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高一年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地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行星均属类地行星的是 ( )‎ A. 金星、地球、火星 B. 水星、木星、土星 C. 地球、天王星、木星 D. 火星、水星、冥王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将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选A。‎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B. 维持地表温度 C. 孕育丰富的地热资源 D. 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 能量 ‎【答案】C ‎【解析】‎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A对。维持地表温度,B对。地热资源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C错。太阳辐射为地球上水循环和大气运动提供能量,D对。故选C。‎ 积极促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 )‎ A. I地 B. F地 C. G地 D. H地 ‎4. 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B. 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 C. 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D. 晴天多,空气洁净,透明度高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I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最多,A正确;F地、G地虽然纬度不高,但阴雨天多,太阳辐射量不如I地多,BC错误;H地海拔不如I地高,阴雨天比I多,太阳辐射量不如I多,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I地位于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A是主要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C是主要原因;I是高原气候,晴天多,空气洁净,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D是主要原因;海拔高对与距离太阳远近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B不是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 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地势: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 天气:云量多,太阳辐射弱。‎ ‎5.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太平洋 D. 四川盆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壳厚度分布特点。‎ ‎【详解】‎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一般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大,故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km,A正确;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BCD错误。故选A。‎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读火山喷发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 回答下列各题。 ‎ ‎ ‎ ‎6.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7. 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6. B 7. B ‎【解析】‎ ‎【6题详解】‎ 在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读图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属于第②圈层。故B正确。‎ ‎【7题详解】‎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A错误。水圈是一个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与地球的内部圈层也有关系,D错误。选B。‎ ‎【点睛】‎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地核分外核和内核。‎ 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 ‎2017年12月10日清晨开始喷发岩浆和火山灰,迫使超过3000名当地居民陆续撤离。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8. 阿贡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岩石圈 ‎9. 受弥漫在大气中火山灰影响,图中()‎ A. ①将增强 B. ②将减弱 C. ③将减弱 D. ④将增强 ‎【答案】8. B 9. B ‎【解析】‎ ‎【8题详解】‎ 一般认为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于岩浆,其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故B正确。‎ ‎【9题详解】‎ 火山灰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①不变,②将减弱,③将增强,④将减弱,故B正确。‎ 读“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 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C. 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 D.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4个,有山峰,代表岩石圈。有流水,代表水圈。有植被,代表生物圈。有大气,代表大气圈。D对,A、B、C错。‎ ‎【11题详解】‎ 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对。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A错。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错。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D错。‎ 点睛:地球外部圈层有四个,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13. 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 A. ② B. ① C. ⑤ D. ③‎ ‎【答案】12. B 13. C ‎【解析】‎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反映了水汽输送环节,即图中序号①;“水泉东流,日夜不休……”,反映了径流环节,即图中序号⑤(地表径流)和⑥(地下径流)。人类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影响地表径流环节。‎ ‎【12题详解】‎ ‎“云气西行是水汽输送,对应①,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是地表径流,对应⑤,下不满,是地下径流,对应⑥,综上所述,选B。‎ ‎13题详解】‎ 人类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地表径流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选C。‎ ‎14.“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程度。‎ ‎【详解】A图显示,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自转,而图中为顺时针自转,排除A。B图显示,该图为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自转,而图中为逆时针自转,排除B。C图显示,该图为北极指向上的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为从左至右自转,图中也为从左至右自转,选项C符合题意。D图显示,该图为北极指向上的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为从左至右自转,而图中为从右至左自转,排除D。所以选C。‎ ‎16.以下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时差的产生 D.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黄赤交角的位置和数值,属于基础题,了解含义和数值即可,多掌握书中知识点。‎ ‎【详解】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与地球自转无关,所以A错,故选BCD。‎ ‎17.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描述的日行八万里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实现:( )‎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赤道附近 D. 