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专用):课时作业9自然界的水循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专用):课时作业9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九) 自然界的水循环 ‎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2019·河北质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索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效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图示意一般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建设,属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部分的是(  )‎ A.拓宽下水道、增加主干道坡度 B.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绿色屋顶蓄水 C.裁弯取直河道,改变河流流向 D.道路旁修建水渠、校园操场塑胶化 ‎2.与一般城市相比,海绵城市的水体排放量占比较低主要是由于(  )‎ A.雨季回灌,地下水储量增加 B.枯枝落叶积存,地表径流缓慢 C.热岛效应缓解,降水强度降低 D.洼地增多、土地硬化面积减少 ‎1.B 2.D [第1题,由材料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含义,可判断增加路面透水性和植被的措施,属于该系统组成部分。第2题,海绵城市降水后,水体能更多地进入到地下或储存在地表低洼处,则排放到域外的水体较少,即D正确。]‎ ‎(2019·山西六校联考)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图Ⅰ)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图Ⅱ),完成3~5题。‎ 图Ⅰ 图Ⅱ ‎3.苏木吉林湖(  )‎ A.位于青藏高原      B.处于湿润地区 C.湖盆呈漏斗状 D.湖面海拔1 ‎‎180 m ‎4.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邻湖湖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5.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 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C 4.D 5.B ‎ ‎[第3题,图示等水位线,外围海拔高处较稀疏、湖盆部海拔低且密集,说明湖盆形状口大底小,呈漏斗状,则C正确。材料显示“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说明位于沙漠地区,则B错误;图示离湖泊最近的等水位线为1 ‎180米,湖面要低于该高程,且湖面应不断变化,则D错误。第4题,图示总补给量冬春较少、夏秋较多,常年变化不大,与地下水补给特点一致,则可能是地下水补给。第5题,该地气候干旱、海拔高,可能位于北方而冬季气温低;处于被沙山包围的低洼区域,周围沙山也对风起到阻挡作用而风速较小。故②③说法正确。沙漠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湖泊周边为沙山而植被稀疏,则①④错误。]‎ ‎(2018· 山东青岛三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 ‎6.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 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沙丘1~‎2 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 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 ‎6.A 7.C [第6题,该地夏秋降水少、气温高而蒸发强,则夏秋季不易储存水分;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量少而水分少;春季积雪融化而土壤水分最丰富。第7题,坡顶地势高、多流沙,而水分不易存留,则土层中土壤水分含量最少;坡中有坡顶积雪融水、山地降水,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使部分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储存在土壤中;坡脚地势低平,土层较厚而储水能力强,加之有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以及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最大。]‎ ‎(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图甲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8.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9.据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  )‎ A.2时前后 B.6时前后 C.14时前后 D.18时前后 ‎8.C 9.C [第8题,据图甲可知,集水装置内有海水的蒸发,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的径流,但没有水汽输送,故选C。第9题,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应是薄膜上、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时海水蒸发的水汽在薄膜上凝结最多,据图乙可知14时前后温差最大,故选C。]‎ ‎(2019·山东八校高三联考)大泉河是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的三危山,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读图完成10~11题。‎ ‎10.大泉河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作用 B.人为引水 C.下渗作用 D.冰雪融化 ‎11.推测大泉河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 A.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春枯、夏平、秋枯、冬洪 ‎10.A 11.B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泉河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时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时左右流量最小,且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流量不断减小。在白天,受太阳辐射影响,该地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小,因此造成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A对。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 可排除人为引水,B错;下渗作用一般没有明显的日变化,C错;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该地冰雪融化量大,流量大,与图示不相符,D错。第11题,由文字材料“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河流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此时该河流流量最小,为枯水期,故选B。]‎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安徽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阿勒泰水文站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变化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12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6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 ‎900 m)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 m)。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带来,海拔高的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出现时间较晚。第(2)题,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考虑。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积雪大量融化,6~7月积雪融化量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5~7月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第(3)题,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河流带来大量盐分,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 答案 (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答亦可)‎ ‎(2)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13.(2018·河南安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10分)‎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8分)‎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于两岸地面的原因。(10分)‎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即可。第(2)题,可从河流补给减少和支出增加角度分析。第(3)题,运用“地上河”知识分析,即自然原因是“泥沙堆积”。‎ 答案 (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 ‎(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