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大连八中、鞍山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科试卷 客观卷I 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 左图地区为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2017年11月18日,西藏昌都江达县境内发生6级地段,2018年10月11日,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右图为该区域内某河流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发生成因关系最密切的是() A.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 C.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 D.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 2.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都属于太平洋水系 B.受地形限制,图中河段流域面积狭窄 C.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连续性强 D.图中各省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较少 3.3月21日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A. 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 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侠:千克标准煤/万吨公里),其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彩响, 下图为我国15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与青海比较,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平均海拔高度大C.水运比重小 D.综合运输网密度小 5.据影响因素分析,下列省(区)中交通运输耗能大小可能与湖南省相似的是() A.贵 B.晋 C.赣 D.宁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6—7题。 6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B.降水季节变化大,7、8月雨季到来 C.气温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D.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 7.一列由甲地开往丙地方向的火车经过丁地时,车上旅客看到乙湖面太阳反射光映入眼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5: 30左右 B. 8: 30左右 C. 10: 30左右 D. 17: 30左右 读长江中游某河段分布图(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右图),据此完 成8—10题。 8.下列关于该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等高线的值是70米 B.该河段可能位于江苏省境内 C.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D.甲处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人们游览,汛期有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 9.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为三角洲 B.乙处为冲积扇 C.丙处为堆积平原 D. 丁处有沙洲 10. 据图分析乙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A.可以种植油菜 B.可以种植水稻 C.建设为滨河公园 D.利用荒地植树造林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完成下列11—12题。 11.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1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下图完成13—15题。 13. 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 B.早稻 C.晚稻 D.冬小麦 14.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甲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 15. 在K地收获该农作物期内,乙地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C积温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 关于图中等值线的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A.等值线东部稀疏,西部稠密,说明东部地形相对平坦,西部地形地势变化相对复杂 B.图中等值线的走向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综合影响 C.图中3000°C等值线闭合区的形成可能是地势造成的 D.图中东部4000°C等值线闭合区的地形可能是盆地 17.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B.图示地区河流较多,水稻种植普遍 C.图示地区为半湿润地区,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大 D.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18. 关于图中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B.甲河谷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C.乙河段地形平坦,流域面积广阔 D.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输入地 受地理环境的彩响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体育文化,在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普及率及体育竞技水平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南方人适宜技巧,性项目,北方人适宜速度力量型项目,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心肺功能强,适宜田径运动。读图表,完成19—20题。 我国历届奥运会游泳等项目金牌分布表(1984〜2004年) 游泳 跳水 举重 体操 田径 ①地区 5枚 18枚 1枚 9枚 1枚 ②地区 1枚 2枚 5枚 2枚 4枚 总计 6枚 20枚 6枚 11枚 5枚 19. 关于表中的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环渤海地区 B.①地为南方地区 C.②地为长江流域 D.②地为西北地区 、 20. 受环境影响,各体育区划中的优势项目有所不同。关于图中各体育文化区的叙述, 错误的是() A.东南沿海体育区在游泳、跳水、体操等项目上占优势 B.西南云贵高原体育区在发展中长跑等运动项目上占有优势 C.西北体育区在摔跤、射箭、骑马等项目上占有优势 D.东北体育区在体操、武术或冬奥会的滑雪溜冰上占优势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各题。 21.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 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 廉价水电 ③ 经济发达,基础好④ 科技发达⑤ 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2. 关于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南岭为中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河流三角洲地区为我国重要的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输入地 C.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D.年降水量较长江少,因此成为我国第二大江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回答23—24题。 23.