两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赤道周长‎4万千米,8万里,每日地球自转一周,相当于运行8万里,C对。其它纬线长度短,不符合,A.B.D错。‎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特征,纬线的特征。‎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 ‎18. 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A,B B. B,D C. D,E D. A,E ‎19. 与A(0°,135°E)地相比,B(30°S,180°)地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 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20. 当C(135°W,0°)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 5时 B. 6时 C. 17时 D. 23时 ‎【答案】18. B 19. C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A处箭头向左偏,B处箭头向右偏。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D处箭头向左偏,E处箭头向右偏。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C处箭头错误。所以对应正确的只有B和D处箭头,其他均不符合。故选B。‎ ‎【19题详解】‎ 地球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都是15°/h。AB角速度相同,ABD错误。地球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C(135°W,0°)属于西9区,位于赤道,当C(135°W,0°)地日出时,时间是6点,北京时间是东8区区时,比C地早17小时,时间是23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热力环流。‎ ‎【详解】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夜晚降温时,陆地降温较快,故夜晚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应较海洋低,故陆地应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城市为热岛,故城市盛行上升气流,B错误;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山峰气温高,故山峰盛行上升气流,故C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D正确。该题正确选项为D。‎ ‎【点睛】近地面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即可。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该题难度适中。‎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 ‎22. 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B. ‎ C. D. ‎ ‎23. 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 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答案】22. B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乙处高于甲处,则判断乙处盛行下沉气流,而甲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由乙流向甲;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甲流向乙,热力环流呈顺时针,可知环流应由甲→乙→②→①→甲。故选B。‎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等压面形态,近地面,甲地气压高,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气压低,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正确。但不能判断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A错误。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①处气压比②处低,C错误。甲地是高压,不可能形成台风,D错误。故选B。‎ ‎24.对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 ①风向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地转偏向力 B.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C.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转偏向力 ④风向 D. ①地转偏向力 ②风向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等压线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决定了风的初始方向,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改变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弱风力;近地面风受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其相反,即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图中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为风向、③为地转偏向力、④为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2016年12月12日8时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面小题。‎ ‎25. 图示时刻:‎ A 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 B. 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 C. 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 D. 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 ‎26. 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B. 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C.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D. 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数值,图示时刻,太原气压低于呼和浩特,A错。乌兰巴托的等压线较密集,风速大于上海,B错。图中呼和浩特位于冷锋锋后,降水概率大于上海,C对。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都受高压中心影响,位于高压中心东南部,风向都是偏北风,D错。‎ ‎【26题详解】‎ 太原市位于冷锋锋前,即将面临冷锋过境天气,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可能是雨过天晴,气温降低,A不可信。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降水天气,但不是对流雨,B不可信。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是暖锋过境的特征,C不可信。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可信。‎ 读下列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A. 白天的海风 B. 夜晚的海风 C. 白天的陆风 D. 夜晚的陆风 ‎28. 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关于四地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A>B B. 气温:C>B C. 气压:A>B D. 气压C<D ‎29. 若该环流为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则②为 A. 极地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西风带 D. 信风带 ‎30.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错误的是 A. 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 B. ②为径流输送 C. ④为水汽输送 D. ③为蒸发 ‎【答案】27. A 28. C 29. C 30. A ‎【解析】‎ ‎【27题详解】‎ 图中,近地面风从A吹向B,且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说明吹的是海风,白天陆地升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故白天吹海风,A正确、C错误;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海洋热容量大、降温慢,形成低压,故夜晚吹陆风,图中显示的是海风,BD错误。选A。