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科试卷 答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80分)‎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 M、N两国属于 A. 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B. 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C. 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 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2. 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 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 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 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答案】1. B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图中表示的时期为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人口转变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口死亡率首先下降,人口增长类型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度类型,之后,出生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到二战结束,发达国家基本进入“三低”型。195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才开始下降,人口增长类型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度类型。所以,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2题详解】‎ 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不是同步进行的,发达国家改变早。M国人口模式转变年代后,进入高增长阶段,农村人口增长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指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程,正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 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增长变动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时段 A. 吉林省人口年均增长率降低,人口负担减轻 B. 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2014年呈负增长 C. 辽宁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 D. 东北三省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渐趋停滞 ‎4. 为了应对东北三省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振兴东北经济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D 4. A ‎【解析】‎ 试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3题详解】‎ 图中时段吉林省人口年均增长率2006年到2010年没有降低;2006年到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上升;辽宁人口增长率先下降后上升;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渐趋停滞,D正确。‎ ‎【4题详解】‎ 图中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低,甚至负增长,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振兴东北经济和调整生育政策,可促进人口迁入和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A正确。‎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5. 下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 缓解了人地矛盾 C.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 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6. 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 环卫人员 B. 中小幼教师 C. 工程技术人员 D. 建筑设计师 ‎【答案】5. C 6. B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本题以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迁移对迁入迁出地及对职业人员需求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5题详解】‎ 根据题干中信息“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说明迁入人口学历较低,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错误;读表可知,该市迁入人口远大于迁出人口,人口的大量迁入,增大了该市的人地矛盾,B错误;郊区人口增多,促使该城市郊区城市化加快,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郊区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C正确;净迁入人口中大于60岁的老人只有100人,占净迁入人口比重极低,远低于1%,中青年人口占净迁入人口比重高,因而对该市的人口老龄化具有缓解的作用,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该市社会和谐发展与需要的职业人员与表格中人口迁移的年龄和数量有关。读表中可知,表中目前净迁入0-14‎ 岁年龄的人口较多,且中青年人口占净迁入人口比重最高,这些人群面临着婚姻生育下一代,这些新增的青少年儿童或即将增加的婴儿都需要进行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结合题干信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中小幼教师,B正确;而与环卫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设计师这三种职业人员联系不明显,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当地环境的改善,但也造成劳动力的流失等;‎ 对迁入地的影响: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劳动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也导致迁入地的人地矛盾加剧,引起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居住问题、交通问题等。‎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物承载力的占比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巴西、俄罗斯生物承载力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8.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生物承载力的是 A. 建设城市“绿色屋顶” B. 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网目 C.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D. 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 ‎【答案】7. A 8. B ‎【解析】‎ 考查影响生态承载力的因素,相应的治理措施。‎ ‎【7题详解】‎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读图分析,巴西比俄罗斯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是热带气候,俄罗斯是温带、寒带气候,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A对,B错;根据材料,生态承载力与土地面积的总和相关,与土壤肥力、水资源数量无关,C、D错。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建设城市“绿色屋顶”能提高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能提高生物承载力,A正确;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网目,会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态承载力,B不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与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能提供可再生资源和提高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能提高生物承载力,CD正确。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  ‎ ‎9. 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 客货物流区 B. 