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实验中学高一级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题2019年10月 第I卷(选择题)‎ ‎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 A. 行星和卫星 B. 恒星和卫星 C. 行星和行星 D. 恒星和行星 ‎2. 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 A. 金星 B. 土星 C. 地球 D. 太阳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天体的特征。“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 ‎【2题详解】‎ 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 ‎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星空观察,他们看到的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大多数是:‎ A. 恒星 B. 行星 C. 星云 D. 卫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属于恒星。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恒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恒星。‎ ‎4.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 河外星系 B. 总星系 C. 银河系 D. 太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天体系统,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地球所在天体系统由低到高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5.2014年4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寻找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距离地球约500光年。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 A. 体积与地球相当 B. 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 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 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 ‎【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C对。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体积与地球相当不是生命存在条件,A错。距离地球约500光年,太阳系半径约3.4光年,不在太阳系,绕转中心天体不同,B错。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D错。‎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 造成火山等自然灾害 B. 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 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 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成向宇宙发射能量;火山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不是太阳辐射;地球的风雨云雪等天气现象是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太阳辐射为生物生长提供光热。选A正确。‎ ‎2017年9月6日晚19时53分(北京时间),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这是自2005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 本次太阳活动爆发于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8. 本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A. 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B. 有线通信中断 C. 野外考察中指南针失灵 D. 对流层大气密度变大 ‎9. 你认为下列行业部门,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影响的是 A. 互联网公司 B. 汽车制造企业 C. 农业生产部门 D. 航空公司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类型和影响的相关知识。‎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根据题干可知,本次太阳活动是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故B正确,A、C、D错误。‎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地表温度明显升高,故A错误;太阳活动有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中断,但不影响有线通信,故B错误;太阳活动有可能导致指南针失灵,故C正确;太阳活动对对流层大气密度影响不大,故D错误。‎ ‎【9题详解】‎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航天航空活动产生影响,所以航空公司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故D正确;互联网是虚拟网络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故A错误;汽车制造企业为实体工业,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小,故B错误;农业生产受气候的影响,但太阳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不大,只是和降水有相关性,故C错误。‎ ‎【点睛】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10.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到外依次是:‎ A. 日冕、色球、光球 B. 光球、色球、日冕 C. 色球、光球、日冕 D. 色球、日冕、光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太阳的大气分层,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故选B。‎ 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生物的出现 B. 水体的运动 C. 风的形成 D. 火山的喷发 ‎12.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 A.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 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答案】11. D 12.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1题详解】‎ 火山喷发是地下岩浆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喷发的过程,属于内力作用导致,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太阳辐射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循环以及生物循环提供了动力,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选D。‎ ‎【12题详解】‎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A错;上海常规能源短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推广太阳能屋顶能缓解能源紧缺,B正确;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较为分散,C错;上海处于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蕴含量一般,属于可利用区,推广太阳屋顶计划主要是上海经济发达,能量缺口大,D错误。所以选B。‎ ‎13.如果用a表示昏线,b表示晨线,下图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图A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a表示昏线,b表示晨线,A正确;图B是南半球顺时针自转,则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B错误,符合题意;图C、D是侧视图,都能正确表示晨线与昏线。故选B。‎ ‎14.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不停的自转 B. 地球不停的绕太阳公转 C. 地表能反射太阳光 D. 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使得地球上面向太阳的一侧出现昼,背向太阳的一侧出现夜,即是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是昼夜更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地表反射太阳光,与昼夜现象无关。选D正确。‎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当太阳直射点在②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 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 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6. 当太阳直射点由④到⑤时,海口(20°N,110°E)‎ A. 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B. 昼小于夜且昼渐短 C. 日出东北方向 D. 正午的影子朝南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②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回归线即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A错。南半球各地距离直射点最远,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正确。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春分和秋分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C错;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错。‎ ‎【16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由④到⑤时,即由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海口离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A对;海口昼小于夜且昼渐长,B错;日出东南方向,C错;在此期间,正午太阳从南边照来,物影朝北,D错。‎ 某客机于纽约时间(西五区)10月18目14时20分从美国纽约(74°W)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据此回下列各題 ‎17. 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A. 10月18日2时20分 B. 10月19日3时20分 C. 10月18日20时19分 D. 10月19日14时20分 ‎18. 这架飞机丁北京时间10月19日15时40分到达北京,则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A. 3小时20分 B. 14小时20分 C. 15小时20分 D. 12小时20分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时差。