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 2021 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 Q1、壤中流 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 Q3O三类径流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 , 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 流量结构及其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 T1 B.T2 C.T3 D.T4 2.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大幅降低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 Q1 增加 ,Q2 增加 B.Q2 增加 ,Q 3 增加 C.Q1 减少 ,Q2 减少 D.Q2 减少 Q减少 【答案】 1.C 2.D 【解析】 1.根据材料壤中流为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降雨后部分雨水下渗变成壤中流,所以壤中流应随下渗的 增多逐渐增大, 后汇聚到河流中壤中流逐渐减小, 所以当壤中流减小到最小值时应为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 流域出口的时刻,即对应图中 T3,所以该题选 C。 2.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减少,则流速加快,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即地表径流 Q1 增大,壤中 流 Q2 减小、浅层地下径流 Q3 减小,故该题选 D。 2.读南美洲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纬度 10°~ 20°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 10°~ 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C.纬度 40°~ 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纬度 30°~ 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答案】 1.C 2.D 【解析】 1.图中纬度 10°~ 20°地区受副高压和东南信风背风坡影响,干燥少雨,加之沿岸地区东南信风离岸风 影响有势力很强的上升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C正确;副热带高压 带影响纬度 20°- 30°间, A 错误;该地在南半球东北信风影响不到, B 错误;降水少与蒸发旺盛无关, D 错误。故选 C。 2.纬度 10°~ 30°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侵蚀地貌少见, A 错;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大, 地形和洋流的影响不是主因, B错;纬度 40°~60°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错;纬度 30°~40°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D正确。故选 D。 【点睛】 南美洲丁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或吹离岸风 ) ,晴朗干 燥天气多,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又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3. “井渠结合 ”是指用渠道引地表水,用竖井抽取地下水,实现灌区高效用水、防治渍涝和盐 碱,下图为某灌区某年 3-3 月井、渠灌水量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合普及上述“井渠结合”灌溉工程的区域是 A.吐鲁番盆地 B.两广丘陵 C.江汉平原 D.宁夏平原 2.图示灌区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段是 A. 1-2 月 B.3-4 月 C.1-2 月 D.3-10 月 3.有竖井修建在地势低洼处,其主要作用是 A.节省工程量,降低成本 B.利于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C.促进地下水更新 D.调节渠道水量的季节变化 【答案】 1.D 2.C 3.B 【解析】 【分析】 1.材料提到:“井渠结合”是指用渠道引地表水,用竖井抽取地下水,这表明最适合普及上述“井渠结 合”灌溉工程的区域天然降水少,但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但是地表 水也缺乏,当地劳动人民便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这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用工程是“坎儿井”,故 A错误。两广丘陵和江汉平原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不用“井渠结合”进行灌溉,故 BC错误。宁 夏平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但是有黄河流经,可以充分利用黄河的河水进行渠灌,结合井灌井 排,既可以实现灌区高效用水,又可以防治渍涝和盐碱,故 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土壤含盐量高一般是由于地下水位高,且蒸发旺盛导致的。图中 1-2 月,渠灌水量比较大,水分下渗 多,且此时地下水位较高,再加上 1-2 月气温又高,蒸发非常旺盛,导致地下水中含有的盐分聚集到土壤 表层,使得土壤含盐量增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地势低洼处容易汇聚地表水,且地下水位更加接近地表,可能出现渍涝和盐碱化,由材料可知,竖井 的作用是抽取地下水,这样做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轻渍涝和盐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4.我国某山脉最高峰海拔 2364 来,部分山地相对高差可达 100 米以上,北坡平缓,南坡陡峭,下图为该 山脉东段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脉是 A.太行山 B.阴山 C.祁连山 D.天山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 ②热量较多 ③坡度较陡 ④光照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B 2.B 【解析】 【分析】 1.由材料可知,该山脉有南北坡,说明该山脉大体为东西走向,故 A错误。