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东阳中学2019年下学期10月阶段考试卷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左图)和希腊的锡拉岛(右图)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 A. 西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正南方向 ‎2. 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 A. 7 000 km B. 11 000 km C. 13 600 km D. 16 000 km ‎【答案】1. B 2. C ‎【解析】‎ 试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 ‎【1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毛伊岛位于(21°N,157°W)附近,锡拉岛位于(36°N,25°E)附近,可知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东南方向,B正确。‎ ‎【2题详解】‎ 结合两地的经度可知,两地大体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为从21°N沿156°W向北,过北极点后沿24°E经线向南到36°N,共经过123个纬度,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距111千米,可算出两地最短距离约为13600千米,C正确。‎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若一架飞机由①地沿最短航线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A. 一直向正东方向 B. 一直向正西方向 C.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4. 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 A. 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 B. 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C. 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 D. 太平洋—亚洲—非洲 ‎【答案】3. B 4. C ‎【解析】‎ 赤道是大圆,最短航线是大圆劣弧。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飞行方向是一直向正西方向。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0°经线位置和图示等份,判断各点坐标,所在大洲或大洋。‎ ‎【3题详解】‎ 若一架飞机由①地沿最短航线飞往③地,两地都位于赤道上,赤道是大圆,最短航线是大圆劣弧。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飞行方向是一直向正西方向,B对。A、C、D错。‎ ‎【4题详解】‎ 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0°经线位置和图示等份,①地坐标0°,165°E,位于太平洋。②地坐标30°S,135°E,位于澳大利亚。③地坐标0°,45°E,位于印度洋。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C对。A、B、D错。‎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与该点相对应的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c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6. 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 0°经线向西至20°W B. 20°W向西至90°W C. 90°W向东至90°E D. 20°W向东至90°E ‎【答案】5. D 6. B ‎【解析】‎ 试题考查经纬度的应用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中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对应为(38°S,180°),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正确。‎ ‎【6题详解】‎ 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60°E,B正确;0°经线向西至20°W属于东半球;90°W向东至90°E有一部分属于西半球,有一部分属于东半球;20°W向东至90°E属于东半球。故选B。‎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甲地处湖心岛,1~6为地质勘探队采集的样本岩石序列,其中1、3、4、6与2、5分别为两个不同时期的地层,且前者比后者形成较早,现旅游规划部门欲连接点3-4,修建玻璃栈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湖心岛的最高点可能是(  )‎ A. 675米 B. 650米 C. 625米 D. 600米 ‎8.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旅游开发思路不正确的是(  )‎ A. 陡崖处可开发成瀑布,盛夏时节观赏瀑布效果较好 B. 陡崖处进行雕刻题字,内容高差不超过200米为宜 C. 湖心岛的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可建大型游乐设施 D. 行走于玻璃栈桥上无法观看甲处为起点的漂流项目 ‎【答案】7. C 8.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图中右侧的600米等高线向西,依次为550米,500米,然后就是宽阔的湖泊,湖面的高度为450米-500米之间,湖心岛海拔较高,湖心岛最外侧等高线为500米,向内侧依次为550米,600米,所以湖心岛的最高点应该在600米-650米之间,各选项中只有625米在这个范围内,所以正确答案为C,ABD明显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8题详解】‎ A.陡崖处河流落差较大,可开发成瀑布,盛夏时节瀑布流量较大,观赏效果较好,故A正确。‎ B.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5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等高线重合条数,d为等高距),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米≤△H<200米,所以在陡崖处进行雕刻题字,内容高差不超过200米,故B正确。‎ C.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湖心岛岩层没有断层,地质构造稳定,可以修建大型游乐设施,故C正确。‎ D.玻璃栈桥上两端的海拔,都比甲处高,且中间没有山脊等地形阻挡,是可以看到甲处的,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等高线重合条数,d为等高距)‎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哈尼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1 000~1 300米的坡地上,以种植水稻为主。从山顶到山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构成了良好的梯田生态系统,其中,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水库。下图为元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相符的是 A. ①地适合建村寨 B. ②地分布原始森林 C. ③地欣赏积雪冰川 D. ④地适合建梯田的观景平台 ‎10. 关于梯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元阳梯田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较差 B. 河流显著调节了当地的气温年较差 C. 森林是维持梯田生态系统的关键 D. 村寨在梯田上方有利于地下径流形成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村寨要建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方,图中 ①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适合建村寨,A错;依据材料可知森林主要在山顶,②地海拔较低,不可能分布原始森林,B错;③地海拔低,没有积雪冰川分布,C错;建梯田的观景平台要在高处,梯田景观将一览无遗。