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创新设计》(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A:第十七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创新设计》(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A:第十七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 —— 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 识记: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 理解:产业转移的规律。 3. 应用:结合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市场 东亚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产业转移 (1) 分类: _____________ 、区域产业转移。 (2) 目的:追求更高 _____ ,扩大销售市场。 (3) 产业转移的原因 国际产业转移 利润 2 . 产业转移的规律 (1) 转移主体:先是 ____________ 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 _______ 转移。 ( 初期 )      ( 中期 )       ( 后期 ) (2) 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劳动力密集 重工业 3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 _________ 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 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____ ,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____ ,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 市场因素: _________ 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4)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_________ 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价格低廉 高 低 国内市场 国家政策 怎样实现产业转移的目的? 提示  寻求最优区位,降低产品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6· 新课标全国 Ⅰ , 1 ~ 3)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 “ 瓷都 ”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与景德镇相比, 20 世纪 80 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2)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 20 世纪 80 年代初正好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期,有优惠的国家政策,使得佛山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故选 D 项。第 (2) 题,据材料可知,在 2003 年佛山原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使得陶瓷产业开始向外转移,说明陶瓷产业已不适合在此发展,该地逐步开始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故选 A 项。第 (3) 题,明清时期, “ 瓷都 ”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好,选 C 项。 答案  (1)D   (2)A   (3)C 对比法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 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分析 1. (2016· 新课标全国 Ⅱ , 3 ~ 5)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 世纪 90 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3)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 A. 加大政策支持 , 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 , 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 , 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 , 培育竞争优势 解析  第 (1) 题,家电组装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故选 B 。第 (2) 题,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远大于越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所以消费市场规模更大,故选 A 。第 (3) 题,中国家电产业要发展,要占领市场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故选 D 。 答案  (1)B   (2)A   (3)D 2. (2016· 海南地理, 7 ~ 9)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 1991 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    ) A. 吉林省市场 B. 东北市场 C. 全国市场 D. 欧洲市场 (2)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    ) A. 减少运输成本 B. 降低生产成本 C. 获取更多利润 D. 扩大市场占有率 (3)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    )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 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 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 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解析  第 (1) 题,从材料信息汽车企业 “ 总部设在长春市 ”“ 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 ,说明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市场并不止吉林省或者东北,应为全国市场。相比欧洲,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并不占优势,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故选 C 。第 (2) 题,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故选 C 。第 (3) 题,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佛山基地,经济较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综合各大基地 区位和 “ 产业转移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 这一规律判断,该汽车企业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故选 B 。 答案  (1)C   (2)C   (3)B 3.[ 2012· 浙江文综, 37(2) , 10 分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 , 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10 分 ) 解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深圳市的工业渐趋饱和,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把污染较严重的化学、造纸等对环境压力较大的企业转移出来。汕尾市发展较晚,水陆交通便利,环境承载力较大,适合接纳深圳市的产业转移。 答案  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 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产业分工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有哪些影响? 提示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入,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人口迁入会增加,迁出会减少。因为工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在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些阶段? 提示  发达国家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发展中国家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产品生产环节产业价值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个环节? 提示  发达国家处于设计和营销环节,发展中国家处于加工环节。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7· 安徽百校联考 ) 目前 , 上海市正计划用 3 ~ 5 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 ( 下图 ) 。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 , 重点是九江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 A. 油气等资源丰富 , 降低运费 B. 市场广阔 , 降低交易费用 C. 科研力量雄厚 , 技术支持度高 D. 有一定产业基础 , 劳动力丰富 (2) 此次上海 — 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 A. 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B. 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 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 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解析  第 (1) 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第 (2) 题,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答案  (1)D   (2)B 产业转移问题的分析思路 1. 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特点 着重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区域发展初期为轻工业阶段,中期通过资金积累、技术进步进入到重工业时期,后期基础工业与科技进一步发展,进入到高科技工业阶段。 2.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目的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3. 分析产业转移方向的规律 (1) 资源密集型工业布局由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到原料到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2) 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 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4. 分析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 由发达地区流入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 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 产业转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 [2015· 浙江文综, 37(3) , 10 分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 10 分 ) 解析  讨论企业是否外迁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成本和利润的各方面要素,辩证分析并提出合理方案。 答案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 [2013· 天津文综, 12(3) , 6 分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 6 分 ) 解析  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好处。接纳产业转移可以扩大产业的规模,提高集聚效益;利于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 答案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 ( 扩大产业规模 ) 。 3. [2014· 广东文综, 41(5) , 8 分 ] 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 “ 三江汇集、八口入海 ” 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 ( 下图 ) 。 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理由。 ( 8 分 ) 解析  造纸厂水污染严重,迁到梧州可对西江产生污染,对珠三角影响极大,梧州产业基础和市场比珠三角差,所以不合适。 答案  ① 可能给当地带来污染并影响下游地区; ② 梧州市产业基础与配套环境没有珠江三角洲好; ③ 梧州市的消费市场没有珠江三角洲大; ④ 搬迁费用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