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高考总复习配套限时规范专练:第四单元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业(湘教版)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第2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题意可知“桃花源”这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答案 1.C 2.A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3~4题。 3.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4. 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解析 第3题,根据题目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4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答案 3.D 4.C (2019·龙岩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资源 C.地形 D.交通 6.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解析 第5题,图示城市城区主要沿河呈条带状分布。河流沿岸地形较为平坦、水源充足,还兼有航运之便。第6题,①②两城市位于河流凸岸,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平原面积较其他河谷地带面积广阔,利于城市发展。 答案 5.A 6.B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线示意图”,回答7~8题。 7.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8.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资源 D.地形 解析 第7题,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社会经济条件不是主要原因。第8题,图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的差异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答案 7.D 8.D (经典高考题)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9题。 9.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解析 抓住“高速运行”,要求铁路线必须平直,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答案 A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11.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11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答案 10.A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北京市文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6分) 解析 读图可看出,图中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和高原,平原地区城镇的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而山地和高原地区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答案 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13.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4分) (2)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公路线路的特点,并简述其原因。(8分) (3)简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解析 第(1)题,可从地形地势及其分布状况两个方面描述,要注意观察等高线的数值、疏密程度和延伸方向,以及图中的指向标等。第(2)题,乙村→甲村公路线路比较平直,乙村→丙村公路线路比较弯曲;原因从地势特征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带和山间盆地,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地形、水源、气候(北方地区多刮北风)有关。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北部和南部海拔较高,中部有东西向的宽阔河谷。 (2)乙村→甲村的公路线路比较平直,乙村→丙村的公路线路比较弯曲。原因:乙村→甲村公路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平坦,乙村→丙村公路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沿等高线修建,以减小公路的坡度。 (3)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带和山间盆地。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靠近水源,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适宜人类居住(避寒)。 14.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8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6分) 解析 第(1)题,地形、地势特征应根据左图中的图例和河流流向确定;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可借助右图上赤道穿过的位置特征确定。第(2)题,对照图例分析苏门答腊岛聚落(城市、乡镇)的分布与河流、地形和海岸线之间的关系。第(3)题,主要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对铁路施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案 (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有利影响:地形平坦。不利影响: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