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我国南岭某山脉L的某月气温(℃)和年降水量(mm)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 甲、乙两条线可能分别代表( ) A. 7月气温、年降水量 B. 年降水量、7月气温 C. 年降水量、1月气温 D. 1月气温、年降水量 2. 影响山脉L南北两侧该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 A. 地形、冬季风 B. 云层、地形 C. 夏季风、地形 D. 纬度、地形 【答案】1. C 2. A 【解析】考查中国自然地理。 【1题详解】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甲、乙、L(山体剖面)共一横坐标(如下图)。乙最低值对应山体山顶部位,应是气温曲线,山麓气温分别为5℃和13℃左右,已知该山在南岭,所以乙为1月气温分布曲线;甲线南坡数值大北坡数值小,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故甲应是年降水量曲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仔细分析统计图可知,该月气温南坡比北坡高,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该月(冬季)南坡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影响山脉L南北两侧该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冬季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3. 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场面极为壮观”。判断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 图中N处≥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 A. 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B. 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C. 河流的调节作用 D. 冬季风影响小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M地位于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根据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该地区夏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故形成最为壮观的瀑布景观。正确答案是B。 【4题详解】 M地位于汾河谷地,地势较东西两侧海拔低,形成气温比东西两侧高的现象,所以年等积温线比两侧高,故向北凸。正确答案是A。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下图完成问题。 5.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6. 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提高“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我国适合大范围建设“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区,在下列四个日期中,正午时该夹角最大的是( ) A. 1月1日 B. 5月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地理概况。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发展“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丰富的光照资源,二是水资源丰富(水面广阔),综合上述两个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最符合题意,D正确;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均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共同缺点是水资源缺乏,无大型水域面积,故不适合发展“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A、B、C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通过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提高“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为了最大限度接收太阳光照,太阳光与太阳能集热板始终保持垂直的关系,即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夹角=90°,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此时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夹角最大;冬至日时,我国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对照选项中四个时间,我国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为1月1日,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本题选择A项。 2017年4月26日,海南省迎来成立29周年纪念日,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7. 海南岛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发展借助的条件有( ) ①地处南部边陲,区位优势明显 ②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 ③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海洋资源丰富 ④国家政策优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 近年来,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优越的气候条件 B.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 政府的优惠政策 D. 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9. 下列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我国加强对南海海域的管理和开发 B. 可在岛屿中部地区建设工业区 C. 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外贸型经济 D. 充分利用海岛风光和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7. D 8. D 9. B 【解析】 【7题详解】 海南岛在中国的最南端的省区,1988年成立特区。地处南部边陲,与国外联系方便,区位优势明显;纬度低处于热带地区,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海洋资源丰富。D项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题干是强调了时间“近年来”,说明时间不长。海南一直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但之前没成为冬季蔬菜基础。A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逐渐上升。B项错误。1998年国家成立经济特区,优惠政策从那时就有。C项错误。海南在中国南端,距离市场远,需要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海南处于中国南端,海洋面积广阔,海南的开发有利于我国加强对南海海域的管理和开发。A项错误。海南岛季风气候,在岛屿中部地区建设工业区污染环境,同时破坏植被。B项正确。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外贸型经济。C项错误。充分利用海岛风光和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D项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11. 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的优点是( ) A. 可再生 B. 开采成本低、价格便宜 C. 分布广泛、开采方便 D. 清洁、燃烧效率高 12. 建设西电东送工程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 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 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D.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 【答案】10. B 11. D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的能源产地主要在陕、晋、内蒙古地区,故输送的主要能源为煤炭;②的能源产地主要在新疆地区,故输送的主要能源为天然气;③的能源产地在云贵高原地区,故输送的主要能源为水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天然气不可再生,A错误。煤炭分布广泛、开采成本低,BC错误。天然气可以充分燃烧,天然气脱硫方便,可以少产生二氧化硫,减少酸雨。而且天然气一般可以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属于清洁能源。煤炭燃烧后,生成硫化物,碳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比较多,还有粉末,都是对大气有较大环境污染的,所以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的明显优点是环境污染小,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及所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但根本目的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D正确。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是次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图回答问题。 13.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工业基础薄弱 B. 交通条件不优越 C. 劳动力素质不高 D.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是对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的考察,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③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ABC不合题意。不利条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符合题意。故选D。 