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2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上不难看出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的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的来源是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 A. 南半球的气旋 B. 北半球的气旋 C. 南半球的反气旋 D. 北半球的反气旋 3. 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阴雨连绵 B. 低温暴雪 C. 大风沙暴 D. 天气晴好 【答案】2. C 3. D 【解析】 【2题详解】 图中气流呈现辐散运动,为反气旋,排除AB;根据图中风向向左偏转呈逆时针,判断为南半球,排除D,答案为C。 【3题详解】 反气旋气流下沉运动为主,则天气晴朗,不会出现阴雨等天气,ABC不对,答案选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a>b>c>d B. 气压:d>a>b>c 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5. 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东北信风带 D. 西风带 【答案】4. C 5. D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运动,是基础性试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解得答案。第1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第2题考查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a气流下沉,则a温度低于b,则进一步推断相应的高空中的d气温低于c,A不对;从图中信息,风由a吹向b,由c吹向d,故气压值a>b>c>d,B不对;引起该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C对;该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D不对。故答案为C。 【5题详解】 若,此图为中纬度环流圈示意图,则ab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③处为盛行西风带,AB不对,D对;东北信风带在低纬环流圈,C不对。故答案为D。 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B. 乙图中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C. 丙图中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D. 丁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7. 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一年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甲图中气压带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图中风带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丙图中的风带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丁图中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所以选C。 【7题详解】 甲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大致为北半球夏季,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大致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6个月,B项正确。 下图为某(南、北)半球气压分布以及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8. 图中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是(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甲>丙>乙 9. 该图所在半球以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 有地转偏向力 B. 南半球 风向左偏转 C. 北半球 风向右偏转 D. 南半球 有摩擦力 【答案】8. C 9. C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垂直于等压线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图中等压线的气压值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故答案选C项。 【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风向相对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说明所在半球为北半球。故答案选C项。 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 11. 关于③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压值较②处低 B. 水平方向气流辐合 C. 与①处气压成因相同 D. 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答案】10. C 11. D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读图分析,锋面通常与气旋结合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冷锋天气。乙地位于高压系统的前部,位于低压槽中,遇到来自南部的暖湿气流容易形成冷锋。丙地位于低压槽的左侧,与南部暖空气相遇易形成冷锋。丁地位于低压系统的前部,处于高压脊上,不易形成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读图分析,③处为高压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辐散,垂直方向下沉,D正确,B错误;③处的气压大于1036HPa,②气压为1026-1026之间,③处气压大于②地,A错误;③处为亚洲高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成因是热力因素。①处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成因是动力因素,C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择D。 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亲临海滨地区体验海陆风,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海滨城市白天多出现云、雨和雾;夜间以晴朗天气为主 B. 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内地方向飘起 C. 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 D. 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作用 13. 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 ) A. 2~3点 B. 6~7点 C. 14~15点 D. 21~22点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海滨城市白天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易出现云、雨和雾,夜间气温低,气流下沉,以晴朗天气为主,说法可信;夜晚海滨地区盛行陆风,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内地方向飘起不可信,所以选B。 因陆上摩擦力较大,海上摩擦力较小,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可信;白天盛行海风,较为凉爽,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作用可信。 【13题详解】 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大陆气温下降低于海洋时,出现在由昼到夜转换后,所以是. 21~22点,D项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 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B. 乙地气温较高 C. 丙地风速最大 D. 丁地气压最低 15. 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4. B 15. B 【解析】 该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14题详解】 图中等压线反映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可推断为北半球,甲地风向为西北风;丙地等压线较稀疏,风速不是最大;丁地气压最高;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纬度最低且为暖气团控制,故气温最高。所以选B。 【15题详解】 图中等压线反映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可推断为北半球,甲乙之间为冷锋,戊为暖锋。所以选B。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平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17. “五一”国际劳动节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答案】16. A 17.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特点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根据“地轴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可判断,图示P表示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又因为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所以甲乙之间公转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故选A。 