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九讲:人文地理原因类简答题-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复习第九讲:人文地理原因类简答题-教师版

等级考冲刺专题:人文地理原因类简答题 考情分析 该部分考点以简答题为主,核心考点有人口分布,人口迁移,成因分析、城市与城市化成因分析、农业区位成因分析、工业区位成因分析;主要以材料、图表的形式考查,考生在该部分失误点主要有材料信息提取不全、不理解看不懂图表;该部分注意语言组织和答题规范性,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点。‎ 备考攻略 (1) 了解人口、城市、农业、工业方面的基本知识点;‎ (2) 学会分析图表,如:折线图、三角形坐标图(该图多以选择题考查为主)、柱状图等,分析各要素所占百分比,结合材料用语言概括说明要素的变化特征,主要占比等;‎ (3) 农业、工业方面除了基本的区位外,还要准确掌握自然地理中的气候、行星风系、地形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准确概括农业、工业的分布原因;‎ (4) 城市部分注意气候、地形、交通线、海陆位置、河流等对城市的影响;‎ (5) 重中之重是学会综合分析,识记并了解区域地理,学会通过轮廓、海陆位置、经纬线等判断地理位置。‎ 考点剖析 人口分布及迁移成因 一、人口迁移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土地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2.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因素 ‎ ‎ 城市空间结构与分布成因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知识类考点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1)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导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4.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 ‎ ‎5.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 ‎①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③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气候 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河流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和旅游 ‎6.城市区位因素:‎ 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要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其次分析影响它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区位因素形成原因知识类考点 ‎1.农业区位因素 ‎(1)一个概念——区位含义 ‎①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两大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 ‎(3)区分三个因素的表述方式 ‎①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条件),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②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③限制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 ‎(1)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基本思路 ‎①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一般根据地区气候和地形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例如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湖泊、水库和沿海海域适于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 ‎②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 a.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但夏季(全年)降水少、干燥,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但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c.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多种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②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灌溉技术和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2)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回答模板 区位因素 关 键 词 答 题 思 路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观点 有利  不利 效益  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工业区位的形成原因知识类考点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科技、劳动力、政策等。‎ ‎2.主导因素与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布局原则 典例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啤酒、家具制造业 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电解铝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3.工业区位选择分析的基本要求 ‎(1)总体要求 ‎ ‎(2)明确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4.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答题模板 ‎(1)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条件建立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原料 燃料 水源 土地 ‎××等原料丰富(缺乏);××等能源丰富(缺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 经济条件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农业基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农业基础好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环境要求 政策支持;环境优美(污染严重)‎ ‎(2)根据主导因素建立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劳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 市场导向型 靠近消费市场,节省成本 动力导向型 多分布在水电站、火电站等能源较丰富的地区 技术导向型 考虑环境、科技和交通等因素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5.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 ‎ ‎ ‎6.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考虑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7.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但其影响逐步减弱。‎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因素始终是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保障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8.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其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均不同:‎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局,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原则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远近适中的地方 ‎9.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答题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地形 地 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 质 水文 气候 ‎(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 经济因素 资源 经济 科技 人口 ‎××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 社会因素 就业 国防 民族团结 脱贫致富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 ‎10.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 角度 关键词 答题思路 陆域 地形 交通 经济腹地 城市依托 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水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水域 航道 停泊 避风 冰期 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泥沙含量大,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位于峡湾,避风、避浪;无冰期(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 精讲提升 考型分析一 ‎(2019.