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中部, 基带为典型草原带,故 B 正确。祁连山和天山海拔较高,相对高差也比较大,且基带为荒漠带,故 CD错 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2.阴山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降水较多,故①错误。南坡为阳坡,热量更多,蒸发 更加旺盛,水分条件差,所以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较少,故②正确。材料提到北坡平缓,南坡陡峭, 所以也会导致南坡自然带较少, 故③正确。 光照强一般不会使自然带少, 故④错误。 综上, 正确的是②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5. 德国某运动品牌制造企业年产运动鞋达 4 亿多双,其 90%产能集中在亚洲。该企业从 2017 年 开始利用全自动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建造年产 50 万双运动鞋的人工智能制鞋工厂。 2019 年 11 月,该企业却宣布将关闭其人工智能制鞋工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 B.市场规模 C.科技水平 D.交通运输 2.该企业以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方式重返德国、美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针对个性化市场需要 B.提高研发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C.减少交通运输的成本 D.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该企业将关闭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原因是 A.生产规模小 B.劳动力价格较高 C.税收成本高 D.原料运输成本高 【答案】 1.B 2.A 3.A 【解析】 【分析】 1.该制鞋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的最主要因素是亚洲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大, B 正确;土地成本对于制鞋 厂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投入要素, A 错误; 科技水平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亚洲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优势, C、D 错误。故选 B。 2.该企业在德国和美国工厂的特点是全自动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该厂的体现是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 化的需求进行定制生产, A 正确;该企业在德国和美国建设的是生产工厂,不是研发中心, B错误;题中 条件强调的是“该企业以人工智能制鞋”,与交通运输成本没有关系, C错误;制鞋工厂的年产量 50 万 双,产量少,工厂规模小,生产成本高, D 错误。故选 A。 3.该企业在德国和美国建设的制鞋工厂的年产量 50 万双,产量少,工厂规模小,生产成本高, A 正确; 制鞋厂实行全自动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少, B 错误;德国和美国不会因为制鞋厂是人工智能生产而征收 更高的税, C错误;制鞋厂需要的原材料运输成本较低, D 错误。故选 A。 6.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光下人影始终朝向北方,则该地可能位于 A.里约热内卢(约 23° S, 43 ° W) B.新加坡(约 1° N,103 ° E) C.北京(约 40° N,116 ° E) D.海口(约 20° N,110 ° E)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里约热内卢的纬度约为 23°S,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一年中正午人影有时朝南有时朝北, A 不符合题意。 B、新加坡的纬度约 1°N,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正午人影有时朝南有时朝北, B 不符合题意。 C、北京的纬度约为 40°N,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光下人影始终朝向北方, C正确。 D、海口的纬度约为 20°N,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正午人影有时朝南有时朝北,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 立竿测影是古代出现较早的时空观测技术,是指将 “蘖 ” (nie ,即立竿 ) 垂直立在水平地面, 观测竿影方向和长度变化,从而测定方向、时间等。下图为 “我国某地立竿测影示意图 ” ,图中甲、乙、 丙、丁表示一年中日出 ( 日落 ) 时竿影的最北 ( 最南 ) 方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立竿测影可以用来测定 ①当地正午时间 ②北京时间 ③月球绕地公转周期 ④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表示冬至日日落时竿影方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1.日影最短时间为当地正午时间。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影朝向西南,日落西北,日影 朝向东南,冬半年日出东南,日影朝向西北,日落西南,日影朝向东北,从而测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 期。北京时间和月球绕地公转周期无法判断。故选 D。 2.冬至日日落西南,日影朝向东北,丙竿影方位朝向东北。故选 C。 【点睛】 春分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东升西落 春分到夏至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日渐偏北 夏至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升落方向偏北最大值,北南极圈正北升正北落,北极圈太阳终日不落,南极 圈太阳这一天不升。 夏至到秋分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升起方向日渐偏东,落下方向日渐偏西。 秋分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东升西落 秋分到冬至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日渐偏南 冬至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升落方向偏南最大值,北南极圈正南升正南落,北极圈太阳终日不出来,南 极圈太阳终日不落 冬至到春分全球除极点以外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升起方向日渐偏东,落下方向日渐偏西 8.