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 B. cab C. cba D. bac 2.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a时期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故A对。 【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判断为区域发展的早期,城市化水平低;b时期工业化比重最高,判断为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严重;c阶段以第三产业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因此b-c时期,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故D对。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甘、藏、青 B. 新、内蒙古、藏、青 C. 青、藏、内蒙古、新 D. 新、藏、甘、青 4.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 甘肃、河北 B. 新疆、内蒙古 C. 陕西、宁夏 D. 青海、西藏 5.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 禁止砍伐林木 【答案】3. B 4. D 5. B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示荒漠化占比及各省面积可以看出,新疆面积最大,荒漠化比例最高,荒漠化面积最大;内蒙古面积大,荒漠化比例最二,荒漠化面积最二;面积第三的西藏荒漠化比例占比第三,荒漠化面积第三;青海第四。选B正确。 【4题详解】 冻融荒漠化主要是因为寒冷而导致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海拔地区;青海、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为主,冻融荒漠化面积大;河北、陕西、宁夏、内蒙古境内高山少,冻融荒漠化面积较小;甘肃、新疆境内高山较青藏地区少,冻融荒漠化面积较小。选D正确。 【5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绿洲边缘,防治荒漠化主要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该地气候干旱、缺水,大面积植树造林,不适合;扩大绿洲农业种植面积,会加剧水资源消耗;禁止砍伐林木不是治疗荒漠化的根本。选B正确。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列各题。 6. 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 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 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 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7. 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 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答案】6. C 7. A 【解析】本组题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知识。 【6题详解】 从图中看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与干燥度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全部湿地和沼泽湿地与干燥度呈正相关关系,导致总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沼泽湿地,沼泽湿地随干燥度的变化最明显。故选C。 【7题详解】 黄河下游湿地主要是河流入海口的沼泽湿地,上游来水量大,河口的沼泽湿地面积就大,A正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需要加强蓄水工程建设,以满足提水的需要,增加的主要是湖泊湿地;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不宜发展水稻生产,因此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并不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故选A。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和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界线,见下表。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面积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暂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数据。 8.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这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 A. 计划生育政策 B. 人口迁移方向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域开放程度 9. 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 A. 巴西 B. 加拿大 C. 澳大利亚 D. 德国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此线的东部,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导致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西部由于自然环境的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导致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密度稀疏,故 C正确。 【9题详解】 四国中,德国国土面积最小,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明显,故D正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山西省主要的工业为( ) A. 化学工业 B. 机械制造工业 C. 冶炼工业 D. 采掘工业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得益于( ) ①煤炭分布范围广 ②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③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增 ④开采条件好,大部分地区适用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④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0. D 11. A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我国陕西省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原煤输出地,因此,山西省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采掘业,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项。 【11题详解】 山西省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资源丰富;而且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两省都有分布;种类丰富;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增,因此①②③正确;本区煤的开采条件优越,适合露天开采和机械化操作,这保证了煤的产量,④错误;故答案选A。 【12题详解】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资源浪费,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三废”的治理等技术,因此①②③正确;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并不是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故选A。 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通常人们会在地坑院院心挖一深4~6米、直径1米的深井,以蓄积雨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 A. 美化环境 B. 夏季遮荫 C. 安全警示 D. 保持水土 14. 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是困扰住户的难题,原因是( ) A. 窑洞雨水下渗 B. 院心天井积水 C. 窑洞内气温过高 D. 窑洞内外温差大 15. 大量地坑院遭废弃或填埋,原因最可能是( ) A. 建筑技术进步 B. 缓解耕地紧缺 C. 交通用地不足 D. 生活条件改善 【答案】13. C 14. D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种在坑里对美化环境作用不大,A错误。地坑是凹在地下,种树遮阳挡雨、保持水土的作用不大,B、D错误;“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地坑院”的正中面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C正确;故选C。 【14题详解】 豫西黄土高原降水较少,窑洞内冬暖夏凉,夏季窑内温度低,窑外温度高且有水井,水汽含量大,窑内外温差大;外面的热空气进入窑内遇冷凝结,使得窑内湿度增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为缓解耕地紧缺,开始填埋地坑院。