高新技术区 C. 旅游度假区 D. 金融商业区 ‎10. 某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零售型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N地靠近科研所,科技水平较高,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区。故B正确。‎ ‎【10题详解】‎ 市中心人流量大,交通便利,适宜布局零售型大型超市,图中①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故A正确。‎ 下图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上图两个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是 A. 为高新技术产业 B.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 C. 以中小企业为主 D. 投入劳动力较多 ‎12. 与同类型工业区相比,美国“硅谷”发展的特有条件是 A. 技术发达 B. 市场稳定 C. 交通便利 D. 环境优美 ‎【答案】11. C 12. B ‎【解析】‎ ‎【分析】‎ 考查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美国“硅谷”的特殊区位条件。‎ ‎【11题详解】‎ 图中只有美国“硅谷”是高科技工业区,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而意大利新工业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A错误;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新工业区从地域上讲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并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解近原料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原料和能源消耗量较小,B错误;从企业规模上看,新工业区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C正确;从区位因素看,对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高技术工业共同的区位因素:位置优越、科技力量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ACD都为高技术工业共性条件,ACD错误;与同类型工业区如日本“硅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南部等高技术工业比较,美国“硅谷”发展的特有条件是美国国防部稳定的军事订货,“硅谷”为美国发达的军事工业提供大量高科技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稳定,促进了美国“硅谷”的快速发展,B正确。故选B。‎ ‎【点睛】新工业区特点“三新”:‎ 时间新:大多是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形成的。‎ 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 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面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图示意地租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 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 西风;自西向东 B. 西北风;自东向西 C. 东南风;自东向西 D. 东风;自西向东 ‎14. 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3. A 14. D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等知识点。‎ ‎【13题详解】‎ 重化工业区一般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处。根据图中指向标、轻工业区和重化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故选A。‎ ‎【14题详解】‎ 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离城市中心区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图1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路、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两侧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最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故选D。‎ ‎【点睛】工业区布局的环境因素:‎ ‎1大气污染的工业区 A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 B季风:布局在和季风垂直的郊外 C最小风频: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体污染的工业区: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 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16. 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5. B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图中通过卫星城数量的增多,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大,来体现城市化进程。B正确。‎ ‎【16题详解】‎ 生产企业大量迁移郊区,主要是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根本原因。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城市环境,企业需要搬迁;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而郊区地价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城区交通拥堵,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有利于企业物流。D正确。‎ 考点: 城市化 下图表示我国两个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示意图,读回答图下面小题。‎ ‎17. 图中甲地区位于 A. 东北地区 B. 黄河中下游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海南岛 ‎18. 乙地生产蔬菜的“旺季”在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 A. 市场需求量大 B. 劳动力更多 C. 交通通达度高 D. 降水更丰沛 ‎19. 导致两地农业生产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作物熟制的分布,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致两地农业生产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熟制及农作物种类来看,甲地两年三熟,应当位于暖温带,结合选项为黄河中下游地区,B正确;东北地区主要是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地的熟制为一年三熟,应该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北方地区蔬菜产量少,而南方地区蔬菜可以进行大量生产,为北方地区提供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所以乙地生产蔬菜的旺季在冬季,此时市场需求量最大。故选A。‎ ‎【19题详解】‎ 甲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积温较低,农作物两年三熟;乙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积温较高,农作物一年三熟。故影响农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选C。‎ ‎【点睛】导致南北地区农业生产作物熟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积温不同,即热量差异。由于作物的生长期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10℃的积温就成了重要的指标,故积温高,无霜期长,适合作物生长期长。北方温度低,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气温高,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至三熟。‎ 读下面两地区农业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混合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乳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1. 图中②地所属农业类型的特点是 A. 劳动力投入少 B. 科技水平高 C. 小农经营 D. 机械化程度高 ‎22. 图中②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 降水量不足 B. 地形崎岖 C. 多旱涝灾害 D. 土壤贫瘠 ‎23. 图中③、④两地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是 A. 热量充足 B. 雨热同期 C. 草场广阔 D. 地广人稀 ‎【答案】20. A 21. C 22. C 23. A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区位条件。