下图是“某地城市建设前后降水量转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有( ) ①地下水位下降 ②雨季城市排涝压力增大 ③蒸发量增加 ④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城市建设后地下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建筑高度增加 D.地面硬化下渗变慢 【答案】 1.A 2.D 【解析】 【分析】 1.读某地城市建设前后降水量转化对比图可知, 该城市建设使得当地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比例由 50% 降为 32%,因此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位会下降,①正确;读图可知,该城市建设使得当 地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由 10%增加为 43%,使得雨季时地表径流量大增,河流洪水水位上升,因 此雨季城市排涝压力增大,②正确;读图可知,该城市建设使得当地降水量转化为蒸发的比例由 40%下降 为 25%,蒸发量减小,不是增加,③错误;读图可知,该城市建设使得当地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 由 10%增加为 43%,雨水直接转化地面径流量增多,从而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而不是减慢,④错误。 综上所述, A 符合题意,排除 B、C、D。故选 A。 2.读某地城市建设前后降水量转化对比图可知, 该城市建设使得当地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比例由 50% 降为 32%,地下径流减小, 这是因为城市建设过程中, 硬化地面增多, 下渗减少, 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所致, 因此城市建设后地下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硬化下渗变慢, D 符合题意;城市热岛效应、建筑高 度增加,与地下径流变化关系不大,排除 A、C;城市建设过程中,建成区增多,会破坏和占用原有植被 分布区,从而使得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不会增加,排除 B。故选 D。 9. 3 月份,在一个晴朗的周六下午 2 时,在学校的地理专用教室,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 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 其差异。实验过程 Ⅰ可简要描述如下: (1)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 4℃的干空 气。(2)接下来, 在甲、 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 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 (已清零) 分别固定在水和干沙子内的相同深度上。 (3)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 (4)前半小 时内,持续观察并描述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 1 小时内,每隔 4 分钟进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度数。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与所学的相关结论进行对照。 结合以上描述和下面的图片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 1.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甲、乙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同步升温 B.无明显变化 C.甲升温快于乙 D.甲升温慢于乙 2.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两位同学发现甲容器内温度计的读数均低于乙容器,原因可能是 ①水与干沙子的热力性质差异 ②水与干沙子的热量传递方式相同,但同体积水的热容量更大③水与干沙 子的透明度差异大④水体存在蒸发散热的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上面的实验结束后, 两位同学通过改变实验设计进行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过程Ⅱ的简要描述: 除了“将 温度计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之外, 其他实验步骤均与实验过程Ⅰ一致。 实验的模拟图如 下。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同步升温 B.无明显变化 C.丙升温快于丁 D.丙升温慢于丁 4.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 4℃到实验Ⅱ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 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 。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B.温度计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C.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 D.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5.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 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A.与初始状态一致 B.P 丙= P 丁 C.P 丙> P 丁 D.P丙< P 丁 【答案】 1.D 2.D 3.D 4.C 5.C 【解析】 【分析】 1.由材料可以知道,甲容器内是水,而乙容器内是沙子,沙子的热容量明显低于水的热容量,所以乙升 温速度快。 故选: D。 2.①水与干沙子的热力性质差异,沙子升温速度快,故符合题意;②水与沙子的热量传递方式不完全相 同,故不符合题意;③显而易见水与沙子的透明度差异大,故符合题意;④水体存在蒸发散热的现象,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温度,故符合题意。综上可知, D 选项正确, A、 B、C选项错误。 故选: D。 3.