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骄子之路》(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七章章末综合提升(学案)
章末综合提升 [学生用书P254] [学生用书P254] 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以区域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及成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区域图。 材料二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简述摩洛哥的地理位置特征 (2)据图描述摩洛哥的主要地形及分布特点。 (3)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4)根据材料二,从阿拉伯人的民族服装,分析当地气候的显著特点。 [审答流程] (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 (2)→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疏密、分布等方面分析 (3)→→ (4)→→ [标准答案] (1)跨中低纬,位于北温带;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扼地中海出海口直布罗陀海峡;位于非洲西北部。 (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 (3)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原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地形绝大多数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 (4)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大。 1.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位于××带(或××纬度)、××半球 海陆位置 ××大陆××岸、××大洋××岸(或××大陆××部、××海洋的××部),隔××海峡与××相望 气候特征 气温 全年高温,年较差较小;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和),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 年降水量丰富(稀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小) 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 以高原(或盆地、山地、丘陵、平原)为主 地形特征 ××高,××低,地势起伏较大,从××方向向××方向降低(升高或倾斜)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年降水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年际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冬季会出现断流,含沙量小(大),结冰期长(短或无结冰期) 水系特征 流程长(短),流向××,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开发利用 上游地区一般不适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一般水能资源不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2.人文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国民经济结构以××为主,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发达(落后),科技水平高(低) 居民 ××人种,人口分布在××,主要是××族,居民信奉××教 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 以××运输为主,交通枢纽是××,交通运输网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2016·浙江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期中联考)读新西兰南、北二岛示意图(图1),图2为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3为南岛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3,概括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并解释南阿尔卑斯山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图1判断该区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的岛屿(南岛或北岛);并简述理由。 (3)简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解析: (1)读图3,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根据等高线延伸方向判断,山地为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海岸线西部曲折,东部较为平直。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相互挤压抬升形成。(2)人类活动分布的差异,主要从城市、交通线数量或密度分析。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北岛各等级的城市数量多,等级更高,分布更密集。北岛的铁路长度更长,密度更大。(3)读图1分析,甲地位于西风带,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所以冬季降水更丰富。 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海岸线西部曲折,东部较为平直。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相互挤压抬升形成。 (2)北岛。理由:北岛各等级的城市数量多、等级更高,分布更密集;北岛铁路长度更长,密度更大。 (3)特点:终年温和多雨,冬季降水更丰富。 成因:终年受海洋(西风)影响,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