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 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了全球最紧缺的防护物资之一。2019年我国口罩产能约为2000万只/天,占全球规模一半。随着我国汽车、石化、家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先后跨界生产口罩,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3月2日统计,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出现“一罩难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物流运输不畅 B. 市场从医用扩大到民用 C. 口罩生产材料短缺 D. 各国民众恐慌心理抢购 ‎2. 我国众多行业龙头企业跨界生产口罩的目的是( )‎ A. 一罩难求,市场利润大幅提升 B. 多产业经营,可持续发展 C. 把握时机,企业进行产业转型 D.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 ‎3.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众多企业能够跨界迅速生产口罩的原因是( )‎ A.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口罩上下游产业齐备 C. 工业产业链完整 D. 口罩生产技术门槛高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以及解读信息能力。‎ ‎【1题详解】‎ - 11 -‎ 疫情爆发之前,口罩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全球的供需状况维持平衡,疫情爆发之后,作为防控疫情的需要,普通民众都需要佩戴口罩,使口罩的需求量激增,但是生产量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以满足需求量,因而出现了“一罩难求”的局面,B正确;疫情使全球物流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医疗物质的运输基本可以保障,A错误;口罩生产材料短缺相对于突然增长的巨大需求,不是造成口罩紧缺的主要原因,C错误;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防控疫情的措施,没有出现大范围恐慌心理抢购口罩的现象,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众多行业龙头企业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跨界生产口罩,以减轻各地对口罩需求的压力,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D正确;由于政府对口罩价格的监控以及口罩产量快速增加,口罩生产的利润并没有大幅提升,A错误;口罩生产的技术门槛比较低,而且是阶段性的需求,并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口罩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对劳动力需求较少,A错误;口罩上下游产业齐备并不能促进其他企业跨界生产口罩,B错误;我国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产业链完整,生产能力强大,为众多企业跨界生产口罩提供了保障,C正确;口罩生产的技术门槛低,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靠近发达地区);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4.交通因素: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5.市场因素:消费水平、消费意识;6.科技因素:大学、科研单位;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工业基础;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环境因素: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紧凑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运用该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其主要原则有:明确城市边界,在交通站点附近实施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即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则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即将居住用地与工作、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混合布局。目前,该市由多个相互分离的高密度片区组合而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哥本哈根市在交通站点附近实施土地的高密度开发,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城市地价上涨 B. 减少生活污染排放 C. 降低城市建筑高度 D. 保护郊区开敞空间 ‎5. 哥本哈根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可以 - 11 -‎ A. 增大通勤距离 B. 扩大服务范围 C. 促进绿色出行 D. 增强集聚效应 ‎6. 针对城市高密度片区相互分离可能带来的问题,哥本哈根应 A. 分散中心城市职能 B.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C. 鼓励郊区住宅建设 D. 加强城市热岛治理 ‎【答案】4. D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土地的高密度开发是为了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而开展的。在这样开发的时候明确了城市边界,但各种经济活动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与土地供应之间的供需关系会促使土地地价上升,所以这种开发只是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但不能抑制城市地价上涨,A不对;有限的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这样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向上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在平面空间固定的情况下在垂直的立体空间上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空间,所以这样不会降低城市建筑高度,C不对;人类活动密集在有限的区域内,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污染排放并不能减少,反而会增加,B不符;前面分析中已经提到了这种开发明确了城市的边界,而人类活动将集中在交通站点附近有限的城市范围内,这样其它区域的空间密度则没有这么大,所以郊区也可以有更大的开敞空间,D正确。