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山地的形成一轮课时作业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山地的形成一轮课时作业16

限时规范特训16 山地的形成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 ‎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 A.崇明岛 B.夏威夷岛 C.台湾岛 D.喜马拉雅山脉 ‎1~2.解析:第1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洋板块往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第2题,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巨大的褶皱山脉,属于两个大陆板块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 答案:1.C 2.C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 A.向斜 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 B.背斜 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 C.断层 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 D.海沟 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 ‎4.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 ‎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所以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其地貌为谷地,成因是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后,背斜顶部被外力侵蚀。第4题,不同性质的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岩性较软的容易被侵蚀,而岩性较硬的不容易被侵蚀,保留在地表海拔较高的位置。读图可知,乙岩层露出地面最高,说明岩石最坚硬;丁岩层露出地面最低,岩层最软。‎ 答案:3.B 4.A ‎5.[2015·福建卷,9]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解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为背斜,从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故A项正确。‎ 答案:A ‎6.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解析:由图中岩层形态可知,甲处岩层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答案:B ‎[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右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下题。‎ ‎7.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壳运动产生的,与内力作用有关,C、D项错误;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答案:A ‎[2019·郑州模拟]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 ‎8.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9.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岩浆的喷出 B.断层的发生 C.页岩的沉积 D.褶皱的发生 ‎8~9.解析:第8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第9题,该地区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侵蚀→页岩沉积。‎ 答案:8.B 9.D ‎[2019·衡水中学模拟]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这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完成10~11题。‎ ‎10.①、②、③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几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 A.气井、水井、油井 B.水井、气井、油井 C.气井、油井、水井 D.水井、油井、气井 ‎11.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  )‎ ‎10~11.解析:第10题,①处岩层海拔低,利于集水,②、③岩层海拔较高,与背斜相似,适于储存油气资源。②处高于③,则②处是气、③处是油。第11题,E—F线由高到低,再到高,排除C、D;穿过了断层,所以B正确。‎ 答案:10.B 11.B ‎[2019·河南省六市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B处地貌为(  )‎ A.断块山 B.火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13.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12~13.解析:‎ 第12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第13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答案:12.D 13.B ‎[2019·南京市、盐城市模拟]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14~15题。‎ ‎14.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15.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14~15.解析:第14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湖。第15题,火山口附近的岩浆岩遍身气孔,为喷出型玄武岩(浮石是火山爆发的岩浆在空中凝固后胶结成密度较小的石块);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沉积岩;岩浆岩源于内力作用;大理岩是变质岩。‎ 答案:14.A 15.D ‎[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完成16~17题。‎ ‎16.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17.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16~17.解析:第16题,红色土壤可以判定是南方,B正确。第17题,乙处海拔低于甲地和丙地,所以是谷地;岩层更低于两侧的甲和丙地,为向斜地质构造。‎ 答案:16.B 17.A ‎18.[2019·北京海淀模拟]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出甲地为背斜构造,其成为谷地的原因是背斜顶部被侵蚀;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②③①;乙地貌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后不易被侵蚀形成;泰山为断层构造,与丙处的地质构造不同。‎ 答案:B 读图,回答19~20题。‎ ‎19.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解析:峰林主要发育在湿润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滇)、贵州(黔)、广西(桂);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20.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为峰林,乙处为河谷,乙处为外力侵蚀作用最强烈,丙处坡度大易发生滑坡现象,丁处是典型的向斜山。A项,甲处为峰林,主要为石灰岩,主要作用为侵蚀作用,但不是图中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地方,故A错误;B项,乙处为河谷,主要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故B错误;C项,丙处为背斜山,岩体破碎,丙、丁之间有断层存在,山体易发生滑坡,故C正确;D项,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故D错误。‎ 答案:C ‎[2019·贵阳模拟]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2015年8月9日,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桥的“水上公路”竣工通车。完成21~23题。‎ ‎21.图中水上公路选线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侵占耕地 B.保护坡地生态 C.连接图中村落 D.缩短线路长度 ‎22.大巴山和巫山的成因分别是(  )‎ A.火山、褶皱山 B.褶皱山、断块山 C.断块山、褶皱山 D.褶皱山、褶皱山 ‎23.山脉往往成为河流分水岭、行政区的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巴山是陕西省与四川省的界线 B.巫山是湖北省与四川省的界线 C.大巴山是重庆市与陕西省的界线 D.巫山是湖北省和陕西省的界线 ‎21~23.解析: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水上公路铺设于河面之上,沿河谷延伸,有助于保护坡地生态。第22题,大巴山和巫山都是我国的大型山脉,都是褶皱山。第23题,这两条山脉都是省区界线,其中大巴山是四川省和陕西省的界线,巫山是重庆市与湖北省的界线。‎ 答案:21.B 22.D 23.A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25.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24~25.解析:第24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25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答案:24.A 25.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