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阶段综合实践(五)
www.ks5u.com ① ② ③ ④ 答案 ①泥石流 ②地震灾害 ③个人 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素养突破 人地协调观——以防灾减灾为例 1.人地协调观概述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 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3)能够理解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能够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懂得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防灾减灾 (1)灾害监测 建设和完善防灾减灾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积极预测预报自然灾害。 (2)灾害防御 非工程性措施 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减灾管理、防灾教育 工程性措施 生物工程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 岩土体改造工程 稳定变形岩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水利工程 建设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固堤坝、建设防洪堤等 建筑工程 加固房屋、桥梁等建筑,达到抗灾要求 (3)灾中救援与救助 ①灾前准备:储备救灾物资,加强救灾演练,选择救灾避难场所等。 ②灾中应急:启动应急预案,积极调拨救灾物资和人员,打通救灾通道,抢救受灾人员,稳定灾区秩序,安置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安抚等。 (4)灾后恢复 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重建受灾家园。 【迁移应用】 灾前准备、 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大型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 ) A.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 B.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C.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 D.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 答案 B 解析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人类躲避灾害而提供的避难空间,A项不符合题意;应急避难场所应备有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水电设施、应急厕所等基本设施配置,即应该备齐充足的水和基本的救生物资,B项正确;应急避难场所可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和室内公共的场馆等交通便利的地区,C项不符合题意;应急避难场所平常不得作为大型停车场,D项不符合题意。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应急时间是指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反应时间。应急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和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综合实践 河北省自然灾害调查 1.调查内容 (1)主要自然灾害类型;(2)自然灾害类型的地区差异;(3)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区差异;(4)防灾减灾技术的发展;(5)居民自救和互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2.调查对象 (1)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居民;(2)防灾专家;(3)救援队;(4)省减灾委;(5)地震局;(6)气象局;(7)统计局等。 [展示与评价] 河北省自然灾害调查结论 (1)自然灾害特征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涉及面广;自然灾害强度大,损失严重;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具有相互因果关联;近几年来,极端天气现象和重大气象灾害多发。 (2)自然灾害类型 以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为主。 (3)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4)地质灾害特点 ①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多以小型为主(占97%)。 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暴雨关系密切,67%的滑坡、 90%的泥石流都发生在6~9月汛期。 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削坡建房、修建公路等活动。 ④突发性强:小型滑坡和坡面泥石流发生前的预兆不明显或无预兆,发生的速度快。 ⑤危害大:山区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削坡建房、坡脚建房、沟口建房较普遍,房屋修建质量一般,抗损能力较差,小型地质灾害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⑥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偏远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干部和群众防灾意识差,节约眼前的造价成本,忽视抗灾和防灾。 ⑦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缺乏,经济限制较大。 (5)防灾减灾措施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建设防洪防风工程、进行地质灾害规划、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健全抗灾网络,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的科学水平,建立灾害管理系统等。 自我评价:通过本次调查,使我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分布特点、危害,掌握了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并对地理信息技术在救灾减灾中应用前景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增强了地理实践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师点评:可以看出,你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作了精心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方向与建议 1.调查所在地市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频次。 2.调查所在地市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绘制自然灾害分布图。 3.分析本地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展示与评价 略。 专题一 “3S”图像的判读 1.遥感影像的判读 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遥感影像图(京津夜景图片)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也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如图中大片白色区域为北京市区和天津市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2.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 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度 滑坡易发区 【迁移运用】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 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 B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为受灾人员、财产的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乙接近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于堰塞湖湖面;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 专题二 气象灾害 1.旱灾 (1)明确旱灾的本质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降水相对平均状况少,而不是强调绝对量少;二是少到对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2)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异常,降水少。多发生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 (3)形成旱灾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用水量大、水资源破坏等。 (4)我国的旱灾 2.台风灾害 (1)台风及其成因 (2)台风的结构: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3)台风的影响 ①危害 ②有利: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4)台风的影响 台风多发 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台风形成 的源地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台风灾 台风伴随着狂风、暴雨,来势凶猛, 害特征 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暴潮。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台风影响 的地区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3.寒潮 (1)寒潮及其成因 (2)寒潮的影响 ①危害 ②益处 (3)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和源地示意图 项目 内容 发生时间 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 寒潮源地 主要来自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 寒潮路径 ①西路是经新疆和河西走廊向我国南方移动; ②中路是经内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③东路是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地区差异 表现 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和雨雪等 影响 次数 从寒潮影响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迁移运用】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据此完成(1)~(2)题。 城市 4~5月 7~8月 全年 开封 0.47 0.35 0.20 武汉 0.27 0.56 0.19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武汉位于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少。 (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A 解析 读表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春季旱灾最严重。 (2016·全国卷Ⅲ)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核心素养定位 学业质量标准 以河南省水旱灾害的分布为背景,考查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通过读图说明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其成因,体现了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 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2019·浙江4月选考)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图一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图二是红树林反射率曲线。据此完成下题。 图二反射率波段与图一遥感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丙 ②—乙 ③—甲 B.①—乙 ②—丙 ③—甲 C.①—丙 ②—甲 ③—乙 D.①—乙 ②—甲 ③—丙 核心素养定位 学业质量标准 以遥感影像为背景,考查遥感图像的判断,需要根据遥感图像特点判读遥感波段与遥感图像的关系,体现了综合思维。 获取遥感图像与地理事物的关系,判读图像与波段的关系,体现了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 答案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