长宁.二模)南非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端点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南非地处非洲高原的最南端,南、东、西三面边缘地区为沿海低地,中西部为内陆高原矿产资源储量约占非洲的50%,大多数矿产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也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其经济四大支柱,新世纪以来,南非政府扩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21.归纳南非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4分)‎ ‎22.人口重心变动可以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根据南非人口重心变动图,判断1996~2011年间南非人口分布的移动方向,并分析形成这种人口迁移趋势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21.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空间分异显著(2分);总体呈东部多(东北多)(密集)西部少(稀疏)的空间特征(2分)。‎ ‎22.移动方向:从东南向西北移动。(2分)原因:主要与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密切相关(2分)。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劳动力需求增大,会加速人口向这一区域的迁徙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使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口流动变得便捷,吸引部分人口迁移(2分)。‎ ‎(2019.崇明.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京津冀、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一个个区域发展提升到国家级战略,并未涉及到长三角。“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终于,在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浙江某地月降水量图和长三角一体化示意图。‎ ‎ ‎ ‎29.结合材料列举影响长三角人口容量的因素。(4分)‎ ‎【答案】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4分)‎ 读世界局部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 ‎27.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藏南谷地)是西藏主要城镇和人口集中分布地,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6分)‎ ‎28.我国西藏地区三大产业结构中,比重变化最大的是哪一产业?简析这一变化对甲地所在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 ‎27.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势较低,气候相对较温暖,降水较多;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平原土壤肥沃;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供灌溉之用;山坡与山麓有良好牧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任答三点,6分)‎ ‎28.第一产业(2分)。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有利于该地区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植被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2分)‎ ‎(一)“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迪拜塔、世界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是迪拜著名的旅游景点.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旅客人数达2000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迪拜地理位置略图.‎ 材料二:迪拜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最富裕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其人口结构特点是:本地人口约占17%,外国移民约占83%,其中印度人占40%、巴基斯坦人占15%、盂加拉人占10%.其他占18%。‎ 材料三:迪拜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业等非石油产业。在海运方面,超过125条世界主要航线都将迪拜的杰贝勒阿里港等港口列入其中.杰贝勒阿里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年货柜吞吐量在1000万吨左右,港口的周围是免税区.区内的外资企业可以拥有100%的所有权,并可免交公司税和个人税。此外,对利润的调拨回国不加限制。‎ ‎1.分析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4分)‎ ‎【答案】工资收入高;本国人口少,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附近国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石油资源丰富,开采及加工石油需要大量劳动力(任答2点,4分)‎ 考型分析二 ‎(2019 .闵行.一模)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28.比较说明上海城市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 上海城市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和成渝地区(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 ‎ 上海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人口向二、三产业集中,有利于提高城市化人口比重。‎ 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 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甲半岛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3分)‎ ‎(2)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1分);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1分),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1分)。 ‎ ‎(2)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答出4点得4分)‎ ‎(2019.普陀.二模)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 大豆是喜温、需水较多的作物,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巴西高原是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有所増加。‎ ‎27. 分析巴西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6 分)‎ ‎28. 从豆生产特点及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27.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及铁路沿线。(2分)巴西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气候湿热,而东南沿海气候相对温和湿润;铁路、航运等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经济发达。(4分,兼顾自然和经济条件)‎ ‎28.大豆生长喜温、需水多,占地量大;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有限的耕地农业资源基础上,一方面重点保证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大豆等农产品,从而建立粮食安全体系。(4分)‎ 考型分析三 ‎(2019.青浦.二模)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读伊比利亚河流及农业灌溉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等相关图表。‎ 材料二: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根据西班牙电网公司REE公布的数据,2016年西班牙发电量中有40.8%来自可再生能源;2018年底,西班牙生态转型部向议会团体和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草案文件,建议西班牙修改可再生能源法案,承诺在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 ‎21.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2.归纳图示农业灌溉区的分布特点,分析乙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灌溉的气候原因。(6分)‎ ‎23.西班牙今后重点发展“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推测其发展的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6分)‎ ‎24.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出台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和“能源效率法案”,各国承诺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简述这一举措带来的积极意义。