‎ ‎【5题详解】‎ 注意材料中给出哥本哈根在社区建设中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是将居住用地与工作、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混合布局。这种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则是在社区建设中,每一个社区的模式都类似,某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内部空间中的集聚效应会形成相应的功能区,但这种混用模式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功能区,而是明显的将功能区弱化,故这种城市功能混用并没有增强集聚效应,D不对;建设的过程中每个社区都是这种混合布局,其服务范围大多只在本社区内,因此并没有扩大服务范围,B不对;在城市功能混用后居民在购物与工作休闲时可以社区内完成,上班也不需要从专门的住宅区赶往工业区或商业区等,不需要去更远的职能区,所以这种功能混用并没有增大通勤距离,A不对;而由于功能混用必将导致出行距离减少,同在一个社区,步行就可以上下班,这样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所以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绿色出行,C正确。‎ ‎【6题详解】‎ - 11 -‎ 高密度片区相互分离可能会造成片区的彼此之间联系较少,为了整体区域之间的发展,这样片区之间要加强联系,必须要完善交通,而哥本哈根市是由相互分享的高密度片区组合而成,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哥本哈根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B正确;由于片区的相互分享,各功能区间联系较弱,所以针对分离带来的问题不应再去分散中心城市职能,且分散中心城市职能也不利于紧凑型城市的发展,A不符;相互分离代表不是高度集中,城市热岛效应不强,因此加强城市热岛效应治理不是哥本哈根的当前的主要任务,D不符;郊区住宅建设会加剧片区的相互分离,C不符。故答案选B。‎ 热雷雨是指湿度较大的下垫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它是气团雷雨的一种,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影响热雷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昼夜温差 B. 水平气压差 C. 气温垂直递减率 D. 地形高度 ‎8. 推测中纬度海洋地区发生热雷雨频率较高的时段是 A. 夏季的午后 B. 夏季的夜晚 C. 秋季的午后 D. 秋季的夜晚 ‎9. 我国发生热雷雨频率较低的地区是 A. 西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答案】7. C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地面温度高、垂直温差大,对流运动旺盛是雷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昼夜温差和地形高度对对流运动影响小。水平气压差不直接影响气流垂直运动。故选C。‎ ‎【8题详解】‎ 热雷雨是指湿度较大的下垫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中纬度海洋地区夏季白天升温慢,陆地升温快,气流下沉,晚上降温慢,气温高,对流旺盛,容易出现雷暴和闪电,中纬度海洋地区发生热雷雨频率较高的时段是夏季的夜晚。秋季气温较低,对流运动不强,不易形成热雷雨。故选B。‎ ‎【9题详解】‎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不易形成降水,故发生热雷雨频率较低。故选C。‎ - 11 -‎ 下图为在我国天山某较小范国地区选择针叶林林地、草地、灌丛三种不同天然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所得到的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日均温动态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位置最可能位于天山 A. 北坡海拔500m处 B. 北坡海拔2000m处 C. 南坡海拔500m处 D. 南坡海拔2000m处 ‎11. 在深冻期,林地土壤日均温显著低于草地和灌丛,其原因最可能 A. 林地地面辐射强 B. 林地土壤有机质少 C. 林地空气循环快 D. 林地土层厚度较大 ‎【答案】10. B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为背景,涉及垂直地带性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为天山,天山身居内陆,所在区域降水少,树木难以生长。但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抵达北坡(北坡为迎风坡),气流随山地地势的升高温度下降,大概在半山腰位置时,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天山北坡半山腰位置降水相对充足,且海拔较低,热量适中,能够满足森林生长。森林带上下位置由于降水少或热量有限,因此分布草甸带。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被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包围,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也就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了,故B正确,其它三个选项自然排除。‎ ‎【11题详解】‎ - 11 -‎ 深冻期发生在冬季,冬季吹西北风,当风遇到森林时,由于林木枝干的阻挡,枝叶的摇动,使气流发生扰动,林地空气循环快,有利于热量散失,所以林地土壤日均温显著低于草地和灌丛,故C正确,若地面辐射强,气温高,不符合题意,故A错,温度高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机质多,排除B,温度高才有利于腐植层的形成,使土层厚度增大,所以不是低温的原因,故D正确。‎ ‎【点睛】天山是位于我国新疆地区的一列东西走向的山脉,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全长约为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度在250至350千米,天山山脉主体在中国境内,向西延伸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天山的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高度为7443.8米,山上冰川广布,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新疆由于巨大的天山山脉的存在,把我国的新疆分成了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从自然区的划分来看,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天山所在的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距海最遥远的地方,也是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从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布来看,该地区的水平自然带植被主要为草原和荒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题~第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青森县是富士苹果的发源地,苹果栽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苹果产量位居日本第一。