带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增大。据此分析选A。‎ ‎【点睛】三角洲形成 ‎1、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2)海洋或湖泊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或湖水冲走,在河、海或湖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形成。(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2、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在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比降减小,水流向外扩散,水面展宽,水深变浅,加之河水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流速显著减弱,河水将挟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8. 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丙地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 A. 森林 B. 草原 C. 荒漠 D. 沼泽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丙地侵蚀较小,人口城市比较少,土壤侵蚀危害小。乙地虽然土壤侵蚀强度不是最大的,但是这个地区是人口最为密集,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土壤侵蚀对这一地区危害最大。故B正确。‎ ‎9题详解】‎ 丙地区位于南亚的西北部,夏季风难以到达,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景观为荒漠景观。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先决条件,或者叫潜在因素,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气候:气候因素特别是季风气候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降雨量大而集中,多暴雨,因此加剧了土壤侵蚀。最主要而又直接的是降水,尤其是暴雨的引起水土流失最突出的气候因素。所谓暴雨是指短时间内强大的降水。一般说来,暴雨强度愈大,水土流失量愈多。‎ ‎2.地形: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其中坡度的影响最大,因为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主要因素。坡耕地植使土壤暴露于流水冲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动因子。一般情况下,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大,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3.土壤: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而土壤本身的透水性、抗蚀性和抗冲性等特性对土壤侵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的透水性与质地、结构、孔隙有关,一般地,质地沙、结构疏松的土壤易产生侵蚀。‎ ‎4.植被:植被破坏使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保护植被,增加地表植物的覆盖,对防治土壤侵蚀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5.地质:主要为地质构造运动、地震和岩石性质等。地壳抬升或下降引起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从而导致侵蚀与堆积的变化。地震往往诱发大量滑坡、崩塌甚至泥石流的产生。‎ 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植被破坏(如滥垦、滥伐、滥牧)和坡耕地垦植(如陡坡开荒、顺坡耕作、过度放牧),或由于开矿、修路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 24 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图中降雪量( )‎ A.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B.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C.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11. “炸弹气旋”格雷森( )‎ A. 带来沙尘暴 B.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C. 形成源地是东部洋面 D. 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12. 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 ‎①气压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②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0. B 11. C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C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A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B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错误。故答案选B项。‎ ‎【11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C正确;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中心气流上升,B错误;北半球的东南侧盛行偏南风,而且由于降水较多,不会有沙尘暴,因此A、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2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下图为东南亚某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3.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A. ④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分布 B. ②半岛东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西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 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D. 均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14. 关于图中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 ‎②日本把此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③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 ‎ ‎④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④半岛为中南半岛,半岛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分布,A对;②半岛为马来半岛,马来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西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东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B对;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C对;该地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的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错。