(4分)‎ ‎【答案】‎ ‎21.地势中部高,东部、西部较低(2分);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向西、向东注入海洋(2分)。‎ ‎22.主要分布在半岛东部、河流沿岸、地中海沿岸(2分);乙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沉气流,炎热少雨(2分);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处于中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因此农业缺水,需要灌溉。‎ ‎23.风能,西班牙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西部沿海、中部高山地区风力大(3分);太阳能,西班牙所处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且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沉气流少雨,多晴天,光照条件好(3分)。‎ ‎24.可再生能源,大多为清洁能源,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可以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紧缺;更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提升经济效益;可带动与能源有关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任答两点,4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红松主要生长于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山区,适应生长在海拔150-1800米 的气候温寒、湿润地区。 材料二:梅河口市位于图中甲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是甲省东南部交通要冲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该 市依托长白山区的红松资源,采松子、食松子的传统源远流长,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松子的集散地。生产工艺的早期需要大量劳动力,手工砸壳取仁,现已逐渐被机器取代。‎ 材料三:梅河口市相关图表 ‎1.分析梅河口市成为世界重要松子集散地的原因。(4分)‎ ‎【答案】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发达;靠近长白山区,红松(森林)资源丰富采松子、食松子的传统源远流长,生产历史悠久。(任答2点,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 ‎ 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行业,近年来还可用于生物制剂。‎ ‎ 图8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该地苇场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3万人,90年代末外来雇工人数达5万人。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 ‎ ‎(1)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6分)‎ ‎(2)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4分)‎ ‎【答案】‎ ‎(1)地处温带,温度适宜(2分);大凌河和双台子河汇水区域,地势低洼,形成面积广阔的浅水区域(2分);河流下游泥沙有机质沉积丰富(或河流下游地区为盐碱土壤,适于芦苇生长)(2分)。‎ ‎(2)近年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或机械化取代人工收割)(2分);随着芦苇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2分)。‎ ‎(2019.长宁.一模)‎ 棉花是一种喜光作物,原产于美洲墨西哥的棉花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20分)‎ ‎ 美国阿巴拉契亚山东南部地区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都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但两地自然环 境差异较大。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南部曾经由于长期开发了大批的棉田,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等生 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25.尼罗河三角洲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南部都适宜种植棉花。判断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4分)‎ 26. 尼罗河三角洲是世界长绒棉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的棉花品质优良。分析该地区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答案】‎ ‎25. 尼罗河三角洲:旱作农业(2分);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南部: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2分);‎ ‎26.有利自然条件: 这里气候炎热,光照充足;位于三角洲,地势平坦;尼罗河水使得棉花种植灌溉便利;长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6分)。‎ 考型分析四 ‎(2019 .奉贤.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严寒灾害是我国吉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下图为吉林省各地平均严寒灾害出现次数图、吉林省严寒灾害发生时间统计图、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分布图。‎ 材料二:吉林省级行政中心长春的汽车产业以“一汽集团”为主体,以汽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研究机构为依托,以240多家为第一汽车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群,是我国著名“汽车城”。‎ 3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春成为“汽车城”的原因。(4分)‎ ‎【答案】‎ 工业基础雄厚;‎ 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科技水平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企业集聚,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具有规模效益;‎ 靠近钢铁工业基地,原料充足;‎ 我国对汽车的需求大,市场广阔。(任答两点得4 分) ‎ 材料一:金砖国家(俄罗斯、中国、已西、印度和南非)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厦门以其便捷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城市基础、洁净的海滨环境、著名风景旅游胜地而成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地。厦门市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主要集中在岛内,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逐步迁出。‎ 材料二:图2-2-1为20世纪90年代厦门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右上方为厦门市风向频率图)。‎ ‎(1)根据材料分析20世纪90年代厦门岛工业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的原因。(4分)‎ ‎(2)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厦门旧市区部分重工业陆续搬迁到厦门西港的西岸,试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岛屿西部靠近厦门西港(天然深水港区),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捷(每个合理答案2分总4分)。‎ ‎(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与旧日市区相比,厦门西港的西岸地租较低;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重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且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合(每个合理答案2分总6分)。‎ ‎(2019.黄浦.二模)新西兰是地处南半球的发达国家。2018年,中国正式成为新西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km2,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三。新西兰素以“绿色”著称,植被覆盖率约80%,生态环境好。‎ ‎25.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简述其原因。(4分)‎ ‎27.新西兰的“绿色”还体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很高,其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分析其水电占比高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 25. 新西兰是岛国,四面临海(2分);经济发达(2分)。(共4分)‎ 26.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并稳定(2分);地形为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共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