‎ ‎【28题详解】‎ 根据图示判断,A处气流下沉,判断为冷空气下沉,为高气压;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为热空气上升,为低气压,故A处的气温较B处低,因B处靠近近地面,C处的气温(热量)来源于B,故B处气温大于C处,AB错误;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大于低压,故气压的大小为A>B>C >D,D错误、C正确。选C。‎ ‎【29题详解】‎ 中纬环流圈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图中A处气流下沉为高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处气流上升为低压,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②为中纬西风带,信风带位于低纬环流圈,故C对,ABD 错。选C。‎ ‎【30题详解】‎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图,①为降水,②为径流,③为蒸发,④为水汽输送,则A代表陆地,B代表海洋,故A错误、BCD正确。选A。‎ ‎【点睛】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目前人类主要可以干预地表径流。‎ ‎31.正确反映30°N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30°N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其北侧为吹西南风的盛行西风带,故D正确。A图为60°S附近的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B图为60°N附近的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C图为30°N附近的西风带和东南信风带,ABC错误。故选D。‎ ‎【点睛】低纬地区的风向与中纬度地区的风向相反,与高纬度地区的风向相同。‎ ‎32.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 副热带高压 B. 东北信风 C. 盛行西风 D. 极地东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降水少,A错误。东北信风、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BD错误。盛行西风带,由低纬吹向高纬,西风空气逐渐冷却,易形成降水,C正确。故选C。‎ 读“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3. 该天气系统是( )‎ A. B. ‎ C. D. ‎ ‎34. 下列与该天气系统有关的是( )‎ A. 一场秋雨一场冷 B. 一场春雨一场暖 C. 伏旱天气 D. 梅雨天气 ‎【答案】33. B 34.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 ‎【33题详解】‎ 根据图示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该天系统过境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是冷锋过境。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前进的锋面,冷气团推动暖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与图B相符,B对。 图A是暖气团推动锋面前进是暖锋 ,A错。 图C是气旋,图D是反气旋,C、 D错,故选B。‎ ‎【34题详解】‎ 该天气系统是冷锋,与该天气系统有关的是一场秋雨一场冷,是冷锋过境产生的天气状况,A对;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影响形成,B错;伏早天气是反气旋控制形成,C错;梅雨天是准静止锋影响形成,D错,故选A。‎ ‎【点睛】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压上升 ,气温下降,是冷锋过境。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前进的锋面,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被迫抬升。一场秋雨一场冷,是冷锋过境产生的天气状况;梅雨天气是准静止锋影响形成。‎ ‎2014年12月10日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伴着寒风,大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 完下列小题。‎ ‎35. 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 B. ‎ C. ‎ D. ‎ ‎36.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35. B 36. A ‎【解析】‎ ‎【35题详解】‎ 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伴着寒风,大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冷锋,A项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暖锋,故不符合题意;B项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冷锋,故正确;C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为北半球气旋,故不符合题意;D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为北半球反气旋,故不符合题意。由此判断该题选B项。‎ ‎【36题详解】‎ 冷锋是指冷气团势力强大,推动着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所形成的锋面.冷锋过境时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该地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气温下降,故选A。‎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16年12月,已累计引南水609亿立方未,其中北京市累计收水19亿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d B. b C. c D. a ‎38.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 A. 缓解地下水位下降 B. 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 使水循环速度减慢 D. 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39. 南水北调后,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 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 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D.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答案】37. D 38. A 39. C ‎【解析】‎ ‎【37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图中的环节a 是地表径流、b是下渗、 c是地下径流、 d是植物蒸腾,故选D。‎ ‎【38题详解】‎ 南水北调通水后,水体增多,可以缓解地下水位下降的状况,A正确;城市的水体面积增加,调节作用加强,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B错误;能够改善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加快了水体的循环,C错误;区域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但不能改变区域的气候类型,D错。‎ ‎【39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改善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但这种状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节水比调水更重要,因此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居民节约用水,故答案选C 项。‎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 ‎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下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0. 箭头a代表现象一般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月 ‎41. 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 a、b都变小 B. a、b都没变 C. 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 ‎【答案】40. C 41. D ‎【解析】‎ ‎【40题详解】‎ 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是长江补给洞庭湖,长江水位高,一般发生在6~7月,此时长江流域是梅雨季节,降水多,C对。1~2月是冬季,3~4月是春季,11~12月是秋末初冬季节,长江流域降水较少,长江水位较低,A、B、D错。选C。‎ ‎【41题详解】‎ 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湖泊面积增大,调蓄径流能力增强。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在丰水期,由于湖泊面积增大,储存的长江水增加,a在丰水期变大;在枯水期b由于湖泊面积增大,丰水期储存的长江水增加,在枯水期湖水补给长江的水量变大,D对。