将温度计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温度计上的度数反映的为容器内的大气温度,由于水 的热容量大,升温速度慢,所以水向外辐射的能量较沙子少,其辐射强度较弱,所以在短时间内,丙容器 内升温慢于丁。 故选: D。 4.温度计上显示的读数为大气的温度,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也就是沙子和水的热量传递给空气, 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量是很少的。 故选: C。 5.读图,根据沙子和水的比热不同,装有沙子的容器内的气温升高快,温度高,气压低,而装有水的容 器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 C选项正确, A、B、D 选项错误。 故选: C。 10. 下图中 ,(a) 为我国云贵高原洱海流城示意图。 历史上流城气候干湿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 变化,进而形响入湖河流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 ,(b) 为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征的时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 (a) 判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水量变化小且水流平缓 B.洱海属于构造湖、咸水湖 C.甲到乙湖底沉积物粒径变小 D.洱海西岸地势陡 , 东岸缓 2.招图 (b) 推断 A. 120 年---1500 年,气候变干,沉积物粒径呈减小趋势 B.1500 年---1700 年,气候变湿,沉积物粒轻呈增大趋势 C.1700 年---1850 年,气候变湿,沉积物粒径呈增大趋势 D. 1890 年---2000 年,气候变干,沉积物粒径呈增大趋势 【答案】 1.C 2.D 【解析】 【分析】 1.云贵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A 错;洱海是构造运动产生,属于构造湖,但是洱海有 出水口(流出) ,属于淡水湖, B 错;从甲到乙,河流携带的力量减弱,粒径由大到小沉积, C对;根据地 形图,洱海东岸地势陡 , 西岸缓, D错。故答案选 C。 2.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离湖心更近,湖底沉积物粒径增大,反之减小。 120 年~1500 年,沉积物粒径呈减小趋势,说明气候湿润; 1500 年~1700 年沉积物粒轻呈增大趋势,气候变干, B 错; 1700 年~1850 年,沉积物粒径呈变小趋势, C错; 1890 年~2000 年,气候变干,沉积物粒径呈增大趋势。 D对。故答案选 D。 11. 2019 年 9 月,我国的一个旅游团来到某国国家公园游览。该国家公园有大量独特的白蚁丘。 白蚁丘相对宽阔的两面可吸收早晨和傍晚较弱的太阳热量, 而较窄的两面则可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 以保 持白蚁丘内部温度相对稳定。抵达该地时刚好北京时间 12:00 ,白蚁丘的日影朝向正南略偏向东。下图为 白蚁丘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家公园位于 A.印度 B.东非高原 C.澳大利亚北部 D.巴西高原 2.白蚁丘窄面的朝向大致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3.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至“夏至”期间,正午时白蚁丘的影长 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逐渐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答案】 1.C 2.A 3.C 【解析】 【分析】 1.抵达该地时刚好北京时间 12:00,白蚁丘的日影朝向正南略偏向东,说明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 大,位于 120°E经线略靠东一点; 2019 年 9 月,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日影朝向正南,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以南的地区,综合选项可以判断,澳大利亚北部符合条件。故选 C。 2.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可知,澳大利亚北部国家公园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 由材料 “较窄的两面则可对准正午炙热阳光 ”可知,窄面朝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A 正确。故选 A。 3.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夏 ”至“夏至 ”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北回归线 上,从立夏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白蚁丘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影长变长, C正确。故选 C。 12.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 ,其形成受地壳抬升和河 流侵蚀的综合作用。下图为环崖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壳抬升前 ,该地 A.河道位置不易摆动迁移 B.背斜构造使砂岩更趋坚硬 C.页岩受侵蚀程度大于砂岩 D.地表受外力作用趋于平缓 2.地壳抬升后 ,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 A.河曲发育 B.定向侧移 C.持续下切 D.游移不定 3.环崖是弧型主要是因为 A.砂岩与页岩之间不规则断裂而成 B.页岩成环形崩塌形成 C.前期曲流形态在砂岩中发育而成 D.后期河流侧蚀砂岩形成 【答案】 1.D 2.B 3.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抬升前 ,该地河道弯曲,位置容易摆动迁移, A 错误;背斜构造使砂岩张裂破碎, B 错误;河流位于砂岩上, 页岩受侵蚀程度小于砂岩;河道弯曲,地形平坦,故地表受外力作用趋于平缓, D 正确;故选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页岩受侵蚀程度小于砂岩,地壳抬升后 ,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河流会对岩层进行 侧向侵蚀,相对较软的页岩逐渐被侵蚀掉,而坚硬的砂岩还存在, B 正确。河曲发育是河流侧蚀形成,并 不是岩性不同造成的; 持续下切主要发生在河流上游地形地伏较大的地区或者地壳的持续抬升造成; 河曲 发育造成河道游移不定。故选 B。 3.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崖是呈规则的环形,环崖是弧型主要是因为前期曲流形态在砂岩中发育而成,后 期河流溯源侵蚀砂岩形成, C正确。