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自主检测(解析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自主检测(解析版) (1)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3月自主检测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体最可能是( )‎ A. 婴幼儿 B. 青少年 C. 青壮年 D. 中老年 ‎2. 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 C. 文化 D. 交通 ‎3. 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人地矛盾 ‎ ‎②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 ‎③提高住房价格 ‎ ‎④带动服务业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移民的主体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最可能是中老年人群体。所以选D。‎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所以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所以选A。‎ ‎【3题详解】‎ 生活方式型移民追求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主体是中老年人,要求服务行业类型齐全,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发展;中老年人口迁入,不会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人口增加,会提高住房价格。所以选C。‎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4. 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出生率上升 B. 死亡率下降 C.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 社会经济的发展 ‎5. 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气候因素 C. 社会变革 D. 交通和通信 ‎6. 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该村落生育率低,学生少 B. 学生辍学严重 C. 全部进城求学 D. 师资短缺严重 ‎【答案】4. C 5. A 6. A ‎【解析】‎ ‎【4题详解】‎ 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甲、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0~14岁出生人口明显减少,说明出生率明显下降,造成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对。出生率是由下降的,A错;死亡率下降从材料和图无法得出,B错;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故本题选择C。‎ ‎【5题详解】‎ 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乙、丙分别为该村落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得出15~59岁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其他年龄结构的人也有相应减少。推断得出是由于外出务工造成的人口迁移。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发达地区,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故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气候因素、社会变革和交通和通信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 ‎【6题详解】‎ ‎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说明适龄的小学年龄人口变少,由于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学生越来越少,A对。学生辍学严重、全部进城求学和师资短缺严重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且与常识不符。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的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8.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年龄特征分析,迁移人口集中于20-40岁的青壮年劳力,所以主要目的是务工、经商等经济因素,故D项正确。‎ ‎【8题详解】‎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以上说法正确。随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故说法错误的是B项。‎ 下图为“江苏省某地2014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经济 B. 婚姻家庭 C. 政治 D. 自然 ‎10. 图中甲至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 甲、丙 B. 甲、乙 C. 乙、丁 D. 乙、丙 ‎11. 近几年,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大了运输压力 ‎ B. 加大迁入地环境压力 C. 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 ‎ D. 加大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答案】9. A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数据分析,人口迁移数量最大的是乙年龄段.该段人口年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老龄人口占的比重小,不是主要因素;婚姻家庭、政治因素不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故选A。‎ ‎【10题详解】‎ 不同年龄段中,青壮年迁入多的地区,由于婚姻新生儿比重大,甲乙的年龄差刚好在20岁左右,故甲和乙相关明显,故选B。‎ ‎【11题详解】‎ 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错误;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故选D。‎ 下图为“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由图中数据可推知,该国( )‎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 C.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D. 该国为人口迁出国 ‎13.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12. C 13. 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的迁移。‎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人口中,占比例最高的是20~50岁的青壮年,其次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重最低的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B错误。20~50岁的中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国人口,故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为迁入国,C正确,D错误。图中没有男女比例的数据,A错误。‎ ‎【13题详解】‎ 外来移民人口中,比重最大的集中在20~50岁,属于劳动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正确。‎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 ,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目前西池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 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 人口合理容量小,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永远很小 ‎15. 据‎2012年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人黎巴嫩,有超过8万名叙利亚难民进人约旦。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 C. 社会文化因素 D. 自然生念环境因素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A、据材料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还有经济发展落后,故不符合题意;‎ B、据材料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还有经济发展落后,故不符合题意;‎ C、据材料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还有经济发展落后,故正确;‎ D、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善,人口合理容量可能会逐渐的增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题详解】‎ 据‎2012年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有超过8万名叙利亚难民进入约旦.故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19年2月12日‎,高德地图发布《2019年春节出行报告》,报告显示,从‎1月28日(小年)开始至‎2月4日(年三十),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成都、苏州、郑州、杭州、佛山等十个城市人员流出最多,成为“春节空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 A. 国内人口流动 B. 国际人口迁移 C. 省内人口迁移 D. 县际人口流动 ‎17. 导致该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经济发展快 B.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C. 受传统文化影响 D. 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 ‎18.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的影响有( )‎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②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③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④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6. A 17. C 18. D ‎【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人口迁移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组要首先根据材料明确“春节空城”的含义,明确其出现的时间、出现的城市的特点等,然后根据城市特点判断人口迁移的类型,根据春节空城现象的特点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春节空城”的形成说明这些城市的务工人员较多,春节期间返乡导致该地区出现人口迅速减少的现象。‎ A. 看材料中的十大城市,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吸引力强,务工人员往往来自于中国的中西部省区,因此人口流动属于国内人口流动,A对。 ‎ B. 这十大城市还未成为国际人口迁入的中心城市;而且从文化方面,国际人口迁移也不会导致空城出现,B不对。‎ C. 这十大城市是中国较大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广,人口迁移不仅仅局限在省内,C不对。D. 这十大城市的人口迁移是中国的地级市、省会或者直辖市,人口迁移不属于县际人口流动,D不对。故选A。‎ ‎【17题详解】‎ 农村经济发展快、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可能会导致务工人员大量离开城市,出现人口回流,不仅仅是春节期间的暂时回乡,AB不对。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会为人口的迁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城市春节空城现象关系不大,D不对。“春节空城”表明城市的务工人员较多,春节期间返乡导致该地区出现人口迅速减少,且出现时间在春节期间,说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选C。‎ ‎【18题详解】‎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使城市的人口、车辆减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①对;人口大量回到农村,会加大农村的交通等的环境压力,②不对。市民居住条件不会因为务工人员的回家过年而改善,③不对。