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研析] 高频考点 考题统计(课标卷) 命题感悟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015课标Ⅱ,1题,4分;2014课标Ⅰ,7~9题,12分;2014课标Ⅱ,8题,4分 1.命题规律:全国卷近五年对本讲内容侧重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带;分值8分左右,选择题、综合题并重。 2.命题趋势:以环境变化命题切入,分析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特征以及地理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分布图考查地域分异规律和地理环境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6全国乙卷,37(2)题,10分; 2014课标Ⅱ,8~9题,8分;2014课标Ⅰ,36(2)题,4分 地理环境的地域 分异规律 2016全国乙卷,10~11题,8分; 2016全国丙卷,10~11题,8分; 2014全国卷,4~5题,8分;2013课标Ⅰ,6题,4分; 2013课标Ⅱ,8题,4分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命题角度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016·高考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解题技巧] 析图表 [尝试解答] 2.(2014·高考课标Ⅱ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题技巧] 1.审题干根据经纬度可知科隆群岛地理位置。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1) _(2) 命题角度2 贝加尔湖与湖区环境的相互关系 3.(2015·高考四川卷)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 (1)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解题技巧] 1.审题干(1)贝加尔湖1~5月封冻,冰层厚。 (2)贝加尔湖纬度高,南北跨纬度广。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1) __(2) [方法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学以致用] 题组一 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变化及影响 (2016·高考押题)读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联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代表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A.人口激增 B.资源短缺C.气象灾害频发 D.气候变暖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经度地带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3.图示地理现象的变化明显表现出北半球快于南半球的态势,主要原因是北半球( ) A.陆地宽广 B.矿物能源丰富 C.人口数量庞大 D.植被覆盖率低 题组二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4.(2016·高考押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辽河三角洲是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芦苇沼泽湿地。 (1)分析图示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2)过去每年春节前后,当地会在收割后的苇塘里放火“炼塘”,以提高来年芦苇的产量。分析这种做法对湿地、地下水、动物及土壤所造成的影响。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命题角度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规律判断 1.(2015·高考广东卷)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解题技巧] 审题干 文献表述是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地带性规律。属于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A项是纬度地带性现象,B项是山地垂直地带性 现象,C项是经度地带性现象,D项是非地带性现象。 命题角度2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 2.(2016·高考全国乙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3.(2015·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解题技巧] 1.审题干 (1)核心词语:“我国某山地”“北坡”“海拔”等。 (2)核心词语:“差异”“主要因素”等。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1) __(2) [方法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由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西海岸南北延伸)。 ③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 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 ④看主导因素:水分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4)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5)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 (6)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③降水: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④季节: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⑤人类活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 ⑥坡度:坡度大的山体雪线高,坡度小的雪线低。 [学以致用] 题组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6·高考押题)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行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海拔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题组二 垂直地带性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是(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题组三 非地带性 下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5~6题。 5.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6.上述非地带性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岩石性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