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学校联考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部分学校联考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国K品牌以设计和出售高档皮具和箱包起家、自1854年以来、代代相传至今,目前产品包括手提包、旅行用品、小型皮具、配饰、鞋履、成衣、腕表、高级珠宝及个性化订制服务等,已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除了法国本土,K品牌在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都设有工厂生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K品牌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主要是由于 A. 创意杰出 B. 价格昂贵 C. 市场需求大 D. 宣传力度大 ‎2. K品牌的手提包价格远高于其他品牌同类手提包,主要是由于其 A. 原料优质 B. 工艺精湛 C. 产品稀缺 D. 人工成本高 ‎3. K品牌在美国、意大利设立工厂主要是为了 A. 靠近原料地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开拓国际市场 D. 获取先进加工技术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本题以某品牌的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 13 -‎ 由材料可知,K品牌注重高端以及个性服务,其产品能够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主要是由于其杰出的创意和卓越的品质,A正确。价格昂贵不是成为时尚旅行艺术象征的主要原因,B错误。市场需求大主要是由于其杰出创意以及品质保证,C错误。宣传力度大能够提高销售量,但不能使其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K品牌的手提包价格远高于同类产品,主要是由于其工艺精湛,B正确。原料、人工成本虽然能够影响价格,但不是导致其价格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要因素,AD错误。由材料可知,K品牌在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都设有工厂生产,生产能力较强,其产品定位于高端,而非稀缺,C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K品牌为高端产品,原料不是主要区位因素,A错误。美国、意大利为发达国家,工人工资水平高,因此在这两个国家设厂不会降低生产成本,但也由于这两个国家是发达国家,对高端产品需求量大,因此在这两个国家设立工厂可开拓国际市场,B错误,C正确。先进加工技术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但作为高端产品,K品牌拥有自主技术,其在海外设厂主要还是为了扩大市场,D错误。故选C。‎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是一个区域植被、水文、气候、地形、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对生态脆弱性的综合性评价,指数越高,生态越脆弱。阿姆河是中亚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帕米尔-阿莱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高山冰雪地带,全长2540千米,是咸海的两大水源之一。流域内地势落差较大,海拔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下图示意不同时期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3 -‎ ‎4. 阿姆河 A. 自上游至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 B. 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C. 自上游至下游河流含沙量均较少 D. 径流量年内分布呈明显的单峰变化态型 ‎5. 阿姆河流域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区域可能位于 A. 帕米尔-阿莱高原区 B. 兴都库什山脉 C. 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 D. 河流下游地区 ‎6. 为改善阿姆河流域生态恶化最严重区域的生态环境,应当 A. 减少上游拦水,增加下游灌溉水源 B. 减少下游林地乱伐,减少河流含沙量 C. 改进灌溉技术,以水量定农业规模 D. 控制上游牧业规模,对草原实施封育 ‎【答案】4. A 5. D 6. C ‎【解析】‎ 本题以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图表的判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自上游至下游,沿途蒸发量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下游河段水量减少,A正确。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一阿莱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高山冰雪地带,自东向西注入咸海,流域内河流落差大,加上生态恶化,河流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C错误。阿姆河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受降雪量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峰变化的特点,B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地区位于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再根据材料中阿姆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湖泊可以推知,阿姆河生态恶化最严重区域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周边地区。故选D。‎ ‎【6题详解】‎ 由上题解析可知,阿姆河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主要是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导致的,减少上游拦水,增加下游灌溉水源,会导致灌溉农业规模的扩大,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咸海面积缩小、荒漠化加剧等,因此要发展节水农业,以水量定农业生产规模,A错误,C正确。阿姆河流域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B错误。阿姆河流域牧业主要在中下游地区,而非上游地区,D错误。故选C。‎ - 13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现已竣工,并于2019年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该工程首次实现了管道建设关键工序远程实时监控,全过程数据采集、分析、预警的智能工地建设。天然气输送有气态(天然气直接在管道中运输,要求管径大)和液态(先将天然气加压降温液化运输)两种方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采用了气态输送方式。下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线路和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竣工并通气能够 A. 解决华北地区农村能源紧缺现状 B. 巩固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 C. 增加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的战略储备 D. 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8. 相对我国西气东输管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线的优势是 A. 智能化程度高 B. 穿越河流较少 C. 气候条件优越 D. 管线长度较短 ‎9.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线采用气态输气有利于 A. 增加天然气输送量 B. 降低施工技术难度 C. 缩短输气管线长度 D. 增加输气的灵活性 ‎【答案】7. B 8. A 9. B ‎【解析】‎ - 13 -‎ 本题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一长岭段通气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7题详解】‎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一长岭段通气主要影响东北地区,A错误。我国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化石能源消费量大,俄气中送可以改善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北地区的大气质量,B正确。目前我国天然气供给量小于消费需求量,本次俄气中送主要是为了缓解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的供需矛盾,而不是为了增加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储备,C错误。