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模)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省前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练习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下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图。7月份某高中的地理社团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回答下列各题。 1. 若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经行图中a~b段需要时间约是 A. 5小时 B. 6小时 C. 7小时 D. 9小时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地区最高点的学生看到太阳大致在P方位落山 B. 考察期间白昼不断变长 C. M点地处迎风坡,水分热量条件较好 D. P地正午太阳高度显然比Q地更小 【答案】1. C 2. C 【解析】 【分析】 该题立足于对等高线运用,考查学生地球运动的规律的知识及综合思维能力。 - 28 - 【1题详解】 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1厘米约等于实地距离8千米,图中a-b长度约为4.4厘米,实地距离约为35.2千米,若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大约需要7小时,故该题答案选择C。 【2题详解】 7月份,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北升、西北落,图中P点位于最高点西南,并非7月份太阳落下方位,A错;考察期间,北半球地区昼长逐渐减小,B错;根据材料,该地为我国东南部某地,7月份盛行东南风,M点地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C对;根据指向标,P位于Q的西南方,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大于Q,D错。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地球运动规律总结 1.以北半球为例: (1)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 ①太阳直射点:除春秋分日在赤道以外,均在北半球 ②昼夜情况:除春秋分昼夜等长以外,北半球昼长夜短,其中春分(3.21)→夏至(6.22)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夏至(6.22)→秋分(9.23)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③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秋分(9.23)→冬至(12.22)→春分(3.21): ①太阳直射点:除春秋分日在赤道以外,均在南半球 ②昼夜情况:除春秋分昼夜等长以外,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秋分(9.23)→冬至(12.22)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冬至(12.22)→春分(3.21)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③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 28 - 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A. B. C. D. 4. “绿洲风”主要生态意义是 A. 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 B. 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C. 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D. 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5. 根据沙漠与绿洲间局地环流,推断沙尘暴大多发生在一天中的 A. 0—6时 B. 6—12时 C. 12—18时 D. 18—次日0时 【答案】3. B 4. A 5.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环流。 【3题详解】 白天沙漠升温比绿洲快,形成低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夜晚沙漠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绿洲风”就是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故图中②符合。 - 28 - 【4题详解】 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湿润,能够增加过渡地区空气湿度,则能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注意是增加过渡地区的水汽含量,而不是绿洲地区;利于植物生长,但不能增加物种数量;降低绿洲与沙漠过渡地带的温差,对沙漠温差影响不大。 【5题详解】 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强,越利于地表沙尘扬起;同时气温高而气压低,与周边气压梯度力差异大而易出现强风;进而出现沙尘暴现象。故白天气温达到最高值的前后,沙尘暴现象多发,即12—18时。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下图为美洲大陆略图,图中显示了西海岸部分城市l、2月和7、8月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根据图中各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 旧金山、圣地亚哥 B. 利马、阿卡普尔科 C. 温哥华、圣地亚哥 D. 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7. 从图中推测,每年7、8月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的是 - 28 - A. 旧金山、圣地亚哥 B. 利马、阿卡普尔科 C. 温哥华、圣地亚哥 D. 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答案】6. A 7.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成因等内容。 【6题详解】 从图中数据可知,温哥华终年温和多雨,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旧金山和圣地亚哥都是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湿润多雨,都属于地中海气候;阿卡普尔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拉孔科迪亚终年高温多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利马终年高温少雨,判断为热带沙漠气候。A正确。 【7题详解】 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7、8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圣地亚哥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控制。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纬度位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信息判断气候类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即可判断。 伊塞克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关于伊塞克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8 - A. 伊塞克湖东岸降雪多于西岸 B. 伊塞克湖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降水 C. 伊塞克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D. 伊塞克湖春季水位最高 9. 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 ②山地环绕 ③湖水盐度高 ④湖泊水深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8. A 9. C 【解析】 考查湖泊水源补给及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分析具体湖泊自然地理特征的能力。 【8题详解】 结合图中经纬度和天山等信息判断,该地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吹过湖面后水汽较多,且受东部地形的抬升作用,容易形成降水(降雪),因此东岸降雪多于西岸,A对;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河水的补给主要依靠东部高山冰雪融水,B错;夏季冰雪融水水量大,湖泊水位高,冬季来水量少,湖泊水位低,C、D错。 【9题详解】 伊塞克湖位于42-43°N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且冬季气温低,①错;山地环绕,尤其是东部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使其冬季气温下降幅度较小,不易结冰;该湖为内陆湖,湖水盐度越高结冰越慢;该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水深大难以结冰,故②③④对,选C。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种间歇涌水泉,当地人称之为“潮汐泉”,即使在晴朗无雨的天气,泉水照样有规律的间歇涌出。潮汐泉的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28 - 10.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 该地气候湿润,旱灾发生频次低 B. 该地岩层破碎,断层发育较多 C. 该地人类活动不合理易导致土地沙漠化 D. 该地地质历史时期为温暖的浅海环境 11. 下列关于潮汐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潮汐泉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 B. 潮汐泉每天涌出次数夏季比冬季多 C. 潮汐泉每次涌出水量雨天比晴天多 D. 潮汐泉的涌泉现象与地表植被无关 【答案】10. D 11.