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礼泉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7年4月,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 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 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 ) A. 恒星 B. 行星 C. 星云 D. 彗星 2. 称“超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 A. 受主星辐射强 B. 绕主星运行 C. 离太阳较近 D. 温度适中 【答案】1. A 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生命存在条件。“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 【1题详解】 “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选A正确。 【2题详解】 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选D正确。 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太阳活动周期约为l1年,一般是指( )。 A.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B.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地球公转从远日点到近日点所需的时间 D.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4. 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 耀斑数量减少 B. 两极出现极光 C. 全球降水增多 D. 地球磁场增强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活动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A正确。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指的是一个回归年,B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指的是地球公转的恒星年的一半,C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的寿命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小时,少数长的可超过一年,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不是太阳活动的周期,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 【4题详解】 耀斑和黑子都具有约11年的周期,当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相应增多、增强,A错误;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太阳风暴吹来的带电粒子飘到了地球,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结合产生极光,B正确;黑子活动与全球各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但不一定呈正相关,C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从而产生磁暴现象,但不会使地球磁场增强,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类型 活动特征 活动层次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④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在极地地区形成绚丽多彩的极光 黑子 ①温度比周围低而显现暗黑斑点 ②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③周期约为11年 光球层 耀斑 ①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②时间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③释放巨大能量 ④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⑤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 太阳风 ①温度极高 ②带电粒子高速运动 ③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的带电粒子流 日冕层 下图为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I-V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 I B. II C. V D. IV 6. 图中某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其主要成因是 A. 海拔高 B. 云量多 C. 白昼短 D. 晴天多 7.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来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5. C 6. B 7. D 【解析】 【5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晴天多,相对于图中其他地区太阳辐射总量最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应该多,A错误。云量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少,B正确。各地区年白昼总时长相等,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与白昼时长无关,C错误。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应该多,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地球产生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②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与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无关,④错误。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①正确。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 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下图为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9.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 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 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 ④圈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②圈层、③圈层、④圈层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因此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9题详解】 ①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厚,A错误。②圈层为地幔,由固态物质构成,因此地震横波能通过,B错误。由于③圈层(外核)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最可能为液态,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物质密度也极高,D错误。 【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一般认为,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 2019年元旦将至,重庆(30°N,106°E)某同学想在新年钟声識响的那一封和伦教(51°N,0°)的姐视须通话道一声祝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元旦这一天,当中国新年钟声敲响时伦敦时间为 A. 1月1日04:00 B. 12月31日16:00 C. 12月31日00:00 D. 1月1日08:00 11. 1月1日,与伦教相比,重庆 A. 正午时刻更晚 B. 日出方位更偏南 C. 白昼更长 D. 自转角速度更大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重庆位于东八区,比伦敦(零时区)早八个小时,因此,根据“东加西减”的方法,中国0点的时候,伦敦应该是12月31日16:00,B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重庆纬度比伦敦低,白昼更长,C正确。重庆位于东经,且在伦敦的东面,地方时更早,正午时刻更早,A错误。重庆白昼更长,因此它日出方位更偏东,B错误。除南北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一样大,D错误。故选C。 1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某公司推出一种“智能化”太阳能集热板,该集热板能够自动转动而朝向太阳,并能自动调整与地面的夹角,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杭州某处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在某月内水平转动的幅度先变大后变小,则该月正午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能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互余,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时,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先变小后变大,选D。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能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互余,据此可以推知结论。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中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的同时修复臭氧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平流层是指左图中的 A. a层 B. b层 C. e层 D. d层 14. “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增大了右图中的 A. e B. f C. g D. h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平流层的范围是地表上空12-50km,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递增,B正确,a层为对流层,cd层为高层大气, 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e为大气的反射作用,热气球在平流层中喷射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增加了大气中细小颗粒的含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达到冷却地球的目的,A正确。f为经过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f越大,地球表面温度越高,不能达到冷却地球的作用,B错误。g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越强,近地面气温越高,不能达到冷却地球的作用,C错误。h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下垫面等,与热气球在平流层中喷射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无关,D错误。故选A。 15.关于图中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是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风 B. B是北半球的地面风 C. C是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 D. D是北半球的地面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与等压线垂直,方向从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可代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风;B斜穿等压线,且相对于A右偏,因此为北半球的地面风;C与风向B垂直且右偏,为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B方向相反,为地面摩擦力。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答案,故C正确。 【点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因此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16.读图,四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选择B。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 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 ( ) A. 极昼和极夜的范围会缩小 B. 温带范围会扩大 C 热带范围保持不变 D. 热带范围会扩大 18. 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 ) A. 北极点永远是极夜 B. 没有昼夜交替 C. 没有四季变化 D. 不存在地方时差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黄赤交角是23°28′,黄赤交角变大。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的度数减小,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极昼和极夜的范围会扩大,A错。热带、寒带范围会扩大,C错,D对。温带范围会缩小,B错。 【18题详解】 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回归线度数为0,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没有四季变化,C对。全球各地昼夜平分,A错。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不受影响,B错。地球有自转,应存在地方时差,D错。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是陆地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0. 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独立,是陆地上所有生物生存空间的总称,生物圈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据此分析选C。 【20题详解】 岩石圈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据此选D。 【点睛】地壳的范围小,岩石圈范围大。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指的是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仅仅指莫霍界面以上部分。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此时,北半球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2. 此季节,甲地 A.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 盛行西南风 C. 气候炎热干燥 D. 有太阳直射 23. 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21. B 22. C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根据图示,全球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为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2题详解】 甲地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3题详解】 乙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 A. 172.5°E B. 170°E C. 165°E D. 172.5°W 25. ①,④两地相比 A. 日期相同,区时时刻④早 B. 日期①早,区时时刻④早 C. 日期①晚,区时时刻两地相同 D. 日期④早,区时时刻①早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是180°,而一个时区经度跨度15°,因此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172.5°E,A正确。故选A。 【25题详解】 ①和④同位于一个时区所以区时时刻相同,但是①和④之间相隔一条日期变更线,且从④到①,日期应该减1天,因此日期①晚,区时时刻两地相同,C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_______微米之间,可分为三部分: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 (2)太阳辐射的最短波长部分分布在________光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波长范围在________。它对地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________(选填正确项的字母代号)。 A.使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不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B.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灼伤 D.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______光区,为________(长或短)波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_______。 【答案】 (1). 0.15-4.0 (2). 紫外区 (3). 可见光区 (4). 红外区 (5). 紫外(或A) (6). 0.15-0.4微米 (7). C (8). 可见(或B) (9). 短 (10). 5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0微米之间,可分为三部分:A是紫外光,B是可见光,C是红外光。 (2)太阳辐射的最短波长部分分布在紫外光光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波长范围在0.15-0.4微米。紫外线对飞机飞行影响较小,A错误。干扰电离层的是太阳活动,B错误。紫外线回事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灼伤,是不利影响,C符合题意。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是要选择的是不利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可见光光区,为短波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 27.读下图(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在图乙中对应的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该日过后,澳大利亚量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 (2)读图甲,判断A、B、C三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昼长为12小时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三地自转线速度按从小到大排序是_________ (3)图甲所示,B地_______时日落,C地位于_______线上(晨/昏),此日C地夜长_______小时。 (4)读图乙,判断10月8日至11月10日期间,西安正午旗杆影长变________,地球公转速度变______;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 (1). 夏至 (2). ② (3). 昼变长夜变短 (4). C (5). B (6). C (7). 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