A、B、C错。故选D。‎ ‎4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有 A. 河流水 B. 湖泊水 C. 深层地下水 D. 冰川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冰川水的形式存在,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冰川水并不是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类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选A。‎ ‎【点睛】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其中冰山、冰川水占77.2%,而能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占不到1%。‎ 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问题。‎ ‎43.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44.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43. D 44. C ‎【解析】‎ ‎【43题详解】‎ b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流量都有增加且甲测得洪峰流量早于乙水文站,可知这次暴雨带来河流洪峰先经过甲再流经乙水文站。若①、②、③三地出现降水,则甲水文站均不会出现洪峰。即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④地。‎ ‎【44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水文站位于湖泊下游。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对河流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而使得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所以选C。‎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下面小题。‎ ‎45. 图中各洋流方向错误的是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③和⑤ D. ④和⑥‎ ‎46. 图中各洋流与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A. ① B. ②和⑥ C. ③ D. ④和⑤‎ ‎4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④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B. ⑤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 ③是风海流,流向与风向完全一致 D. ②④是暖流,⑤⑥是寒流 ‎【答案】45. C 46. B 47. D ‎【解析】‎ ‎【4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为北半球洋流示意图,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旋转,副极地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旋转。所以③和⑤ 的方向错误,故选C。 ‎ ‎【4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⑥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寒暖流交汇处,因为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而形成渔场。ACD错误,故选B。‎ ‎【47题详解】‎ ‎④是暖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A错误; ⑤是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B错误;③是风海流,流向与风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完全一致,C错误;②④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⑤⑥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D正确。‎ ‎48.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判断方法。‎ ‎【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变化可知,C、D位于南半球,A、B位于北半球,又因为C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故C为南半球暖流。‎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判读。解答本题需注意:(1)由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可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可确定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2)洋流经过的海区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温度要高,说明是暖流,且向高纬流动;洋流经过的海区与同纬度相比,温度要低,说明是寒流,且向低纬流动。‎ ‎49.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以“险峻”闻名,能正确示意它们形成原因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三类山的形成过程,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华山泰山是断块山,对应C;ABD分别对应背斜山、向斜山、火山,C正确。‎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50. 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甲——风力侵蚀 B. 乙——流水侵蚀 C. 丙——流水沉积 D. 丁——断裂下陷 ‎51. “五岳独尊”的泰山山体所属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答案】50. B 51. C ‎【解析】‎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 ‎【50题详解】‎ 甲是泰山,由于地层断裂抬升形成,A错;乙是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B对;丙是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C错;丁是壶口瀑布,壶口处河道狭窄,黄河流速快,壶口受到较强的流水侵蚀作用而成,D错。故选B。‎ ‎【51题详解】‎ 泰山山体所属的地质构造是因为地层断裂抬升形成,此地貌为地垒。故选C。‎ ‎52.下图中③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所示地貌是河口三角洲,河流在入海口附近,由于地势平坦,河流受海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流水沉积,D正确。不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和风力作用关系不大,不是流水侵蚀地貌,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3. 判断图中甲地哪种地质构造(  )‎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海沟 ‎54. 依地势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 A. 乙、丙、丁 B. 乙、丁、丙 C. 丙、乙、丁 D. 丙、丁、乙 ‎【答案】53. B 54.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的影响。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是背斜构造。岩层由硬至软排列的顺序的判断可以由图中乙、丙、丁三种岩石出露在地表的部分受侵蚀状况及残留物的多少判断。‎ ‎【53题详解】‎ 图示甲处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是背斜构造。选B正确。‎ ‎【54题详解】‎ 由图中乙、丙、丁三种岩石出露在地表的部分受侵蚀状况及残留物的多少判断,丁岩层受侵蚀最严重,其次为丙岩层,乙岩层出露位置最高,可判断岩层由硬至软排列的顺序应为乙丙丁。选A正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5. 图示范围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A. 垂直地域分异 B.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5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答案】55. C 56. C ‎【解析】‎ ‎【55题详解】‎ 从图中景观的变化来看,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更替方向是东西向更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分,且应该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正确。垂直地域分异是垂直方向自然带出现变化;此变化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形成基础是水分,不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南北向变化,A、B、D错误。