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浙江选考)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浙江选考)Word版

微专题5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加试要求 ‎1.地壳的物质组成 ‎(1)地壳的物质组成(a)‎ ‎(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b)‎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a)‎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b)‎ ‎(3)地质构造的类型(a)‎ ‎(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分析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 板块 运动 ‎ ‎ 板块张 裂区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边界 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运动 方向 对地貌 的影响 形成裂谷 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图示 A级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与应用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 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从岩 层的 新老 关系 上 ‎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 地貌 未侵 蚀地 貌 常形成 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 后地 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真题设问 ‎1.(2018·4月浙江选考)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2.(2018·4月浙江选考)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3.(2017·11月浙江选考)‎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4.(2017·11月浙江选考)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5.(2017·4月浙江选考)右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考向和规律 ‎1.考向: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征、六大板块的分布、运动方向及产生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的考查形式,其中又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材料特征:多以某地物的景观图、区域示意图、地质构造示意图或地貌示意图等示意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呈现考查内容的相关信息。‎ 设问特征:设问方式比较简单,在选择题中,多是正误判断类或组合类选项,非选择题多是较为简单的名称、分布或运动方向、地貌特征等为主要设问内容与方向。‎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选项的正误或组合的合理性、正确性,归纳出非选择题的正确答案。‎ 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1)~(2)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 岩石应该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D。第(2)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而来,故选D。‎ 例2 (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 ‎(2)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甲地两侧都有断层,且相对断层两侧的地块上升,故为地垒。第(2)题,乙处岩石是片麻岩,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的,属于变质岩。‎ 例3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 A.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答案 A 解析 仔细观察图示,图中示意陆地板块之间的碰撞,且有大小之分,小板块在与大板块碰撞后,小板块前端向下俯冲,后端随之隆起,大板块则呈现出一系列的隆起。这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北侧高大山脉形成过程相符,故A正确。‎ ‎1.(2017·浙江杭州四校联考)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 D.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答案 C 解析 岩石圈处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它比地壳范围大。岩石圈为生物圈提供生存的场所,因此关系密切。‎ ‎(2017·浙江台州适应性考试)有机宝石琥珀是裸子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后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内部含有动植物的包裹体。据此完成2~3题。‎ ‎2.琥珀存在于哪类岩石中(  )‎ A.变质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3.与琥珀相伴而生的能源资源最有可能是(  )‎ A.地热能 B.石油 C.煤 D.水能 答案 2.D 3.C 解析 第2题,琥珀属于生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侵入岩、喷出岩属于岩浆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这些岩层中不可能出现化石。第3题,琥珀是内部含有动植物的包裹体,是由裸子植物的树脂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树脂是植物体产生的,煤是古代植物在一定条件下深埋地下转化形成的,所以与琥珀相伴而生的能源资源最有可能是煤。‎ ‎(2017·浙江宁波期中)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读“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5.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安第斯山脉 C.东亚岛弧 D.阿尔卑斯山脉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为褶皱,可推知其为两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处于消亡边界,故选B项。第5题,结合选项可知只有阿尔卑斯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内部张裂形成;东亚岛弧、安第斯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故选D项。‎ ‎(2017·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 A.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B.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 C.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D.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 ‎7.关于图示地质作用或地质构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 C.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 D.该地后期以外力作用为主 答案 6.A 7.D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形来看,该处比周围其他地区低,为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第7题,从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来看,先是经过内力作用,岩层发生弯曲,随着挤压和拉伸的力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力,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构造,后来由于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D项正确;甲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项错;乙处是相对下沉的岩块,为地堑,B项错;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稳定性差,不宜修建隧道,C项错。‎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 ‎(2)从地形上看,A是________,B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用箭头表示C处岩层的运动方向。‎ 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 (2)谷地 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风化侵蚀形成山岭 (3)画图略(断层线左侧的岩层相对上升,右侧岩层相对下降)。‎ ‎9.(2017·浙江上虞调研改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答案 (1)秦岭所在岩层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 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地区为断层构造,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28、29加试加练 ‎10.读“大洋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__,P处为__________,B处是________物质上升处。‎ ‎(2)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岩。‎ ‎(3)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 ‎(4)如果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 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的______________山系。‎ 答案 (1)海沟 海岭 地幔 (2)喷出(岩浆)‎ ‎(3)ECD (4)美洲 科迪勒拉 解析 (1)A处位于海底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地带,为海沟;P处高低起伏,为海岭;B处为岩浆的发源地即地幔。(2) H处位于火山口附近,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浆)岩。(3)岩浆涌出地壳不断冷却凝固,推动两侧岩石向远处移动。按距离B处远近即可判断岩石年龄的新老。(4)结合大陆板块N与M板块的相对位置可知其为美洲板块,二者碰撞形成科迪勒拉山系。