‎ ‎【20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①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牧羊,所以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故选A。‎ ‎【21题详解】‎ 图中②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的特点为: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农民水稻种植大多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多,A错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但由于是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导致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C正确,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②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于夏季,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多旱涝灾害,C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A错误;地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③、④两地分别位于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故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是热量充足,A正确;④地位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③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少雨,B错误;④地位于珠三角地区,地狭人稠,缺少广阔的草场,CD错误。故选A。‎ ‎【点睛】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的特点“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即为: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完成下列各题。‎ ‎24. 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A. 距离市场较近 B. 土地成本较低 C. 人才资源丰富 D. 运输距离较短 ‎25. 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4. A 25.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商的优势及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24题详解】‎ 电商在中东部地区将西北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是由于中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差异大,且经济相对发达,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A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成本高,B错。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毒药人才需求不很迫切,C错。农产品的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在何处包装、加工而产生变化,D错。故选A。‎ ‎【25题详解】‎ 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故选C。‎ 全国首个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目前已引进涉云企业130余家,未来“云栖小镇”将集聚上千家涉云企业,形成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产业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云栖小镇”云计算产业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 C. 交通运输更便利 D. 环境优美及水源充足 ‎27. 下列企业不适宣入驻“云栖小镇”的是 A. APP开发公司 B. 大数据应用公司 C. 互联网金融企业 D. 发动机制造企业 ‎28. 大量的涉云企业集聚“云栖小镇”,有利于 A. 降低运费和能耗 B. 缓解交通压力 C. 加强交流和协作 D. 降低工人工资 ‎【答案】26. B 27. D 28. C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其布局的主要因素为科技创新及信息网络。故选B。‎ ‎【27题详解】‎ APP属于移动应用服务,就是针对手机这种移动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或者无线网卡业务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服务,与云计算关系密切,适宜在云栖小镇布局,A对。大数据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适宜布局在“云栖小镇”,B对。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企业适宜布局在“云栖小镇”,C对。发动机制造企业对于网络信息通达度要求不高,不适宜入驻“云栖小镇”,D错。故选D。‎ ‎【28题详解】‎ 大量云企业入驻有利于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C对。云企业对于降低运费和能耗以及交通和工人工资没有影响,ABD错。故选C。‎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集聚的作用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29. 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工业联系方式主要是 A. 商业贸易联系 B. 投入-产出联系 C. 空间利用的联系 D. 技术与信息联系 ‎30. 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 ‎②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 ‎③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其工厂间只存在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 ‎④钢铁工业是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9. B 30. D ‎【解析】‎ ‎【分析】‎ 考查工业联系,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和性质。‎ ‎【29题详解】‎ 从产业联系简图来看,产业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属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肉类加工”的产品是“食品制造”的原料,故肉类加工和食品制造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投入-产出的联系。故选B。‎ ‎【30题详解】‎ 现代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工业企业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集聚现象,形成了工业地域,①正确;工业地域的形成有两种类型:一是自发形成的,各工厂间往往有投入——产出联系而自发接近,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也有潜力大,发育程度高的,②错误;二是规划建设形成的,其中有些是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规划布局在一起,有些则是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联系,③错误;从工业地域的性质上看,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一类是发育程度较低的,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技术、资金缺乏,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的初步加工工业,这类工业的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另一类是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如钢铁工业,其生产过程复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潜力大,常常可扩展成工业城市,④正确。故选D。‎ ‎【点睛】工业联系的类型 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公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由宝钢与武钢合并而成的宝武钢铁集团于2016年12月1日宣布正式成立,一举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与宝钢相比,武钢明显的区位优势是 A. 能源充足,市场广阔 B. 临近铁矿,资源丰富 C. 位置优越,海运便利 D. 政策支持,技术先进 ‎32. 宝钢与武钢重组的经济意义是 ‎①提高钢铁产量         ‎ ‎②化解落后产能 ‎③获得规模效益         ‎ ‎④增强国际竞争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31. B 32. D ‎【解析】‎ 考查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及钢铁工业重组的经济意义。