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www.ks5u.com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能力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1.(2018·全国卷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1)、(2)题。 (1)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解析】(1)选C,(2)选C。第(1)题,填海造陆的地区为了节省工程量,造陆后的地区一般地形较为平坦,很少有山丘出现,图中可以看出西南、西北、东北都有山丘分布,说明地势较高,东南方向地形相对平坦,距离山丘最远,所以在东南方向海岸线推移距离最长。第(2)题,澳门地形以丘陵为主,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少见自行车是因为坡大。从比例尺以及常识可以排除道路狭窄,从街道形态可以排除曲折。修建道路一般会使地形趋于平坦,路面凹凸不平不符合常理。 2.(2018·全国卷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由材料中“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可知,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图可知,①珀斯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自然景观以常绿硬叶林为主;②库伯佩迪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夏季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蒸发量大、气温高,冬季因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大;③古德帕拉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东南信风与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④悉尼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小,自然景观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第(2)题,从材料可知该地地下住宅是从矿工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演化而来,矿井中通常会有通风井道,由此可推出这个通天井的作用应该是通风换气为主;从图上可以看出,当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阳光只能照射在狭窄的井壁上, 通过垂直的通天井采光效果不佳;地下住宅的一侧没有土体和岩石的阻挡,居民可以通过这一侧出入取水和通信,而不需要开挖狭长的通天井。第(3)题,地下住宅保温效果较好,但室内温度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恒温;草原蒙古包是为了拆迁方便,在地面以上,呈隆起的圆形,与本地的地下住宅没有相似之处;地下住宅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冬夏温度变化幅度相对大气温度来说较小,因此冬暖夏凉,地下住宅是在地下开挖形成,与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1.(1) 突破1 A.时间角度分析 B.空间角度分析 C.产业结构分析 D.人地关系分析 1.(2) 突破2 A.地对人的影响 B.人对地的影响 C.优势因素分析 D.劣势因素分析 2.(1) 突破3 A.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 C.气候影响分析 D.位置影响分析 2.(2) 突破2 A.地对人的影响 B.人对地的影响 C.优势因素分析 D.劣势因素分析 2.(3) 突破3 A.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 C.气候影响分析 D.土地影响分析 答案:1.(1)B (2)AD 2.(1)AC (2)BD (3)AC 【备用真题】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解析】(1)选D,(2)选C。第(1)题,结合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可知,该港经历了6次区位变动,最开始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最后洋山港位于东海,属于深水港。第(2)题,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4 900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区;洋山港增加上海港口的运输能力,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突破1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突破2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 (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 不同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①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②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灌溉技术、温室效应等的发展,使干旱、寒冷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 突破3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方法 (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2019·云南联考)《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两千年来,所谓的“瘴气之地”涉及的地域范围很广,并且也在不断变迁。下图为战国到明代瘴域的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瘴气的地理条件主要是 ( ) A.河网密布 B.植被茂密 C.气候湿热 D.地表崎岖 2.图中瘴域北界不断南移、范围不断缩小的原因主要有 ( ) ①人口南迁,使南方耕地增多 ②气候逐渐变暖 ③人口北迁,使北部湿地减少 ④气候逐渐变冷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③④ 3.根据瘴域边界变化推测,我国南方地区明代比唐代 ( ) A.聚落规模减小 B.土地退化加速 C.文化融合减弱 D.开发程度较高 【解析】1选C,2选B,3选D。第1题,读图可知,瘴地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越低,密度越大,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气温过高,地形封闭,气候炎热湿润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第2题,图中瘴域北界不断南移、范围不断缩小的原因主要有人口南迁,使南方耕地增多,人类活动影响大,以及气候逐渐变冷不易形成瘴气。第3题,读图可知,明代的瘴域边界比唐代的更靠南,明代瘴地(县治)在南方更密集,可推测明代南方地区开发程度较高。 【加固训练】 (2019·广东七校联考)辽东湾海岸经历了多次变迁。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人口自发迁入辽河流域,促进了流域的大规模开发。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如图示意辽东湾辽河河口附近近百年来海岸线的变迁,图中最终海岸线(实线)为2003年实际状况。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2)题。 (1)图中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 A.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增加 B.辽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C.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 D.辽河河口潮浪侵蚀减弱 (2)1979年以来,辽河三角洲向南发展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为截取河水,下游常年断流 B.流域内降水减少,干流流量减少 C.流域内植被增加,水库调沙蓄水 D.海防大堤和海产养殖工程束缚 【解析】(1)选B,(2)选C。第(1)题,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说明其海岸线不断南移,河口泥沙不断淤积。由图可知,有两条河流注入盘锦湾,如果河流流域植被覆盖增加,则河流的含沙量会减少,河口泥沙淤积也会减少;辽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加重;材料中没有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的信息,无法判断其是否是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原因; 辽河河口潮浪侵蚀作用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其强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1979年到2003年,辽河河口地区海岸线向南推移的速度逐渐减缓,说明河口泥沙淤积减轻,主要原因应是河流含沙量减少。由材料可知,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枢纽能够调蓄洪水和拦截泥沙,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流域内植被增加,其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从而使河口泥沙淤积减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