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通用版人教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通用版人教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一、高考考点统计分析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全国卷五年(2013-2018)考题统计 题型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影响 ‎-‎ ‎-‎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2014大纲卷,1~3题,12分 ‎2011课标,37(2)题,10分 选择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8新课标Ⅱ,1~3题,12分 ‎2016新课标Ⅱ,3~5题,12分 ‎2016新课标Ⅲ,1~2题,8分 选择题 二、考纲细化高考预测 考纲 考纲细化 考题预测 ‎1.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会分析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资源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及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 ‎ ‎3.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关注重大工程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工程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石油安全”“能源结构的调整”等,综合考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 ‎3.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工业发展”等,重点考查区域开发带来的产业转移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以“世界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危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 横向联系 纵向联系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感受真题体会命题方向 ‎(2018·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7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图18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19为“我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 ,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 。(2分)‎ ‎(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3分)‎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分)‎ ‎(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 。(4分)‎ ‎【答案】‎ ‎(1)澳大利亚  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  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解析】‎ 精准分析:‎ ‎(2)结合图18可知,在人均GDP达到6000~7000美元之前,人均粗钢需求量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在人均GDP达到6000~7000美元之后,人均粗钢需求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所以我国粗钢需求量将在短暂升高后呈下降趋势。结合粗钢利润低、我国高端钢材生产不足这一特点,我国粗钢需求量变化的原因主要与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转型有关。‎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三关于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和粗钢产能的变化,从产能、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性、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能耗及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 ‎(4)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主要是针对以上的问题逐条进行整治。如去产能、拓宽原料进口渠道、加强技术研究、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环保力度等。‎ 考点定位: 该题以钢铁产业为载体,考查世界地理特点、钢铁生产的区位条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2015•上海卷)(一)“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 ‎1、“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3、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 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 ‎【答案】1、A 2、D 3、C ‎【解析】‎ 考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 ‎(2014·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第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1、D 2、A ‎【解析】‎ ‎2.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C;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014·北京卷)36、(36分)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8分)‎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8分)‎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8分)‎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解析】‎ ‎(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3)河源地区的开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会增加,使河水污染;植被破坏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依据产生问题的原因,应采取应对措施,要合理规划,加强对旅游区的植被保护,并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河水的检测,及时治理,并制定相关的法规;控制旅游人数,减少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因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这样能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考点:气候、地形、水资源、区域经济发展。‎ ‎(2013全国大纲卷)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答案】‎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6分)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4 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解析】‎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国区际协作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3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读图回答23-24题。‎ 图13‎ ‎2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23.AC 24.BD ‎【解析】‎ ‎23.滇池湖泊内水流速度很小,为典型的静水水体,更新周期长。根据图示:滇池的流域面积小,入湖径流量小;水体总量大,但是进出水量小,湖泊水与外界水的交换极其缓慢;所以更新周期长。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24.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入湖水量,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滇池流域水量增加,也可以缓解流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资源跨地区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归纳总结】‎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   意义 方面   ‎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图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所示:‎ ‎【方法技巧】‎ 我国与世界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1.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除了西气东输工程之外,还有北煤南运、晋煤外运、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这些工程的一些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晋煤外运 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交通运力不足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 类型 ‎ 线路 ‎ 东西运煤通道 ‎ 通往东北 ‎ 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 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 ‎ 南北运煤通道 ‎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 以海港为枢纽 ‎(2)西电东送 ‎①北线(路线A):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电网输送。‎ ‎②中线(路线B):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向华中、华东电网输送。‎ ‎③南线(路线C):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3)南水北调 方案 ‎ 东线方案 ‎ 中线方案 ‎ 西线方案 ‎ 路线 ‎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水源区 ‎ 长江下游 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区 ‎ 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西北干旱地区 评价 ‎ 优点 ‎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可自流供水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 缺点 ‎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渠道穿越高山,工程艰巨 ‎2.国外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解决了南部干旱区的缺水问题。‎ ‎(2)澳大利亚雪山工程—东水西调工程:解决大分水岭西侧的缺水问题。‎ ‎(3)秘鲁的东水西调工程:解决首都利马及一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4)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解决印度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5)原苏联的伏尔加—莫斯科调水工程、纳伦河—锡尔河调水工程、库班河—卡劳斯河调水工程、北水南调工程等: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典题突破】‎ ‎(2018·江西百所重点高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大致位于(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陕甘宁地区 D.柴达木盆地 ‎2.从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 A.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B.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 C.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D.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 ‎3.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大致位于107°E~108°E之间和33.5°N~34°N之间,该区域应位于四川盆地。第2题,从图中可知,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不断向西北迁移,原因是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得以大规模开发。第3题,从图中可知,‎ 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大,其能源利用的费用增大,从而会促进东部产业结构向着节约资源的方向转变。‎ ‎【答案】1.A 2.B 3.B ‎(2018·南昌联考)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输入地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5.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省,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答案】4.A 5.C 考点二 西气东输对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归纳总结】‎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现列表总结如下:‎ ‎  地区 ‎ 项目   ‎ 中西部地区 ‎ 东部地区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东输的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 ‎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①管网改造、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天然气配套系统;②‎ 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有利影响 ‎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 ‎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方法技巧】‎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2.煤是我国的优势能源,在能源构成中也一直居首位,我国为什么发巨资修建西气东输工程,而不把这些投资放在开发煤炭上?‎ 煤炭虽然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如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煤炭燃烧排入 大气的粉尘是大气总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燃烧煤炭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是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而天然气是清洁的、热值高的能源,输送使用方便。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决定将开发天然气作为优化资源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 ‎【典题突破】‎ ‎(2018·郑州模拟)加利福尼亚州通过水道工程向南部输水,‎ 费德河上的奥罗维尔水库是其重要水源地。奥罗维尔大坝西部修建有混凝土加固的主溢洪道和土质坡面的紧急溢洪道。2017年2月初,费德河流域连降暴雨,库区水位持续上升,在主溢洪道泄洪期间,因混凝土基底出现坑洞并呈现上延趋势,不得已以较小的流量进行泄洪,而水位持续上升超过了紧急溢洪道的堰顶,部分库容通过紧急溢洪道进行泄洪。下图中左图为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示意图,右图为大坝结构图。读图回答6~8题。‎ ‎6.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需要奥罗维尔水库大量供水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2月初,费德河流域连降暴雨时,该流域受(  )‎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影响 D.西风带影响 ‎8.启用紧急溢洪道泄洪会(  )‎ A.降低水库泄洪量 B.加剧主溢洪道溯源侵蚀 C.减少紧急溢洪道水土流失 D.加大费德河下游泥沙含量 ‎【答案】6.B 7.D 8.D ‎9.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于         的分布不均和             不平衡,要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         性。(3分)‎ ‎(2)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4分)‎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4分)‎ ‎【答案】 ‎ ‎⑴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开放(3分)‎ ‎⑵ 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排放,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分)‎ ‎⑶ 缓解能源紧缺矛盾;增加能源进口多元化;摆脱马六甲之困;能源运输更加安全;良好的睦邻关系,使得能源供给更加稳定。(任答4点,4分)‎ ‎⑷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降水多,河流径流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分)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任两点给2分)‎ ‎【解析】‎ 考点: 该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