‎ ‎11.(2017·浙江绍兴检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区域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D区域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_______。‎ ‎(2)B区域两侧有短线,表示岩层的移动方向,请在图中画出左右短线的箭头方向。‎ ‎(3)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区域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AB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甲处易发育成河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向斜 山谷(谷地或盆地) (2)画图略。(两个都向上) (3)D D处为背斜,背斜处不易坍塌,不易积水 (4)岩层断裂下陷 断层 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解析 第(1)题,根据C处岩层向下凹可判断为向斜;根据D处地表向下凹可判断为山谷(谷地或盆地)。第(2)题,根据同一岩层的错位关系可知B岩体较两侧低,说明B岩体相对下沉,两侧相对上升。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D处岩层向上凸,为背斜。背斜符合力学原理,承受的力较大,不易坍塌,且不易积水,因此可作为隧道选址。第(4)题,根据图形信息B岩体为岩层断裂下陷,说明是断层;甲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发育成河流。‎ ‎1.(2017·绍兴3月统考)奇峰怪石的黄山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群峰林立的张家界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雄伟险峻的泰山则由片麻岩构成。按岩石成因分类,以上三种岩石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C.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D.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答案 C ‎(2017·浙江杭州期末)位于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在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据清代《黑龙江外记》记载:“……,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 ‎,亦有碎石块落至原地,亦落四周,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2.“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最有可能与图中数字所示地质作用一致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D 解析 “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所表达是岩浆冷凝成岩浆岩的过程,即图中④。‎ ‎3.(2017·浙江东阳调研改编)读“某岛屿上东西方向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 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答案 B 解析 图中基底是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侵入到基底之中,说明发生了岩浆侵入;有火山熔岩分布,说明有岩浆的喷出运动;花岗岩脉出露地表说明该地受外力的侵蚀作用,B项正确。‎ ‎(2017·浙江宁波期中)‎2016年2月6日3时57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台湾高雄市(22.94°N,120.54°E)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4~6题。‎ ‎4.据材料可知,这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 A.软流层 B.地幔顶部 C.地幔底部 D.地壳 ‎5.下列关于此次地震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 ‎6.对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 4.D 5.C 6.C 解析 第4题,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5千米,地壳陆地上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因此此次震源最有可能在地壳,故选D项。第5题,台湾处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故选C项。第6题,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故选C项。‎ ‎ (2017·浙江杭州模拟)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A.2B‎.3C.4D.5‎ ‎8.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 B.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④之间 C.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D.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结合经纬度和大陆轮廓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图中纬线30°为南纬30°,在图示范围内①为印度洋板块、④为太平洋板块、③为美洲板块、③⑤之间为南极洲板块。第8题,①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②处属板块消亡边界,比板块内部(④)多地震;⑤处属板块张裂地带;③处多高大山系,附近海域岛屿少。‎ ‎9.(2018·浙江杭州建人学校检测)下图是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景观示意图。从地质构造的类型看,该景区位于(  )‎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 答案 C 解析 图中岩层的形态向上拱起,故为背斜。‎ ‎(2017·浙江东阳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10.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 A.地堑谷B.背斜谷C.向斜谷D.断层谷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谷地南北两侧的沉积岩可以看出该地有明显的断裂错位,故为断层,断层线附近由于岩层破碎故容易形成断层谷,所以D项正确。‎ ‎(2018·浙江诸暨牌头中学期中)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 ‎1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B.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C.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D.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⑧岩层年代由老到新。读图分析,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成岭,A、B错;乙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被侵蚀成谷,D对,C错。‎ ‎12.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构造地貌名称为________。甲、乙两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油气的是________。‎ ‎(2)乙处成谷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处在流水溶蚀作用下,最易形成________地貌。‎ ‎(3)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 ‎(4)据图判断①处岩石为________(根据岩石成因),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是①________②(填“早于”或“晚于”)。‎ 答案 (1)向斜 山地 乙 (2)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山谷 喀斯特 (3)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地下水汇聚,易透水;石灰岩易受流水的溶蚀,地质不稳定等。‎ ‎(4)岩浆岩(或侵入岩) 早于 解析 第(1)题,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图示甲处地貌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向斜储水,背斜储油气。第(2)题,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乙处石灰岩广布,经长期的流水侵蚀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第(3)题,丙处为向斜,建隧道易塌方,且向斜槽部储水,建隧道容易透水。第(4)题,图示①岩层侵入了沉积岩层,故判断为岩浆岩;而②沉积岩层未被破坏,故判断②在①之后形成。‎ ‎13.(2017·浙江永康检测)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为什么?‎ 答案 (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出露海面形成岛屿。‎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背斜形成过程中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因为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岛屿是由背斜成山,出露海面而成。(2)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3)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而非储油构造。‎ ‎14.(2017·浙江文成检测)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____的基础上运动的。‎ ‎(2)东南亚地区基本位于______板块上;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上;西印度群岛位于__________板块上;秘鲁渔场海域基本位于________板块上。‎ ‎(3)土耳其伊兹米特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此处板块的边界为__________(填生长或消亡)边界。‎ ‎(4)简述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 ‎(5)试分析菲律宾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答案 (1)软流层 (2)欧亚 印度洋 美洲 南极洲 (3)消亡  (4)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形成。 (5)菲律宾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薄弱、岩浆活动频繁,易形成火山喷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