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下列各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 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15. 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A. 最西端 B. 最东端 C. 最北端 D. 最南端 16. 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A.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 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 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 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答案】15. B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49°N,135°E是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故选B. 【16题详解】 有材料分析可知,④端点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新疆,降水量少,但西北地区受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量较多,A错误。农业分布于绿洲地区,C错误。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D错误。在新疆地区,典型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选择B项。 下图为我国小麦生产量及贸易量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7. 下列地区属于我国小麦主产区的是( ) 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18. 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宏观调控,鼓励发展经济作物 B. 大量进口小麦造成的冲击 C. 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 D. 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三江平原属于我国小麦主产区,A正确。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位于南方,是水稻主产区,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政府宏观调控、鼓励发展经济作物,可以影响到小麦生产和消费量,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可能是种植了水稻,如东北地区,A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进口小麦量较少,冲击小,B错误。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不仅仅会影响小麦,且中国控制基建用地较严格,有耕地保护法,C错误。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量整体呈下降趋势,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 图中,可以反映出( ) A. 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B. 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 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D. 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 20. 在区域发展晚期( ) A. 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 B. 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 D. 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三个发展阶段无法体现出该区域的发展速度,故A项错误;产业结构及第二产业比重也没有得到反映,故B项错误;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故C项正确;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增强,故D项错误。 【20题详解】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在区域发展晚期,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低于外围空间,故A项错误;区域发展处于平衡的发展状态,故B项错误;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故C项错误。 下图中甲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乙 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甲图中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 ) A. 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 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 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 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2. 乙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 A. 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 绿洲种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 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 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甲图位于西北内陆,农业主产区位于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沿山麓地带分布,灌溉水源丰富,C对。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不是带状分布原因,A错。铁路线分布受绿洲分布影响,B错。地处山前冲积扇,以黄壤为主,D错。 【22题详解】 乙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在绿洲种植小麦、棉花,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B正确。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误。过渡带植灌种草,能够减轻土地荒漠化,C错误。荒漠繁育野生动物,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错误。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 23. 甲地的建筑物( ) A. 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 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 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 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24.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25. 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 灌溉条件较差 B. 日照时间太长 C.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 土壤盐碱化严重 【答案】23. C 24. C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及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事物可知,甲地为河西走廊、乙地为宁夏平原,丙地为湟水谷地,故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房屋多平顶,且聚落密度小,C正确。华北平原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A错误。南方山区降水多,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B错误。南方平原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甲地为河西走廊,多地下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C正确。河西走廊地处温带,不会是全年高温,A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较差,B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照强、日照时间长,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气温较低,热量不足,C正确。灌溉条件较好、日照时间较长、土壤盐碱化不严重,ABD错误。故选C。 读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关于甲、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B. 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C. 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D. 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27. 图中第Ⅲ阶段,反映了( ) A. 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 B. 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 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 D. 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 28. 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 A. 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 有较便宜的地价 C. 有便利的交通 D. 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 【答案】26. D 27. D 28. A 【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 【26题详解】 由图可知,Ⅰ阶段是新产品,甲地处于电子工业新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初期阶段,乙地此阶段没有该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没有该产品的研制,B错误。