环崖是弧型是比较规则的,不是砂岩与页岩之间不规则断裂而成。故 选 C。 13. 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 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 A.地形多样 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 D.地质稳定 2.K 岛 1983 年火山爆发的原因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答案】 1.C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和板块运动。 1.K 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海拔较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K 岛植被恢复迅速 的条件是水热充足, C 对。地形多样、土壤肥沃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条件, AB 错。处在板块交界处, 地质不稳定, D 错。故选 C。 2.K 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故选 D。 14.根据日本利根川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判断,其河水补给类型分别是 A.①积雪融水 ②降水 ③地下水 B.①地下水 ②积雪融水 ③降水 C.①积雪融水 ②降水 ③降水 D.①地下水 ②降水 ③地下水 【答案】 C 【解析】 【详解】 ①出现在 3-4 月份,应该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春汛,②出现在 6-7 月份,为大气降水形成的 夏汛,③出现在 9-10 月份,应该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因此,其河水补给类型分别是①积雪融水、②降水、 ③降水, C正确, ABD错误。故选 C。 15. 推特作为全球性社交软件,用户广泛。研究人员从全球 50 座城市的推特数据中识别语言群 体及其居住的社区(根据用户在特定时间内发表推文显示的所在地来确定) ,来探讨城市的融合程度与全 球移民融合情况。下表为部分城市的融合程度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融合程度最高的是 A.费城 B.旧金山 C.东京 D.伦敦 2.研究人员获取用户居住地信息的最佳时间是 A. 22:00 B.16:00 C.12:00 D.8:00 3.影响城市的语言融合程度排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 B.文化认同 C.地理位置 D.人群数量 【答案】 1.D 2.A 3.B 【解析】 1.根据融合的语言总数来判断, 费城融合了 10 种语言, 旧金山融合了 15 种语言, 东京融合了 14 种语言, 伦敦融合了 23 种语言,伦敦是融合程度最高的城市,故 D正确。 2.16:00、12:00 、8:00 这些时间点,人们大多在上班或者上下班的路上,数据不准确, 22:00 人们基 本在家休息,所以是研究人员获取用户居住地信息的最佳时间,故 A 正确。 3.语言的融合代表一个地区的亲和力和信任度,一个地区的文化认同越高,语言融合度就越高。语言融 合度与经济水平,地理位置,人群数量没有直接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 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 “ 单独二孩 ”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 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2.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 15 年时间内 A.劳动力人口的抚养负担将得到减轻 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 (100 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比值 ) 将会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 D.人口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压力会增加 【答案】 1.C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下人口的增长。 1.2016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 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 2025 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日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 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 但不是取消计划生育 基本国策, A 错;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但不是为了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并且人口差距会增大, B 错;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短期会拉动房 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但不是政策实施的目的, D错,故本题选择 C。 2.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 15 年时间内,在短期内,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劳动 力人口的抚养负担将加重, A 错。青少年人口性别比不会明显变化, B 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提高,但 不会提高一倍, C错。新政策会使儿童人口和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加,将是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压力 会增加, D对。故本题选择 D。 17.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巴黎协定》 ,这一行为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和公平的观念 B.公平和环境的观念 C.环境和权利的观念 D.发展和权利的观念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考查可持续发展理念。 