④地海拔高适合修建,D对。‎ ‎【10题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森林是“巨大的天然水库”,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故元阳梯田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强,A错;森林显著调节了当地的气温年较差,B错;该地山高谷深,纬度较低,谷底气温高;山下河谷水系众多,河水受热蒸发旺盛;巨量水汽上升到高山区冷却形成云雾和降水;在茂密的森林下形成大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层层叠叠的梯田,最后又复归于河谷,故森林是维持梯田生态系统的关键,C对;地下径流的形成主要与森林有关,森林在梯田上方有利于地下径流形成,D错;‎ ‎11.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对a、b、c、d四地温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b B. b=c C. a>c D. c=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结合河流源地、流向,可大致判断b地海拔高、气温低,c地为盆地、气温较高。再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得出四地温度:a地为12~ 14℃、b地为10~ 12℃、c地为14~16℃、d地为10~ 12℃。故选A。‎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 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关于图中M、N、P、Q 四线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Q 一定相等 B. M、N 一定相等 C. P、M 一定相等 D. Q、N 一定相等 ‎13.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不可能是 A. 328 m B. 228 m C. 128 m D. 28m ‎【答案】12. A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P、Q均为山峰外围的第一条等高线,因此二者一定相等,A对。PQ以下的等高线因涉及闭合等高线的可能性,其数值不确定,BCD错。故选A。‎ ‎【13题详解】‎ P海拔为3600m,全图等高距为100m,且甲位于P与山峰之间,甲比山峰海拔低,则可判断甲地海拔范围为3600m<甲<3652m。Q海拔为3600m,N海拔为3500m,乙右侧等高线距离山峰更远海拔应为3400m或3500m,,则乙地海拔范围为3400m< 乙1<3500m或3500m< 乙2<3600m。对甲乙两地海拔范围进行交叉相减,最终得到两地高差应大于100m小于252m或大于0m小于152m,综合判断选A正确。‎ ‎【点睛】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 ‎①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a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在等高线图上,辐合是山谷(集水线),辐散是山脊(分水线)。若为等压线,辐合是低压槽,辐散是高压脊。‎ b切线法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山谷);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山脊)。 ‎ c口诀法 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 ‎②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 b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 ‎“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 左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右图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B. 冰川侵蚀强烈 C. 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D. 流水侵蚀强烈 ‎15. “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 )‎ A. 沉积岩层 B. 变质岩层 C. 侵入岩层 D. 喷出岩层 ‎16. 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 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B. 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C. 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D. 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答案】14. C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泥火山”是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在结合图示可知泥火山多分布在天山和断层附近,说明是泥浆和气体沿着岩层的破碎断裂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因此C选项正确。‎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泥火山”喷出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说明泥浆中含有油气,这只能在沉积岩层环境才能出现,因此A选项正确。‎ ‎【16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 独山子附近“泥火山”主要是沉积岩层中的粘稠泥浆从天山背斜岩层和断裂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的。因此其形成过程的主要地质过程是地壳挤压,隆起形成背斜岩层,超过岩层的承压能力后岩层断裂,泥浆在压力作用下就岩层背斜顶部和断层的破裂地带喷出,然后泥浆慢慢堆积形成的。符合其形成的地质过程为D选项。‎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7. 下列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 A. 板岩 砂岩 B. 花岗岩 砾岩 C. 石灰岩 页岩 D. 玄武岩 石英岩 ‎18. 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  )‎ A. 沉积作用   水平挤压   盐层流动   外力侵蚀 B. 沉积作用   外力侵蚀   水平挤压   盐层流动 C. 沉积作用   水平挤压   外力侵蚀   盐层流动 D. 水平挤压 沉积作用 外力侵蚀 盐层流动 ‎【答案】17. C 18.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点主要是岩石的形成和分类,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含盐层岩石具有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都是沉积岩,C正确;板岩、石英岩是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其他选项错误。‎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盐丘最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含有盐的沉积岩,再收到水平挤压变形形成褶皱,背斜顶部砂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盐丘出露流动而形成,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三大类岩石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种岩石是最基本的岩石。1、(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2、沉积岩,顾名思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3、变质岩,顾名思义,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应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 km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155 m。