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 ‎【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 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 和 等。‎ ‎【答案】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 合成 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 平衡功能 ‎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 ‎ ‎ 实现 ‎ ‎【答案】有机物 光合作用 物质和能量交换 ‎【注意提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 ‎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表现 ‎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 的,每个 的演化都是 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中的 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 至 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3)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 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其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 ‎【答案】统一 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 某一地理 整个 其他区域 ‎【注意提示】 ‎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命题过程中常考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是由于地处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植被,地表沙化,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形成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 、 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 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 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 、呈 分布。‎ ‎【答案】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 植被类型 ‎ 宽度 带状 ‎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 形成基础 ‎ 影响因素 ‎ 典型地区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______‎ ‎___________‎ ‎ 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______‎ 海陆分布 ‎ ‎__________‎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水热状况 ‎ ‎___________‎ 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 ‎ ‎【答案】热量 太阳辐射 低纬和高纬 水分变化 中纬度 海拔高度 ‎【注意提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 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部距海不太远,水分差异较小;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即使是内陆地区,也不显得干燥,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也远不如中纬度沿海地区,海陆水分交换不太活跃,因而沿海与内陆地区水分差异较小。所以低纬度和高纬度经度地带性特征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地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特征。‎ ‎【拓展发散思维练习】——问题思考发散学生思维 ‎【思考题】‎ ‎1.以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为例,说明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2.试以水循环为例,说明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3.请以植被破坏为例,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4.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 ‎5.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6.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7.在干旱、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8.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对中、下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9.同一种气候类型只能形成同一种自然带吗?‎ ‎10.同一种自然带只能发育在同一种气候条件下吗?‎ ‎【参考答案】‎ ‎1.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地貌,如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气候条件下。不同地形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如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与那里山高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 ‎2.水循环跨越了各大圈层,蒸发、蒸腾使水变为水蒸汽,从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进入大气圈,水蒸气在大气圈中以降水的形式回到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降水被生物截留和利用;降水形成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侵蚀改造,然后流入海洋;在高山、高纬度地区的降雪,形成冰川或冰盖,成为水圈的组成部分;当冰川融化,水又参与生物的生长、岩石的风化,然后再次被蒸发、蒸腾进入大气圈。‎ ‎3.某一地区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干旱,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发生变化。‎ ‎4.不能。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5.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6.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7.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8.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 ‎9.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或温带荒漠带。‎ ‎10.同一种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 ‎【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大部分地区为洪积平原,平均降水量约‎200 mm。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是(  )‎ A.①—春季         B.②—秋季 C.③—冬季 D.④—夏季 ‎2.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阳坡,光照充足 B.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 C.降水较多,植被生长条件好 D.土层深厚,树叶宽大茂密 ‎3.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  )‎ 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B.地下水位逐渐上升 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 D.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 ‎【答案】1.B 2.C 3.D ‎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4~5题。‎ ‎4.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B.地形坡度减小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D.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5.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 A.风化作用减弱 B.搬运作用增强 C.侵蚀作用减弱 D.成岩作用增强 ‎【答案】4.D 5.C ‎ ‎【解析】第4题,植树造林后,树冠对降水有阻挡作用,落叶、根导致地表径流阻力增大,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滞后,故选D。第5题,读图可知植被覆盖率增加后,洪峰时间相对滞后,洪峰流量相对减少,说明地面径流减少、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故选C。‎ ‎(2018·巢湖联考)喀喇昆仑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通过印度河巴基斯坦北部,向东延伸到西藏自治区北部,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如图为喀喇昆仑山克勒清河流域不同坡向冰川面积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  )‎ A.各坡向面积分布比较均匀 B.面积越大,退缩幅度越大 C.面积越小,对气候敏感度越大 D.分布总面积大幅度增加 ‎7.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面积在不同坡向退缩化比例不同,其中退缩比例最小的坡向是因为(  )‎ A.位于阴坡,气温低 B.西风环流带来降水多 C.大气稀薄,光照强 D.坡度小,冰川易保留 ‎8.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变化会使克勒青河流域(  )‎ A.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 B.山地雪线海拔下降 C.河流的水量大幅度减少 D.湖泊的矿物质减少 ‎【答案】6.C 7.B 8.A ‎ ‎(2018·成都摸底)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如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   )‎ A.红叶谷 B.香山 C.栖霞山 D.五指山 ‎10.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   )‎ A.纬度更低 B.海拔更高 C.距海更远 D.降水更多 ‎【答案】9.A 10.B ‎ ‎ (2018·南通模拟)2017年4月4~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如图为欧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赫尔辛基所处自然带为(   )‎ 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苔原带 ‎12.该自然带在欧洲所跨经度较其他大洲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答案】11.B 12.C ‎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赫尔辛基位于北纬60°附近,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B。第12题,该自然带在欧洲所跨经度较其他大洲多,东西宽度大,是由于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西风带深入,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范围广,所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范围广,所跨经度较多,故选C。‎ ‎(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14.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3.A 14.C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