【详解】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巴黎协定》 ,这一行为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和环境的观念,违背了 国家之间的公平,违背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B 正确。发展的观念认为经济发展划第一位的,权 利的观念是平行的享受、利用资源, ACD错误。故选 B。 18. [ 地理 —— 选修 3:旅游地理 ] 杭黄高速铁路长度约 265 公里,其中浙江境内约 183 公里。干线主要位于皖南及浙西山区。杭黄高速铁路 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延伸,沿途将杭州、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山串连起来。 分析杭黄高铁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答案】整合沿线旅游资源,提升资源集群度;拓展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缩短时间,提高通达性;拉近与 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距离,扩展市场范围;加强两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详解】 交通主要起到加强区域联系,方便人们出行,高铁速度快还有缩短时间,扩展市场范围的作用。具体说整 合沿线旅游资源,提升资源集群度;拓展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缩短时间,提高通达性;拉近与长三角地区 的市场距离,扩展市场范围;加强两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19.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或灰霾天气。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 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读某区域 4 月 20 日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天气特点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台风影响,东京风力大于长沙 B.受暖锋影响,淮南即将迎来绵绵细雨 C.受上升气流影响,北京天气晴朗 D.受反气旋的控制,平壤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2.仅考虑气象条件,图中出现霾可能性最大的区域是 A.平壤地区 B.北京地区 C.山东半岛东部地区 D.郑州地区 【答案】 1.B 2.B 【解析】 【分析】 1.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长沙的等压线比东京的等压线密集,风力长沙大于东京, A 错;武汉与武汉 之间为暖锋,受暖锋影响,淮南即将迎来绵绵细雨, B 正确;北京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稳定, 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 C错误;平壤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但不会出现狂风暴 雨天气, D 错。故选 B。 2.据图可知:北京目前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出现霾可能性最大的区域是 北京,选 B。 【点睛】 20.下图为 2019 年嘉定区 11 月连续 5 天的天气预报。它显示了嘉定受某一天气系统影响前、影响期间和 影响后的天气变化。该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暖性高压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月 17 日至 21 日,嘉定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先下降后上升,最高气温总体呈减小趋势,且天气经 历了多云 —阴—晴 —多云 —多云的变化过程,说明该天气系统过境会造成气温下降,冷锋过境会导致气温 降低, 11 月 18 日应该是过境时, B 正确。暖锋过境会导致气温上升, A 错误。气旋过境时一般会出现阴 雨天气,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C错误。暖性高压温度大于四周,暖性高压过境会导致气温先上升,后下降, D 错误。故选 B。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旅游地理 下图是旅游公司为家住武汉的王先生一家国庆 “自驾游 ”而提供的 2 条旅游线路。请你结合图与所学知识, 为王先生指出 ① 和 ② 两条线路中,哪条线路更有游览价值,并说明原因。 【答案】 ② 线路更有游览价值。 ② 线路的旅游资源更丰富,游览价值更高; ② 线路的旅游资源都距线路 近,集群状况更好; ② 线路地域组合更好,而 ① 线路旅游资源大多相同。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从游览价值的角度分析包括旅游资源类型、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22. [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 传统生猪养殖,猪舍简陋、粪污随意排放,导致蚊鼠成灾、病疫多发。下图示意广西金秀县高架网床 清洁养殖猪舍。 分析使用高架网床猪舍养猪有助于减轻当地养殖污染的原因。 【答案】楼层封闭,减少臭味扩散;网床利于排泄物与饲养区直接隔离,少冲洗,减少污水排放;排泄物 固液分离,利于回收利用;雨污分流,减少水源污染;减轻周边土壤污染。 【解析】 【详解】 高架网床猪舍养猪有助于减轻当地养殖污染的原因主要从该养殖方式对不同的污染类型,包括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的改善作用角度分析。从大气污染来看,该猪舍为封闭两层楼,减少了臭味扩散。从 水体污染看,污水池与雨水池分离,固液分离,实现了雨污分流、固液分离。 ,网床空隙较大,下有积粪 区,与饲养区隔离,减少了污水排放。由于污水排放量减少,对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程度降低。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 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 上游河谷降水丰富, 森林、 草原、 雪山相互辉映。 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如图) 。伊 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 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影响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2)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 (3)根据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答案】 (1)水文特征:年径流量小;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不大。 