B正确;建筑技术进步、交通用地不足、生活条件改善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降水较少 B. 地势较高 C. 技术落后 D. 旱灾频发 17. 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 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 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 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 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答案】16. B 17. 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图示甲位于青藏高原,乙位于黄土高原,该农作物能生长,说明有充足灌溉水源,降水不是主要原因;作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两地海拔高气温低,发育晚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技术落后,旱灾频发不是作物发育晚的主要原因。该农作物6月在华北地区成熟,应是冬小麦;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6月正值梅雨季,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收割和晾晒,收割较晚;丙地位于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不短缺;市场价格不会影响收割意愿。 【16题详解】 图示甲位于青藏高原,乙位于黄土高原,该农作物能生长,说明有充足灌溉水源,降水不是主要原因,A错;作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两地海拔高气温低,发育晚于同纬度其它地区,B正确;技术落后,旱灾频发不是作物发育晚的主要原因, C、D错。选B正确。 【17题详解】 该农作物6月在华北地区成熟,应是冬小麦;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6月正值梅雨季,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收割和晾晒,收割较晚,A正确;丙地位于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B错;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不短缺,C错;市场价格不会影响收割意愿,D错。选A正确。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该锋面属于( ) A. 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暖锋 C. 南半球冷锋 D. 北半球冷锋 19. 与10日相比,甲地12日( ) A. 气压较低 B. 降水较多 C. 气温较低 D. 风力较大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锋面降雨区位于锋面后面,为冷锋系统,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向北移动),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判断锋面前方为向北,纬度较低,故为南半球的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12日为冷锋锋面过境后的天气,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雨过天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儿童抚养比为0-14岁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抚养比为65岁及以上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为15~64岁)。下图为我国某省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2020年该省老年人口比重约为( ) A. 12% B. 16% C. 20% D. 25% 21. 该省拟全面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此举有利于( ) A. 促进人口迁移 B. 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C. 缓解人口老龄化 D. 加大城乡差距 【答案】20. B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从图中读出少年人口抚养比约为33%,老年人人口抚养比约为25%,劳动年龄人口数约为3160万人;用少年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分别乘以劳动年龄人口数,求出少年人口数约为1050万人,老年人口数约为79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数,少年人口数和老年人口数三者相加得出总人口数约为5000万人,再用老年人口数790万人除以总人口数5000万人,得出老年人口比重约为16%,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可以促进人口迁移,A对;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增加城市环境问题,B错;放开落户人口限制会促进人口迁移,但迁移人口多为中青年人口,中青年人口迁入城市,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速乡村人口老龄化,C错;城乡人口流动缩小城乡差距,D错。故选A。 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a、b、c、d分别对应的流域是( ) A. 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 B. 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C. 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 D. 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 23. b水系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 B. 光照弱 C. 峡谷深 D. 海拔高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根据表格中数据对比,a为珠江;河流流域蒸发量的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蒸发量大,气温低则蒸发量小。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b是雅鲁藏布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所以流域面积大于松花江,而松花江所处纬度高于黄河,蒸发量小于黄河,所以c是松花江,d是黄河。C项正确。故选C。 【23题详解】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1)液体表面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纬度并不是最高的,青藏高原光照强,峡谷深影响较小。所以答案选D。 苏扇是苏州特产,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历史悠久,国外驰名。2006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扇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宣纸,上胶矶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初、久用不裂,配上书画后,令人爱不释手。时至今日,苏州从事传统纸扇制作的手艺人寥寥无几,这项技艺近乎失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苏州制扇选用的纸张( ) ①耐干燥 ②耐潮湿 ③耐高温 ④耐虫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5. 16世纪初,苏扇传入欧洲。从实用角度来看苏扇最受居民喜爱的国家可能是( ) A. 英国、西班牙 B. 西班牙、葡萄牙 C. 法国、德国 D. 法国、瑞典 26. 时至今日造成苏扇制作工艺近乎失传的原因是( ) A. 生活实用价值降低 B. 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C. 制作技术失传,产品质量下降 D. 历史文化价值降低 【答案】24. C 25. B 26. A 【解析】 【24题详解】 苏扇扇面采用的是宣纸。苏州地处湿润地区,空气潮湿,宣纸耐潮湿,①错误,②正确;苏州地处中纬度,气温不会太高,纸扇不需要耐高温,③错误;苏州地处湿润地区,空气潮湿,纸扇易被虫蛀,故纸扇需要耐虫蛀,④正确;故选C。 【25题详解】 从实用角度来看,苏扇主要用来摇风降温,适合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使用。选项中西班牙、葡萄牙是欧洲纬度较低的国家,夏季气温高,进口苏扇的实用性较强,瑞典、法国、英国、德国、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苏扇在这些国家不实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由于科技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进步,苏扇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大幅度下降,主要作为工艺品出售,销量小,从事苏扇制作的经济效益较低,故苏扇制作工艺传承困难,近乎失传,A正确;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制作技术尚未失传,C错误;苏扇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D错误;故选A。