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地理环境助力高考导学案(9)含答案: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8地理环境助力高考导学案(9)含答案 高考链接 (2014·陕西西安模拟)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哈大高铁概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哈大高铁( ) A.有利于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外运 B.采用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主要考虑了地形条件的影响 C.部分路段靠近高速公路,目的是实现与高速公路联运 D.由于途经严寒地区,因此采取冬夏两种运行方案 2.哈大高铁沿线车站多冠以“新”字,反映出这些车站没有位于主城区的特点。这样建站的原因主要是( )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车站外迁 B.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避开主城区 C.促进城市化发展,使人口合理分布 D.不受地形影响,提高行车速度 解析 第1题,高铁主要功能是客运;哈大高铁沿线多冻土层,故采用以桥代路;因沿线高寒,基于气温的季节变化,采用冬夏两种运行方案。第2题,沿线新客站没有位于主城区,可避免对市内交通造成干扰,也有利于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 答案 11.D 12.B 常见的天气系统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天气系统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一、 锋面特征 1. 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 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二、 锋面系统 类型 冷锋 暖锋 示意图 符号 ) 降水区 的位置 天气 特征 过境前 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受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出现阴雨、刮风、风雪、降温天气 多连续性降水或大雾天气 过境后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气温、气压变化 我国典型的 锋面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 一场春雨一场暖 实例:准静止锋形成江淮地区每年夏初出现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 气流状况 气旋 反气旋 气压分布 低压 高压 近地面水平气 流与风向 从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从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垂 直 气 流 与 天 气 气流形成, , 天气状况, ,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 典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一、 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二、 判断锋面类型 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三、 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四、 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降水天气。 选练题 (对接2016·新课标Ⅱ,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 km2 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1)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该地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推测其依据。 (3)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大量开发地下水,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地形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2)断裂带经过该地,地下水在断层处出露;该地位于西北内陆,湖泊冬季不结冰,说明水温高(可能来自地下水);该地气候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欠发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少)。 (3)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丘。 (4)同意。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稳定;优质矿泉水,水质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不同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沙丘内部干燥(植被死亡),沙丘活化,沙尘天气增多;地下水补给速度慢,无法满足大量开采需求;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命题角度二 湿地的形成与保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