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体相互补给关系. 【10题详解】 图示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主要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D正确。石灰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渗漏而导致地表缺水干旱,A错误;图中岩石有裂隙,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断层发育,B错误;土地红漠化发生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云贵高原是石漠化,C错误。 【11题详解】 夏季当地降水较多,入渗补给量更大,一夭中发生涨落的频次更多,涌岀泉水次教较多,B正确;潮汐泉是间歇性涌岀而不是由于潮汐作用形成的,A错误;毎次潮涌的涌出量等于甲、乙水位之间的水体容积因此潮汐泉每一次的涌出量是相同的,C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会影响到潮汐泉的发生,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读“2019 年北京香椿上市价格走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 28 - 12. 导致香椿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政策 D. 气候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北京市民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订购香椿;消费者与网店之间主要属于 A. 生产协作 B. 工业联系 C. 工业分散 D. 商贸联系 【答案】12. B 13. D 【解析】 该题考查商业贸易的相关知识。 【12题详解】 蔬菜价格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供不应求价格升高。蔬菜供求关系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B对;技术、政策和气候等因素会导致蔬菜的供需出现变化,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13题详解】 根据题意,消费者与网店属于地域联系方式中的商业贸易联系,商业贸易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活动的部门,D正确。生产协作是是一种工业联系,而非商业贸易活动,A错;工业联系和工业分散与题干无关,故B、C排除。正确答案为D。 - 28 - 读高铁对城市间人口迁移(箭头代表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粗细代表迁移规模)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A. 限制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 B. 加快城市间产业转移 C. 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D. 抑制电子商务的发展 15. 高铁影响图示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该因素属于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答案】14. B 15. A 【解析】 【分析】 考查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4题详解】 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的优势,能够显著吸引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城市间产业转移,且现代物流业会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B正确,D错误;目前高铁主要用于客运,因此对促进能源资源跨区调配影响不大,A错误;高铁主要采用电力做动力,因此不会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C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讯、城市化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等,A正确;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政治中心的变革、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和家庭、婚姻等因素等;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淡水、土壤和矿产等,B、C、D错误。故选A。 【点睛】目前高铁主要用于客运,采用电力做动力 - 28 -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解放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读民乐地区图。 完成下列各题。 16. 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A. 改革开放政策 B. 科技力量雄厚 C. 水运交通便利 D. 国内市场广阔 17. 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 A. 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 户籍人口大量增加 C. 纺织产业技术提升 D. 当地就业结构改变 【答案】16. C 17. 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城市化及城市化的影响。 【16题详解】 - 28 - 改革开放的政策惠及民乐及周边村落,并不会单独向民乐倾斜,因此不是民乐率先城市化的主要原因,A错;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可知,当地走上城市化道路是基于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非由于科技力量雄厚,B排除;根据题干材料“解放前,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及图片材料可知,民乐地区地处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条件便利,市场广阔,故而最先开始城市化,C正确;国内市场因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排除。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C。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2000年以后,民乐的纺织业专业至西樵科技工业园,故其产业布局并非靠近河流,A排除;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人口增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材料并没有反应民乐户籍人口增加和纺织产业技术提升,故B、C排除;城市化发展能够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创造较多就业机会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专业,根据材料可知,2000年以后,民乐的纺织业专业至西樵科技工业园,但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说明民乐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就业结构发生变化,D对。故该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8.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下题。 - 28 -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需要注意的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第二幅图的比例尺是第一幅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实际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图二的比例尺扩大到与一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结合图示以及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D错误;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项符合题目的要求,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该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地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28 - 19. 对甲地棉纺织工业的区位叙述中,最合理的两项是 A. 附近水利设施众多,航运便利 B. 处于河流上游,水源充足,水质好 C. 位于棉花生产基地附近,接近原料产地 D. 消费市场广,产品需求量大 20. 下面关于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径流量西多东少,且东部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 东部更干旱,灌溉用水量大 C. 支流④附近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 提供更多的水,就可增加东部的熟制 【答案】19. CD 20. AB 【解析】 该题考查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甲地区为巴基斯坦地区,其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位于棉花生产基地附近,接近原料产地,且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产品需求大,C、D正确。甲地区属于热带,该区沙漠面积广大,灌溉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修建水利设施主要用于蓄水灌溉和防洪,故A、B错误。该题正确答案为CD。