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重庆市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解析版)
重庆市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 一、单选题 读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洋流位于 A.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B.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C.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D.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2. 若该洋流位于太平洋,则 A. 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有关 B. 加快途经海轮的航速 C. 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增温增湿 D. 促使了秘鲁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位于大陆东岸、洋流向北流说明位于中低纬度,B正确,ACD错误。选B。 【2题详解】 若该洋流位于太平洋,应该是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洋流为日本暖流,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有关,A正确。航行方向不确定无法判断是否加快途经海轮的航速,B错误。日本暖流对欧洲西部的气候没有影响,C错误。日本暖流对秘鲁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没有影响,D错误。选A。 图为英国和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图中阴影为农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两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分别是 A. 热量、土壤 B. 地形、热量 C. 光照、水源 D. 水源、土壤 4. 两国农业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 水利工程量大 B. 机械化程度高 C. 商品率低 D. 生产规模小 【答案】3. C 4. 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3题详解】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光热资源不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澳大利亚受山脉的阻挡,干旱面积较广,水资源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C正确。 【4题详解】 两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乳畜业和混合农业及大牧场放牧业,水利工程量大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A错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是其特点,B正确。 5.下列各项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气旋为低压中心, B、D为高压(反气旋)故错误; 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风向向右偏,中心气流上升,故C图正确。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 农产品 产量(万吨) 区位熵 小麦 5 959.3 2.41 玉米 4 202.6 1.19 稻谷 841.1 0.18 棉花 233.5 4.22 6. 该地形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7.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质量较好,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6. B 7. B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根据表格,区位熵越大,说明某农产品在全国有优势。可以判断该地区是重要棉花产区,A、C 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水稻产区,区位熵应较大。华北平原水稻种植的区位熵小,B对,D错。 【7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平原。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 优势条件是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B对。塔里木盆地全年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好,A、C、D错。 考点:不同区域区位熵差异,区域棉花生产的条件。 2015年10月5日斯德哥尔摩(北纬59°23′,东经18°00′)当地时间(区时)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斯德哥尔摩所在的时区是 A. 中时区 B. 东一区 C. 东二区 D. 东八区 9. 我国观众要实时观看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收看的北京时间是 A. 10月5日18:30 B. 10月5日12:30 C. 10月5日8:30 D. 10月5日20:30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题目材料可知,斯德哥尔摩的经度是18°00'E,位于东一区。故选B。 【9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比斯德哥尔摩东一区区时早7个小时。诺贝尔医学奖在斯德哥尔摩揭晓的当地时间(区时)为10月5日11时30分,故我国观众要实时观看应该在10月5日18时30分。故选A。 读“木桶效应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森林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资源 11. 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0. A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区域资源数量最少的资源,故选木板最短的森林,A对,BCD错。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相关;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成负相关。所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①②对;控制人口的死亡率不好把控,实行计划生育是减少人口数量,两者均不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③④错,A对,BCD错。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是陆地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13. 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独立,是陆地上所有生物生存空间的总称,生物圈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据此分析选C。 【13题详解】 岩石圈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据此选D。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近底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15. 图中M、N气压带所反应的情况可能是 A.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B. M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C.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D. 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 16. 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的原因是 A. 受M气压带影响 B. 受P风带影响 C. 受Q风带影响 D. 受N气压带影响 【答案】14. A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结合图示气压带的纬度, P、Q 两风带的风向,可判定 M 为副热带高压带。M 两侧风向向右偏转,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判断 M 表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A对。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B错。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风向向左偏,C错。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度纬线附近,D错。 【15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M 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南,所以为北半球的冬季,用1月份表示,A对。M气压带控制下多晴朗天气,B错。 N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所反映的时间是夏季,7月份,C错。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多雨,D错。 【16题详解】 地中海沿岸冬季被盛行西风控制,读图,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北侧是盛行西风带,即Q 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 C对。受M气压带影响时炎热干燥,A错。地中海气候不受P风带、N气压带影响,B、D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①地相比,②地 A.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D. 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18. 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 5时 B. 6时 C. 17时 D. 23时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①位于赤道,②位于南半球,根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规律,①②纬度不同,线速度不同,②的纬度高,所以②的线速度小于①,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每小时,所以①②的角速度相同,故该题选A。 【18题详解】 读图③位于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点,根据图示②所在的经线和0 °经线位于一个经线圈上,所以②经度为180°,根据图相邻经线经度差为45°,可得③所在经度为135°W,根据区时的计算可求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6+(9+8)=23时,所以该题选D。 19.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 家具制造厂、航天工业、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厂 B. 甘蔗制糖厂、微电子工业、制鞋厂、印刷厂 C. 炼铝厂、毛绒玩具厂、玻璃厂、石油加工工业 D. 食品厂、服装厂、饮料厂、电子装配厂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仔细读图,注意题干要求“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由图可知甲图主导因素为原料,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等;乙图主导因素为技术,如航天工业、微电子工业等;丙图主导因素为劳动力,如制鞋厂、电子装配厂、毛绒玩具厂等;丁图主导因素为市场,如啤酒厂、印刷厂、饮料厂等,结合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20.下图为局部天气系统示意图(单位 hPa),图中锋面是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偏转,为北半球。根据锋面的符号来看,为冷锋,故选B。 二、综合题 21.读“季风分布图1”和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为_______月份季风分布图,判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亚地区此季节盛行的季风是_____,该季风是从____高压辐射出的。此季节安徽淮北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 (3)南亚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_____,夏季盛行_____季风, 该季风是怎形成的?_____,______。 (4)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是 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中的____图,该地一年中最热月份为_____月,分析原因:_____;______。 【答案】 (1) 7 亚欧大陆上分布着低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亚、南亚地区吹夏季风)。 (3) 东南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 高温多雨。 (3) 热带季风 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北移 南半球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风。 (4)A 5月 5月太阳直射甲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雨季没到晴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增温作用强。 【解析】(1)读图可知,图1中亚欧大陆上分布着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亚洲盛行偏南风,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为7月份季风分布图。 (2)读图可知,亚欧大陆上分布着低压,西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强劲,为北半球的夏季,该季节的季风是从夏威夷高压高压辐射出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亚地区夏季风受地砖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东南风,此季节安徽淮北地区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3)南亚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该季风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4)读图分析,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是 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中的A图,该地一年中最热月份为5月,其原因是:5月太阳直射甲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此时雨季尚未到来,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增温作用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解析】 【详解】(1)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主要从其枯水期水位增高以及丰水期水位降低两方面入手即可。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冰川融水减少,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等;这些原因都会使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由“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可知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原因主要从湖陆之间的温差大小及受冬季风覆盖的影响入手分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且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短夜长,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该处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使得湖陆风不显著。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且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同时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使得湖陆温度差异更明显,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使陆地气温发生变化。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23.读某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乙 ;丙 ;从地貌上看,甲处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并简述理由。 (3)图中②、③、④、⑤处表示水汽运动,则它构成一个完整的 (水循环类型);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③ ;⑤ 。 (4)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能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背斜;断层;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乙,乙处为背斜岩层上拱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又不易出现地下水汇集。 (3)海陆间水循环;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4)D 【解析】 【详解】(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甲为背斜,乙为向斜;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为丙。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山地且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乙处为背斜岩层上拱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又不易出现地下水汇集。 (3)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②是蒸发、③是水汽输送、④是降水、⑤是地表径流,几个环节共同构成了海陆间水循环。 (4)①水循环可以促进地球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故正确;②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但总量是平衡的,故错误;③水循环可以通过地表径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塑造地表形态,故正确;④水循环中太阳能可以传输,也可以吸收和转化,故错误。故选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