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 A. 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 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 C.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8.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B. 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C. 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 跨流域调水 【答案】27. B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A错误;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的河流建有大量的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从而导致入湖水量减小,最终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B正确;据图可知,白洋淀上游分布有大量的湖泊、水库,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区域工农业欠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对白洋淀半干涸、干涸状态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从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方面釆取措施,D正确;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面积,措施不当,AB错误;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发展,因此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C错误。 故选D。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 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 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 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 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 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答案】29. A 30. D 【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农业。 【29题详解】 停止农地灌溉应为降水不是太多,但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地区。丙丁两地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本来就很少,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故停止灌溉影响不大;乙地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多而且均匀,与材料的现象不符;甲处东侧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地区,经济发达;西侧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有一部分热带草原气候,为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区,农业发达,而地中海气候本身夏季降水较少,且墨累达令盆地地处大分水岭背风坡,降水少,为此澳大利亚实行了东水西调。如果此区域降水都减少,则东水西调的水量也有限,则会对甲区域西侧的混合农业影响较大。故选A。 【30题详解】 “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是饲养羊和种植小麦,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故选D。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A. 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 B. 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 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D. 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32. 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33. 死海湖区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 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 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 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 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答案】31. A 32. D 33. A 【解析】 【31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区域位于地中海东部。其中西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冬季;中东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北部有河流汇入死海,据此推测死海北部盐度低于南部、西部盐度低于东部、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表层盐度低于底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2题详解】 围湖造田不会导致死海南北分裂,①错误;死海所在区域降水少,蒸发旺盛,加之约旦河沿岸引水量较大,导致注入水量减少,使死海水位不断降低,造成死海南北分裂。据图可知,湖底南部地势较高形成盐滩,④错误;故D②③正确。故选D。 【33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湖区冬暖夏热,湖面上空水汽含量大,为浓雾形成提供了条件,A正确;死海湖区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B错误;死海位于沙漠中,虽属地中海气候区,但降雨却极少且不规则,属于西亚荒漠带,C错误;死海沿岸经济落后,沿岸工业欠发达,D错误;故选A。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34.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 高寒地区 B.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 耕地分布区 D.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35. 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 A. 夏季、春季 B. 冬季、夏季 C. 秋季夏 D. 冬季、秋季 36. 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 气温高 B. 植被茂盛 C. 降水丰富 D. 地下水贫乏 【答案】34. D 35. A 36. C 【解析】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中国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壤盐渍化轻。 【34题详解】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所以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对。高寒地区蒸发弱,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多,蒸发少,B错。耕地分布区合理灌溉,不易盐渍化,C错。 【35题详解】 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中国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所以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夏季、春季,A对。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华北地区夏季多雨,B、C、D错。 【36题详解】 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库曼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较多。C对。气温高、植被茂盛不是盐渍化的主要因素,A、B错。印度地下水丰富,D错。 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下列各题。 37. 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 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 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 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38. 