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5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18-2中国人文地理概况学案
1.理解我国工、农业的分布及特点,主要工业基地、工业中心的形成条件。 2.了解我国交通运输、贸易的发展和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一、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1. 我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 (2)省级行政区: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 我国的人口 (1)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 (3)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省级行政区图的判读 1. 省级行政区的识别判断 (1)通过轮廓、形状识别省级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区各占有特定的空间,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也有自己的形状。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省级行政区的一把钥匙。如:云南像开屏的孔雀(①)、广东像大象头(②)、湖北像警帽(③)、黑龙江像展翅高飞的天鹅(④)。 (2)利用突出特征掌握省级行政区: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全部位于热带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位于最大岛屿的是台湾省;兼临渤海与黄海的是辽宁、山东;陆上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浙江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2. 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定位 (1)以主要经线和纬线为线索,构建中国主要行政区网络图(如下图所示)。一旦这一网络形成,其他省区就可通过相邻位置如陕西东边是山西,再往东是河北等逐渐补充上去。 (2)利用串线法掌握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台、粤、桂、滇;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某考察队开展“祖国边疆万里行”活动,如果驾车沿陆上疆界依次要穿越哪些省区?辽、吉、黑、内蒙古、甘、新疆、藏、云、桂;如果乘船沿海岸线依次要经过哪些省区?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琼、桂。 3. 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省级行政区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线索包含三个层次:有什么(在这个省区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怎么样(这些地理事象有何突出特征)→为什么(省区内的地理要素有何联系?如何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 对省级行政区各要素间联系的判断与推理是区域特征分析的核心所在。如某一省级行政区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而结合地形可以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土壤等。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该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形、气候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及工业布局。 三、我国的农业 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地区分布 差异地区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地区 种植业 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部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 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差异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冬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甜菜 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4. 挑战与对策 (1)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2)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四、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 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 空间分布 (1)铁路沿线: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 (2)沿河地区: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3)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 高新技术产业 地区 优势 方向 沿海地区 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 侧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 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 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 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频考点一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例1、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是“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回答2~3题。 2.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3.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答案】2.D 3.C 【变式探究】结合“台湾周围海域2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回答4~5题。 4. 下列关于台湾岛东西两侧海水温度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侧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 B.东侧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C.西侧受到暖流的影响 D.东侧受到地形的影响 5. 台湾岛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经济 【答案】4.A 5.B 高频考点二 我国的农业 我国粮食主产区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地区,粮食主销区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地区。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内地级市余、缺粮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由图可知( ) A.粮食主产区内的各地级市均有余粮 B.粮食主销区内的各地级市均缺粮 C.缺粮的地级市都分布在南方地区 D.不同省级行政区地级市余、缺粮差异大 2.西藏有余粮的地级市占绝大多数,是因为西藏( ) A.粮食总产量高 B.人口总量少 C.地域面积广大 D.耕地面积广 3.浙江缺粮地级市占比高的根本原因是( ) A.粮食单产低 B.旱涝灾害多发 C.城市化水平高 D.机械化水平低 【变式探究】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2~3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2.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3.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答案】2.B 3.C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两年三熟,可排除A和D项,又因主要作物为玉米和小麦,C项排除。第3题,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为旱涝、盐碱和风沙。 高频考点三 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 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但全年销量中自主品牌未进前十。数据显示,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33万辆,同比增长4.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4%,占有率比上一年同期下降2.14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77.44万辆,同比下降17.4%,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2.42%,占有率比上一年同期下降5.55个百分点。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 (1)描述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点,分析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分布特点。 (3)外资品牌企业多在中国投资建立汽车组装厂,而车型均为自国外引进的车型,原因是什么?我国应如何应对? 【答案】(1)汽车产销量增长迅速;外资品牌占主导;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降低。原因:市场需求量大;原有汽车工业基础好;近年来外国资本和技术的进入。 (2)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长江沿线及东北地区。 (3)原因:组装环节需要较多的廉价劳动力,附加值低;设计环节附加值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应对措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引进研发技术;加大自主品牌的技术投入、研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 【变式探究】.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宁市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答案】(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 (2)地形 河流 (3)耕地: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解析】第(1)题,西宁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同时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夜晚气温较低。第(2)题,西宁地处湟水谷地,城市形态受到地形和河流的影响呈条带状。第(3)题,由材料一可知:西宁市耕地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地生态退耕,以及其他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的;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第(4)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较小。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很容易造成当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变式探究】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举例。优势条件。(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高频考点四 中国的交通运输建设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 6.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7.旅客可以在成昆铁路沿线见到的风景有( ) A.大漠孤烟 B.小桥流水 C.大河咆哮 D.千里麦浪 1. (2018年全国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2)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尾闾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 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 2. (2018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答案】(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解析】本题组以数据中心的建设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数据中心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主要从基础设施、市场和人才等角度作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相应的通信、市政配套设施完善;东部地区工业发达,数据需求大,接近用户,且多高端人才,方便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3)以“数据”为原料贵安新区可以发展的产业,关键信息是“数据”,只要列出的产业以“数据”为中心即可。 (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要采取节能降耗措施的原因。从有必要的角度,主要分析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从没有必要的角度,主要分析贵安新区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用电成本与东部地区相比的差异。要注意论据与观点必须一致。 3. (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文字所示) (1)如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 (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 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 (3)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 【答案】(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 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 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 (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 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3)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港的建设、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京津冀的发展定位应立足各自优势制定:北京为首都,突出优势是高校众多,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天津为直辖市,靠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现代工业基础好;河北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基础好。 21.(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难度较小,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 (2018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14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图14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15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16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分)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分)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6分)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3分) 【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 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 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3)结合材料二可知,陕南为汉中谷地和大巴山、秦岭,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关中主要为渭河平原(或渭河谷地),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降水减少,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森林草原)。