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巴基斯坦地区人口80%集中在印度和平原地区即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其河流的径流量西多东少,且受气候影响,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A对;由图中可知,东部地区河流下游为沙漠,较为干旱,且东部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灌溉需求大, B对;“西水东调”主要用于缓解东部地区灌溉用水短缺的问题,而不是因为生活用水大才实施调水工程,C排除;作物熟制与热量有关,D叙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 - 28 - 下面图甲为澳大利亚东北部水系图和大自流盆地示意图,图乙为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量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农牧业分布图。在大自流盆地,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涌出地表,有些井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农田牧场。该地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高,但可供牲畜饮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关于卡奔塔利亚湾沿岸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河流大多流程短,流量少 B. 多季节性河流,有的河流有凌汛现象, C. 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D. 水能蕴藏量大,水电开发价值高 22. 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对农牧业的影响描述中,合理的是 A. 地下水量大、井水可以自流,开采成本低 - 28 - B. 大自流盆地的存在有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 若用于耕作业,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需要处理 D. 此地下水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微量元素 【答案】21. BD 22. AC 【解析】 该题考查澳大利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 【21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区河流短小,流程短,河流上游多为季节性河流,水源补给不稳定,流量小,A正确;地处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不会发生凌汛,B错;卡奔塔利亚湾沿岸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对;河流短小,水量少,水能不丰富,D错。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该题答案为BD。 【22题详解】 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水量大,可自流,开采成本低,A对;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储量丰富且水位较浅,进行大规模商品谷物种植易导致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B错;该区地下水部分井水水温较高,其矿化度高,用于灌溉农作物需要进行处理,C对;此地下水矿化程度高,不宜用于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D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AC。 据统计,图中A省中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61万公顷,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有12万公顷。 完成下列各题。 23. 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就其原因说明下列合理的是 A. 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 - 28 - B. 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 C. 长江干流的流水侵蚀作用强 D. 红壤土质疏松 24. 为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 A. 封山育林,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B. 将水土流失严重区人口外迁 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D. 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答案】23. AB 24. CD 【解析】 【23题详解】 A省为安徽省,该区西部和南部为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地势起伏大,且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强度大,A、B正确;该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的流水侵蚀作用弱,C错,该区以石质土、黄棕土等土壤为主,D错。故正确答案为AB。 【24题详解】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手段。封山育林能够促进生态破坏区的生态恢复,但开发多种旅游项目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A错;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人口外迁耗资费力,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B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体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体现了把水土保持和脱贫致富振兴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C、D正确。故该题正确答案选择CD。 【点睛】1.中国土壤分布 2.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 28 - 自然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 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 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 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叙述正确的是 A. II等级高一些,营业额必然大于I B. I、II都分布于郊区,主导因素是便利的交通 C. Ⅰ的服务范围大于Ⅱ D. 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周边地区 26. 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 B. 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C. 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 D. 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 - 28 - 【答案】25. BD 26. CD 【解析】 该题考查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以及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的影响。 【25题详解】 据图可知,II销售高档商品,等级比I高,但并不带表其营业额大于I,A错;I、II都分布于郊区,I位于城市快速道路,II位于高速路出入口,商业点布局遵循交通最优原则,B对;I的等级低,故服务范围小于II,C错;II等级高,位于城市快速干道及高速路交汇处,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周边地区,D对。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D。 【2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多少和规模大小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水平而确定,网购并不会导致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也没有导致大型购物中心规模扩大,A、B错;根据材料“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可知,网购的兴起导致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从而促使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C对;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最终影响到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D对。故该题正确答案选择CD。 二、综合题(共60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玫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的特产。沙漠玫瑰耐酷暑不耐寒,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最适应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每年的5、6月份是玫瑰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并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是世界公认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部、西亚以及欧美地区。近年来,于田政府着力打造玫瑰花产业,建设玫瑰花种植园。玫瑰花已成农民增收的“致富花”、“幸福花”。下图示意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区的位置和范围。 - 28 - (1)说明于田县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土壤和水源条件分析沙漠玫瑰能够在于田大规模广泛种植的原因。 (3)分析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的原因。 (4)为于田沙漠攻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于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 (2)土壤:于田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水源: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水源,尤其是5-6月份的玫瑰花盛产期,气温回升,高山冰雪融水的水量多,水资源丰富 (3)于田沙漠玫瑰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的原料,并就地加工,因此无需保鲜,而且加工后的成品便于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所以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 (4)以沙漠玫瑰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拓拓展经营方式,发展沙漠玫瑰园区的生态观赏和风情旅游等活动;利利用优良的品质,打造造品牌,开发于田沙漠攻瑰的系列产品:注重种植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保证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1)沙漠玫瑰耐酷暑不耐寒,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最适应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新疆于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热量丰富。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2)沙漠玫瑰最适应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于田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每年的5、6月份是玫瑰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于田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水源,尤其是5-6月份的玫瑰花盛产期,气温回升,高山冰雪融水的水量多,水资源丰富。 - 28 - (3)于田沙漠玫瑰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并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是世界公认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种。沙漠玫瑰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的原料。花朵就地加工,因此无需保鲜。加工后的成品是化妆品等工业制品,便于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所以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 (4)于田沙漠玫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措施,包括以沙漠玫瑰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拓展经营方式,发展沙漠玫瑰园区的生态观赏和风情旅游等活动,发展旅游业。利用优良的品质,打造品牌,开发于田沙漠玫瑰的系列产品。注重种植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保证可持续发展。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见下图)是全国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2017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 :30.2 :68.7。全市年末总人口222.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20万人,乡村人口24.41万人。乌鲁木齐市农业上主张“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策略,稳步推进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改变过分依赖种植业的格局。 (1)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乌鲁木齐市制定“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政策的原因。 - 28 - (2)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3)简述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水平远低于我国东部城市群的原因。 【答案】(1)气候较干旱,农业灌溉水源较少;种树可以可以缓解风沙侵袭,美化环境;冬季多大风、暴雪会对蔬菜大棚造成强烈破坏;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便利,冬季蔬菜可以从外省市输入。 (2)城市分布相对均匀;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带状发展;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分布在绿洲地区;分布在山麓地区;在交通干线两侧集聚。 (3)自然方面: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社会经济方面:经济发展滞后;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相对稀少。地处西北内陆,城市化起步较晚 【解析】 【分析】 该题立足于我国天山地区农业和城市的发展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四大基本能力。 【详解】(1)分析乌鲁木齐市制定“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政策的原因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分析乌鲁木齐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可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冬季蔬菜的外部供应条件。从材料中可知,乌鲁木齐地处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不适宜种植粮食;树林能够防风固沙,因此种树能够缓解风沙侵袭,还能美化环境;且乌鲁木齐有铁路干线经过,冬季蔬菜运输条件便利,不需要专门进行蔬菜大棚的种植;加之其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多大风和暴风雪,会对蔬菜大棚造成强烈破坏,因此冬季不适宜进行大棚蔬菜种植。 (2)根据图示材料可看出,天山北坡的城市分布较为平均,从地形等自然条件上看,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和山麓、绿洲地区,多分布于交通线路两侧,城市群大致沿铁路干线呈带状分布。 (3)天山北坡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相对稀少,且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起步较晚,因此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如我国东部地区。 【点睛】1.西北地区种植业的分布: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分布广,农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出露的地方。这里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形成绿洲。所以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洪积——冲积平原上或有水源的地方。 2.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 28 - (1)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2)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耕作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29.海南岛是我国经济特区,也是当前扩大改革开放的前沿。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面向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正把握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团”(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就是环南海以及泰国共八个国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推动海上合作),其合作经济领域广泛,潜力巨大。 材料二:海南岛主要自然资源以及近三十年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海南岛水系图、海南岛交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海南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分析海南岛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 28 - (3)分析海南岛在加强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有利区位条件。 (4)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海南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 【答案】(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般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 (2)近三十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由之前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3)海南海岸线长,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拥有国际机场、港口,有环岛高速公路、铁路以及粤海铁路,内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近年来产业升级明显,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基础较好;紧靠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较大,市场广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等。 (4)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如:利用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农产品生产,热带经济林木生产;利用海域广阔的条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以及航运贸易;积极发展热带岛屿特色农、林、渔等产品加工:能源、矿产、海洋化学工业;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对资源开发加强管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提高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解析】 【详解】(1)根据图中河流注射,海南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向低处流,该地河流一般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 (2)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近三十年来,海南岛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产业结构由之前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3)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就是环南海以及泰国共八个国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推动海上合作。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主要从位置、交通、资源、产业结构、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海南岛海岸线长,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拥有国际机场、港口,有环岛高速公路、铁路以及粤海铁路,内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根据材料二表格,海南岛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地热资源、生物资源等。近年来产业升级明显,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基础较好。紧靠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较大,市场广阔。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等。 (4 - 28 - )海南岛的资源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可利用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农产品生产,热带经济林木生产。利用海域广阔的条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以及航运贸易。积极发展热带岛屿特色农、林、渔等产品加工。利用海洋资源丰富条件,发展能源、矿产、海洋化学工业。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提升产业结构。对资源开发加强管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发展科技,提高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0.【海洋】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 (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__处,原因是______。 (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__。 (4)当水温高于4℃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若仅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行如下判断:海面下的丙处有一艘关闭发动机悬停在固定深度的的潜水器,在几个小时后该潜水器的位置应比原来位置偏______(东、西)。 【答案】(1)温度值:大部分区域水温在10~30℃之间; 温度变化: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温度差异:表层水温西高东低;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小。 (2)甲 甲处水温比乙处高,蒸发量更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空气温度更高,湿度更大,上升作用明显 (4)西 【解析】 - 28 - 【分析】 该题立足于等值线图,重点考查学生四大基本能力。 【详解】(1)描述水温的分布特点应从水温大致范围、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由图示资料可看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大部分居于10°-30℃之间;水温整体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指50-200米)海水水温整体西高东低,且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指250米以上)海水温度变化小。 (2)外海和大洋海水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由图中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整体高于乙,则相对而言甲海域蒸发量高于乙(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甲海域盐度较高。 (3)海气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如动量、热量、质量、水分的交换,以及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海面风场对海洋的强迫、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等。据图可知,甲区域海水温度高,向大气输送更多热量和水汽,促使甲区域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上升运动明显。 (4)根据题干,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由图可知,丙海域气温西高东低,若丙处有一艘关闭发动机悬停在固定深度的的潜水器,则几小时后,由于西部海域密度低于东部,海水向西运动,潜水器会比原来位置偏西。 【点睛】1.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气候:外海和大洋盐度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降水大于蒸发,盐度降低,反之升高; (2)径流量: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 (3)洋流: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寒流反之; (4)融(结)冰:高纬度海区结冰时盐度升高,融冰时盐度降低。 (5)综合因素:某些海区的盐度变化,需要将以上几条综合起来考虑。例如,盐度最高的海域并不在降水最少的极地地区,而是在降水偏少、蒸发偏大、河流注入也少的副热带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并不中降水最多的赤道附近,而在降水丰富、蒸发较小、河流注入较多的波罗的海。 31.【环保】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该区素以盛产粮食而著称,被誉为“塞上粮仓”。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 28 - (1)本区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______、______;若大规模开发该能源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2)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水质不断恶化的原因。 (3)内蒙古牧区的草场退化现象显著,分析原因。 【答案】(1)太阳能,风能。 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电能; 占用草场或农田; (2)自然原因: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水量较小;湖水流动性差,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人为原因:河套灌区的农业排入污染物入湖多; (3)自然原因:风沙侵蚀加重(荒漠化);鼠害和虫害 人为原因:牧场严重超载,过度放牧 【解析】 【分析】 该题立足河套平原黄灌区,考查环境保护问题,注重对学生四大能力的考察。 【详解】(1)河套平原地区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本区的常规可再生资源中,水资源缺乏,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若大规模开发这一类能源,一方面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电能,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能的开发,都会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2)根据材料“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可分析出人为方面的原因由于:河套灌区的农业排入污染物入湖多,加剧乌梁素海水质恶化;此外,据图可知,乌梁素海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水量较小,价值湖水流动性差,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 28 - (3)草场退化一方面由于人类不合理放牧,牧场严重过载;自然原因方面,该区气候干旱,风沙侵蚀加重(荒漠化);多鼠害和虫害,加剧草场退化。 - 28 -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