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39. 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 A. 蓄洪 B. 灌溉 C. 发电 D. 排水 【答案】37. D 38. C 39. A 【解析】 【37题详解】 图中丁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水较混,丙处位于沙洲背水处,受沙洲阻挡,水流速度较慢,河水相对较清,D正确;河中沙洲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流自北向南流,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堤坝的西侧水流量大且流速快,更容易受侵蚀,更容易垮塌,水更深。 【38题详解】 由材料“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可判断出丙处最适宜,从图中看丙地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沙洲阻挡,水流速度最慢,泥沙易沉积,饵料丰富,且河水相对较清,易于观察浮漂,C正确。 【39题详解】 该地位于我国江南地区,降水丰富,低矮堤坝有利于排水,A正确;堤坝越高,朋库容量越大,因此高坝有利于蓄洪、发电和灌溉。 40.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对此日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地均位于东半球 B. ①②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值相同 C. 当①地正午时,④地处于黑夜 D. ③地的经度为120°E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四地正午时差达到12小时,所以不可能均位于东半球。故A项错误。同一日①②两地的昼长不同,所以纬度位置不可能相同。故B项错误。当①地正午时,④地太阳高度小于0,处于黑夜。故C项正确。本题材料没有提到经度,无法进行判断。故D项错误。故选C。 二、读图综合题(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西兰松原名辐射松,喜湿、耐贫瘠,生长速度快。原产地在美国加州中部的蒙特雷半岛。但是与高大挺秀的北美冷杉、红松相比,辐射松生长速度慢、干形差、枝杈多,在北美被称为针叶林中的“丑小鸭”。 19世纪由移民携带种子落户新西兰。 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新西兰松被大量地种植在沿海沙地、火山台地和丘陵地带。短短30年,这群“丑小鸭”已长成40米高的参天大树,而且木材密度中等,结构均匀,握钉力好,极易进行防腐、干燥和上色处理。于是,新西兰掀起了大规模营造辐射松林的高潮。 在新西兰人的精心呵护下,辐射松林异乎寻常地茁壮生长,百余年来,新西兰人工松林从未出现过大面积毁灭性病害。在新西兰,从林地准备到育苗、打枝、间伐到采伐运输和贸易,都实现了集约化管理,能够在30年的轮换期内生产大量的优质原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新西兰在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的同时森林采伐量逐年增长,如今,松木出口已成为新西兰支柱产亚。鉴于新西兰松对经济和环境的突出贡献,新西兰人亲切地称其为“松之王子”。 材料二 蒙特雷半岛位置示意图(左图)及新西兰位置示意图(右图)。 (1)分析辐射松在北美被称为“丑小鸭”而在新西兰成为“松之王子”的原因。 (2)在新西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是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试结合当地环境特征说明新西兰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的原因。 (3)除了风暴灾害和火灾监控,病虫害的控制更是重中之重。试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推测新西兰人为防治人工松林病虫害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1)辐射松原生地在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生长速度慢,干形差、枝杈多,经济价值低。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辐射松在这里生长速度快,树形高大,经济价值高;在新西兰辐射松为人工林,种植规模大,经营与管理集约化程度高,不仅能满足内需还能大量出口,同时使天然林得到保护 (2)新西兰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就近取材;位于板块边界,多地震,木质建筑抗震能力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木质建筑不易干裂 (3)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控;适时喷洒农药;严禁违禁物种入境;研制、培育新型抗病虫害树种;保护鸟类和生态群落。(答出其中4条即可)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民居对环境的适应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根据地区生长环境进行分析,在地中海气候区主要是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生长速度慢,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夏季降水充足,辐射松在这里生长速度快,材质好;同时要考虑新西兰经营与管理作用。 (2)可以从材料来源和当地多地震木质建筑抗震能力强方面分析;气候条件对建设物的影响也可以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木质建筑不易干裂。 (3)可以从药物防治和生态防治方面分析。加强管理,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适时喷洒农药,利用农药消除;严禁违禁物种入境,防止其他病虫侵入;研制、培育新型抗病虫害树种;保护鸟类和生态群落,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菌中之王”松茸是一种完全在野生状态下生长的食用菌,营养价值极高,产量稀少且目前无法人工栽培。横断山区(西南三角产区)、吉林长白山区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地,其中西南三角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松茸产量的85%。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在云南省香格里拉产地,一只松茸的收购价是80元,6小时后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日本东京的超级市场。近年来,我国野生松茸资源日渐枯竭,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上图示意我国西南三角松茸产区分布,下图示意松茸生长条件。 (1)简述西南三角产区成为我国松茸主产区的有利条件。 (2)与西南三角松茸产区相比,说明长白山松茸产区在海拔高度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3)分析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口鲜松茸到日本采用空运的原因。 (4)请提出扭转我国松茸产区产量下滑的措施。 【答案】(1)山地面积广大,海拔高度适宜,针阔混交林面积大;土壤排水条件好;出菌期(6~10月)降水丰富、光照适宜,适合松茸生长;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影响小(污染小,干预小) (2)长白山松茸产区海拔较低。原因:长白山纬度高,针阔混交林分布的海拔比西南三角松茸产区低 (3)运距远、运量小;鲜松茸保鲜期短;松茸价值高 (4)保护松茸产区的生态环境;加强松茸采挖知识的宣传,科学、合理、适度采挖松茸;研究开发人工培育松茸的技术。 【解析】 (1)西南三角产区成为我国松耳主产区的有利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松耳的生长习性及西南地区的地形、土壤及气候、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松茸适宜生长在针阔混交林原始森林中,土壤透气性能好,人类干扰少的地区,菌体出土前需要充足的雨水,出土后需要适宜的光照,每年的6-10月为出菌期,因此西南三角产区成为我国松茸主产区的有利条件包括山地面积广大,海拔高度适宜,针阔混交林面积大;土壤排水条件好;出菌期(6~10月)降水丰富、光照适宜,适合松茸生长;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影响小(污染小,干预小)等。 (2)与西南三角松耳产区相比,说明长白山松耳产区在海拔高度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主要结合松茸的生长习性角度分析。由于长白山地区纬度高,气温较西南地区低,所以针阔混交林分布的海拔要低于西南地区。 (3)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口鲜松耳到日本采用空运的原因主要结合空运的特点及松茸对于交通的需求角度分析。运距远、运量小;鲜松茸保鲜期短;松茸价值高,所以适宜使用航空运输方式运输。 (4)材料提到,在云南省香格里拉产地,一只松茸的收购价是80元,6小时后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日本东京的超级市场,说明市场需求大、价格高,导致过度采挖,因而产量下滑。由于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稀少且目前无法人工栽培,提出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宣传教育、适度合理采挖和开发人工培育技术等方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