故选C。‎ ‎【56题详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海拔高度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自然景观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C正确。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随着经度更替,A错误。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随着纬度更替,B错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局地变化,D错误。故选C。‎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自然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更替。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自然带随着经度变化更替。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自然带随着纬度变化更替。‎ ‎57.北印度洋海区是典型的季风洋流,当其顺时针方向流动,其主要动力是 A. 东北信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东南信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印度洋洋流随印度洋季风的更替而有季节性的流向转变。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风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夏季沿顺时针方向,冬季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海区是典型的季风洋流,当其顺时针方向流动时是北半球夏季,其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C正确。故选C。‎ ‎58.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 A. 各类岩石都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B. 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沉积岩 C. 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D. 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要形成岩浆岩先形成岩浆,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只有岩浆能直接形成岩浆岩,A错误;各类岩石通过外力作用都能形成沉积岩,故B正确;各类岩石通过变质作用都能形成变质岩,故C正确;各类岩石通过重熔再生都能形成新的岩浆,故D正确。故选A。‎ ‎59.当北印度洋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时我国季节 A. 夏季 B. 春季 C. 冬季 D. 秋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印度洋洋流随印度洋季风的更替而有季节性的流向转变。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风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夏季沿顺时针方向,冬季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海区是典型的季风洋流,当其顺时针方向流动时是北半球夏季,我国此时季节是夏季。A正确。故选A。‎ 二、综合题 ‎60.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_,直射纬度为_______;日期约为_______;‎ ‎(2)A点的经度为______,纬度为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点;‎ ‎(4)该日,重庆(约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5)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答案】 (1). 夏至 (2). 23°26′N (3). 6 (4). 22 (5). 150°E (6). 66°34′N (7). 12 (8). 10 (9). 83°26′ (10). B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北半球夏至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考查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和光照图的判读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现象,推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纬度为23°26′N,北半球夏至日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 ‎(2)读图可知A点在北极圈上66°34′N;由图中0°经线可推知A点为150°E(半球经度共180°,平均分成6份,每格为30°,从0°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3)读图可知A点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故地方时为正午12时, A点经度为150°E,与北京120°E相差30°即2小时,北京位于西侧,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 ‎(4)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重庆(约30°N)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6°34′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6°34′等于83°26′。‎ ‎(5)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故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B,最小的是A。‎ ‎61.如图,读某海域等温线示意图(图1)和世界海陆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该海域位于______(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 ‎(2)图1中表示的海域可能位于图2中甲、乙、丙、丁四海域的______(填代号).按洋流性质划分,洋流AB是属于______流.‎ ‎(3)若图1为中低纬的大西洋海域,A、B、C、D四海区有大渔场分布的是______,该渔场的成因是______.‎ ‎(4)图2中自然带由①→②→③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以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答案】 (1). 北 (2). 等温线数值南大北小 (3). 甲 (4). 暖流 (5). A (6). 寒暖流交汇 (7). 水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等温线的分布、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目,不难解答。‎ ‎【详解】(1)读图可知,左图中的海域南部等温线数值较高,北部等温线数值较低,为北半球海域。‎ ‎(2)读图可知,图1中的海域为北半球海域,甲位于北半球,乙丙丁位于南半球,图1中表示的海域可能位于图2中甲、乙、丙、丁四海域的甲。AB处等温线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弯曲,为暖流。‎ ‎(3)若图1为中低纬度的大西洋海域,则DB为北赤道暖流,BA为墨西哥湾暖流,AC为北大西洋暖流,CD为加纳利寒流。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大,底层营养物质上翻,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4)图2中①地为森林景观,②地为草原景观,③地为荒漠景观,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主要形成原因是距海远近的不同导致水分的差异。‎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 影响 举例 气候 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环境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62.下面左图是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右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右图,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循环,B环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左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其对沿岸__________(气候类型)起到_____的作用。‎ ‎(4)左图中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左图从欧洲去美洲的①、②两条航线中,顺流的是_________航线。‎ ‎【答案】 (1). 海陆间循环 (2). 水汽输送(大气水分输送) (3). 