故答案选D项。‎ ‎【14题详解】‎ 图是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到之间,①错误;该海峡是日本从中东运输石油的重要航道,因此该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②对;③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 ‎ ‎,③对;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风浪小雷雨多,④错误。因此答案选C项。‎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关于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减 B. 从内陆向沿海冬雨率递减 C. 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D. 自沿海向内陆冬雨率递增 ‎16.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与罗马的相同 B. 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高 C. 的黎波里的冬雨率远高于雅典的 D. 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低 ‎【答案】15. C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据图中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故C项正确;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增,故A项错误;从内陆向沿海冬雨率变化不规则,故C项错误;自沿海向内陆冬雨率变化不规则,故D项错误。‎ ‎【16题详解】‎ 据图知,巴塞罗那的冬雨率小于30,罗马的冬雨率在30~40之间,二者不相同,故A错;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的冬雨率低,故B项错误;D项正确;的黎波里和雅典的冬雨率都在40~50之间,二者相同,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 下图为南极大陆示意图。图中四个科考站因其有别于其他科考站的突出特征,被分别冠以极点、寒点、磁点和高点的别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8. 南极洲周边海区浮冰较多的季节可能为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19. 图中 A. 高点与寒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2500km B. 高点是南极大陆地面上气压最高的地点 C. 文森山位于磁点的西南方 D. 极点附近年均降水量比磁点附近少 ‎【答案】17. A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结合经度位置及轮廓,①位于南极半岛东侧,且0º经线位于该海域,故是大西洋;180º经线位于②海域,故是太平洋,则③是印度洋,故选A。‎ ‎【18题详解】‎ 当南极地区气温较高,海冰融化时,南极洲周边海区浮冰较多,南极洲气温最高的时间在1、2月,故选A。‎ ‎【19题详解】‎ 高点与寒点间的经度差大约是20º,但是两点纬度高,故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远小于2500千米,A错误;高点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海拔的地区,地面气压低,B错误;由磁点到文森山向东经度差小,故文森山位于磁点的东南方,C错误;极点附近受极地高气压控制,酷寒,干旱,年均降水量比磁点附近少,D正确。故选D。‎ 下图为世界四个著名城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任意两城间的空间距离( )‎ A. 开普敦与孟买将缩小 B. 孟买与拉萨将缩小 C. 孟买与珀斯将变大 D. 拉萨与珀斯将变大 ‎21. 关于四城市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开普敦与孟买雨季月份相同 B. 珀斯雨季和热季不相同 C. 拉萨一年中昼夜长短差值最大 D. 高度相同两栋建筑南北间距孟买最小 ‎22. 一艘载有百万吨物资的货轮从孟买出发,前往欧洲西部,耗时少的季节和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 A. 夏季出发 苏伊士运河 B. 夏季出发 开普敦港 C. 冬季出发 苏伊士运河 D. 冬季出发 开普敦港 ‎【答案】20. B 21. C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第9题,通过城市分布的位置,可分析出开普敦孟买分属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为生长边界,由于板块张裂,城市间间距应该变大孟买和拉萨分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板块挤压,所以城市间间距应该变小,B正确;孟买与珀斯均属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城市间距离变化不大或者不能确定板块内部是否有移动现象所以不选C;拉萨与珀斯与B同,应变小,D错,所以选B。‎ ‎【21题详解】‎ 通过位置判断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孟买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但两地分属南北半球,所以降水季节对应的月份有相同,A正确;珀斯也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B正确;拉萨不是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而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差值由低纬向极圈递增,所以拉萨一年中昼夜长短差值不是最大的,C不正确,符合题意;孟买位于热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低于温带地区,所以相同高度的两栋建筑如果建在买,南北间距最小,D正确。所以选C。‎ ‎【22题详解】‎ 由于北印度洋洋流冬逆夏顺流动,所以冬季出发到达欧洲耗时少;百万顿巨轮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只能绕道开普敦,综合两点选择D。‎ ‎【点睛】本组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板块边界类型和分布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洋运输的季节及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等知识。‎ 贝加尔湖处于地壳断裂下陷带,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1~5月是湖面的结冰期,但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贝加尔湖结冰期较长,但开始结冰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原因是 A. 受西风影响,气候温暖 B. 距太平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C. 湖水盐度高,不易结冰 D. 湖泊蓄水量大,湖水热容量大 ‎24. 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较薄甚至不结冰的原因,可能是 A. 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 湖底有热泉上涌 C. 湖水各处深度差距大 D. 