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41/b79bf436077e2c34a6374efe678b1ed1/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41/b79bf436077e2c34a6374efe678b1ed1/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41/b79bf436077e2c34a6374efe678b1ed1/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精练:必修1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能训练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2017年上半年全球海外并购迅猛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本全球化。 ( ) 答案 T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达国家是利,对发展中国家是弊。( ) 答案 F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任何国家利弊并存。 3.公平竞争原则是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 答案 F 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4.“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答案 F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战略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选择题 5.随着跨国网络代购这一新商业模式的井喷式发展,“海淘”也随之在国内急剧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加入“海淘”大军。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海淘”现象反映了( ) A.生产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商品全球化 答案 C 网络代购即海淘,淘购的是商品,因而体现的是贸易全球化,C项正确。A、B项不合题意。D项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6.近年来,我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产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对我国而言,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②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空间 ③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深入发展 ④规避了经济全球化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材料是问对我国的积极意义,③是针对世界市场的意义,排除。经济全球化风险规避不了,④排除。 7.(2018天津文综,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成就得益于全球化。同时,中国为全球化创造巨大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这说明全球化( ) A.是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 B.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C.有利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D.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 答案 D 题意反映了中国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并且在经济全球化中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D项正确。A、C不合题意。建立国际新秩序才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B错误。 8.“一带一路”是辐射65个国家、覆盖44亿人口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走廊,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应借助“一带一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这是基于( ) ①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全球化趋势中占主导地位 ②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 ④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①错误。我国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④中的“转向”说法错误。中国借助“一带一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既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深化各国的联系,也是因为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②③正确。 9.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以“美国优先”为旗号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并向本土制造业巨头施压,要求它们将生产基地迁回国内,把就业岗位留在美国。这一经济政策( ) ①巩固了美国传统制造业的优势 ②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③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④违背了世贸组织的透明度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经济全球化深化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但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②③正确。美国的这一经济政策并不能巩固国内传统制造业的优势,①错误。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原则,④有误。 10.G20杭州峰会期间,“一带一路”成为与会各国嘉宾热议的关键词。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共建“一带一路”( ) ①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②能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主导世界市场发展 ③旨在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 ④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共建“一带一路”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的合作,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①④符合题意。“一带一路”建设,并不能主导世界市场发展,排除②;“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并不是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也不能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排除③。 11.(2018课标Ⅱ,15)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2大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 ) 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 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 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 ④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会加剧外来的竞争,促使金融机构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市场主体将增加选择余地,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②④正确。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增加,①错误。扩大开放未必带来金融机构的成本降低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③错误。 12.2017年12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基准利率提升25个基点,并预期在2018年还要进行三次加息。有专家分析,美联储加息可能会迫使欧洲央行加息,对中东、印度、日本等新兴市场产生较大冲击。这一分析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一国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 B.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加快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紧密联系,一国经济政策可能影响他国 答案 D 美联储加息可能会迫使欧洲央行加息,对中东、印度、日本等新兴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紧密联系,一国经济政策可能影响他国,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相互间的影响加深,A、B、C项均与题意不符。 13.我国某制鞋企业在意大利设立设计中心,负责设计鞋型;在西班牙设立采购中心,负责采购皮革:在柬埔寨设立生产基地,负责制作鞋底;在广州总部加工后,经香港配送世界各地。该经营方式反映的理念是( ) A.整合全球资源,充分利用各地的比较优势 B.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其他国家的技术升级 C.以国内市场换取海外经销渠道和先进技术 D.与国外企业联手经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答案 A 世界各地拥有的资源不同,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各地的比较优势。我国某制鞋企业的经营理念,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整合了全球的资源,在资源互补中谋求优势,A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14.2017年我国对外开放推向纵深,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下列数据反映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是( ) A.