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4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46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二 热力环流 考点三 大气水平运动与 等压线 图的判读 1.大气的能量来源 ① 太阳辐射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 地面 是近地面 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主要包括③ 吸收 、反射和散射。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3.受热过程 (1)地面受热:大部分A(④ 太阳短波辐射 )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导热:地面被加热,并以B(⑤ 地面长波辐射 )的形式向大气传 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4.保温作用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为⑥ 大气逆辐射 ,它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部分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特别说明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近地 面的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即阻碍地面辐射散失);(2)大气逆辐射把热量 还给地面(即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大气热力作用的应用 (1)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 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进行。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 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 :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 ,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 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③下垫面性质 : 下垫面的比热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 小 ,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 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等。 (3)分析太阳能的多寡 ①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③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3. 逆温现象 (1) 含义 在对流层 , 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 大约每升高 1 00 米 , 气温降低 0.6℃ 。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 , 离 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 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 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 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 下而上消失。 (3)逆温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 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 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多出现在低空 , 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 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 , 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 , 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 主 , 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命题视角一 大气热力作用过程及应用 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 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 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7 北京房山终结性测试 )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 , 可 有效地提高地温 , 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 其主要原理是 (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减弱了地面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2017北京房山终结性测试)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 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A C 答案 (1)A (2)C (1)地膜覆盖后,地面长波辐射会被地膜内的水汽和 二氧化碳所吸收,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主要受纬度、下垫面 性质、地形及大气状况等影响,地膜对地面辐射影响很小;太阳辐射总 量是由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决定的,地膜不能增强太阳辐射的总量;太 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几乎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地膜,故地膜对太阳辐 射的吸收影响不大。故A项正确。(2)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能强烈反射 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同时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C项正确。 命题视角二 逆温及其影响 2.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迅速,较 高处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下 图,回答下面两题。 (1) (2015 北京东城一模 ) 图中 a 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 , 一般出现在午后 ;b 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 , 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 c 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2) (2015北京东城一模)逆温的影响有 ( )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利于雾的形成 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B 答案 (1)A (2)B (1)本题考查逆温。 根据题意读图可知,c显示逆温 逐渐消失,应该出现在上午,A项正确。(2)逆温不利于大气对流,故不利 于污染物的扩散,选择B。 1.形成原因:① 冷热不均 。是大气运动最② 简单 的形式。 2.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考点二 热力环流 (1)在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③ 提示:顺时针 ) (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④ 甲>乙>丙>丁 。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⑤ 降低 ,气温⑥ 降低 。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⑦ 高空 凸,气压低,等压面向 ⑧ 近地面 凹。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⑨ 黑夜 。(白天或黑 夜)或 冬季 (冬季或夏季)的盛行风向。 (6)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 乙 地。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 比热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夜晚气温相对较高;比热小的地 球表面,白天气温相对较高,夜晚气温相对较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降——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降。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 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 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1)海陆风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海风和陆风的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而定,一般海风开始于上午1 1时,到13—15时最强,此后逐渐减弱,17—20时左右转为陆风。 (2)山谷风 形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影响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环流 形成 由于市区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命题视角一 热力环流的判读 1.(2016北京临川月考)下面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 ) 答案 D D图中心为城市,由于城市气温高,因此中心气流应上升。 D 命题视角二 城郊热力环流的综合分析 2.(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下图是北京城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北京前门与通州相比,年平均气温的差值T最大可达 ( ) A.1.8℃ < T < 1.9℃ B.2.0℃ < T < 2.1℃ C.1.9℃ < T < 2.0℃ D.2.9℃ < T < 3.0℃ (2)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 ( ) ①人口集中 ②工业发达 ③汽车数量多 ④建筑物密集 A.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1)D (2)C 第(1)题,图中前门气温在13.5~14℃之间,通州气温在 11~11.5℃之间,因此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值在2~3℃之间,结合选项可知 D项正确。第(2)题,工业区一般在郊区,因此②说法错误,C项正确。 D C 命题视角三 等压面的判读 3.下图表示某地区的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状况。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A、C的气压值分别是 ( ) A.1 018 hPa、1 008 hPa B.1 026 hPa、1 008 hPa C.1 018 hPa、1 016 hPa D.1 026 hPa、1 016 hPa (2)此时,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A B.B C.C D.甲 (3)若图中等压面弯曲程度增大,则表明该区域内水平气压差异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A A B 答案 (1)A (2)A (3)B (1)图中A处等压面下凹,气压低于两侧,结合 等压线差值可知,A处等压线气压值为1 018 hPa;高空等压面向上凸,说 明1 012 hPa气压高于两侧,结合等压线差值可知,C处等压线气压值为 1 008 hPa。(2)近地面气温高处即气压低处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A 处降水可能性最大。(3)等压面弯曲程度增大,则表明该区域内水平气 压差异增大。 命题视角四 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 4.(2018北京四中期中)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沙漠地区,城中古老的“风 塔”是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设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 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空气经过这一 系统降温后,可让人们享受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2)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3)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 ) A.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D.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D B A 答案 (1)D (2)B (3)A 第(1)题,“风塔”在房屋的最上面,四面镂空 便于室外空气流入,下沉到房屋底部的水池,D项正确。第(2)题,空气透 过镂空进入室内下沉到底部的水池,经水池降温后的凉空气,从水池流 向四周的房间,起到降温的作用,B项正确。第(3)题,“风塔”是利用热 力环流的原理来降低室内温度的;水的比热容大,库区比周边地区温度 低,盛行下沉气流,周边地区则温度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库区较周边地 区降水少,主要是库区温度低,盛行下沉气流所致,与风塔降温的原理一 样;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不属于热力环流;秘鲁沿岸的上升流是离岸 风形成的,不属于热力环流;温室大棚气温较高是因为大棚阻挡了地面 辐射和大气辐射,不属于热力环流,A项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力及对风的影响: A.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② 风向和风速 ; B.③ 摩擦力 ,影响:风向和风速; C.④ 地转偏向力 ,影响:⑤ 风向 。 考点三 大气水平运动与等压线图的判读 2.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大小关系是⑥ 甲>乙>丙 ,判断理由是 ⑦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丙 。 3.图示地区位于⑧ 北 (南或北)半球,判断理由是⑨ 风向向右偏转 ;是 近地面 (高空或近地面)风,判断理由是 风向与等压线存在一定夹角 。 1.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比较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 风向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为高压,左前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2.等压线图的判读 (1)认识基本气压场 ①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②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③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 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槽线。 ④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 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脊线。 ⑤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中心或两个低压中心交错分布的中 间区域。 (2)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①根据气压状况判断近地面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 地方一般气温高。 ②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 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③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 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④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 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 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 压在右前方。判定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某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 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方向。 第二步 : 确定南、北半球后 , 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 30 ° ~45 ° ( 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 , 若为高空 , 则偏转90 ° ),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3.风力的判读 (1)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 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 (2)要注意不同图幅上的气压梯度和比例尺的变化。在不同地图中,相 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 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越稀疏,则 风力越小。如下图A、B、C、D四处风力的大小是A>B>C>D。 命题视角一 高、低空风向的比较 1.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P 1 、P 2 为等压线,P 1 、P 2 之间气压梯度相同。①— ⑧是只考虑大气水平受力而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 能方向。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P 1 >P 2 ,则O点的风向为 ( ) A.① B.④ C.⑤ D.⑥ (2)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P 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