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试题 ‎ ‎ 考试时间:2017年元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据此完成1~3题。‎ ‎1.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 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 B.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 C.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 D.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 ‎3.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 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 C.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 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图甲为澳大利亚大陆简图,图乙为该国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 ‎ 图甲 图乙 ‎4.下列四地中,降水量与图乙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冬季盛行西风 B.②地夏季多洪涝灾害 C.③地夏季炎热干燥 D.④地冬季多寒潮灾害 下图示意某国某农场一年中的工作历。据此完成6~7题。‎ ‎6.该农场位于 A.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平原 ‎ C.湄公河平原 D.加拿大中部平原 ‎7.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其磷酸盐矿和磷肥大量出口。读图完成8~9题。‎ ‎8.摩洛哥的经济重心分布在 A.磷矿资源丰富的中部 ‎ B.土地资源多的东南部 C.自然条件好的西北部 ‎ D.光热条件好的西南部 ‎9.甲城市为传统的磷酸盐加工地,近期该国计划在乙地新建加工厂。与甲城市相比,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的限制性条件是:①交通不便 ②水资源少 ③地租水平低 ④生态脆弱 A.①② B.②④ ‎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10~11题。‎ ‎10.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11.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下图为芬兰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 D.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13.人口呈图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南部地区纬度低,气候温暖 ‎ B.南部地区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C.北部地区多山地,交通不便 ‎ D.北部地区晴天多,光照较强 安伊(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是我国在国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读图完成14~16题。‎ ‎14.与我国京沪高铁相比,安伊高铁设计和运营时速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河网密布 B.冻土广布 C.地势起伏较大 ‎ D.飓风活动频繁 ‎ ‎15.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铁路沿线地区,自然要素的变化趋势是 A.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 B.年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 C.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D.植被类型由森林到草原 ‎16.图示半岛各地发展农业,合理的是 A.东部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B.中部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 C.西部平原夏季多雨有利于种植葡萄 D.北部滨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 K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通过风力传播和繁殖。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外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 B.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D.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海运 ‎18.下列地点中,与岛上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里约热内卢 B.布宜诺斯艾利斯 C.开普敦 D.罗安达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19~20题。‎ ‎ ‎ ‎①阿拉斯加—冰屋 ②东南亚—水屋 ③北非—碉堡式建筑 ④北欧—木屋 ‎19.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 B.②房屋高架——风暴潮海啸多发 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D.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 ‎20.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B.冬暖夏凉 C.多旱涝灾害 D.河流稀少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某种能源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该能源资源发电的电站分布。据此完成21~22题。‎ ‎21.该能源资源是 A.水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风能 ‎22.图中甲处电站集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交通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的分布。据此完成23~24题。‎ ‎23.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磨圆度好 D.棱角明显 ‎24.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52分)。‎ ‎25.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 ‎(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2分)‎ ‎(3)说明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4)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厄瓜多尔境内地形多样,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多火山分布。该国农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部分,主要包括:①热带经济作物种植、②基于肥沃土壤的山地旱作农业与畜牧业、③出产珍稀林木的林业三种类型。下图示意厄瓜多尔的地形。‎ ‎(1)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基多的气温特征。(3分)‎ ‎(2)描述该国铁路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3)指出该国三种主要农业类型各自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别分析各自的区位优势。(1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和朝鲜半岛一月等温线分布图 ‎  材料二:从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看,在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上都存在相似性,农产品品种及质量相差不大。但中国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中出口占明显优势,且在持续增长。‎ 材料三:中韩农业主要要素情况对比表 耕地比重(%)‎ 人均耕地面积(亩)‎ 农村人口比重(%)‎ 农业劳动力(%)‎ 中国 ‎15.3‎ ‎1.4‎ ‎60‎ ‎44.7‎ 韩国 ‎16.7‎ ‎0.6‎ ‎19‎ ‎9.4‎ ‎(1)描述图中朝鲜半岛河流的主要水系特征。(4分)‎ ‎(2)描述朝鲜半岛冬季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6分)‎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据较大优势的主要原因。(5分)‎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A D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D A C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C D D 二、综合题(共52分)‎ ‎25.(18分) ‎ ‎(1)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1分),连接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任答2个)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任答2个)等地的海上必经之地(1分)。‎ ‎(2)海沟(1分)。大洋(印度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亚欧)板块之下(1分)。‎ ‎(3)径流量大;水位(径流)季节变化小;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每点2分,共8分)。‎ ‎(4)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位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风暴潮(海啸)导致海水淹没沿海低地(每点2分,共6分)。‎ ‎26.(19分)‎ ‎(1)终年温和(凉爽);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每点1分,共3分)。‎ ‎(2)分布稀疏;南北向铁路位于中部山区;东西向铁路联系沿海与内地;连接城市多(4分)。‎ ‎(3)①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1分)。优势:地处平原;热量条件优越;临近港口,方便农产品外运(每点1分,共3分)。②旱作农业与畜牧业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1分)。优势:火山众多,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山区降水量较少;多山地草场(每点1分,共3分)。③林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1分)。优势:水热条件优越(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雨林)广布;树种多样(每点1分,共3分)。‎ ‎27. (15分)‎ ‎(1)流程较短(1分),流域面积较小(1分),‎ 多自东北流向西南(1分),多注入黄海(1分)。‎ ‎(2)南部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1分);数值从南向北减小(1分);‎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1分)‎ 东北部的等温线更密集(或西部和南部相对稀疏)(1分);‎ 中部等温线向南弯曲明显(1分)‎ 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地势(1分)‎ ‎(3)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大于韩国(1分),耕地比重虽低于韩国,但耕地总面积远大于韩国(1分),农产品总产量高(1分);中国农村劳动力更丰富廉价(1分),农产品生产成本更低,农产品有价格优势(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