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 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24. 读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深居内陆,不受季风影响 B.①地区距海远,为我国内流区 C.②区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区 D.③②之间为我国农牧交错带,荒漠化严重 读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 影响图示火山灰厚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陆地分布 B.火山高度 C.植被覆盖率 D.东南信风 26. 该火山主要喷发物质最可能来自() A.上地幔 B.岩石圈上部 C.内核 D.地壳内部 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27—28题 27. M省区可能为() A四川 B安徽 C黑龙江D内蒙古 28. 宁夏盐碱地面积大的原因为() ①耕地总面积较大 ②地势低洼 ③降水量小,蒸发旺盛 ④地下水埋藏浅,矿化度高 ⑤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 ①地形区为()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30.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90% D.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主观卷II 二、综合题(三大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14分)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 材料二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mm,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 (1)西辽河流域在气候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列举其与气候相关的地理要素的 过渡性。(写出四个满分)(4分) (2)分析M-N河段干流河道左右摆动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目前西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3分) (4)说明该地区大规模修建灌渠的主要原因。(3分) 3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港,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38千米。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长江大桥的建设在东西南北交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分别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跨江大桥净空高度比较图。(桥下净空高度指的是水面到桥梁底部能满足通航需求的最高高度。) (1)说明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的原因。(8分) (2)若拟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游再建新的跨江大桥,为更好满足通航需求,桥下净空高度设计为24米,但有人提出反对,请说出反对的理由。(4分) 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3)阐述上海作为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4分)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33、3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33题计分。 33. 【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皖南山区西部的黟县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艺术家欣然而来,也彰显着写生经济正在黟县县蓬勃兴起。斑驳的石板路,精致的古门楼,连绵的山峰,错落的屋脊,综合阡陌的田野…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的美誉。以大学生为主的写生游客定期来此,每次平均10天左右。 (1)评价黟县写生旅游的资源优势。(4分) (2)写生旅游日均消费低但总消费大的原因。(6分) 34. 【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校严格的要求,因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0之间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及红海等热带海区,同纬度的非洲、美洲西海岸及南美东部沿海珊瑚礁分布却很少。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 值;近年来发现珊瑚礁大面积死亡或者退化,估计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尤其在东南亚遭受威胁特别严重。 (1)指出亚马逊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4分) (2)说明东南亚珊瑚礁遭受威胁严重的原因。(6分)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科试卷答案 1—5 DBCAC 6—10CBDCA 11—15 CDDBD 16—20 DCDBD 21—25 ABDDD 26—30 ADDCA 31.(1)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1分);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1分);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1分);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地带(1分)。 (2)流域内降水集中,短时间流量大(1分);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大(1分);地形平坦,水流不畅(1分);河床淤积、抬高(1分)。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1分);泥沙淤积,河床抬高(1分);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1分)。 (4)降水较少,水源不足(1分);灌溉农业较发达,需水量大(1分);地形平坦,易于修建(1分)。 32.(1)长江干线航道长,呈东西向,有利促进东、中、西部经济联系;(2分)支流航道多,南北对称,联系地区广;(2分)长江(及支流)流量大,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强;(2分)水能和水资源丰富,沿线城市密集。(2分) (2)武汉长江大桥桥下净空高度只有18米,即便上游修建24米高的大桥,也不能使大型船只在上、下游间畅通无阻(2分);如果增高桥下净空高度,会导致引桥过长,增加桥的总体长度,增加建桥资金占地等投入(2分)。 (3)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1分)地区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紧密;(1分)交通便利,便于国内外商务人员集散;(1分)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餐饮住宿和会展等基础设施好,便于商务人员活动。(1分) 33.(1)黟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的典型性、独特性强,非凡性突出;文化艺术价值较高。(任意两点满分)(4分) (2)原因:(写生)学生群体为主,消费能力有限,日均消费较低(2分);写生群体客源广,数量大(2分);写生游客在该地停留时间长,总消费量大(2分)。 34.(1)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盐度;(2分)河流带来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2分) (2)台风(飓风)、海啸、海底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滨海开发(包括工农业和旅游业)和过渡捕鱼(拖网、炸药以及药物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陆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全球变暖或者海洋酸化。(任意三点得满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