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比纽约时间早13个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0月18日的27时20分,即10月19日的3时20分,B正确。其余选项排除。‎ ‎18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0月19日的3时20分,北京时间10月19日15时40分到达北京,故飞机飞行了12小时20分,D正确。‎ ‎【点睛】时间的计算如果小于24时,则日期不变,时间不变;如果大于24小时,那么日期加上一天,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去一天,时间加上24小时。‎ ‎19.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读图可知,符合条件的只有A。‎ ‎20.从“五.一节”到“国庆节”地球公转的速度 A. 由快变慢 B. 先变慢,后变快 C. 先变快,后变慢 D. 由慢到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1月初,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从五一节到国庆节是先变慢后变快,B正确。其余排除。‎ ‎2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 恒星日 B. 太阳日 C. 24时56分4秒 D. 23时56分4秒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故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 ‎22.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地方时 C.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不同 D.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方时和区时,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AC错误;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市区的区时,B错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早,D正确。‎ ‎23.读下面“太阳光照图”,回答下题。‎ 图中,中心点是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是晨线 B. AB是昏线 C. AN是晨线 D. BN是晨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 ‎【详解】读图可知,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光照图,逆时针方向自转为自西向东,AB是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故A、B错误;AN上的地点顺着自转方向即将进入白昼,可知AN是晨线,故C正确;BN上的地点顺着自转方向即将进入黑夜,可知BN是昏线,故D错误。‎ ‎24.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 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分布规律。‎ ‎【详解】北京和广州相比,北京的纬度较高,线速度度较小;两地的角速度相同,C正确。‎ ‎【点睛】地球上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规律:①地球上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地区角速度相同,约为15度每小时;②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两极点线速度为0;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6时 B. 8时 C. 10时 D. 16时 ‎26. 乙地昼长是( )‎ A. 12小时 B. 14小时 C. 16小时 D. 18小时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图示等份和180°经线位置,甲地所在经线是90°E,甲地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时刻是6点,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此时北京时间是8时,B对。A、C、D错。‎ ‎【26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份,乙地经度是60°E,乙地是60°E与晨线交点,日出时间是4点。各地正午时间是12点,上午、下午长度相等,乙地昼长是16时,C对。A、B、D错。‎ ‎27. 该图是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A、B、C分别是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跨了三个圈层的是生物圈;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D项正确。‎ ‎2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形成四季更替 B. 出现“磁暴”现象 C.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D. 产生地方时差 ‎【答案】B ‎【解析】‎ ‎【详解】四季更替、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产生地方时差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太阳活动会产生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据此分析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29.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2) 图中A、B、D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 ‎(3)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4) E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5)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1)冬至    (23°26′S,90°W)‎ ‎(2) A ‎(3)3   21   ‎ ‎(4)0    12   ‎ ‎(5)D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1)图中东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增加,东经度数向东增加,可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90°W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点,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W)。‎ ‎(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 ‎(3)图中乙的昼长为18个小时,根据公式:日出时间=12-1/2昼长,日落时间=12+1/2昼长,可算出日出时间为3点,日落时间为21点。‎ ‎(4)图中E点位于南极圈上,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5)图中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90°E),从0点经线(90°E)向东到180度是新一天,占1/4,从0点经线(90°E)向西到180度是旧一天,占3/4,D正确。‎ ‎【点睛】日期变更及日期范围的判定: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由于地球自转,0点经线不断自东向西移动,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两条线不重合时,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为新一天,从0点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一天;日界线问题实质就是地方时计算。‎ ‎3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左图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C位置的日期是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 ‎(2)B位置的节气是____,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的关系是____。‎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上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填数字)。该日昼长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 ‎(4)上左图中D→B时段,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 ‎(5)左图中A→B时段,梅州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昼长变化特点是____。‎ ‎(6)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的存在。‎ ‎【答案】 (1). 6月22日 (2).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春分 (4). 昼夜等长 (5). ④ (6). 南半球 (7). 先变快再变慢 (8). 逐渐变大 (9). 逐渐变长 (10). 黄赤交角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详解】(1)读图可知,C位置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点向南北递减,故为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读图可知,B位置的节气是春分日,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北京昼夜平分。‎ ‎(3)读图可知,右图中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与右图中④点位置。该日南半球的昼长达到最大值。‎ ‎(4)读图可知,D为秋分日、B为春分日,期间经过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D-B时段,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先变快后变慢。‎ ‎(5)读图可知,A为冬至日、B为春分日,A-B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梅州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一直变大;昼长变化特点是一直变长。‎ ‎(6)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点睛】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23.5°。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31.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______界面。‎ ‎【答案】 (1). 横 (2). 纵 (3). A波传播速度较慢,且在地下2900千米附近消失,为横波(B波传播速度较快,为纵波) (4). 莫霍界面 (5). 地壳 (6). 地幔 (7). 消失 (8). 突然下降 (9). 古登堡界面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其划分依据。‎ ‎【详解】(1)两类地震波的判断依据是其传播速度区别。A波传播速度较慢,且在地下2900千米附近消失,不能往下传播,说明这种地震波通过的物体介质状态有限,为横波。B波传播速度较快,为纵波。‎ ‎(2)图示C-H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D是莫霍界面,其以上C为地壳,以下E为地幔,。‎ ‎(3)图中F处,地震A波横波完全消失,地震B波纵波速度突然下降,说明F界面以下介质状态改变,横波无法通过,F为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以下G+H为地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