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一10月月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如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比地球质量小 B.比地球密度小 C.距离太阳远 D.比地球体积小 2.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密度小 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太阳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太阳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读第23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完成3~5题。 3.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可能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预估年( ) A.2009年 B.2011年 C.2022年 D.2030年 4.太阳活动高峰预估年与实际高峰年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的特征为( ) A.无规律性 B.不稳定性 C.整体性 D.不可预估性 5.太阳黑子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太阳风暴对地球气候和地球运动有长期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的高技术系统也会有危害,下列现象的发生不可能是其危害表现的是( )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全球定位导航产生误差 C.卫星电视节目传输中断 D.信息高速公路堵塞 读下图(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地质年代。下列关于这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地质年代 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地质年代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地质年代 7.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9.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 D.内外核之间 2019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2020年将会发射“火星一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后会被火星引力捕获,然后环绕火星飞行,将为后期设立火星基地提供资料。据此完成10~12题。 10.如图是太阳系的局部图,位于火星公转轨道两侧的行星是( ) A.甲和戊 B.丙和丁 C.乙和丁 D.丁和己 11.火星基地选址,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有( ) ①火星与太阳的距离 ②火星地形特征 ③火星资源分布状况 ④火星绕日公转的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科学家推断火星上可能有生物存在,与这一推断无关的依据是( ) A.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 B.火星上有大气 C.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D.火星上曾有液态水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D.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14.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虚线为横波、实线为纵波)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B.C. D. 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6.图中A圈层( ) A.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C.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17.图中B圈层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地球内部的能量 B.太阳辐射 C.地球的引力 D.人类活动 读表回答18-19题。 名 称 距日距离 (×106千米) 质量(地 球=1) 体积 (地球=1) 公转 周期 卫星 数(个) 甲 108.2 0.82 0.856 224.7天 0 乙 227.9 0.11 0.150 1.9年 2 丙 2 870.0 14.63 65.200 84年 29 丁 778.0 317.94 1 316.000 11.7年 66 注:卫星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 18.表中甲、乙、丙、丁四个行星中,最可能为火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23.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耀斑频繁爆发 B.赤道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2017年8月21日,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范围内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这是美国1776年建国以来,第一个仅在美国境内出现的日全食。日全食即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读日全食景观图,完成下面24-26题。 24.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 ) A.都是太阳的光球层 B.都是太阳的色球层 C.都是太阳的日冕层 D.分别是太阳的光球层与色球层 25.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太阳耀斑 26.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动强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曾母暗沙夜空出现美丽的极光 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C.磁针指向失准 D.流星现象多发 月球、金星、木星按照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动,有时会形成“双星拱月”的形态,远看犹如一张笑脸。读图完成下面27-28两题。 27.图中奇观形成时,太阳、地球、月球、金星、木星位置大致符合下图中的( )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双星拱月”是金星、木星在不同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所致 ②金星、木星自身都不发光 ③金星离地球较近,木星体积较地球大 ④“双星拱月”是金星、木星在同一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速度不同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4分) 29.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左图)及“火山喷发图”(下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 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A波完全________,B波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____ ____界面,G+H为____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6)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地壳上部 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核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31.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D 9.C 10.A 11.B 12.A 13.C 14.B 15.D 16.D 17.B 18.B 19.A 20.C 21.A 22.C 23.A 24.D 25. A 26.C 27.B 28.B 二、非选择题 29.(1)横 纵 (2)莫霍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减慢 古登堡 地核 (4)A (5)D (6)B 30.(1)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位于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太阳辐射总量低。 (3)乙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电量大;人口和城市较少,电能消费量小,电量节余较多。 31.(1)33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45~50千米 30~35千米 (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