天然气管道多埋在地下,不会形成新的旅游景点,对旅游业带动作用弱,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一长岭段首次实现了管道建设关键工序远程实时监控,全过程数据采集、分析、预警智能工地建设,智能化程度高,A正确。读图可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需要穿越黑龙江、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穿越河流并不少,B错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一长岭段气候寒冷,冻土广布,气候条件并不优越,C错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于俄罗斯,总管线长度并不短,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将天然气加压降温液化后再进行运输,输气量更大,A错误;液态输送需要加压降温,要求管道保持低温,且对管道的承压能力要求高,而气态运输属于天然气的常规运输.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B正确;无论是气态运输还是液态运输,均不能缩短管线长度,也不能增加运输的灵活性,CD错误。故选B。‎ 我国历史时期的海岸线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3 -‎ ‎10. 淮安段海岸线变化明显大于图中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堆积作用强 B. 地势相对较高 C. 降水量较大 D. 海岸植被覆盖率低 ‎11. 根据图示地区海岸线的变化可判断 A. 全球气候在持续变暖 B. 长江入海口南移明显 C.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减少 D. 海水堆积作用在增强 ‎【答案】10. A 11. B ‎【解析】‎ 本题以我国历史时期的海岸线变迁图为载体,考查海岸线变化原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淮安段海岸线变化明显大于图中其他地区,且逐渐向海洋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淮安段海岸线受淮河河流泥沙堆积作用强,扩张范围最大,A正确;地势高低与海岸线的扩张速度关系不大,B错误;淮安的降水量与周边其他地区并没有大的差异,C错误;海岸线附近的植被覆盖率对海岸线的变化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A错误;读图可知,由于泥沙淤积,长江入海口整体向南移且逐渐变窄,B正确;河流含沙量增加应该是人类破坏植被程度加剧的结果,C错误。河流入海口地区的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可能是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作用强造成的,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河县(下图)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区,是河北省羊绒产业集聚区之一。清河县在其自然禀赋不明显、区位优势不突出的情况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在传统羊绒产业形成初期,清河县的羊绒产业具有“小规模,大群体”的特征。‎ - 13 -‎ 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当地羊绒产业基础,该县东高庄村村民刘某作为村里的能人率先发现商机并创业成功,形成能人效应,通过邻里关系,同村村民相继学习模仿,使东高庄村快速成长为淘宝村,并通过农区特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扩散至相邻村镇,后出现全国首批淘宝镇,并连续4年入围中国淘宝百强县,其电子商务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全国涉农电子商务三大模式之一“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清河模式”。‎ ‎(1)分析清河县羊绒产业形成初期呈现“小规模,大群体”特征原因。‎ ‎(2)描述清河县羊绒淘宝村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3)指出清河县羊绒淘宝村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4)简述淘宝村的发展对清河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答案】(1)羊绒生产的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多为单户生产,生产规模小且较为分散;当地羊绒加工总量大,吸引大量生产商、企业聚集于此,工业数量多,其关联产业辅助产业随之发展,形成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形成产业大群体。(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2)淘宝村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清河县北部地区;以最早形成的东高庄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离较远的南部扩散少;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3)能人带动与社会关系网络;产业基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政策支持等。(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4)羊绒生产加工等工业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工业化水平;羊绒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和商业水平的发展;淘宝村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基础设施完善和城市化的发展。(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 13 -‎ 本题结合清河县羊绒产业,主要考查工业地域的发展特点与形成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题干信息“清河县在其自然禀赋不明显、区位优势不突出的情况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可知,清河县是典型的“零基础”起步,羊绒生产的工业基础薄弱,在这之前缺乏羊绒生产的经验及设备设施,所以初期多为散户生产,规模小且分散。由题干可知,清河县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销售集散中心,而其庞大的加工总量形成了该地产业集聚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生产商、相关企业、配套服务产业在此集聚发展,最终形成产销合一的完整产业体系,呈现出“大群体”的特征。‎ ‎(2)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分布特征及变化特点。读图可知,清河县羊绒淘宝村的空间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北部,南部较少;由于对运输条件要求高,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参照图例对比2013年——2017年淘宝村分布可知,其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呈现为:以最早形成的东高庄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先向近距离地区扩散,再向远距离区域扩散,距离较远的南部扩散少。‎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清河县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当地羊绒产业基础,羊绒淘宝村得以快速发展,所以,产业基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必备条件。“该县东高庄村村民刘某……形成能人效应……同村村民相继学习模仿……特有的社会网络关系……”则指明了清河县淘宝村快速发展的特定条件。此外,农村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必定离不开政府给予的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和留住政策。而清河县该类涉农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定离不开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4)该题考查农村的羊绒产业活动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极影响。首先,羊绒生产加工丰富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其次,羊绒生产形成的这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以这一个支点,带动了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步,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并推动了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3 -‎ 伊朗位于亚洲西部,中北部紧临里海,南部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东部紧邻印度半岛。