电子工业新产品研发费用高,技术要求高,一般布局在科技发达、资本雄厚的地区,据此乙图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甲图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A错误;Ⅱ阶段是成熟产品,甲地处于大量生产阶段,此时甲地开始出口该产品,乙地开始进口该产品,且乙地生产量很小,C错误;Ⅲ阶段是标准化产品,乙地大量接受甲地产业转移,生产与消费速度快速增长,而甲地生产速度明显下降,消费增长速度也减缓,故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D正确。故选D。 【27题详解】 Ⅲ阶段是标准化产品生产,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工业附加值降低,利润下降,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为降低生产成本,甲地已大量向乙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将此电子工业转向乙地,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D正确。生产重心随着产业转移转向乙地,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接受了甲地的产业转移,乙地后期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生产的产品大量运回甲地消费,消费重心仍然位于经济发达的甲地,消费重心并没有随生产重心而转移,ABC错误。故选D。 【28题详解】 电子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国家起步早,研发费用高,研发初期其布局一般在科技发达、资本雄厚的地区,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附加值降低,利润下降,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而电子装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为降低生产成本,将电子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A正确。较便宜的地价不是影响电子工业转移的主导因素,B错误。交通条件发达国家较完善,C错误。电子工业对原、燃料需求少,D错误。故选A。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增多的现象。下表为“我国某时段不同降水条件的新增耕地比重”,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降水量(mm) <200 250-400 400-800 >800 总计 新增耕地(%) 10.9 14.8 65.9 8.4 100 29. 新增耕地最多的区域可能位于(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30. 降水丰富地区新增耕地少的原因不是( ) A. 山区面积比重大 B. 气候过于湿热 C. 可供开垦的荒地少 D. 城市化速度较快 【答案】29. C 30. B 【解析】考查我国耕地资源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29题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新增耕地最多的区域的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为我国的半湿润区,结合选项可知,最可能是东北平原,C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为湿润区,AB错误。塔里木盆地为干旱区,D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我国降水丰富地区主要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所占比重较大;人口稠密,且城市化速度快,可供开垦的荒地少,因此新增耕地少,ACD不合题意。该地气候湿热,且雨热同期,适于耕作业发展,B符合题意。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了解,江西省已经制定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将建设400项重大工程,初步估算投资将超过1.8万亿元,力争三到五年内实施到位。 材料二 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 (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长株潭城市群在乙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带动作用。试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________。 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屏障区 C.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E.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名称)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缺乏。 【答案】(1)水稻种植业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 (2)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运条件 (3)D (4)沪宁杭 能源和矿产资源 【解析】本题以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为背景区域,以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展为背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城市群的区位因素、区域发展定位和工业发展条件等相关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根据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甲处位于四川盆地附近,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 (2)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自然条件。长株潭城市群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交通发展便利,基础建设成本低;长株潭城市群依托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为城市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保障了粮食安全;长株潭城市群附近人口众多,为城市群的整合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力的劳动力;长株潭城市群地处长江和洞庭湖,降水多,水资源丰富,为工业和城市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从地理位置而言,长株潭城市群地处长江腹地,离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不远,可以相互发展,相互促进。 (3)丙经济区科技并不发达,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根据图分析,丙区域位于鄱阳湖流域,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可以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等,但不可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因为该地区技术力量不雄厚。所以选D选项。 (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为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丁地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 32. 读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 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D.云、贵、陕、渝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2)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3)简要分析水土流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 【答案】(1)D (2)①地势起伏大,坡度陡;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经济活动破坏植被;④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⑤工矿建设破坏地表结构等。 (3)①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河流蓄洪、泄洪能力减弱;②湖泊(水库)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 【解析】本题考查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特征及水土流失原因危害等知识点。 (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A错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不是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B错误。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不是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是降水集中的地区,C错误。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即可判断云、贵、陕、渝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D正确。故选D。 (2)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原因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交界处的过渡地带,这里地势起伏大,坡度陡;降水集中,多暴雨;且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大部分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这些地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经济活动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工矿建设破坏地表结构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水土流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是水土流失会带来较多的泥沙,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使下游河床抬升,河流蓄洪、泄洪能力减弱,从而加剧洪涝灾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