湖泊南北跨度大 ‎25. 蒙古计划修建从贝加尔湖至首都乌兰巴托的调水工程,有关专家认为该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调水路线太长 B. 冬季气候严寒 C. 水质无法保障 D. 投入成本太高 ‎【答案】23. D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水体量大。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水量越大,对大气的调节作用越明显,因此在秋冬季气温降低的慢,结冰时间相对较晚,D正确;贝加尔湖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受西风影响较小,大陆性较强,A错误;属于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小,B错误;贝加尔湖属于淡水湖,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冰层形成“温室效应”,会导致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A错误;贝加尔湖处于地壳断裂下陷带,地壳运动活跃,由于湖底会有地热资源上涌,从而导致表层水温升高,从而不易结冰,B正确;湖水各处深度差距大,不是表层结冰较薄的原因,C错误;湖泊南北跨度大会影响南北结冰、融冰的时间,不会导致部分冰层较薄,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加尔湖属于断层湖,两侧还有1000-2000米的悬崖峭,而且主要位于东西伯利亚的南部山地地区,从贝加尔湖引水到蒙古,中途所经地形复杂,且沿途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工程的北段地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成本高;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总体分析投入成本太高,D对;从图中可以看出乌兰巴托离贝加尔湖近,故A错;冬季气候严寒,但其它季节亦可调水,故B可排除;贝加尔湖水质好,沿途污染源少,C错。故选D。‎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6. 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27. 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28.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 可能是由于北坡( )‎ A. 降水丰富 B. 热量充足 C. 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 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答案】26. D 27. A 28. C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处的海拔高度高于甲处,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高度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即高于甲地。答案选D。‎ ‎【27题详解】‎ 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而丁地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甲地,故判断丁地(南坡)位于向阳坡;根据图示山顶积雪的分布状况,南坡雪线较低,而南坡又是向阳坡,故判断南坡应为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故雪线较低,答案选A。‎ ‎【28题详解】‎ 结合上题结论,北坡为背阳坡和背风坡,故降水量、热量条件不如南坡;而由于气温较低,故蒸发较弱,故水分条件较好。‎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和地形对气温、降水量分布的影响等内容。‎ 读图,某岛屿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回答下列各题。‎ ‎29.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B. 该国人口稠密,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达 C.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 该岛地处北极圈附近,寒带气候为主 ‎30. 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 R1 > R2 西风、地形 B. R1 > R2 西风、纬度 C. R1 < R2 东风、纬度 D. R1 < R2 东风、地形 ‎31. 推测该岛屿温室香蕉种植的主要能源是 A. 风能 B. 地热 C. 水能 D. 煤炭 ‎【答案】29. A 30. A 31. B ‎【解析】‎ ‎【29题详解】‎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此岛屿是位于欧洲的冰岛。因其所处纬度高,火山多,冰川多,是典型的地广人稀,B错;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因其多火山和冰川,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故选A。‎ ‎【30题详解】‎ 根据当地的纬度可知在盛行西风的影响范围内,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当地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由于地形的阻挡,当地R1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R2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A正确,CD错。纬度主要影响的是热量,B错。‎ ‎【31题详解】‎ 香蕉喜湿热气候,当地纬度高,气温应该低,但能在温室内种植成功,主要是当地地热资源丰富,热量条件能满足。B正确,与风能水能和煤炭无关。‎ 荷兰人喜欢穿本地杨树做的木鞋劳作,木鞋有防潮、易清洗的特点,被誉为“荷兰四宝”(木鞋、风车、奶酪、郁金香)之首。下图为荷兰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32. “四宝”反映出一定的地理环境特征,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风车-河湖众多,流速较快 B. 奶酪-乳畜业发达 C. 木鞋-就地取材,地表泥泞 D. 郁金香-适应夏季光照适中,无高温天气 ‎33. 图中岛链为冲积岛,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板块边界 B. 火山喷发 C. 径流分布 D. 洋流流向 ‎【答案】32. A 33. D ‎【解析】‎ ‎【32题详解】‎ 荷兰四宝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某些特征。风车与当地盛行西风强大有关,郁金香适宜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生长,奶酪与当地乳畜业发达有关,木鞋反映出当地森林较多,地表泥泞。BCD解释合理,只有A不合理,正确选项是A。‎ ‎【33题详解】‎ 图中岛链是冲积岛,应位于入海口附近,但却与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向一致,故与河流径流方向无关,与洋流流向有关,D对,C错。当地处于板块的内部,A错;火山喷发没有影响其走向,故B错。‎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34. 造成M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 距海远近 B. 地势起伏 C. 纬度高低 D.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35. 中央谷地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依赖于当地 A. 全年水热充足 B. 灌溉系统发达 C. 