‎ ‎【31题详解】‎ 读图可知,宝钢位于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相对于武钢市场更广阔,技术更先进,AD错误;宝钢能源矿产贫乏,主要是利用廉价的海运运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的铁矿石,武钢附近有大冶铁矿,临近铁矿,资源丰富,B正确;宝钢地处沿海,位置优越,海运便利,与之相比,武钢地处内陆,海运不便,C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 读题干可知,由宝钢与武钢合并而成的宝武钢铁集团一举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宝钢与武钢重组获得规模效益,增加技术投入和创新,加快钢材品种和质量的升级,增强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化解落后产能,而钢铁工业重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是以“产能”为目标,而不是提高钢铁“产量”,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D。‎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小题。‎ ‎33.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 消费市场广阔 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技术力量雄厚 D. 生产成本低廉 ‎34. 【小题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 商贸中心 B. 机场 C. 火车站 D. 港口 ‎【答案】33. A 34. D ‎【解析】‎ 应用相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该题考察落脚点。‎ 关联考点:工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3题详解】‎ 题干信息提取:“跨国公司”、“国内建厂”、“高技术自动化”、“国外原料”;这些特点都明显反映出“两头在外(技术、资金、原料在外;产品市场在外)”的出口加工工业,故选项A、C是不合理的,选项B、D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笼统与具体的关联,即生产成本低廉包含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B选项更具体、到位。‎ ‎【34题详解】‎ 出口加工工业的<区位选择需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解决原料运进、产品运出。需要注意:原料为大豆、产品为食用油需真确取舍交通运输方式。‎ 下图表示不同工业部门在科技和劳动力方面的投入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5. 以图中①代表的工业部门为主的区域是 A. 鲁尔工业区 B. 鞍山钢铁基地 C. 珠江三角洲 D. 美国的硅谷 ‎36. 下列符合工业部门④特点的工厂是 A. 制糖厂 B. 家具厂 C. 纺织厂 D. 钢铁厂 ‎【答案】35. D 36. C ‎【解析】‎ 试题分析:‎ ‎【35题详解】‎ 通过读图分析:①工业部门科技比重超过一半以上,而劳动力比重最低,表明该区域以科技为主导,四个选项中只有美国硅谷符合。因此选C项。‎ ‎【3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制糖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家具厂属于市场导向型,纺织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钢铁厂属于资金导向型。而④劳动力比重很高,科技比重较低,为劳动导向型,只有C项纺织厂符合。‎ 考点:读图分析判断图示各点工业部门所属区域;根据工业部门特点判断最符合的工厂。‎ 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 ‎37. 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 劳动力资源短缺 B. 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 土地资源减少 D. 森林资源锐减 ‎38. 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37. B 38. 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 ‎37题详解】‎ 图示为辽中南工业区,由于长期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导致部分矿产资源的枯竭。‎ ‎【38题详解】‎ ‎③本区位于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故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不符合。故选A项。‎ 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马帮运输是滇、藏、川之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 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B. 当地经济落后,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 C. 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D. 骡马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40. 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39. D 40. D ‎【解析】‎ 考查交通运输方式与合理选择,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因素的变化。‎ ‎【39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条“茶马古道”要穿过横断山区,进入青藏高原,所经过地区山河相间分布,山高谷深,当时也没有现在的技术修公路,因骡马的适应性强,能够通过这些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D正确;这里西藏是牧区,但牧业并不发达,A错误;这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除了骡马以外,当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西藏更是地广人稀,马帮运输队不是为的增加就业机会,B错误;当时人们都是生活所迫,为的生存劳作,现代成为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保留的只是很少一部分,C错误。故选D。‎ ‎【40题详解】‎ 进蔵的公路,川蔵或是滇蔵公路,都要穿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很大,公路运输灵活,适应性比铁路强,而且投资要省,造价低,所以①、④对,D正确;修路就是要发展当地的经济,经济落后,更需要建设交通路线,只是当时技术水平限制,无法解决修铁路的技术难题,②错。铁路的连续性比公路强,运输效率高,③错,A、B、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20分)‎ ‎41.下图是世界两大工业区所在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试分析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3)图中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试分析工业集聚的利与弊。‎ ‎【答案】(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交通便利。‎ ‎(2)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水、陆等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3)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弊:用地紧张;交通拥堵;原料、燃料供应困难;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考查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原因,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利与弊。‎ ‎【详解】(1)由图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日本国内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资源和能源;由于国内市场有限,要向国际市场出口大量的工业品。日本沿海地区多优良的海港,海运便利,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故其工业区的分布主要是临海型。‎ ‎(2)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可从资源、交通、市场及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美国东北部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这些优越的区位条件促进了其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3)工业区的集聚有利方面应主要从便于交流与协作、减小运输距离、共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益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应主要从用地情况、交通、原料和燃料的供应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