(4)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汉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陕北高原降水偏少,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农业发展方向为农牧业结合。 【2017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图7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考点】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 11 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 图 12 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2016 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 (万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2分) (2)说明图1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 (3)据下列表格要求,提取图12中信息,评价白山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8分) 图中相关信息 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有利 不利 (4)图11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3) 列举信息 条件评价 有利 拥有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天池等) 旅游资源质量高(知名度高;有特色) 有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山大峡谷等 旅游资源种类多(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 部分景点交通的通达性好 不利 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旅游点分布较偏远) 有些景点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 一般旅游景点多 多数旅游景点吸引力较差 城镇级别较低 接待能力较差(基础设施较差)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旅游季节较短 (4)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河发源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的补给量大,流量大;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也大;长白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a河上游流经长白山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流流速较快,水能丰富。 (3)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性、距离市场的距离、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示意图”可知,白山市有长白山天池等5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质量高;区域兼有朝鲜族民俗村人文景观、长白山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种类多;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交通的通达性好。但是也可以看出,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通达性较差,导致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该地知名旅游景点少、一般景点多,吸引力较差;白山市城市等级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旅游接待能力较差;地处冬季寒冷漫长的东北地区,旅游季节较短。 (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所产生的问题。矿泉水生产企业扩大规模,直接导致矿泉水资源不断减少,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可知,矿泉水资源减少,进而会造成地表水减少和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变化,又会影响区域的湿地、植被以及生态环境。 【考点】影响航运的因素及表现、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区域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 【2017江苏地理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图17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图18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4分)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4分)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4分)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1分) 【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 【解析】 (3)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快速交通的发展好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改善了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 【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2016•天津卷)14. (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1) 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6分) 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世界上有30多个临海国家和地区受“妈祖文化”影响,建有上万座妈祖庙。 (2) 当地政府应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6分) 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3)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8分) 【答案】 (1)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 (2)开发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展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内外联系,吸引海内外游客。 (3)①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②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③临近居民区 ④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解析】 【考点】工业布局区位条件,旅游发展方向,“防灾避险地”选址条件分析。 (2016•北京卷)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分)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10分)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8分) 【答案】 (1)春季 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条件及意义,工业发展条件 (2016•新课标Ⅰ卷)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解析】 (3)此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和“横县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是有区别的,同时再结合图中横县的地理位置,主要从原料的数量、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原因。 (4)问题①,根据材料提示,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则可以从现在产品结构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考点】工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6•新课标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练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本小题共7分)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与扩展。(本小题共9分)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本小题共6分) 【解析】 (2)该题承接上题解释大熊猫栖息地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叙述可知,该地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导致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按着这一地区经济活动的变化即可解释其原因。该题关键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动物栖息地的变化相结合进行分析。 (3)该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程建设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言之有理,符合可持可持续发展观点是关键。 【考点】工程建设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016•新课标Ⅲ卷)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 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分) 【解析】 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地形平坦等方面作出回答。 (3)本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可从电能需求、输电距离、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回答。 (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风力发电的不稳定,只有建设热电站等作为调节电站,才能保障电网输电的稳定性。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2016•浙江卷)3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0分)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8分) (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8分) 【答案】 (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 【解析】 【考点】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工业发展区位选择,区域产业协作。 (2016•江苏卷)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4 分)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 分) 【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解析】 【考点】工业区位和人口迁移 (2015•新课标II卷)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答案】(24分)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3分)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3分) (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得3分) (2)问题:泥沙淤积。(2分)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4分)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3分)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3分) (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思等。(答出其中1项得2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6分。) 【解析】 (1)从图中引水渠分布看,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可以得出河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说西南高,东北低。 (4)针对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对乌梁素海造成的污染,要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对于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应该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对湖区及时清淤,种植水草,采用生物措施净化,同时还要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思等。 (2015•新课标I卷)37.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 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3)冬季。(2分)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 【解析】 (2)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的温度差异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层厚度较小,地基因表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中期稳定性。 (3)工作季节为冬季。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蒸发段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2015•上海卷)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8分) (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 (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2分) 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2分);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2分);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2分) (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2分);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2分) (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2分)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2分)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2分) 【解析】 (2)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黄土地貌的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3)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沟谷地貌,减少高原面上的沟谷数量和面积,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2015•重庆卷)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图4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9分)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13分)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4分) 【答案】 (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 (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 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 ③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 ④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防火;防潮;防蚁虫;防雷击等。 【解析】 该地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和文化重心,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催生了园林建设;同时,该地(长江等的)水运便利,陆地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园林建设的能工巧匠众多。 (2)本小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实质是考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从气候、地形、水系(河流)、地下水等方面加以分析,分析时应先说明上述各方面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再说明该特征对该地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河网稠密,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该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注意防火;该地降水丰富,尤其是每年夏初受准静止锋影响,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应注意防潮;水热充足,易使蚁虫滋生,木结构建筑应注意防蚁虫;该地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暴天气,应注意防雷击。 (2015•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8分)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 【答案】 (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2)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3)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3)如迁移到安徽,则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配套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则应采取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015•安徽卷)35. (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衍。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10分)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14分)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10分)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解析】 (2)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而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从地貌条件来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湿地;从气候条件来看,降水较为丰沛地区易形成湿地,降水虽少,但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区,因原有水分便于保存,也易形成湿地。 (3)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行为等角度分析。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保护该区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 (2015•福建卷)36.(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8分) (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9分) 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答案】 (1)(8分)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12分)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3)(8分)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4)(9分) 支持A: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支持B: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砍伐林木可以导致生态破坏。(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2)从地形分析,两城市均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广阔;海拔较低,且北侧有山地阻挡,气候较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好,农产品丰富;临近铁路,交通便利,是当地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3)联系材料分析,楚河中游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交通便利;且临近河流,地形平坦,自然环境好;“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表明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4)从该地造纸厂的区位优势分析A观点,从资源利用分析,当地农业发展可为造纸工业提供原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林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国际合作分析,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可以扩大造纸厂规模;从市场分析,经济发展,会使市场扩大。 从市场规模、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B观点,从市场规模分析,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从保护环境角度分析,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扩大规模会加剧水资源紧张;污水排放量增大,会造成水污染;砍伐林木增多,可以导致生态破坏。 (2015•广东卷)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图9)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休呈 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6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4分)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 (1)西北-东南 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尤其灌溉用水 )量大,导致断流(6分) (2)湖泊 台田鱼塘(4分) (3)农业用地增加(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建设用地增加;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6分) (4)增加水量,扩大湖水面积,调节气候(缩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利于保护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6分) (5)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造纸等污染企业的规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实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污水先处理后排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沿岸工业生产的监督管理。(8分) 【解析】 (2)从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可知,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湖泊,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台田鱼塘,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图例的年份信息不要混淆。 (3)从图示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可知其人为活动对沼泽的影响,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导致沼泽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占用一些沼泽地,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也会占用一些沼泽地。 (4)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近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5)此题注意审题,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再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提出相关措施。 (2015•天津卷)12、(1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1)据图7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10分)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2)结合图8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6分)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9分) 【答案】 (1)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2)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 (3)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结构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 【解析】 (1)从图示古都位置可知,位于山麓的冲积扇地区,属于河流中游地区 ;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小,且便于排水;临近河流,提供充足水源;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1.(2014·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图12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 ,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2014·北京卷)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20,回答问题。 图20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答案】(2)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解析】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对比土地面积,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地价较低;分析资源条件,川渝地区矿产资源、能源等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长江经济带建设体现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有政策的支持;分析劳动力状况,川渝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3.(2014·福建卷) 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图13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有利。 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出四点即可) 观点B:不利。 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出四点即可) 4.(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6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17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图16 图17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 气温 (℃) -7.4 -3.9 1.9 8.1 12.4 15.3 17.3 16.6 12.3 6.6 -0.3 -5.7 6.1 降水 量 (mm) 1.2 2.2 7.0 19.0 43.0 59.2 88.2 74.0 54.4 20.5 3.9 1.2 373.8 (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________。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_。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答案】(1)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 沙漠气候。第(4)题,喜马拉雅山的地势起伏对斑头雁迁徙有重大影响。 5.(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8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图19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图18 图19 城市群 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 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 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 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地区生产总值 占全国比重(%)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 ⑤ ⑥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 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7.(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河流补给来源。结合图中降雨量可知,该区域降水较少,位于我国较干旱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河流夏季补给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 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8.(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图1 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A 【解析】北京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根据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规律,山地东南侧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年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甲、乙、丙、丁,故A项正确。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2014·浙江卷)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图2),完成3~4题。 图2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铁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输量大,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铁路运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铁路修建成本高,加上线路固定,铁路运输方式并不灵活,故C项正确。 4.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答案】B 【解析】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天山山脉,天山海拔高,山顶有常年积雪,山坡上植被丰富;咸海沿岸有卡拉库姆沙漠;锡尔河为内流河,自上而下水量减少;从阿拉木图往北,气温逐渐下降,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下降。故B项正确。 10.(2014·浙江卷)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5~6题。 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与全国 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 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 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6.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答案】D 【解析】四省中青海技术水平较低,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不好;河南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黑龙江地广人稀,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故D项正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