务工人员离开城市,部分生产缺乏劳动力,会导致暂时性停滞,④正确。故选D。‎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ABCD四点中对应人口合理容量最大的是(  )‎ A. A处 B. B处 ‎ C. C处 D. D处 ‎20. 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 人口减少 B. 科技进步 C. 劳动力增加 D. 政策改变 ‎21. 甲处可能出现的是(  )‎ A. 生活质量提高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生态环境恶化 D. 环境质量提高 ‎【答案】19. C 20. B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由图可知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相交于D处,是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应当小于环境人口容量,C处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的垂直方向差距最大即资源丰富,环境适宜,人口数量合理,C选项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B点之后环境曲线的斜率增大说明B点之后环境容量增大。环境容量增大不能直接说明人口数量减少,A选项错误;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大大增加,使环境容量增大,B选项正确;此阶段由人口曲线看出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增长不明显,不可能因为劳动力增加使资源快速增多,C选项错误;题中无法看出政策的改变,D选项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甲处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此时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各种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 )‎ A. 环境状况的差异 B. 就业机会的差异 C. 经济水平的差异 D. 迁移政策的差异 ‎23. “舒适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增加劳动力 ②大力开发资源 ③提升住房价格 ④劳动服务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2. A 23. B ‎【解析】本题以“舒适型移民”为背景,考查影响舒适型移民的条件以及影响,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结合材料分析“舒适型移民”是指人民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其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无关、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的关联性小,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的价格,及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员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迁入地增加劳动力错误,大力开发资源也不正确,故选B。‎ 近几十年来,沙特的石油工业迅猛发展,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下图为沙特及周边地图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沙特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 C. 政治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 ‎25. 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本国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 )‎ ‎①促使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②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 ‎③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④促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A. ①② B. ②③ ‎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显示,沙特阿拉伯波斯湾沿岸油田密集,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之一,开采石油需要大量工人,而本国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吸引大量外籍工人迁入,因此沙特阿拉伯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选项A符合题意。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不是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排除B、C、D。‎ ‎【25题详解】‎ 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得第二、三产业向城市集中,推动当地城市化,①符合题意。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使得农牧民向城市集中,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②符合题意。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利于城市化,③符合题意。石油工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由分散到集聚,而不是由集聚到分散,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A、B不全面,因此排除A、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 材料二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是南平和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 ,乙城市是 。‎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3)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1)泉州南平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3)有利影响: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文化交流,促进了当地工商、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带来某些社会问题,如对交通、住房、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解析】(1)根据表格资源的人口迁移状况,甲为净迁入,乙为净迁出,故判断甲为泉州,乙为南平。‎ ‎(2)目前,影响我国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由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 ‎(3‎ ‎)甲地为人口净迁入地,人口迁入对该市的影响,可从有利的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等和不利影响,给区域的社会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等方面分析。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可知缓解甲市的劳动力不足,促进了当地工商、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积极推动甲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会增加甲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加大交通、住房、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压力,还可能加剧甲市的环境问题。‎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 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4)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解析】(1)读图甲,将对应年龄段男女所占比重加在一起,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是0~14岁约8%左右,15~64岁约81.88%左右,65岁及以上约10.12%左右。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是严重老龄化阶段。‎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有利影响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是导致住房、就业等压力大,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大等。‎ ‎(3)读图乙,根据图例,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图中,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人口增加。l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说明出现了郊区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中心城核心区新引力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 ‎(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索,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率,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28.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盆地四周的冲积扇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1)推测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并说明其原因。‎ ‎(2)说明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答案】‎ ‎(1)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或山麓冲积扇)。 原因: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较充分;光照资源丰富;主要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 ‎(2)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解析】(1)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分是决定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水源比较充足,而且从图中的公路和铁路分布状况可观察处,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环状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处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是城镇布局最好场所。‎ ‎(2)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域辽阔,经济较为落后,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沙漠广布,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从而使得该地人口容量小。‎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 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主要分布地,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主要分布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原因: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气候、交通、资源、开发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阿拉斯加所在的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适合人类居住,而纬度较低的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而且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北部有山脉阻挡冷,因此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再加上东南部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