青森县苹果园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1921年,为便于机械化施肥、打药、采果,青森县引进矮化宽行密植栽培技术,这种种植方式在太平洋沿岸发展较快,而在日本海沿岸发展较慢;1952年,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县推广了苹果园生草栽培。青森县苹果种植以无袋化和矮化宽行密植栽培为重点发展方向,其生产的“世界一号”苹果被誉为“苹果中的奢侈品”,国内外市场广阔。在青森县,苹果被加工成苹果汁、苹果醋、苹果酒等;该县还利用苹果发展特色休闲产业,如苹果温泉等,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下图为青森县位置示意图。‎ - 11 -‎ ‎(1)与日本海沿岸相比,分析太平洋沿岸更适合推广矮化宽行密植的气候原因。‎ ‎(2)说明青森县苹果种植重点发展方向对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3)指出青森县推广苹果园生草栽培的好处。‎ ‎(4)说明日本青森县苹果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苹果产区的启示。‎ ‎【答案】(1)太平洋沿岸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降雪量小,积雪厚度小,利于矮化果树越冬;冬季,太平洋沿岸晴天多,光照好,矮化宽行种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弥补热量的不足,利于果树越冬;夏季,太平洋沿岸高温多雨,宽行种植有利于果树通风散热和采光(密植不利于通风散热);夏季,太平洋沿岸多大风,矮化有利于减小风灾。‎ ‎(2)日本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成本高;矮化宽行密植便于机械化施肥、打药、采果,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无袋化可减少生产环节,降低劳动力成本。‎ ‎(3)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果园产量;生草栽培可优化果园小气候(或调节地表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等。‎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改进苹果种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打造品牌优势,提升知名度;发展苹果深加工及相关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 11 -‎ ‎【详解】(1)农业气候条件应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分析。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据图可知,太平洋沿岸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降雪量小,积雪厚度小,气温较高,利于矮化果树越冬;且冬季太平洋沿岸为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因此光照条件好,可以弥补热量的不足,也有利于果树越冬;而夏季,太平洋沿岸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高温多雨,宽行种植有利于果树通风散热和采光;夏季,太平洋沿岸多大风,矮化有利于减小风灾。‎ ‎(2)日本经济发达,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成本高。据材料可知,日本进行机械化施肥、打药、采果,可减少劳动力的数量;据材料知,还引进矮化宽行密植栽培技术,且把矮化宽行密植栽培做为重点发展方向,矮化宽行密植便于机械化施肥、打药、采果,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苹果种植还以无袋化为重点发展方向,无袋化可减少生产环节,降低劳动力成本。‎ ‎(3)据材料知,该县推广了苹果园生草栽培,其好处可以从植被作用角度考虑。植被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苹果园里种草,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同时草枯萎归还土壤,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增加产量;同时还可以调节果园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 ‎(4)据材料知,该县农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改进苹果种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打造品牌优势,提升知名度;苹果被加工成苹果汁、苹果醋、苹果酒等;该县还利用苹果发展特色休闲产业,如苹果温泉等,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因此应发展苹果深加工及相关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点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经济的可持续:第一产业:(1) 质: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2)量:专业化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应);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第二产业: (2)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第三产业: (1) 依靠电商平台(中国), 积极开拓市场; (2)树立品牌效应,扩大销售渠道; (3) (落后地区或国家)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产品外运能力;(4)特色旅游业、文化业。生态的可持续:(针对产生的环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结构;②体耕等减轻土地利用强度,保持土壤肥力。‎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 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 11 -‎ 材料三: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谷风影响的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 ‎(1)试分析祁连山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的原因。