临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 D. 交通发达,便于长距离运输 ‎【答案】34. D 35. 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34题详解】‎ 根据M城市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的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造成的,故D正确;距离远近、地势起伏,纬度高低等因素都没有季节变化,不符合题意。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5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土地资源有限,故A错误;根据M城的气候资料可知,中央谷地光热资源充足,故B正确;消费市场和交通科技都不是自然区位条件,故C、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二、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俄罗斯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甲区域为俄罗斯著名的小麦主产区,其主要土壤为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材料二: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河口年平均流量为 19800m3/s,春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 51%。‎ 材料三: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水路曾是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地区运输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境内航段,早在 1901 年新疆的布尔津就设立固定码头,与俄方定期通航。 鄂毕河河口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极地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我国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海外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2018 年 7 月 19 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通过北冰洋—白令海峡航线运抵中国。‎ ‎(1)分析甲区域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河口春季流量大原因。‎ ‎(3)简述与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水路相比,亚马尔天然气运往我国选择北冰洋—白令海峡 航线的优势。‎ ‎【答案】(1)河流冲积物,带来深厚的成土母质;地形平坦,地表物质迁移速率慢,故土层深厚。草原、森林植被为主,带来丰富的有机残体;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有机质含量高。‎ ‎(2)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冰雪融水;纬度高,蒸发量小。‎ ‎(3)可直达我国东部的天然气市场;海运运量大;无需转运,运输成本低。‎ ‎【解析】‎ ‎【详解】(1)甲区域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携带物积累较多,河流冲积物带来深厚的成土母质;由于地形平坦,地表物质迁移速率慢,故土层深厚。甲区域以草原、森林植被为主,带来丰富的有机残体;区域处于温带较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气温较低且温差较大,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2)叶尼塞河河口春季流量大是因为该河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冰雪融水;纬度高,蒸发量小。‎ ‎(3)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与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水路相比,亚马尔天然气运往我国选择北冰洋—白令海峡航线可直达我国东部天然气市场;海运运量大;无需转运,运输成本低。‎ ‎【点睛】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和生物条件有关。‎ 气候直接影响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风化性质和强度。而生物则是土壤形成的关键因素。世界著名的肥沃土壤均分布于温带的疏林草原地带:乌克兰、中央大平原、松嫩平原等,典型森林地带,气候温湿,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两侧多河流和湖泊,湖泊鱼类品种数量分布差异非常大,呈现出海拔越高、湖面积越小,鱼类品种越少的特点。‎ 材料二:挪威水能丰富,均采取梯级开发方式开发水电;近年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为此寻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冬季强劲的风力发电和春、夏、秋季充沛的水能发电组合,确保其全年电力供应充足,堪称世界上最佳的能源组合形式。‎ 材料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 ‎(1)请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多山地湖泊的原因。‎ ‎(2)请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北欧湖泊鱼类品种数量分布的特点。‎ ‎(3)请解释挪威最适合发展风电与水电进行组合发电的原因。‎ ‎【答案】(1)冰川作用形成冰蚀洼地(堰塞湖);降水丰富和积雪融水量大,水源充足;纬度和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2)自然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适宜生存的鱼类品种越少;面积越小,鱼类生存空间越小,鱼类品种越少。人类活动:水电开发力度大,大坝阻断鱼类繁殖通道 ‎(3)挪威海岸线漫长,利于风力发电;西风冬季更强,冬季发电量大;风电稳定性较差。挪威冬季气温低,河流流量小,水电规模小;其他季节降水和积雪融水量大,水电规模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斯堪的纳维亚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发展风电与水电工业区位的相关知识。‎ ‎【详解】(1)湖泊的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地势低洼的蓄水区,第二要有大量的水;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由于冰川的侵蚀力强大;半岛内部冰川侵蚀形成众多的洼地,该地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多,低洼地区积水后就形成了湖泊,该地唯独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小,水源充足。‎ ‎(2)海拔越高,影响气温降低,适宜生存的鱼类减少,面积小,鱼的生存空间小,种类较少;人类活动主要是人类大坝工程的建设阻隔到达上有的通道,减少上游鱼类繁殖。‎ ‎(3)挪威的风水组合,要从该地风水发电的条件来分析,荷兰冬季风力大,发电量大;水电冬季由于该地气温低,影响河流流量,使得水电不稳定,刚好来进行好季节互补。‎ ‎【点睛】冰蚀洼地是由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洼地,在冰川退缩后常发展成冰蚀湖。第四纪大陆冰川活动时,典型的在北欧的一些地区留下了许多这样的洼地,并在以后成为广泛分布的浅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