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专题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专题练

专题练(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广东佛山质检二)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 A.技术要求低       B.移民搬迁多 C.资金投入多 D.生态破坏小 ‎2.图中四地,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 解析:第1题,“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则投资较少;地下水库不会淹没地表,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移民搬迁少。第2题,图中丙左侧有大面积由卵砾石构成的岩层,因卵砾石间隙大而地下储水空间大;而丙右侧为黏性土层和砂砾石岩层,储水空间小;故丙处最适合修建地下拦水坝。第3题,新疆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地下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补给量与水分的蒸发量关系,夏秋季节冰雪融水量大,总体上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水位不断升高而储水量增加,故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是9月。‎ 答案:1.D 2.C 3.C ‎(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月考)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如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4~6题。‎ ‎4.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  )‎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量超蒸发量 C.湖中有泄水暗河 D.多冰雪融水汇入 ‎5.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  )‎ A.冷湿 B.冷干 C.湿热 D.干热 ‎6.研究发现,Ⅲ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 A.气温显著下降 B.入湖泥沙减少 C.农业引湖灌溉 D.径流汇入增加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该湖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而该湖为淡水湖,且其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必然有湖水外泄才能成为淡水湖,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多地下暗河,因此断层中有泄水暗河,使得湖泊盐分外泄,C正确;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故A错误;如果没有湖水外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会使湖水水位上升,那么其沿湖平原便不会再出现农耕区,而是会被淹没,B错误;无论有没有冰雪融水汇入,只要湖水不外泄,湖泊盐分就会集聚变成咸水湖,D错误。第5题,根据材料,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再结合图可知,Ⅰ时期湖区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偏低,故可知该时期湖泊水位偏高。气候干热,蒸发旺盛、降水少,会导致湖泊水位浅;气候冷湿,蒸发弱、降水多才会导致水位高。故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冷湿。第6题,气温显著下降不符合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实际,A错误。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入湖泥沙减少不符合实际,B错误。Ⅲ时期降水丰富,则湖泊水位高,碳酸盐含量应较低,但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最有可能是农业引湖灌溉,使湖泊水位下降,C正确。径流汇入增多则湖泊水位升高,碳酸盐含量应下降,D错误。‎ 答案:4.C 5.A 6.C ‎(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的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冰雪覆盖区,冰雪融水补给在其径流量补给中占有重要比重。如图示意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季节。据此完成7~9题。‎ ‎7.天山山区春季水储量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  )‎ A.呈波动减少趋势 B.呈波动增加趋势 C.波动但相对稳定 D.变化趋势不明显 ‎9.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导致阿克苏河出山口的径流量 (  )‎ A.持续缓慢减小 B.先增大后减小 C.持续缓慢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山区固态水体积累和消融的季节差异导致水储量的季节差异。天山山区整个冬半年固态水资源一直处于积累过程,到春季达到最大值,因此春季水储量表现为正距平,②正确,故选B。第8题,由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可直接推断:2003年至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呈波动减少趋势。第9题,阿克苏河的径流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随着冰雪消融量的增多,阿克苏河出山口的径流量先是增大;后随着固态水储量(冰雪)的减少,补给来源减少,出山口的径流量减小。‎ 答案:7.B 8.A 9.B ‎(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三条主要支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与和田河沿岸绿洲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读图表资料,完成10~11题。‎ 流域名称 阿克苏河流域 叶尔羌河流域 和田河流域 塔里木河下游区 来水量(108 m3)‎ ‎85.65‎ ‎72.51‎ ‎46.64‎ ‎5.09‎ 绿洲规模(km2)‎ 现状 ‎12 061‎ ‎15 111‎ ‎3 591‎ ‎1 598‎ 适宜 ‎11 600‎ ‎9 600‎ ‎4 400‎ ‎823‎ ‎10.塔里木河下游区来水量明显小于三条支流来水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温度高,蒸发旺盛 B.沙质土壤,地表水下渗严重 C.支流及上中游沿岸绿洲大量引水 D.上中游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 ‎11.为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①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分配、管理 ②以水定地,确定各绿洲的适宜发展规模 ③扩大和田河流域绿洲规模,发展经济 ④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保护其生态环境 ⑥在上游修建水库,增加下游区来水量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第10题,图示塔里木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主要来自上游支流;而表中数据显示,上游支流绿洲规模现状远大于适宜面积,说明上游支流大量引水,从而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第1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上游支流绿洲实际面积大于适宜面积,而干旱区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河流水,则应合理分配全流域水资源,控制绿洲面积,发展节水农业,即B正确。‎ 答案:10.C 11.B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19·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6分)‎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6分)‎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6分)‎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6分)‎ 解析:第(1)题,由材料“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 可知,两河流的水源补给有冰雪融水;据图1和图2可知,河流汛期与流经地区的雨季大致相同,故有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是普遍存在的河流补给方式。第(2)题,据图1可知,恒河附近的新德里和勒克瑙降水较少,而布拉马普特拉河附近的朗布尔和迪布鲁格尔降水较多,且雨季长,结合上题结论可以推出河流流量的差异。第(3)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流量大,携带泥沙多,由于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因此河流泥沙沉积有利于促进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同时,各支流夏季进入汛期,河流流量大,而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第(4)‎ 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往往考虑开源和节流,注意题目限定的角度“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可结合区域气候特征、流域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 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 ‎(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 不利:引发洪涝灾害。‎ ‎(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13.(2019·河北唐山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 ‎(1)指出巴音河的流向及该河流域的类型。(4分)‎ ‎(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6分)‎ ‎(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6分)‎ ‎(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的观点提供合理的依据。(6分)‎ 解析:第(1)题,由图中巴音河东侧支流判断,巴音河东侧海拔高,巴音河最终注入可鲁克湖,进而判断河流流向,图示该区域地表水不能流到海洋,则为内流区。第(2)题,图示莲湖中部有岩浆喷出,且形成陆地使湖泊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湖泊。第(3)题,淡水湖变为咸水湖,说明湖泊盐分含量变高了,可从其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注入,但最终水分蒸发而盐类物质在此集聚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湖泊水分损失(蒸发或用水过度)、盐类物质不能通过两湖之间河流外泄角度分析。‎ 答案:(1)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流域类型:内流区。‎ ‎(2)阶段Ⅰ至阶段Ⅱ: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Ⅱ至阶段Ⅲ: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 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3)托素湖(地处盆地)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可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排入其中,随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而成为咸水湖。‎ ‎(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