全年货物出口153 321亿元 B.全年货物进口124 602亿元 C.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8 108亿元 D.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 776亿元 答案 C 对外投资是“走出去”的重要形式,C项正确。A、B反映的是一般商品贸易,D涉及“引进来”的问题。 15.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积极与沿线国家展开经贸合作。2017年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这说明我国( ) ①“走出去”能力不断增强 ②利用外资综合优势显著上升 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是“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体现,①③正确。②不合题意。④中的“主导者”说法错误。 16.(2018天津文综,10)根据下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C.我国对外开放中“走出去”的规模不断扩大 D.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 A 从2016年与1981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的对比看,我国出口总额有极大的提升,同时初级产品占比降到极小而工业制品占比升到极高,说明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A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17.(2018浙江4月选考,15)2017年底,中国通过竞争获得的中泰高铁一期工程开工。该工程连接泰国首都曼谷与东北部的呵叻府,其设备和技术由中方提供,资金由泰方承担,工程完成后将给两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国( ) ①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初见成效 ②利用外资综合优势显著上升 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中国通过竞争获得的中泰高铁并由中方提供技术,这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体现,也说明我国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上初见成效,①③正确。②中的“利用外资”不合题意。④中的“主导者”说法错误。 18.2017年我国钢材出口绊脚石增多,美国对中国钢铁反倾销案件频出。美国商务部就对华不锈钢板材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作出终裁,裁定中国企业63.86%~76.64%的反倾销税率和75.6%~90.71%的反补贴税率。面对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我国企业应该( ) ①依靠科技和管理降低商品价值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②积极应诉,运用WTO相关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④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扩大国际竞争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美国对我国钢材征收反倾销税,根本原因在于两国产业结构上的同质化,因而我国企业应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出口受制于人的现象;对于美国的做法,我国企业可以运用WTO相关规则维护自身权益,②③正确。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一国决定的,①错误。反倾销的一大原因就是商品低价格,④有误。 19.(2018课标Ⅲ,15)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 ) ①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进口 ②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③完善产业体系,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 ④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吸引海外游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图反映该国总体贸易差额为正值,说明该国出口大于进口,要平衡总体贸易收支,那么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进口是可行办法;图还反映货物贸易差额为正值,服务贸易差额为负值,说明该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完善,需要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优化本国产业,①②正确。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对本国产业不利,而且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和大力吸引海外游客会扩大该国出口大于进口的贸易状况,③④不选。 20.美国制裁中兴,背后折射的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问题: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上的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最终行业将受制于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技术输出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②将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③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故①错误;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故②错误;材料表明,我国在集成电路行业存在着先进IP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依赖他国的问题,导致受制于人,这说明我们要注重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注重自身的投入和研发,故③④正确。 21.近年来高铁“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根本原因在于铁路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通过学习、引进、吸收再到创新、发展、提高,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中国已成为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佼佼者。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中国高铁世界领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③“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高铁未来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通过学习、引进、吸收再到创新、发展、提高,中国已成为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佼佼者,说明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②④正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①错误。我国高铁未来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③错误。 三、综合题 22.[2018浙江11月选考,37(1)(2)]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17年,两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837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美出口总额约占中国对外出口的19%和GDP的4%。中美经贸往来对各自的经济增长、劳动就业、消费者福利和经济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2018年3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致使中美贸易摩擦上升为贸易战。对此,中国政府在积极寻求与美方协商解决贸易摩擦的同时,对美国强加的贸易战非常明确地表达了点场:“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知识,分析中国“不愿打”贸易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中国“不怕打”贸易战的原因。(2分) 答案 (1)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力发展,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不打贸易战,能够继续发挥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能够延续或增进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反之,只会使中美两败俱伤,且殃及世界。 (2)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不足以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大局;对中国GDP增长的负面影响有限;也会损伤美国自身经济。。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美贸易对中美和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的信息,紧扣中国“不愿打”贸易战的原因这一设问指向,调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的知识,从不打贸易战与打贸易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要紧扣中国“不怕打”贸易战的原因这一指向,根据“不怕打”抓住材料中“对美出口总额约占中国对外出口的19%和GDP的4%”以及中美贸易对美国的积极影响的信息,概括出美国发动贸易战不足以影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大局、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有限、对美国经济发展不利的结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