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凉山州越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四川省凉山州越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解析版)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5月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如图所示是某四国人口构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劳动力承担的抚养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为解决①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 B. 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率 C. 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就业机会 D. 控制出生率,强化国民素质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劳动力承担的抚养压力主要指由工作人口所负担的儿童和老年人的比重,对比分析看,图中③国工作人口比例最小,儿童和老年人比重最多,说明劳动力承担的抚养压力最大。答案选C。‎ ‎【2题详解】‎ ‎①国儿童人口比例很大,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压力大,因此需要控制出生率,强化国民素质。答案选D。‎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出现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以下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B.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 传统观念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现象。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面左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右图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回答问题。‎ ‎4.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下列各组国家中,经历的人口发展过程与图示发展过程类型一致的是(  )‎ A. 英国、法国 B. 德国、巴西 ‎ C. 中国、加拿大 D. 日本、印度 ‎6. 现在该国城市化进程处于阶段(  )‎ A. I B. I和II C. II D. III ‎【答案】4. D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图示④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故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则人口数量达到顶峰,而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说明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故选D。‎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该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率约为0,判断为发达国家,只有A选项都是发达国家,巴西、中国、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 ‎【6题详解】‎ 据图和上题结论可知,该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应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处于图示Ⅲ阶段,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个区域中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技术水平降低 B. 农业发展缓慢 C. 离东部地区较近 D. 经济增速放缓 ‎8. 2011-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人口快速增长 C. 经济发展滞后 D. 交通条件改善 ‎9. 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其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 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B. 经济发展日渐困难 C. 环境问题得以根治 D. 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答案】7. C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就我国而言,人口一般从欠发达的中西部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2001-2010 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距东部地区较近,因此人口流出多,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C正确。中部地区技术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快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应该是加快,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也随之转移,A正确;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人口快速增长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东部地区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滞后观点错误,C错误;交通因素不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流出地区个数占比变化,不能看出总人数的变化,进而耕地资源压力的变化也不能体现,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2011-2016年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大量年轻人的流出,而自然增长率低,这会使得未来东北地区老龄化严重,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补给不足,会因缺乏劳动力,导致经济活力逐渐减弱,B正确;环境问题难以得以根治,表述错误,C错误;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上升趋势,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D错误。故选B。‎ 读下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 ‎10.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欧洲迁往非洲 B. 从北美迁往拉美 C. 从亚洲迁往拉美 D. 从非洲迁往西亚 ‎11.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北流向四川 B. 从湖南流向广东 C. 从山东流向甘肃 D. 从新疆流向内地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二战后,世界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劳工,D正确,A、B、C都错。‎ ‎【11题详解】‎ 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内地到沿海,由乡村到城市,湖南距离广东较近,且经济发展水平比广东落后,所以人口由湖南向广东流动,B正确。‎ 根据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2.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资源 B. 科技水平 C. 消费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内人口合理容量一般高于环境人口容量 B. 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升 C. 区域内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高 D.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提升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A正确。故选A。‎ ‎【13题详解】‎ 区域内人口合理容量一般低于环境人口容量;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区域内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高,C正确;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提升。故选C。‎ 下图为某城镇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有关该城镇功能区分布及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区为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 B. ②区为商业区,交通通达度高 C. ③区为工业区,对居住区污染较小 D. ①、③区位于外围,地租相同 ‎15. 拟在该城镇新建高技术产业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为住宅区,即1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的2区为商业区。交通便利,靠近铁路,集中分布于城市南部的3区,为工业区。图中风玫瑰图显示当地盛行风为偏北风,河流自北向南流,因此工业区布局合理。故D正确。‎ ‎【15题详解】‎ 建设大型批发市场,要考虑交通、地租、货源等问题。乙地临近工业区,货源充足,地价也较低,同时位于主要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故B正确。‎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其中E、F、G表示主要功能区,城市布局相对合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市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正西风 D. 正北风 ‎17. 若在图中各点布局,不合理的是(  )‎ A. ①建高级住宅区 B. ②建高档休闲娱乐场 C. ③建大型仓储中心 D. ④建污水处理厂 ‎【答案】16. A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E、F、G表示主要功能区,G位于城市中心,是商业区。F占地面积最大,是住宅区。E位于东南部城郊,靠近煤、铁产地,交通便利,是工业区。城市布局相对合理,说明工业区的废气不污染到城区。结合指向标,该市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东南风,A对。B、C、D错。故选A。‎ ‎【17题详解】‎ 若在图中各点布局,①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好,适宜建高级住宅区,A合理。②位于郊区,地价便宜,是河心岛,水质较好,适宜建休闲娱乐场,B合理。