主要因素: 流域内的降水量、河流流域面积、冬夏季气温、植被覆盖率、冰川断积等。 (2)巴尔喀什湖湖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的部分水分随西风输送至在东部山地形成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山 地降水汇人伊犁河,再经伊犁河流人巴尔喀什湖。 (3)伊犁河下游地处内陆,距海洋遥远,到达的海洋水汽量少,导致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流 量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较小;河流径流量小,河床发育浅:由于降水少,流域内 植被稀疏;地表腐殖质少,土壤贫瘠,土质疏松;由于植被少,能够提供的食物有限,生物种类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循环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 (1)水文特征有径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 主要因素有降水量、流域面积、气温、植被覆盖率、 冰川等。 (2)该地受西风影响明显,故水汽由巴尔喀什湖输送到东部山地;地势东高西低,径流由东部山 地流向巴尔喀什湖。 ( 3)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河流、气候、植被、动物,整体性就是说 明这些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局部略图 材料二:乙地(阿空加瓜谷)是智利重要葡萄产区,葡萄园的海拔高度从 50 米到 1000 米不等,夜晚 从安第斯山脉下来的冷气流使葡萄园非常冷凉。 材料三: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 2016 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 2016 年 8 月 5 日到 2016 年 8 月 21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22 °54′30″S ,43°11′47″W) 举行。 (1)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甲地区,虽然东濒大西洋,但是气候干旱。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出乙地种植葡萄过程中易受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3)智利拥有多种清洁能源,请列举两种并分析其适宜投资开发的区位优势。 (4)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某游客于北京时间 6:00 从北京机场出发,飞机沿最短线路飞行 36 小时抵达 巴西,该游客所经历的白昼时间 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 )12 小时。说出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特点。 【答案】 (1)位于盛行西风带背风坡;西侧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灾害类型:低温冻害 防御措施:培育耐寒品种;加强对低温冻害灾害的预报预警;修建温室大棚等保温设施。 (3)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任选两种) 能源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投资环境好。 (4)大于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南美洲南部为背景,以多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气候成因、气象灾害及防御措 施、清洁能源及开发区位优势、昼夜更替周期变化及昼夜长短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 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图中显示,甲地区位于 40°S~60°S,位于西风带,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位于盛行 西风带背风坡;西侧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当地水汽少,西风越过山脉,在甲地以下沉气 流为主,很难成云致雨;气流下沉增温,且晴天多,蒸发旺盛,从而形成干旱的气候。 (2)材料二信息表明,夜晚从安第斯山脉下来的冷气流使葡萄园非常冷凉,由此判断,乙地种植葡萄过 程中易受的气象灾害是低温冻害。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应预报、保温设施、品种等方面进行思考作答。加 强对低温冻害灾害的预报预警,及时做好保温措施;利用覆盖、修建温室大棚等保温设施保护葡萄;因当 地经常有山脉下来的冷气流,因此要培育耐寒品种,适应当地环境。 (3)智利南部沿海地区全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智利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天气晴朗,纬度较低, 太阳能资源丰富;安第斯山地形起伏大,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智利处于板块交界处,地下岩浆活动活跃,从而形成丰富的地热能。适宜投资开发能源的区位优势应从资 源、市场、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具有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资源丰富;当地人口经济 发展,对能源需求量较大,因此能源市场广阔;当地政府支持,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因此投资环境好。 (4)北京的经度约为 116°E,材料三信息表明,里约热内卢的经度为 43°11′47″W,因此中国某游客 从北京机场出发,飞机沿最短线路飞行抵达巴西,从东西方向上应向西飞,飞行方向与晨昏线移动方向一 致,会使得日出和日落时间延迟,从而增长该游客所经历的白昼时间和黑夜时间,因此白昼时间大于 12 小时。 8 月 5 日到 8 月 21 日,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因此此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特点是昼长夜 短、昼渐短夜渐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