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 km2,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 km2。甲图为岛屿位置,乙图为岛屿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A. 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 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 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 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20. 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 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 B. 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 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 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答案】19. B 20. D ‎【解析】‎ 试题考查地质作用 ‎【19题详解】‎ 图中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活动,B正确。‎ ‎【20题详解】‎ 由材料“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火山灰组成的陆地”可知,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D正确;火山喷发的岩浆不会融化陆地,会使陆地面积增加;若是地质构造运动频繁,会造成火山喷发增多,海岛面积扩大;海平面上升速度较慢,不足以使岛屿面积在短时间内明显缩小。‎ 菲律宾地处太平洋“火山带”上,其境内有 22 座活火山。2017 年 12月底,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右图)开始喷发并持续近一个月,喷出大量炙热的岩浆及火山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 岩石圈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壳 ‎22. 火山喷发期间,其火山灰有可能降落在火山的 A. 西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东南方 ‎【答案】21. B 22. B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1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B正确。‎ ‎【22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12月盛行东北季风,火山灰向西南飘,可能落在火山的西南方,B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3.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 A B. B C. C D. D ‎24.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 二叠系 D. 第四系 ‎【答案】23. A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4题详解】‎ 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地质构造的判断 ‎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 ‎3.断层:岩层发生错误,从而显得不连续。‎ ‎2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 ‎ ‎ A. 风力堆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东南亚河流三角洲,考查流水作用在不同地形区塑造地貌的差异。‎ ‎【详解】甲为湄公河入海口处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为河流下游流速降低,从上中游携带而来的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沉积下来所形成故C正确;该地降水多,植被茂盛,风力作用不明显,故A、B项错误。‎ ‎26.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故C正确。‎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27. D 28. C ‎【解析】‎ 试题分析:‎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故选D。‎ ‎【28题详解】‎ ‎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C正确。‎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29.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 ‎【点睛】遇到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判定的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类型:‎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固结成岩作用 D. ④指岩浆侵入作用 ‎31.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变质作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30. A 31. A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 ‎【30题详解】‎ 图中①从水圈指向沉积岩,指化学沉积作用,A正确;②从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指沉积作用;③从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指风化、侵蚀作用;④从岩浆指向大气圈,指岩浆喷出作用。‎ ‎【31题详解】‎ 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从而转化为有机碳,植物死后腐烂沉积进入地球内部圈层,因此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A正确;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矿物燃料能量来源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岩浆喷发作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面升温,但对地球内部温度无直接影响。‎ ‎32.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下图,回答下题。‎ 平顶海山(  )‎ A. 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山地的形成过程。‎ ‎【详解】‎ 在图中阶段1可以知道它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因此它就是一座火山,火山的形成是岩浆的活动,不是地壳的水平运动,所以A不对;B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也就是玄武岩,不可能是沉积岩,所以B不对;C顶部形态,也就是平顶的形成,观察图Ⅱ,Ⅲ,可以看出平顶面积扩大,这应该是由外力作用形成,所以C不对;D描述的过程和图示表达的过程相同,所以D正确。故选D。‎ ‎33.读下面一组海峡示意图(数字为经纬度),四海峡中,两侧分别为两大洲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世界主要海峡 ‎【详解】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①是直布罗陀海峡,北侧为欧洲,南侧为非洲;②是土耳其海峡,西北侧是欧洲,东南侧是亚洲;③是曼德海峡,北侧是亚洲,南侧是非洲;④是霍尔木兹海峡,两侧都是亚洲,C正确。‎ ‎34.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对该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B. 