修建水库 (4). 跨流域调水 (5). 暖流 (6). 温带海洋性气候 (7). 增温增湿 (8). 纽芬兰 (9). 寒暖流交汇 (10). ②‎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和意义。洋流的分布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详解】(1)图中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属于海陆间水循环。B环节箭头由海洋指向陆地是水汽输送。‎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修建水库改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3)读图分析可知,该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圈。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甲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比流经海区水温高,所以对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4)该渔场位于北大西洋西海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海水,底层的营养盐类会上泛至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大量饵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所以寒、暖流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常会形成大的渔场。左图从欧洲去美洲的①、②两条航线中,②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东北信风可以到达美洲,顺流的是②。①逆着西南风、北大西洋暖流。‎ ‎63.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戊为___________。‎ ‎(2)从地表形态看,戊为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质作用看,丙、丁处主要由_________作用形成,③处受到的内力作用为_________。‎ ‎(4)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水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③处的_______岩经过__________(填写地质作用名称)可转化为④处的沉积岩。)‎ ‎(5)假设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破坏此地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同时影响当地气候。‎ ‎(6)图中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该环节不畅可能导致的灾害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背斜 (2). 断层 (3). 向斜 (4). 向斜山 (5).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6). 流水堆积作用 (7). 岩浆活动 (8). 海陆间水循环 (9). 岩浆岩 (10).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1). 夏季 (12). 夏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 (13). 增大 (14). 径流 (15). 洪涝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水循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详解】(1)据图可知,甲岩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乙地的岩层发生断裂和位移,说明地质构造为断层,戊处岩层向下弯曲说明是向斜构造。‎ ‎(2)从地表形态看,戊为向斜山,形成的原因是向斜底部岩层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3)丙为冲积扇,丁为河口三角洲。从地质作用看,丙、丁处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③处由火山活动,受到的内力作用为岩浆活动。‎ ‎(4)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③处的岩浆岩(喷出岩)岩经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在洼地沉积可转化为④处的沉积岩。‎ ‎(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量丰富,故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破坏此地区的森林,地表径流流速加快,侵蚀加强,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大。下渗减少,地表水流走,空气湿度减小,气候变干,影响当地气候。‎ ‎(6)图中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在地势平坦处,地表径流流速不畅,可能导致的灾害是洪涝。‎ ‎64.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和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图中天气系统②是 ,中心气流 (上升或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 。‎ ‎(3)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 ‎(4)入冬以来‎12月16日当地出现了最强一次降雪,并伴随强风,气象台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据此分析,此次天气变化主要受 天气系统(填甲或乙)的影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 ‎【答案】(1)B ‎(2)气旋(或低压);上升;阴雨 ‎ ‎(3)A;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 ‎(4)甲;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B。‎ ‎(2)根据图示:图中②天气系统中央是低压。所以图中天气系统②是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阴雨。‎ ‎(3)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图中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速较大。‎ ‎(4)题干中显示的天气变化包括降雪和强风,能带来这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图甲锋面下方的气团(锋面下方是冷气团)一直向前没有转向,为冷锋。‎ ‎【点睛】锋面侧视图上冷锋和暖锋的最大区别在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上。无论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都是冷暖气团交会所形成的,二者交会后,暖气团上升、冷气团下俯,因此侧视锋面图中锋面下方的气团一定是冷气团。若冷气团一直向前,为冷锋;若冷气团方向发生逆转,为暖锋。‎ ‎65.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_______带(风带)。‎ ‎(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欧大陆出现_______气压中心。‎ ‎(3)该季节M处盛行_______风(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_______气候特征,其成因是________。‎ ‎(4)N处分布着______气候,简述该气候类型成因为_________。‎ ‎【答案】 (1). 赤道低 (2). 盛行西 (3). 北 (4). 夏 (5). 低 (6). 东南 (7). 湿热 (8).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 地中海 (10).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交替控制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气压带、风带、气压中心、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考查。‎ ‎【详解】(1)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两侧气流辐合,气流上升,为赤道低气压带,B风带位于30°-60°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 ‎(2)A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故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亚洲大陆出现低气压中心亚洲低压。‎ ‎(3)M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东南季风控制下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湿热。‎ ‎(4)N位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该季节表示北半球的夏季,该地气候炎热干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