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第05章 章末检测-试题君之K三关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末检测 雪山调水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若名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资道、开凿隧洞等形式,将向南流入南太平洋的贡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雪山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的一部分,多双河上、下游落差较大,流程长,流经热带草原、地中海等多种气候区,最后注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烤。下图示意雪山调水工程主要路线,读图完成1—3题。 1.与雪河相比,墨累河 A.同属太平洋水系 B.结冰期较短 C.泥沙含量较小 D.一年有两次汛期 2.雪山调水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有 ①灌溉 ②发电 ③防洪 ④养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雪山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能使 A.墨累河含沙量变大 B.雪河水质变差 C.雪河流域土地沙化加重 D.墨累河流域土壤渍化减轻 读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回答4—6题。 4.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①运距短 ②相对安全 ③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下列关于中缅油气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缓解中国东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②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 ③带动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 ④使我国石油运输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油气资源的大量使用,对昆明下列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的是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7—9题。 7.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8.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市场需求量大 C.交通便捷 D.运营成本低 9.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④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分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我国传统农村地区工业类型多样,且分布分散;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工业也不断向其他地区转移(下图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转移示意图),表现出传统工业的分散。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0—11题。 10.传统农村地区工业类型多样,分布分散,下列原因与此现象关联性最小的是 A.靠近农产品产地 B.乡村劳动力分散 C.面向全国化市场 D.厂商乡土情结重 11.目前,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企业转出数量多、距离长,珠三角地区则数量少、距离短,原因是 A.长三角地区产业均衡,产业选择空间大 B.长三角市场容量更小,纺织类企业过多 C.珠三角人口较多,劳动力价格上涨较慢 D.珠三角产业不均衡,可替代产业比较多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如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12—13题。 12.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13.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读“哭泣曲线”图,完成14—15题。 14.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低端制造业 B.可口可乐饮料 C.汽车制造 D.波音飞机制造 15.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④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富士康制造了全球约40% 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包括组装世界众多品牌的电脑和手机等)。其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预计未来五到七年将有百万机器人大军上岗,实现“机器人代工”远景。富士康科技2013年元月10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中国大陆总部动土仪式,届时成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 材料二 富士康的国内分布图。 (1)具体说明哪些因素的变化使得深圳从产业的迁入区变为迁出区。 (2)分析富士康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深圳、郑州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说明富士康科技在上海浦东设立总部而不选择深圳的理由。 (4)简述实现“机器人代工”对富士康企业和职工的影响? 【答案】1.D 2.C 3.B 【答案】4.A 5.C 6.B 【解析】4.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要近,而且相对安全得多。故选A。 5.中缅油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是目前中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目前我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供给,并使能源进口方式多元化;中缅油气管道除了输送来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外,还可以把缅甸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改善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故选C。 6.油气资源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所以可以缓解粉尘污染、煤烟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地面下沉是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故选B。 【答案】7.C 8.B 9.A 【解析】7.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经过青藏高原、西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C对,ABD错。故选C。 8.油库的扩建,归根到底与市场需求量有关,B正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运营成本不是主要原因,ACD错。故选B。 9 .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答案】10.C 11.A 【解析】10.传统农村地区的工业多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靠近农产品产地,厂商多是当地人或与当地有渊源的人,乡土情结重;由于乡村劳动力分散,故传统农村地区工业分布分散,但其农产品一般市场是本地或本区域市场,大多数产品并不是面向全国性市场,选C。 11.长三角地区产业均衡,产业选择空间大,市场容量更大,由于近年长三角地区工资成本上升,纺织类企业在当地优势较小,故纺织服装企业转出数量多、距离长;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虽然也上升,但区域产业以轻工业为主,部分产业在当地的优势依然存在,据此选A。 【答案】12.D 13.B 【答案】14.A 15.B 【解析】14.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故选A。 15.读图,“哭泣曲线”的形成,主要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高造成。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①对;无法降低工资和土地成本,②错;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③对;可以改善基础设施,但不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④错。故选B。 16.【答案】(1)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 理由:美国输水线路位于盆地,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线路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较大。 (3)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治理措施: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即可判断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差异,并结合两个地区需水量的差异,分析其水资源的盈亏;同理可以分析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从工程建设角度考虑,也就是从其是否经过山地进行考虑。 (3)从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整治措施加以分析回答。 17.【答案】(1)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政策优势不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对深圳市:减少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对郑州市: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创新环境好。 (4)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转型步伐,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职工:劳动力数量需求锐减,就业机会减少或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