③地只有一条公路,交通不便利,不适宜建大型仓储中心,C不合理。④位于工业区河流下游,适宜建污水处理厂,减少工业生产对河流污染,D合理。故选C。‎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功能最多 ‎ ‎②南京的城市服务范围被上海覆盖 ‎③上海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 ‎④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9. 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 B. 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 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 D.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18. A 19. D ‎【解析】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8题详解】‎ 长三角城市中,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①对;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南京的城市服务范围被上海有覆盖,②对;绍兴是浙江省的城市,杭州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直辖市,③错;苏州城市级别高于绍兴,服务功能也不相同,④错。综上所述,①②对。故选A。‎ ‎【19题详解】‎ 城市化进程阶段一般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处于中期加速阶段,A正确。经济发展是基础,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正确。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由原来以种植业为主,发展成面向城市的农业类型,如乳畜业、园艺业、乡村旅游业等,C正确。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是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城市化阶段,而我国长江三角洲目前还没有达到,D错。故选D。‎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20. 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1. 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提示“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了,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没有全部得到有效地抑制,费城和巴尔的摩还是负增长,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迁出中心城区。故选A。‎ ‎【21题详解】‎ 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取决于各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容纳就业人口的多少,与交通、人口政策和自然环境关系不大。故选B。‎ 下图是我国2001〜2011年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 先增后减 B. 先减后增 ‎ C. 呈减少趋势 D. 呈增加趋势 ‎23. 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A. 大量农业人口迁人城市 B. 乡村人口数持续增长 C.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始终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所以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故选D。‎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小于1%,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多数为农村人口迁入,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含预测)中人口占比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 2010—2025年,该城市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应属于( )‎ A. 初期阶段 B. 加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过渡阶段 ‎25. 该城市郊区人口持续增加的原因有( )‎ ‎①居住环境较好 ②交通条件改善 ‎③乡村用地减少 ④市中心住房紧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城市化进程阶段一般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即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排除D。对照题意,明显2010—2025年,该城市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应属于加速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和郊区人口这两个属于城市人口,都是较为快速增加的,B对,A和C错。故选B。‎ ‎【25题详解】‎ 市郊区人口持续增加的原因一般是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提高,市中心地价高,且住房密度高,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而郊区环境优美,①④对。二是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交通条件的改善,②对。乡村用地并不在明显减少,这不是郊区人口增加的原因,③错。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_____________。‎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_________率的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完成于死亡率与出生率的接近,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3)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______时期,产生的人口问题_____,带来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如何解决该国的人口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 (2)死亡率 (3)IV 人口增长缓慢或者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兵源不足 社会养老负担重 老年人生活孤单不幸福 接纳外来移民 鼓励生育 ‎【解析】(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表示为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两条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 ‎(2)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先下降的是死亡率(第II期就下降了)。 ‎ ‎(3)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人口增长缓慢时期,产生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老年人生活孤单不幸福等;解决该国的人口问题主要通过接纳外来移民与鼓励生育等措施。‎ ‎27.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 ‎(2)该市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区工业布局合理,那该地的常年风向可能是________ ;该城市的工业最可能是以________(石油开采、钢铁、电子计算机制造、纺织)工业为主。‎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 ‎(2)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3)东南风(偏南风) 钢铁 ‎(4)C C地位于市中心,位于交通干线的两侧,位于街角路口 ‎(5)D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A 靠近工矿区,环境较差 ‎【解析】(1)图示B处是工业区,地租低。C处是城区,城市规模大,地租最高。D是聚落规模小,靠近风景区,地租较高。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B。‎ ‎(2)根据图例,该市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3)图示工业区东部、西南部有聚落分布,如果该地区工业布局合理,那该地的常年风向可能是东南风或偏南风。该城市煤炭、铁矿资源丰富,工业最可能是以钢铁工业为主。‎ ‎(4)A、B、C、D四地中,C地位于市中心,位于交通干线的两侧,位于街角路口,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 ‎(5)A、D两地居民区中,D处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的是D地,A地靠近工矿区,环境较差,为低级住宅区。‎ ‎28.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中国城市化起步晩,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髙,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3)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医、就业、上学困难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解析】(1)比较城市化进程特点可从起步、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作答。我国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本题可从迁出地的推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方向应为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收入高,社会福利设施健全,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 ‎(3)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三个方面作答;主要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较差;大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采取的措施:首先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其次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再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大气污染;最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