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四周被山地包围;中部为干燥的盆地,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里海沿岸是伊朗最平坦的土地,里海沿岸平原往南10~50千米是3000~5000米的高大山体,山顶常年积雪,这里是伊朗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里海的面积变化对伊朗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下图为伊朗地形和降水分布图。‎ ‎(1)简述伊朗地形特征的成因。‎ ‎(2)简述伊朗地形与其气候的关系。‎ ‎(3)分析伊朗里海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4)简述若里海干涸将会对伊朗北部沿湖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1)伊朗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相互挤压,地表隆起,形成大面积的褶皱山脉与高原;沿海、沿湖地区由于河流或海洋的沉积作用形成小面积的冲积平原。(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2)伊朗四周多山地,地形雨频繁,降水多;受四周山地阻挡,中部地区降水稀少;整体海拔较高,气温较周边地区低。(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3)伊朗里海沿岸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在经过狭长的里海时增温增湿,形成暖湿气流;该地多为高大山脉,暖湿的偏北气流被地形抬升,形成较丰富的降水;山地海拔高,夏季冰雪融水量大,为里海沿岸提供水源。(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4)降水减少,植被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出现沙化现象;风力作用增强,风蚀、风积地貌增多。(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伊朗为背景考查了地形的成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 - 13 -‎ ‎【详解】(1)本题考查地形的成因。由题干信息可知,伊朗高原面积广阔,此外还有“3000~5000米的高大山体”,结合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示意图可知,该处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在陆地表面会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与高原;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国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这是由于河流出山后,流速减慢,河流搬运能力减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此外,海水堆积作用也促成了沿海小平原的形成。‎ ‎(2)读图可知,伊朗北部里海沿岸、西南部波斯湾沿岸降水较多,而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因为伊朗中部为高原,高原周边是高大的山地,山地外缘才是面积较小的沿海冲积平原。所以,来自海洋和湖泊的湿润气流在伊朗四周山地的抬升下,周边地区地形雨频繁,降水多;而受高大山地的阻挡,水汽难以深入,中部地区降水稀少;此外,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整体海拔较高,气温较周边地区低。‎ ‎(3)结合区域地理知识,伊朗位于亚欧大陆西南部,冬季会受来自大陆内部冬季风的影响,而冬季的偏北风经过里海,补充了水汽,到达伊朗里海沿岸时,受地形抬升,降水量大。此外“里海沿岸平原往南10~50千米是3000~5000米的高大山体,山顶常年积雪”表明,该处夏季气温高是,高山冰雪融水量大,为山下的里海沿岸平原补充了水源。‎ ‎(4)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需综合分析对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各个地理要素产生的影响。里海干涸,会导致该区域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减少;植被则因得不到足够的水量来源而退化或者死亡;土地退化,荒漠化情况出现甚至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缺乏了植被的保护、再加上土壤沙化、风力较强,该地会出现大量的风蚀和风积地貌。‎ ‎【点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②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 ‎③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④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⑤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的古城区,布局依水势、山势而建。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穿街绕巷,流遍全城(见下图)。在古城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堪称中国之最。‎ - 13 -‎ 简述水系对丽江古城发展旅游业的作用,并说明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作用:河流遍布全城,形成自然的和谐美;水流动过程中形成动态美;水系上众多的古桥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任答其中2点,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不利影响: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游客大增,总用水量增加,当地居民的生活、生态用水保障下降;水循环量减少,更新变慢,水生态环境恶化。(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丽江古城山水布局的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开发旅游的区位优势及旅游环境问题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河流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区位优势是:河流“穿街绕巷,流遍全城”,两者共处无违和感,形成和谐美;水流本身具有的动态美;“古城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堪称中国之最”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而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水污染问题加重、水资源量减少、水循环系统遭受破坏、水质变差、水生生物收到干扰等方面。‎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会于2019年12月10日至1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众多专家学者、技术企业及协会代表,就无废家庭、无废社区、无废饭店、无废景区等系列场景构想和实践,以及未来建设工作进行探讨交流。那么何为“无废城市”呢?无废不等于杜绝垃圾,而是产生量小、利用充分、处置安全。‎ - 13 -‎ 简述践行“无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绿色出行,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减少使用--次性产品,减少塑料制品消费;不随意丢弃垃圾,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外出就餐时按需点餐,践行“光盘行动”;出行时自备水杯、牙刷、拖鞋、毛巾等旅行用品;日常生活中节约使用纸张等资源。(任答其中5点,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无废城市”建设为载体,考查减少污染物日常生活措施,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本题侧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措。结合题干信息“就无废家庭、无废社区、无废饭店、无废景区等系列场景构想和实践”可知,具体措施可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游的各个场景举例,符合“垃圾生产量小、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原则,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浪费即可。‎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