‎ ‎(2)简述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 ‎(3)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克维尔塔尔谷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1)东北坡为阴坡,气温低,东北坡面对河西走廊,夏季东南季风影响该地,在东北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有较多冰川分布。西南坡为阳坡,气温高;西南坡面对青藏高原,降水稀少,冰川面积较少。‎ ‎(2)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3)冰川风势力变弱。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人类活动,导致冰川面积减少,且变得破碎,冰雪面气温与同高度山谷气温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4)阿尔卑斯山现代冰川发育,冰川风影响大,密度大的冷性冰川风下沉到谷底,使谷底适宜生长喜冷植物;密度小的暖性谷风被迫抬升到冰川风之上,受其影响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这种局部地段的“逆温”现象导致植被垂直分布“倒置”。‎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冰川风对山谷风的影响及导致的植被分布变化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祁连山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多阴雨天,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而西南坡处于背风坡,阴雨天少,晴天多,气温较高,所以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 ‎(2)冰川风和山风风向一直,会延长山风影响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加强其影响程度;和谷风风向相反,会缩短谷风的影响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 11 -‎ ‎(3)根据上题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冰川融化增加,面积减小,冰川面上空气与谷中同高度温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4)冰川风气温较低,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冷空气集聚,气温低,适合生长喜冷植物;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形成的谷风气温较高,到达山腰地带,该地温度较高。可生长喜暖阔叶树,从而形成了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 ‎【点睛】影响雪线的因素:‎ ‎1、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温度越高雪线也越高。‎ ‎2、降水因素:降水越大,雪线越低;降水越小,雪线越高。‎ ‎3、地貌因素:从坡度来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雷讷(68°N,13°E)是挪威莫斯克内斯的行政中心,人口仅342人。尽管位置偏僻,但旅游业发展迅速。雷讷被誉为挪威最美的村庄,一生绝对值得一去的地方!青蓝色的港湾坐落在峡湾和高山间,尽显北欧旷野美景。红色的渔夫小屋如今成了游客的住房。‎ 列举雷讷小镇可以开发的旅游项目,并分析我国在发展特色旅游小镇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 ‎【答案】旅游项目:欣赏夏季子夜太阳,冬季梦幻极光;登山滑雪,荡舟峡湾;体验渔家生活。(任答两点)‎ 借鉴经验: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多样化,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树立品牌意识;做好旅游规划,保护当地环境等(任答三点)‎ ‎【解析】‎ ‎【详解】‎ - 11 -‎ 当地纬度高,冬季有极夜现象,夏季有极昼现象,故可开发;欣赏夏季子夜太阳,冬季梦幻极光;当地有高山峡湾,可开发登山滑雪,荡舟峡湾;从材料“渔夫小屋”可知可开发体验渔家生活。‎ 借鉴经验:旅游产业最怕的是雷同,这样吸引力就会降低,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多样化,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促使小镇具有多种发展途径;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树立品牌意识;做好旅游规划,保护当地环境等。‎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生态塘是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塘是一种近自然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通常位于入湖河流下游、湖泊周边,可通过植物吸收、自然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来净化水质。云贵高原地区蒸发量大,夏季多降雨,其他季节雨水较少,形成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当地人们通过建设生态塘来改善环境。‎ 解释该地区生态塘丰水期和枯水期如何改善环境。‎ ‎【答案】丰水期,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各种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从吸收和降级污染物能力强;丰水期,水量大,自净能力强,有利于水质的净化;还可以容纳洪水,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枯水期,水位较低流速变慢,污水在生态塘中停留时间和反应时间长,有利于充分降解;枯水期,云贵高原地表水缺乏,生态塘的水经过净化,可缓解旱情。‎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功能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抓住生态塘净化水质的原理,结合云贵高原地区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灵活分析。‎ ‎【详解】丰水期是当地的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植物、微生物生长迅速,分解和吸纳能力增强,且此时水量比较大净化能力比较强;水塘还有调节径流作用,丰水期可以削减洪峰,缓解洪涝。枯水期,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流速减慢,污水在生态塘中停留时间长,有利于充分降解,且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缺乏,净化后的水体可以缓解旱情。‎ - 1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