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步步高》(人教B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六章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课时作业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大气 岩石 动物(生物) 植物(生物) 土壤水 地形 水文 气候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亚马孙河流域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地貌 植被 植被破坏严重,地表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 干旱 大陆性 气候 植被 水文 地貌 土壤 深居内陆 戈壁、沙漠为主 贫瘠 河流欠发育 稀疏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我国西北地区 ①形态特征 ②矿物质 ③分布类型 ④物质尘埃 ⑤有机物质 ⑥物质基础 ⑦水文特征 ⑧水分 土壤水文 地貌 气候 生物 降 水 水汽 热量 降水 调节作用 生物作用 分布地域 水系特征 流水作用 ⑧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l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有机物的能力 l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 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 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 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l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 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l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 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 功能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2·广东文综,2、4 该考点常以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相互 联系为背景,结合区域图表,以选 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形成及区域环境特征。 考 向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右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 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双选)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答案 解析 考 向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结合图示可知,①指向沉积岩且在此过程中有离子参与到水圈中,应 为化学沉积作用; 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 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的过程。 考 向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所致,与 地球内能的释放关联较少;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地球 内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增温没有必然联系。 考 向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 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答案 解析 考 向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人称海洋浮游 植物为“生物泵”,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 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 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因此B项错误。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 大量酸性气体有关,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C项错 误。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 D项错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 互联系的整体 水循环 大气 大气 陆地 海洋 水汽 输送 径流 输送 降 水 蒸 发 降 水 蒸 发 生物循环 植物 微生物 环境 动物 岩石圈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水分 无机盐 光 热量 CO2 有机物 生产功能 l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有机物的能力 叶绿素 碳酸钙 CO2 溶解钙 平衡功能 l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 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l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 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 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变化性 统一性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变化过程 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 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 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黄 土 高 原 过 度 开 垦 植 被 破 坏 水 土 流 失 泥 沙 入 河 泥 沙 淤 积 河 道 下游河床抬升 泄洪能力下降 地下水位升高 影响地表水系演化 洪涝灾害增加 土壤盐碱化严重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 共同的家园——地球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答 题 模 板 (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 答题思路:该地区××、××、××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答 题 模 板 (2)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 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 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 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 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 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 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答 题 模 板 (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 境产生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某区域××要素发生变化时,不仅对该区域 自然环境××等要素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区域的××等要 素产生一定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全国文综甲卷,6~8 该考点常结合区域自然环 境变化,以区域地图为背 景,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 式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的 表现及其影响。 2016·全国文综乙卷,37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8~9 2013·天津文综,6~7 考 向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 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 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答案 解析 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不同海拔降 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 与海拔基本无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 考 向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答案 解析 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 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最大,气温较低。 考 向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 解析 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 用下降,冻害加重。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 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 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 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 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 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右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 差异的影响。 答案 解析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 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 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 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 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 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 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 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 件恶劣。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 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 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 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答案 解析 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 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 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考 向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 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 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 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课时作业 基础落实练 1.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区域性 D.综合性 答案 解析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 素的改变,如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体现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 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 泊面积缩小,到后期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据此可知湖泊的 演变过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3.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答案 解析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 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 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4.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答案 解析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 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导致水文、地形等因素的 改变,最终导致整个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特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 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 环境的变化。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 超过7.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5~6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5.油膜覆盖对原油泄漏海域产生的影 响主要有 ①海洋生物死亡增加 ②海水吸热量 增多 ③空气变干燥 ④气温日较差 变大 ⑤降水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解析 油膜覆盖阻隔了海洋水和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会导致海洋生 物因缺氧死亡;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空气变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6.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此次泄漏影响 最大的是 A.加拿大 B.日本 C.菲律宾 D.墨西哥 答案 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石油泄漏海域位于美国西海岸,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即 可判断该题结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7.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商 品粮基地,该流域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灌区示意图。 材料二 秋浇是该灌区传统 的特殊灌溉制度,一般在10 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进行, 是该灌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 的一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此地渠道密布的原因。 答案 解析 该区域农业发达,生产用水 需求量大;该区域蒸发量大, 降水量少,农业活动需要稳 定的灌溉水源;该区域地势 平坦开阔,便于开挖河渠; 此地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从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入手,结合区域特征,有选择地选取对应的条 件来分析说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秋浇对乌梁素海环境的影响。答案 解析 有利:秋浇淋盐可降低土壤 盐碱度,可以改善灌区土壤 肥力结构。 不利:秋浇淋盐通过排水渠 汇集到乌梁素海,使得化肥 和土壤盐类富集于湖泊中造 成水体富营养化。 结合整体性原理,运用各地理因素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有利和不利两 方面分析影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能力提升练 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下图为“碳 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 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 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 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 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结合图示知,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循环的过 程;④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圈中,故控 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碳排放量与人类 的生产活动有关,自然原因不是主要原因;人类的生产活动无法改 变岩石圈物质循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9.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 果是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格局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建设水电站可调节河流径流量 季节分配,减少洪涝灾害;发展火电站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从而使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 大气污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 完成10~12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10.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增强 B.径流量增大 C.冰雪融水增加 D.降水量增加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结合图示信息,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湖泊面积明显缩小,据 此判断该题结论。 11.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温度上升 B.湖面蒸发作用加强 C.降水强度增大 D.地表径流量增大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黄河源地处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加,河流径流量增 大,使湖泊面积增加。 12.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冻土融水 D.地下水 答案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知,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右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 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 比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 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B.1 900~2 000 C.2 000~2 100 D.2 100~2 200 答案 解析 根据图例,4种情况均是海拔1 800~1 900米该森林植被类型覆盖率最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14.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 B.喜热耐旱 C.喜阴喜湿 D.耐寒耐旱 答案 解析 4种情况中,阴坡、迎风坡该森 林植被类型覆盖率达90%,为最 高,据此可推知该森林植被的生 长习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 斯河两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 入波斯湾。近年来两河因沿途 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至中 下游流量骤减,影响了下游的 自然生态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1)分析德黑兰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原因:纬度较低;处于大陆内部, 大陆性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晴天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 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 低);植被少;湿地少;硬化地面 多;风力较小。 结合德黑兰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城市化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答案 解析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径流量减 少对下游阿拉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由于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径流量减少,地下水 位下降;海岸线侵蚀加剧,海水倒灌,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 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 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河口三角洲萎缩等。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根据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关系,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径流量减少对气候、水源、土壤、生物、植被等方面说明影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www.91taoke.co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