【17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P点表示近日点附近,位于1月初,再根据距甲、乙、丙、丁为四等分点,因此5月份大致位于丙点,故选 C。 18.下列属于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有( ) ①太阳能热水器 ②用煤、石油发电 ③用潮汐能发电 ④建设核电站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①符合题意。石油和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因此用煤、石油发电是利用太阳辐射能,②符合题意。潮汐是天体引力的能量,因此用潮汐能发电不是利用太阳辐射能,③不符合题意。核电站利用的核能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因此建设核电站不是利用太阳辐射能,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是陆地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0. 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独立,是陆地上所有生物生存空间的总称,生物圈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据此分析选C。 【20题详解】 岩石圈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据此选D。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名称是( ) A. 反气旋 B. 气旋 C. 暖锋 D. 冷锋 22. 关于该天气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冷气团区域气温低,气压高 B. 暖气团是主动抬升的 C. 我国北方春季发生的沙尘暴与其相关 D. 受其影响,会有阴雨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图中的冷气团主要想暖气团方向运动,暖气团被抬升,所以所示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故D对。 【22题详解】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故B说法是错误,其余说法是正确的,本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 已经连续43天无降水的北京终于在2月21日这天迎来了一场酣畅的降雪。这是鸡年立春后的第一场也是2017年以来北京出现的最大范围的一次降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A. B. C. D. 24. 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 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 C.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D. 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答案】23. B 24.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天气系统。 【23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北京鸡年立春后的出现的最大范围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这是一次降温降雪过程,多受冷锋影响形成,选项中A为暖锋、B为冷锋、C为高压、D为低压,因此B选项正确。 【24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本次天气变化是冷锋过境,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A选项正确;过境时一般形成雨雪天气,不会形成连续性降水,B错误;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这是低压强烈发展形成的台风,C错误;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这是高压天气系统的水平气流运动状况,D错误。 读“亚洲东部大气环流形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B处气压的名称是( ) A. 亚洲高压 B. 亚洲低压 C. 蒙古高压 D. 阿留申低压 26. 图示所示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25. B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的亚欧大陆风由海洋吹响陆地,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陆地上的低压为亚洲低压,B正确,而亚洲高压、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出现在冬季,ACD 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图中的亚欧大陆风由海洋吹响陆地,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3道大题,每空2分,共48分) 27.下图为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此环流由热力因素导致,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处。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__处,冷却的是______处。若该环流表示一日内海陆之间的海陆风环流,且甲地位于海洋,则此时应为_______(白天、夜晚)。 (3)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__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 【答案】(1)B、D、E A (2)甲 乙 夜晚 (3) 甲 A 【解析】 【详解】1.根据高高低低原理,高压向高处凸,低压向低处凸,所以乙是近地面高压,甲是近地面低压,C是高空低压,A是高空高压,随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降低,B、D、E三点位于同一个等压面上,虽然等压面是弯曲的,因此气压相等的是B、D、E三处;气压最高的是A处。 2.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所以甲是受热,乙为受冷。若甲地位于海洋,吹得是陆风,则此时应为晚上。 3.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甲处是城市中心,城市具有热岛效应,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增湿。植被具有吸附有毒气体或者污染物质以及涵养水源等功能,调节气候,尤其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湿度。 28.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F面是________界面。 【答案】(1)横 纵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下降 固 古登堡 【解析】 【详解】(1)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读图可知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 (2)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D为莫霍界面,F为古登堡界面. 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C代表地壳,该面以下E代表地幔。 (3)根据地震波在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E面物质为固态,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 29.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北京____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特征是____。 (2)此时平壤风力比台北____(大或小),判断的理由是____。 (3)上海此时风向是____,天气特征是____。 (4)图示季节华北地区用水特别紧张,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 。 【答案】(1)低压(气旋) 阴雨天气 (2)大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3)东南风(偏南风) 晴朗 (4)春季播种,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解析】 【详解】(1) 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以判断,此时北京受低压气旋天气系统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2) 风速大小比较看等压线的疏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越大,反之则相反;据图可知,此时平壤处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速大。 (3) 风向判定应过上海处做等压线的垂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之后即为当地方向,经判断可知该地方向为东南风;据图可知,上海地处高压脊部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4) 缺水的人为原因应从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利用率低等角度分析。春季正式华北农作物开始播种季节,气温升温快,蒸发量增大,农作物生长需要更多的水灌溉,所以需水量大。人类的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较低,也是导致缺水的原因,但不是主要人为原因。查看更多