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 图中B处是亚马逊平原的一部分 D. 图中C处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世界主要大洲 ‎【详解】根据图中的地形可判断出,图示大陆为南美洲,A是安第斯山,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A正确;B是拉普拉塔平原,与亚马逊平原无关;C是巴拉那高原;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35.人们把海洋誉为“蓝色国土”。读下图回答下题。‎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c为大陆架,d为海沟 B. b—d海水温度垂直变化不大 C. f处往往成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D. d处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海底基本地形。‎ ‎【详解】如图b~c为大陆坡,d为海沟,故A错误。b处靠近陆地,陆地淡水注入较多,盐度较低,b~d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较大,故B错误;f为海岭处于板块生长边界,为岩浆喷出冷却形成,故C正确;d为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部而形成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故D错误,选C。‎ ‎【点睛】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组成。如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某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该游客行进的方向,计算A地到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 材料二:Ⅱ图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2)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Ⅰ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材料三: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村中道路则依山势修建,虽算不得宽阔,倒也平展。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寓意“平步青云”“紫气东来”。‎ ‎(3)分析该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答案】(1)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相对高度:60~100 m。‎ ‎(2)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大于710 m)高于村落最高点(约670 m),可俯视拍摄;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由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的拍摄角度恰当;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 ‎ ‎(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详解】(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图例,可判断出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行进方向是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读出A点海拔为650~670米,溶洞海拔为730~750米,两地高差为60~100米。‎ ‎(2)从图中看,村落为俯视拍摄,可推测拍摄点海拔较高;且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可推测为D处;B、C距村落较近且海拔较低;E处与村落之间有山脊阻挡(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 ‎(3)从图中可看出,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吹西北风,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3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6Km,最深处6009 Km,平均深度2268 Km,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1)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过程。‎ 材料三 距今两亿年前,云贵桂地区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2)指出石灰岩分布区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貌的成因。‎ 材料四 右上图为丽江西北地区的丹霞地貌——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沃丹、灿若丹霞”的奇妙风采。‎ ‎(3)说明云南丽江黎明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 ‎【答案】(1)内外力共同作用;(内力作用)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抬升隆起;(外力作用)长期受雅鲁藏布江河流水侵蚀下切。‎ ‎(2)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发生沉积形成石灰岩;后来地壳抬升运动形成高原山地;地表及地下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3)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详解】(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抬升隆起;峡谷是长期受流水向下侵蚀形成。‎ ‎(2)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结合材料“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可知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3)沙砾、砂岩和泥岩为沉积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隆起形成山地的原因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千龟山形态是由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 ‎38.识图填图。‎ A____________(盆地) B____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___(平原)‎ D____________(高原) E______________(海峡) F_____________(岛屿)‎ G_____________(高原) H______________(海湾) I_____________(高原) ‎ J_____________(高原)‎ ‎【答案】 (1). 刚果盆地 (2).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3). 东欧平原 (4). 巴塔哥尼亚高原 (5). 曼德海峡 (6). 苏门答腊岛 (7). 拉布拉多高原 (8). 几内亚湾 ‎ ‎ (9). 德干高原 (10). 青藏高原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世界大洲与大陆 ‎【详解】图中A位于非洲赤道附近,是刚果盆地;B位于欧洲西北部,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C位于欧洲是东欧平原;D位于南美洲南端是巴塔哥尼亚高原;E沟通红海和阿拉伯海是曼德海峡;F位于东南亚,是苏门答腊岛;G位于北美洲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H是几内亚湾;I位于印度半岛是德干高原;J是青藏高原。‎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